豆瓣日記:硬筆書法入門大全
本文作者「雲胡不喜」,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你的入門選對了嗎?
本文:約10+K字 建議閱讀時間:收藏以後細細品味 內容:包括硬筆學習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 筆墨紙的選擇、書體、大小、學習目的、學習方法…… 最後還有福利哦~
#書法初學##書法入門# 史上最全書法初學指南 硬筆篇
(軟筆篇鏈接在下面別說我沒給你們)!!!
史上最全書法初學者指南 (上)| 學書法中你可能遇到的、沒遇到的問題都在這裡了 | 海量乾貨,慎點,小心噎到
史上最全書法初學者指南 (下)| 「書法入門你到底應該選擇什麼體?」 | 海量乾貨,慎點,小心噎到
本文up主
本文分7篇: 1-筆類篇,2-紙墨篇, 3-方法篇,4-古帖篇, 5-當代篇,6-江湖篇, 7-福利篇。
希望能幫到所有想學寫字但又無從下手和判斷的寶寶們!一起努力來練字!
寫這篇文章,我買了一百多本實體字帖及兩百多本電子字帖,然而即使搜腸刮肚十幾年積累的練字知識,查了無數書籍,仍覺得不夠詳盡,總是怕漏了某些細節誤導了別人。作者本人水平有限,只求認真學習、嚴謹負責的分享,盡最大努力負起責任。
1、筆類篇
主流硬筆工具:中性筆、鋼筆。
中性筆練習推薦0.7~1.0的,日常書寫可選用0.5~0.7的。
鋼筆練習推薦F尖~M尖(0.5~0.68),日常書寫推薦F尖(0.5左右),EF太細我覺得只能寫很小的字,財務記賬可選用特細鋼筆。
我基本已購買試用過市面上大部分品牌的各種型號筆(高端鋼筆除外),以下按好用程度順序介紹。
首先,鉛筆不適合練字!
鉛筆色淺、易斷、有反光,對眼睛不好。基本沒有考試和正式作品會讓你用得上鉛筆,今後在工作或正式場合使用機會也非常渺茫。同時,它的筆性決定了對於其他硬筆的練習也沒有任何幫助!
其次,記號筆、軟頭顏料筆。
能輕鬆寫出輕重和筆鋒,給人一種錯覺「哇寫的真好看」!然而寫過的人都知道,特效加成只能裝逼,對於提升控筆能力簡直為0!讓你用回中性筆和鋼筆,立即打回原形,繼續丑~~~然而中性筆和鋼筆寫的好的,用這個筆是可以美化的。
網上還有號稱是便攜毛筆的各種斑馬、吳竹等奇怪筆類,我認為都不利於練字。
你想當軟筆用,會發現筆毛太硬,跟動物毛沒法比,寫的偏鋒嚴重、使轉不靈光,無法進入練字高級殿堂。你想當硬筆用,會發現跟硬筆筆法完全不同,也就簽個名用用。當然,可以晒圖裝逼。
不建議使用美工筆練字
很多人因為用正常的筆寫不出粗細,又不願意花時間去練苦功,於是喜歡用美工筆這種天生能寫出粗細的筆來給自己的字加效果,以此換來更多人的認可和稱讚。
所以,請注意!我反對的不是美工筆!
而是不管用什麼筆,都不願意花那麼一點點時間去學習怎麼寫字的人!
之所以現在很多人自動把美工筆寫的字和江湖體掛上鉤,還越來越多批判,也就是因為這個不良的開端。
不學習寫字的規律,寫不好看的自己強行改變結構,撇捺強行拖長,只管放、不會收,乍看單字龍飛鳳舞,看整篇凌亂如雜草。
即使我個人也喜歡花里胡哨的東西,但是出於負責任的考慮,我必須提出它的一些負面影響。
美工筆的設計其實是針對英文更多一點,不是基本功紮實的人,用這個筆寫漢字只會越來越偏,它的筆頭就讓你控制不住的想要伸展和扭曲,與傳統文化中的含蓄和內涵背道而馳。
請踏實地練直尖鋼筆,能練出更耐看、更有內涵、更受人尊敬的效果。此時再用美工筆日常書寫,會錦上添花。
美工筆雖然練字不推薦,但日常書寫很棒。當你擁有了像田英章老師這樣的基本功,再寫美工筆,就可以錦上添花。當然,有了這種基本功,也不會再喜歡網上充斥的各種輕浮廉價的飄忽字體了。
右方是田英章老師的美工筆。
中性筆入門更簡單
無論孩子(一年級以下除外)和大人,入門我都推薦中性筆。價格便宜方便攜帶,不容易損壞,比鋼筆更容易控制粗細,隨著功夫的加深,甚至可以表現最微小細節的地方。
得力0.7黑色中性筆和晨光0.7紅色中性筆的視頻截圖
可以搜索以往投稿看錶現,只能寫粗細對比不是特別明顯的字體。
上圖為本文封面,是我用得力1.0黑色中性筆書寫。能寫出粗細更明顯的對比,很多0.7臨不出來的古帖效果,用這個筆更容易表達。一定熟練度下,可以無限接近毛筆。
黑色0.7中性筆的使用記錄和建議
得力S761通用筆芯,最好用。順滑不斷墨,水油配比合理,不會太水,從而不會在各種紙上各種洇墨。出墨穩定,不會突然水槍,練字上佳。
得力S753通用筆芯(得力領導到底在想什麼?生產兩款同樣通用的0.7筆芯,卻不生產0.7紅色筆芯),感覺比S761次之,但仍然十分順滑,也是我喜歡用的。
晨光MG6128通用筆芯,這款黑色筆芯水油配比略遜於得力。水的成分多就容易洇墨,也就是說很多硬筆紙會洇,A4列印紙勉強不洇,但是出來的筆畫輪廓有時不能滿意。同時我買到的會偶有斷墨、或偶有水槍,也可能我買的是假的。
寶克PC1838(各種筆芯都不通用,規格自成一派,只能配他自家的筆),水的成分比晨光更多,於是更容易洇墨,偶有水槍,造成筆畫輪廓不盡如人意,但十分順滑,也是可以用的。
真彩G31:難用!一整盒每一支都嚴重斷墨,扔掉了。
黑色1.0中性筆的使用記錄和建議
購買1.0的筆芯時,千萬注意是否通用。粗筆畫的筆芯,通常構造會設計的很奇怪,筆桿會做的很粗,不能適用於我們常用的中性筆,換筆芯時高度注意這一項!
