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平陽:宋朝的病

雷平陽:宋朝的病

天涯微信號:tyzzz01

天有際,思無涯。

1985年冬天,紅嘴鷗蒞臨昆明 如今依然有約昆明。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首發《天涯》2007年第1期。

宋朝的病

作為時間的親人,我的朋友龐晃,幾乎在昆明的每一座廢墟中晃蕩過、迷失過。世界一直在前行,他卻一直在往後跑。用他的話說,他是在跟世界拔河,結果總是被世界手中的那根粗麻繩拖著跑,開始時拖在地上,激起漫漫灰塵,後來,就被拖得飛了起來,變成了世界手中的風箏。

龐晃迷戀一切舊的東西,舊窗子,舊門,舊凳,舊桌,舊櫃,舊石墩……如果誰能幫他把一堵舊牆搬回他的家,他也一定會笑得發抖。不幸的是,他是一個窮人,不能像有些人那樣,手指一片正在拆除的老城說:「這兒所有有意思的舊東西我都包了。」然後用火車或汽車拉走,賣給老外。他只能像做賊一樣,在轟天炸地的舊牆倒塌聲里,在蘑菇雲一樣的塵土中,鬼鬼祟祟地去尋找他想要的一切。而且,他得來的東西一概不賣,精品放在家中,一般的,就堆在租來的一間民房裡。在我的印象中,個子矮小的龐晃,只有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是乾淨的,平常時間,不管在哪兒,他都滿身灰塵,雙手黑漆漆的,指甲殼內,更是被黑色的煙塵填得滿滿的。偶爾,他也會拖著傷腿,滿臉是疤或脖掛打著石膏的手臂來到我們中間,笑嘻嘻的。當然,大家也倦於再問他為什麼傷了,因為誰都知道,又是跟拆城的民工或者類似他那樣的人,展開了一場奪寶戰,戰場上滿地的磚頭、椽子,掄起來就打,總有人要傷著。

有一段日子,昆明的正義路拆得熱火朝天,龐晃也就適時地消失了。照我們的想法,他一定又在各個院落之間疾疾奔走,或匍匐在某堵牆下,等黑夜一來,工人收工,他便像箭一樣射出去,抱起早已相準的東西,一轉身,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那一段時間,龐晃不得不中止了他一生的尋寶記,而是充滿茫然與恐懼地徘徊在昆明的每所醫院的皮膚科。他的妻子在跟一個朋友打電話時,不小心泄露了秘密:龐晃的脖子和臉,先是長出了一種奇怪的紅點,繼而瘋狂地浮腫。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昆明這麼多穿白大褂的人,有著數不勝數的精密儀器,卻沒有誰知道他得的是什麼病。有人嚇他:「老龐,你這癥狀,我看是艾滋。」龐晃趕忙腳下生風,到醫院驗血;又有人壓低嗓門,