得力S766通用筆芯(適合筆S29及各類正常簽字筆),水油配比個人認為是所有筆芯裡面最好的,不水槍,不洇墨。初學會覺得略粗,訓練一段時間掌握好了,會覺得很好用。寫行草粗細對比明顯,可以展現各種字體風貌。對於魏碑、張遷碑這類樸拙字體,用細筆完全寫走樣的,如用這個筆寫,簡直神助。
得力S756粗桿筆芯不通用(適合筆S34),評價同上,唯一不好的是筆芯不通用,慎買!
晨光AGR67017粗桿筆芯不通用,水的成分略高,很多硬筆紙會洇。略水槍,寫勾的時候極為痛苦,因為每當你準備寫出鋒時通常會伴隨一灘墨。
寶克1.0的筆大水槍,就不多說了。
真彩,我已經沒興趣試用了,也許我真的買了假貨。
紅藍0.7中性筆的使用記錄和建議
這兩種顏色的0.7筆芯,我只找到晨光和寶克,各有優劣。
晨光MG6128
很多人會納悶,為什麼很多練字視頻裡面大家都喜歡用紅色的中性筆呢?——因為晨光的這款紅色筆芯,油分配比非常高。因為油分高水分低,油墨可以立於紙上不攤平、不下洇,筆畫輪廓很容易塑造,也不會出一灘墨來困擾你。
但是,不水槍就會有副作用,筆畫略細,比同款的黑色筆芯細很多,同時也會伴隨更多的斷墨,這是我覺得唯一遺憾的地方。除此之外,就色彩艷麗和筆畫表現力方面,堪稱完美。
寶克PC1838
水分配比明顯高於晨光很多,一些紙類會洇,從而筆畫也略粗。
然而它的好處在於出墨流暢,從不斷墨。顏色與晨光的艷麗不同,寶克的顏色十分明亮,也是我喜歡的。
彩色中性筆的使用記錄和建議
雖然我買過很多筆,發出來過很多測評報告。但每個人的書寫習慣不同,這只是我的個人感受,僅供參考。
白色中性筆的使用記錄和建議
高級鋼筆的使用記錄和建議
我這麼窮,怎麼可能給出這個建議呢?
平價鋼筆的使用記錄和建議
買這類鋼筆記住:要看清楚是否為老鋼筆庫存,越老生產的質量越穩定,新生產的就別買了。我不賣紙筆,與賣家也不打交道,覺得好的隨性而推,不能保證好用或其他。
廢舊鋼筆也是可以使用的
比如我很久很久以前,5塊錢路邊隨便買過一隻財務特細鋼筆(大概算EF尖吧,也許還要細)。後來大家都用中性筆不再用鋼筆了,幾年不用它就生鏽了,墨囊的擠壓膠管都老化了,扔掉可惜。於是我用它蘸「齊大森白墨」(毛筆專用),也是可以寫字的,圖片如下
2、紙墨篇
紙和墨(或者筆)通常是要掛鉤來說的,因為硬筆很容易洇墨。
紙類我在「書法最全指南(軟筆)」裡面說了很多,重複的不再多說。請在我的投稿里先找來這篇看一下。
在「書法最全指南」中我提到過的硬筆紙類有:蘇墨坊、品翰堂、筆墨公園、古風箋之類的。這些寫鋼筆會略洇,但是寫中性筆都很不錯。
本文再增加一些紙的介紹,由於篇幅限制,只能挑我覺得重要的說一下。因此,本篇簡略。(其實開始寫了很多,後來不得不刪掉了)
硬筆書法宣紙
硬筆專用柚紙
這也是我在幾百種紙裡面找到的不洇墨的少數硬筆紙之一,寫鋼筆更舒服。
4.8元一刀20張,價格略貴,但質量比筆墨公園好太多了。他的唯一缺點是,寫黑色中性筆會泛油光,開始很新奇,後面會覺得有點晃眼。
下圖為可樂大神(微博:@小小可是可樂)親筆手寫練習稿。我為啥會有男神的手稿呢?因為我要拿出來炫耀啊。。。
彩墨
彩墨不多介紹,看個人經濟能力。有錢的集齊鯰魚全套,當然很好看。品牌多、價格貴,我不喜歡收集。據說某名牌彩墨也會長蘑菇,所以要理性消費,正確對待性價比。
3、方法篇
此篇涉及到各種初學者的奇怪問題,我會在此前寫過的《書法初學最全指南》的基礎上,再挑一些沒回答過的問題進行詳細說明。
在講解各種運筆時,不可避免要拿出一些我自己覺得不對的示範。在此強調,本文中所有錯誤示範均為本人親筆手寫(0.7中性筆和小美工筆)及群內作業批改(已得到群內寶寶們同意晒圖),沒有原型,謝絕引戰。
正確的握筆姿勢
我有個寶貝,鄧散木《鋼筆字寫法》,裡面說了各種執筆。鄧先生一直是我認為的鋼筆之神,後面「福利篇」會放細節。
我們先看一下鄧先生怎麼講的,這個需要各種摸索和試驗,不管會不會用,我們先看了再說,即使看不懂也得看。
關於筆順
當書法家們天天糾結「必」字「先寫中間點」還是「先寫撇」的時候,我們的高考命題老師卻規定了要「先寫左點」。此處不允許吐槽,我們要做的是遵守,並記住各自的規則。
提醒:未參加高考的同學們,請務必記住高考筆順和書法筆順的不同,任何有懷疑的字先查清楚!
漢字高考筆順查詢網站:漢典網。
舉個例子:所有帶「匕」的字應先寫撇,但「龍」字應該先寫豎彎鉤,最後寫撇。你們忽略的細節太多太多,請海量查詢,每個字都不要放過,否則高考可能丟那麼幾分!
筆順有那麼重要嗎?
學習書法,另類的筆順是繞不開的劫。我覺得大家不用過於糾結何為正確。
我把這個分三類(一家之言可以不聽):
第一、自小篆傳下來的書寫筆順,後世一直延續的,不按照筆順很難寫好看。這種最好嚴格按照書法筆順來寫。比如及、乃先寫撇,寫出的結構會更接近原帖,結構天然就會好看更多。「方」如果先寫撇後寫橫折鉤會賊難看。
第二、有流傳的正確書寫筆順,並且好的筆順可以讓書寫更流暢快速、結構更好看。但是,不按照筆順來,似乎也能寫出接近的結構,只是多花點力氣。這種我覺得只需建議,不用強求。比如右、成先寫撇會更容易寫好看,但是你一定非要先寫橫,也能寫接近,只是多花力氣繞點路。
第三、雖然古有定論,但現在已經通過簡化字的普及,無論用什麼筆順都能寫出相同結構並且同樣美觀,這種我覺得不用強求,自己怎麼舒服怎麼寫。比如有、非等字。
值得慶幸的是,「及」、「方」等很多字的漢典筆順已修改為書法常用筆順。老師們也是在不斷改進修正的。鼓掌!
描紅和摹寫
具體字帖推薦放在後面專門篇章,下面直接進入方法訓練:
這兩種方式的功效是一樣的,對於摸不著門路的孩子是很有用的,可以幫助你快速把握結構特點,節省一開始的摸索時間。
但有個巨大缺點,就是會讓你變得懶惰,不去思考記憶怎樣用筆,當然也就不能幫助你進一步提高。
現在市場上的硬筆字帖,絕大多數都是自帶描紅和摹寫紙的,自帶描紅的每個字建議最多描2次,自帶摹寫紙的建議最多摹10張,剩下的一定逼自己拋開這些去對著臨寫,否則記不住用筆和字形,離開字帖就打回原形。
凹槽和對臨
硬筆凹槽版跟毛筆水寫布,大致都算異端邪說吧...
把字的筆畫弄個凹痕,讓你寫的時候順著凹痕寫進去,不僅不用動腦子,連筆都不用你動了,人家帶著你寫完了,真正寫字時你還是不知道如何用力,這怎麼練字呢?
描紅至少還能告訴你粗細輕重,能讓你思考下筆的輕重緩急,當然描紅也不能多用。
真正能大幅提高練字水平的方式是:對臨。
把字帖放在手邊,邊看邊在旁邊的練字紙寫出一樣的。因為經過了觀察、思考、記憶、背誦、書寫,這一系列過程,所以印象深刻。
每次寫完,立即對照原帖,看哪一個筆畫沒寫到位,下一次趕緊修正一下下,因為是自己在不斷的記憶和糾錯,能把正確的寫法牢牢記在心裡,即使拋開字帖,仍然能夠寫好。
這是訓練的最有效方法。
臨帖是書家們終其一生都在做的事情。
硬筆初學練慣用什麼格子好?
硬筆練習通常用的格子都是1.5厘米的。
此前我一直習慣於用米字格做初學推薦,因為橫豎撇捺用米字格更能定位準確,反而市場上推出的各種九宮格、回字格之類卻顯眼花繚亂、影響練習。
之後,當然還是需要方格的。
少兒對回米格練習半年、米字格練習1~2年,就可以脫離這些開始練方格,來熟悉整體結構把控,以便為創作的整體布局鍛煉控筆。
筆法、單字、通臨,哪個初學好?
筆法很重要!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功。」不練筆法,寫字容易輕飄浮滑,最後淪為艷俗的「江湖體」。
筆畫通常是輔助單字和通臨同時練習的。
通臨為保持新鮮感,但遇到個別難寫的字一定要拿出來多寫幾遍,以便加強記憶。
記住最終目標:「強背結構,寫一個字會一個字」。
筆畫、結構,哪個更重要?
——練字「重結構,輕筆畫」
為什麼?
前面提的「過度扭曲」,就是不練字的認識誤區。
字好不好看最終是看結構,而不是筆鋒;筆鋒可以錦上添花,但不能塑造整個字。
過分誇張的筆鋒喧賓奪主,就如同有人用各種華麗的辭藻寫了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講了個什麼故事,大家都看不懂,即重點不明確。
初學者因為要學的點太多了,把握不好,精力分散,各方面都注意,可能各方面都寫不了。
所以第一步,先練習結構,不用分心筆畫的起收有沒有筆鋒。
比如一年級的孩子,連平行等距都寫不好,教再多筆法又有什麼用呢?成年人也一樣,哪些筆畫應該長,哪些應該短,位置搞清楚了,再練習筆畫,這樣精力集中,更容易達到想要的目標。
自省的重要性
如果是小學沒有畢業的孩子,在臨帖時,隨時詢問老師是正確的選擇。
因為孩子的理解力差,有些不準確的地方自己並不能判斷,需要老師指導,避免一開始就走彎路。
但小學已畢業的學習者,年齡越大理解力越強,應該逐步習慣於自省。每次臨完帖,認真比對原帖,看哪裡過了、哪裡不到位。
手機拍照、用照片跟原帖比對,是個很好的方法,因為肉眼看不出的毛病,平面照片全部顯形。
多寫幾遍,每次糾正一個錯誤,很快就能寫的跟原帖接近。
在觀看別人的作品時,管住自己的嘴也是重要的。別人可能管不了,粉絲我是要勸的。
「技不如人,靜觀不語;技如人上,靜悟少許。」這不僅是內涵修養的問題。
第一,無論寫成怎樣的字,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點,任何啟發都將受益終生,看你用什麼方法去看待別人寫的字,「吾日三省吾身」發揮到極致可以讓你進步如火箭。
第二,別人寫字,自己臨過什麼帖,想學哪些點,哪些地方沒寫好,你怎麼可能比作者更清楚?除非是方向完全跑偏需要提醒或被要求,否則你一旦出聲就暴露自己的智商。
少兒入門大揭秘!
毛筆我推薦練唐楷,而硬筆……
對於一年級以下的孩子(我這裡看到過的學寫字的孩子最小4歲),任何體對他們來說都是複雜的(因為欣賞不了),甚至還沒有印刷體更簡單易懂,也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對於一年級以上的孩子,有了入門的基本訓練以後,應該開始逐步適當地引入書法的審美觀念在裡面,換一些較高難度的字帖,我推薦盧中南。再根據進度一兩年後換行楷。
練字肯定不能用鉛筆,一年級以下的剛入門孩子用極細軟頭筆,結構把握準確後換中性筆(別問我為什麼,年紀越小,對鋼筆的破壞力越強),前面至少累計一年以上的練習可以換鋼筆,資質好的孩子不需要等到三年級以後。
成人怎麼開始學才好呢?
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帖,儘管去練就行。字帖選擇請具體看後面的古帖篇和當代篇,總有一款適合你!
田英章(二田)的歐楷能學嗎?
網上總有人說兩位田老師寫的楷書過於嚴謹、是印刷體、沒有美感。
希望你們多看看外面各類丑書、江湖書的吹捧和熱烈的教學,再去體驗一下教導一二年級的孩子學寫字的經歷,你會發現,兩位田老師還真的就是寫字嚴謹、做人嚴謹、教學更嚴謹。
無論毛筆還是硬筆的教學中,至少他們從來沒有誤導過任何一個孩子在初學寫字時誤入歧途。
這份嚴謹就值得我們尊敬,更何況他們的功力已臻化境。
田老師的啟蒙沒有錯,至於練到一定程度的進階,全把握在個人。好的老師知道你在不同階段,應該用什麼筆、寫什麼字、用什麼方式寫、到一定程度怎麼突破。
其他不說,田蘊章老師在南開大學教硬筆的時候,用的是「盧中南」的楷書字帖,不光是眼光,僅這份胸襟就已經是我等凡人這輩子都無法企及的。
所以請客觀的看待字和教學兩方面。
硬筆能否同時練多種字體?
一般來說,同一個字帖至少要臨過2遍或者超過2個月,能夠掌握到一定程度(差不多可以寫個小詩),才建議練別的。但是有人沒耐心、特花心(比如我),也不強求。
Q&A集錦
我今年30了,還能練字嗎?
80歲的老人家都拿著拖把在公園裡練字,你為什麼不練?你好意思不練?
我也報過班練過半年字,可是總也提高不了,為什麼?
第一,可能你本身練字的慾望沒那麼高,沒有那麼迫切的逼自己去領悟的動力。
第二,更可能你找的這個老師有問題,好的老師有好的方法,看到你的欠缺點會提醒你及時改正,以及到一定程度你應該換什麼帖、怎麼寫。
軟筆和硬筆可以同時練嗎?
必須可以啊!
你為什麼不出字帖?
我推薦過那麼多字帖,你們不認真看!我這種爛字沒什麼稀奇,能讓所有人寫的比我好才是真有用。我有工作,不靠這個吃飯也沒臉吃,希望做些更負責任的分享。
能不能把你前面寫過的送我?你啥時候能幫我寫副字?
反派死於話多!
4、古帖篇
所謂硬筆臨古帖,就是用現代工具:中性筆或者鋼筆之類,去臨習古代的毛筆字帖,通常是臨習明朝之前的著名法帖,清朝以後的臨寫價值不大。
毛筆字帖推薦在我之前的投稿「書法初學最全指南」裡面說了很多,請先看完那個推薦,再補充看這裡的。
當然,除了前面的,還有更適合硬筆的毛筆字貼。
比如日常最實用的行楷,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還有,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楷書不落俗套,比其他人動不動就拿出來的印刷體更加令人驚艷呢?
行書(行楷)
之前因為篇幅有限,從來沒有提及過趙孟頫。在毛筆練習的時候,因為都遵循「取法乎上」,於是都追到王羲之身上了,趙孟頫就會老被忽視。
然而今天,硬筆這種武器一出現,老趙的春天回來了!
趙孟頫的行書,不僅是專業書法家眼中的好看,也是普通民眾眼中的好看,不僅好看,因為偏楷也好認,而且硬筆還易學。
這樣看來,簡直融匯所有優點於一身,趕緊入坑吧!
下面就是兩大必學帖——《洛神賦》&《赤壁賦》。
小楷·上
適合硬筆練習的小楷我推薦四種:文徵明、靈飛經、王羲之、王獻之。
文徵明的兩大代表作:《草堂十志》和《落花詩》,不僅是小楷界的明星,也是硬筆界的熱寵。
欹側秀麗,與眾不同,關鍵筆法簡單,學起來容易。
另,文徵明真的是勤奮到讓所有人汗顏的老宗師,《離騷經》和《南華經》都是大長篇,動輒幾千上萬字,原大只有7、8毫米,筆法精鍊,是他的老年代表作,絕對是不學後悔系列。也是硬筆練習最佳系列。
靈飛經是小楷必修科目,也是目前硬筆臨古帖的必臨字帖。是練習筆法,學習結構的最佳代表。
王獻之的代表作:《洛神賦十三行》。
此帖和靈飛經,到底哪一個才是小楷界一哥,一直被爭論著。此帖被譽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典範。
我在最後「福利篇」放出的一張照片就是鄧散木先生臨寫的這篇字帖,非常還原,天人之作。
小楷·下
還有一些我個人特別喜歡的鐘繇、祝允明、王寵等,因為非常難,筆畫粗細對比明顯,對硬筆來說難度太高,這裡就不推薦了,想要挑戰自己的,可以找來看看。
網上熱賣的《歷代小楷精選》是銅版紙印刷,紙質好的能把眼晃瞎,不太推薦。它的優點在於收錄了《宣示表》、《洛神賦十三行》、《靈飛經》、《汲黯傳》和《草堂十志》,這五個一生必臨的小楷帖。
裡面的《王羲之黃庭經》是好帖,但是本就破損不清楚的拓本遇上能晃瞎眼的紙,就沒有任何看下去的慾望了。收藏可以,臨寫時最好複印。
硬筆臨古帖的範例
我貼一下好友可樂男神(微博:@小小可是可樂)的古帖範例。各種體都很美,建議大家多試一下古帖。在周圍人人寫出來都是田英章、荊霄鵬字體時,至少可以讓自己與眾不同。
5、當代篇
誠然,硬筆寫的好的,毛筆不一定寫的好;毛筆寫的好的,硬筆不見得驚艷。然而,即使工具再怎麼變幻,自古傳下來的審美是一致的;就像現代社會再怎麼解放自由,「仁義禮智信」的傳統優良品德卻同樣應當傳承。
當代那麼多硬筆書家字帖,簡直眼花繚亂,如何判斷和選擇是個難題。那麼,我只能從他們的毛筆書法成就來優先考慮了。(以下按年齡排序,不按成就)
沈鴻根(別號:江鳥)
1943年生,不能更著名的書法家,軟硬兼修中的老前輩。一代一代的年輕新秀出現,年輕人知道江鳥的很少了。
老書法家的魅力在於筆下蘊含的東西太多太多,遒勁滄桑、底蘊深厚。市場上他的硬筆楷書字帖很少,大多為行草。
錢沛雲
字鶴齋,1946年生。師從沈尹默(民國至新中國時期著名書法家)的高足任政老師,起點高成就高。幾十年兢兢業業,埋頭教書育人,是書法界人人尊敬的好老師,卻沒有在民間好好宣傳過自己。
他的硬筆綺麗細膩,追求高古,明明好看、耐看、也不難學,然而,他的字帖以前賣不過龐中華,之後賣不過田英章,現在一直不熱賣,讓人痛心。
盧中南
1950年生於武漢,中國著名書法家。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歡的當代書法家,楷書造詣極深。
最令人佩服的是,他的軟硬筆都同樣功力深厚,同為歐系的田蘊章老師都推崇他的楷書,甚至在南開大學教硬筆時居然不選自己家的字帖,反而選擇《盧中南硬筆楷書》字帖,其他已經不用多說。
田英章
1950年生於天津,著名書法家、教育家。網上對兩位田老師的評價有著衝突的兩面,之前已經討論過怎麼學的問題,不再多說,我本人更喜歡他的哥哥田蘊章老師的軟筆。
田英章老師軟硬兼修,也是好老師。之前沒練過,為了寫這篇文章我臨時抱佛腳了一下。自我感覺,楷書難度小於盧中南,對小學生入門十分適合,五年級以上的孩子或者三年級以上但專門練過寫字的孩子,可以選擇更高難度的。
選擇字帖要自己喜歡,田老師的楷書規範勻稱,行書流美易學,大眾的接受度更廣一點,硬筆完全實用。但毛筆確實存在過於嚴謹的問題,初學練習筆法可以,但最好不超過半年,無論軟、硬筆,想要進階,入歐和出歐同樣重要。
前面貼過的田英章《鋼筆楷書實用技法字帖》中的彎尖筆寫的字,相信大家十分驚艷。
這是早期全部手寫的字帖,與現在的電腦字型檔字體完全不同,更有個性,裡面主要講楷書筆畫,也收錄了各種體的臨摹。(當然,裡面也收錄了靈飛經硬筆臨寫,個人認為他的靈飛經沒有盧中南老師臨的好,打個括弧假裝你們看不見,避免引戰。)
顧仲安
1956年生,五歲起隨祖父學習毛筆書法。他的鋼筆書法飽含著毛筆書法的神采,有書卷氣,味濃耐看,既講究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尤其以楷書、行書見長。
李放鳴
1957年生,令人尊敬的老書法家,講究用筆,一招一式強調師承古法,硬筆也是追古、絕美。楷、行都極力推薦。
吳玉生
1959年生,江蘇人。是軟筆、硬筆都頗有建樹的書法家。全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寫字》課本規範字書寫人。國家行楷手寫體規範字形樣本字書寫人。
荊霄鵬
字昊之,1976 年生,九年義務教育《寫字》、《書法》教材範字書寫者。年輕人的偶像。硬筆字帖目前賣的非常火。
因為他的楷書從田英章一脈,很多人會覺得像印刷體,過於端正。個人感覺比田英章老師的更靈動,行書更加欹側秀美,適合女生和初學。練字一年後,建議出歐入古。
趙賀新
1977年生,長春市人。江湖人稱鬼刀七。是我見過的最低調的老師,從來不主動宣傳自己。
我一直認為學無止境,單用筆這一項,是不可能學到頭的;然而,趙老師讓我覺得,也許能有個頭?趙老師用中性筆的功力顯然已臻化境,摘花飛葉,劍氣無形。中性筆,我只服趙賀新。
趙老師只有頭條號,粉絲目前還不到三千,敢不敢再低調一點。(圖片來自頭條號:趙賀新中性筆)
當代硬筆字帖總結
以上這些都是我覺得特色鮮明、精中之精、必須推薦的。其他還有任平、張秀(女)、司馬彥等太多老師,本篇篇幅限制嚴格,就不多描述了。
我覺得就只前面九位老師已經足夠練很多年,之後入古帖是必經之路,好帖太多、一輩子也學不完,找到最值得學的、最適合自己的,時間要花在刀刃上。
6、江湖篇
什麼是江湖體?
很多人對江湖體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只是因為一些過度宣傳,使得自由派和專業派之間形成了越來越強的敵意,我把它分兩面看,只代表我個人意見。
首先我覺得大家把江湖體定義的太廣泛了,一概抵制就有失偏頗。有一些確實過分誇張很多筆畫,不按照傳統書法的審美來,雖然歷史積澱較少,但是筆畫能尋到一些規律,不綿軟雜亂,很多設計獨到,是具有觀賞性的,有些人叫它「美術體」,這種我個人是喜歡的,雖然日常書寫略誇張,但是做簽名、海報的設計,是有很多另類之美的。
我個人日常看到寫字好的樓主、博主、各類主們,真是忍不住會上去勾搭表達傾慕、學習之意。像上面提到的這樣的大神也著實勾搭上了不少。
每當我看到他們設計的簽名就一臉口水,多次跪求他們幫我設計簽名,卻被各種嫌棄並無情拒絕了很多回,導致我現在簽名仍舊丑。
當然其次也有我不喜歡的,我認為那才是貶義的」江湖體」。
我不認同的」江湖體」
我不認同的「江湖體」是不管江湖體還是古帖都不好好練的。
首先他們打著正規練字的旗號,卻不願意吃苦練字,不懂寫字的基本規則,筆畫寫的沒風骨,字體的基本間架結構經不起推敲,導致不耐看。
其次他們不願意花時間多看帖提高知識水平和審美力,寫不好的地方就隨心所欲地瘋狂表演筆鋒,極盡龍飛鳳舞(我覺得是張牙舞爪)之能事。
「江湖體」為什麼被大眾喜歡
人類天性是懶惰的,認真臨帖、多年積累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困難的,因為沒耐心。
而江湖體沒有那麼多條框標準,練習簡單,釋放天性,至於有沒有內涵、有沒有風骨,一概不用關心,只要讓人乍一眼看上去覺得我瀟洒不羈就行。
有一個規律你們可以去驗證:越是簡單易學的,越是「江湖」的厲害。
比如前面發的辣眼睛的毛筆字,我大概2個小時就能寫出9.9成像(會畫畫就行),然而王羲之我臨了2年,卻仍然寫的亂七八糟。
沒經過訓練學習的孩子,看不出每個筆畫之間到底用了哪些力量對比,這纖毫之別到底別在哪裡,這些書寫到底蘊含了多少內功和文化底蘊在裡面...孩子們看不懂黃山松美在哪,只覺得聖誕樹才好看,而且裝飾越多越好看...
「江湖體」為什麼被書家們批評
「江湖體」因為不需要複雜筆法,不需要筆力、筆勢等的辛苦練習,也不需要考慮收放章法等等,行筆規律符合人類天性所有的不加約束(書家們稱之為不良習慣),因此學習起來簡單。
被批評詬病的,大概就是這種不認真練習、老想著走捷徑,有時還伴有不可一世、拒絕學習的態度。
這種不加約束的不良習慣可以說人人天性都有,然而古代先賢們就是為了剋制,使「書法有法」,在寫字的時候,把骨氣、挺拔、險峻、欹側、溫潤、韻味等等各式各樣的優秀文化內涵賦予其中,使得寫字不再能隨心所欲。
可以說書法家們一生都在與自己與生俱來的不良習慣作鬥爭。
教學需謹慎
我幾乎不批評別人字寫的怎樣怎樣,即使他寫的字在我們看來甚至是幼稚的,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大家分享學習的進度,互相鼓勵,得到提高,才是寫字的初心。
我們一生都在毫不停歇的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不是自以為比別人多了那麼一點點的貧乏的知識就去嘲諷別人。
然而,有一種人我不能贊同:
一些功底差到連「江湖體」都算不上,還覺得自己很厲害,開始瘋狂宣傳吸粉出教程教別人如何寫字的。
沒經過系統練字的或審美還未得到啟發的孩子,很容易被帶偏,認為橫寫不直、多多連絲、亂飄亂扭曲等等是個性、是美學,從此不好好寫字,不願花功夫學習。
這是真 ? 誤人子弟
我輕易不說這話,因為「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不打擾別人是本分。但過分誇張有嚴重歪路傾向的,我仍然希望能有人提醒警示。
自學需多看
正是因為網上很多人為了出名,打著免費教學的名義,出各種教學視頻吸引眼球,然而質量參差不齊。很多寶寶還沒有很高的辨別力,容易被各種花里胡哨的筆鋒和猖狂的連筆迷惑並帶偏。
對這些寶寶,我的建議是多看多聽,以避免走彎路,甚至走上歪路一去不復返。
只有大量的看字帖學習,才能開闊眼界,提高審美。
之所以這麼苦口婆心,是希望今後不會再有朋友們當寶貝一樣拿著下面這些到處問人,而被專家們嫌棄嘲諷為垃圾。
江湖體艷俗點(被吐槽點)詳細分析
也有很多人知道「好看」「不好看」,但無法說出個一二三來,後面我會盡自己最大能力將這些說明白。
前面提過,「江湖體」沒有紮實的功力支撐,筆畫寫不出挺俊的效果,於是人類的懶惰天性支配著他們想一些小聰明來遮掩缺陷。
我總結為以下三種:起、行、收,三個方面
花哨的起筆、誇張的轉折點畫、過度修飾的收筆結體。
起筆中,我認為影響最大的就是橫畫和豎畫的起筆。這兩個筆畫最簡單最基本,也是最難寫好、最體現書家功力的焦點。所以重點從這個方面入手詳細說明。
行筆中,我覺得那些把「點」胡亂改成誇張撇或捺的還不算真正的吐槽點,真正能看出問題的是折畫(橫折)。
收筆或結體中,除了過度扭曲的撇捺之類,還有每個字的節奏控制。如果不懂得見好就收,不必要的扭動就會過多過於頻繁,導致整篇看來亂如雜草。
能否一眼就看出一個人練字多少時間功力如何?能的!只看一個字——「相」就夠了,後面附圖詳解。
艷俗起筆大解析
以「相」字為例。歷代先賢們是這樣寫木字旁的橫和豎的。(此處只說行書或行楷,草書有更深的應用,不適用此處。)
當代硬筆書家也都很注意橫和豎起筆的果斷有力,橫寫完可以牽絲帶上豎,但豎起筆沒有花哨的扭動,挺拔俊朗。
美工筆多寫骨節有問題嗎?
憑什麼美工筆就要多寫骨節呢?難道你寫的不是漢字了嗎?
艷俗折筆大解析
上圖我拍照的原書上是紅圈。但是群里的寶寶知道我的習慣:好的正確的,用綠圈;錯的難看的,用紅圈。於是我用綠圈蓋一下,本文所有圈的顏色要仔細區分。
艷俗收筆大解析
「江湖體」沒有收筆,怎麼自由怎麼來,恨不得每個字拆成若干字所有筆畫全放出去,左邊還沒劃拉完就劃拉右邊。
自由有時候代表著洒脫不羈,但需有度。
現代人寬容,你在大街上狂吼亂叫不會有人嫌棄,然而,你在深更半夜人們都睡覺的小區里狂吼亂叫,這就過分了,所以「度」很重要。
我們去看天下行書排行榜一二三(《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到處都有洒脫豪放的氣概,然而這種洒脫是建立在一定的規範之上的,沒有規範的不叫洒脫,叫胡來。
「江湖體」不良習慣會有哪些嚴重後果?
前面所說的三大不良習慣,寫硬筆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還不覺得有啥不好,感覺自己已經能比大多數人寫的美貌規律。
然而當你想要進階,學更深層次的東西,就會突然發現:習慣很難改變,別人一周就能學好的筆畫,你糾正了一個月還沒改過來。(下圖為群內毛筆學習的作業批改,感謝寶寶們的支持)
龐中華老師能學嗎?
網上關於「龐中華能不能學」的話題一出現,立即會引來劇烈的嘴戰。我不喜歡「你寫的有他好嗎?你有什麼資格說他不好?」這種無聊綁架,有些道理還需客觀的說幾句。
龐體四平八穩,端莊穩重。
但因為毛筆基礎不算高,缺少傳統書法的美感也令人遺憾不少。
群內一些練過龐體的師兄弟們罵聲很多,恐怕與我前面三大解析中的前兩項有些關係,很多筆畫任性的柔軟了(紅圈標記),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有進階學習需求的,我確實不鼓勵練習。
另一面,我日常工作面對孩子的機會很多。
也看到很多孩子不喜歡寫字,唯一的追求就是能橫平豎直寫的整齊、能超過同齡近一半寫的歪歪扭扭的同學並且考試不扣卷面分就足夠了。
那我覺得練龐中華也行,夠用了!反正我不教
要姿態各異,也要腳踏實地
前面標了那麼多過分誇張的起筆,並不是說寫字時不允許「誇張」,而在於「過分」的度怎麼控制。
要是人人寫字都沒有筆鋒,直來直去,肯定也不好看。
關鍵,幾千年里宗師們都不用這麼「過分」誇張的筆法,反對的是「媚而無骨」。
舉個例子,元代倪瓚寫橫和豎時,可以看到他的起筆多有伴隨著誇張的重按,筆鋒尖銳,如果順勢打彎滑下去,基本上逃不出現代美工筆江湖體的套路了。
然而大師的處理方式是:起筆後隨即翻鋒挺行,挺拔的骨力蓄勢其中,發力和收力及時搭配。
再對比看看我們寫的是如何軟綿綿,自以為瀟洒不羈,其實是搖頭晃腦跳大神。
在「自由」的基礎上注意「收放有度」
前面說江湖體追求自由,其實我也喜歡追求的。釋放天性,不加拘束,爽起來就忘了收斂,這個度怎麼把握。
7、福利篇
前面介紹了無比多的方法和字帖,你們以為這就完了?
圖樣!!!
曾經我以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科技的使用、工具的創新、人類技藝的積累完善,鋼筆字一定是一代比一代強的。
然而,我跪著寫完後面的。
能否跟我一起思考:在這個只靠宣傳、追求名利的快餐文化中,我們到底丟失了什麼?
如果看過我之前所有文章,應該都知道我是白蕉先生的迷妹。而事實上,我也是沈尹默、鄧散木先生這些離我們年代久遠、卻留下瑰麗寶藏的大師們的迷妹。
關於這些民國偶像們,實在沒有時間介紹。
今天的任務:
神秘武器大絕殺!
鄧散木(1898~1963),現代書法、篆刻家。1898出生於上海,原名菊初。字散木,別號蘆中人、無恙、糞翁。在藝壇上有「北齊(白石)南鄧」之譽。擅書法篆刻,真、行、草、篆、隸各體皆精。中國書法研究社社員。
鄧散木先生一生勤於藝事,幾十年間,黎明即起,臨池刻印,至日出方才進早餐,曾手臨《說文》十遍,《蘭亭》也臨過幾十遍,去世前幾天還在伏案工作。
散木先生的鋼筆字之所以精到,是因為他的鋼筆字是以數十年的書法功底為基礎,以深厚的文字積累為準繩,將毛筆的技法融入到鋼筆的筆尖。
以古代名碑、帖中的精華為參照,波、折、提、按、頓、挫,盡顯筆意之中,不失金石趣味,保持著濃厚的古意,豐滿的內涵,悠揚的氣勢。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區張堰鎮人,本姓何,名法治,名馥,字遠香,號旭如。後改名換姓為白蕉。別署雲間居士、濟廬復生、復翁、仇紙恩墨廢寢忘食人等。
出身於書香門第,曾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委會委員兼秘書室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書畫師。
能篆刻,精書法,亦擅長畫蘭,能詩文。
《鋼筆字范》卷首語
自古以來,名人寫的序跋都字字珠璣,這本書的編者平衡——即建國前全國最有名氣的《萬象》月刊的老闆平襟亞(1892—1978),評彈作家、小說家。我寫不出好的文章,就借用平先生的警語。
晚近以來,自學校以至社會,十九好以鋼筆作書,以其使用便捷,遂使毛筆漸有退藏於密之勢。夫書法為我國固有之美術,既為美術,自必以美為其先決條件,譬之衣服所以章身,即非華袞黼黻[fǔ fú],亦當整潔端正。
顧今之使用鋼筆者往往隨手塗抹或則欹傾錯亂,或同春蚓秋蛇,既乖實用之方,更被通人所笑,不亦重可嘅(古同「慨」,嘆息)乎?
或謂鋼筆與毛筆,剛柔互異,功用不同,若必強此就彼,何異削足就履。不知工之成敗,不在器之利不利,而在用之善不善。苟其不善,雖利器不為功。
今試問鋼筆所書之字,其點畫結構有異於毛筆乎?其下筆之先後有異於毛筆乎?其實際之功用有異於毛筆乎?既無所異,則當從同。鋼筆雖鋼,輕按之則細,重按之則粗,此與毛筆之頓挫使轉,豈有二致?
若然則鋼筆書之欹傾錯亂春蚓秋蛇,其病不在筆而在用,其咎不在筆而在人。苟能細心體會,昕夕研摹,轉媸為美,固非難事。本編集當代名書家鄧散木白蕉二先生鋼筆所作真行草各體書法,或臨碑版,或寫簡札,挑逗波磔,咸盡其能,順逆方圓,各安其所。
不特開書法之紀元,樹藝術之別幟,抑足祛執見之謬妄,示學者以明燈,此後庶鋼筆字能由普通書法進入美化領域,泯剛柔之跡象,增應用之效能,則本編之印行,為不虛作矣。
己丑暮春三月十日 編者虞山 平衡識
最後的福利
想要田英章《鋼筆楷書實用技法字帖(手寫版)》高清電子字帖
——後台回復「田英章」。
想要《鄧散木白蕉鋼筆字范》&《鄧散木鋼筆字寫法》高清電子字帖
——留下回復「散木」。
想要回米格列印模板
——留下回復「模板」。
想要文章裡面所有提過的電子字帖
——反派死於話多!
作者水平有限,還特別羅嗦,感謝能看到這一頁的所有人。練字非朝夕之功,接下來,我們一起踏踏實實練字吧!
(全文完)
本文作者「雲胡不喜」,現居成都,目前已發表了1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雲胡不喜」關注Ta。
點擊展開全文


※豆瓣書評:斷崖邊的徘徊——太宰治和《小丑之花》
※豆瓣日記:打開一段歷史,用「諾蘭」的方式
※豆瓣影評:友人、愛人和家人:《權力的遊戲》第七季第七集劇情解析
※豆瓣日記:唐詩發展歷程二、盛唐氣象
※豆瓣相冊:湖州的古橋
TAG:每日豆瓣 |
※硬筆書法入門
※毛筆書法,入門
※硬筆書法入門:鉤畫的寫法
※硬筆書法入門七條建議
※硬筆書法入門:基本筆畫「橫」的寫法
※毛筆書法之入門、執筆?
※毛筆書法入門技巧介紹——執筆
※雲逸書院硬筆書法全套教材
※龐中華硬筆書法隸書字帖《曹全碑》
※雲逸書院:硬筆書法全套簡易教材
※雲逸書院硬筆書法入門:偏旁部首的書寫技巧
※第四屆「筆墨先鋒」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徵稿啟事
※大神:實用硬筆書法快速入門的一些建議
※《書法問集》277、鋼筆書法入門有哪些注意點?
※毛筆書法字體入門,簡單書法圖片解析!
※雲逸書院硬筆書法入門教程-偏旁部首篇
※硬筆書壇名氣最大的女書家,張秀硬筆書法欣賞
※毛筆書法隸書
※魏碑、行書刻帖和硬筆書法:漫談軟筆和硬筆書法的古今差異
※長篇故事:龐中華與硬筆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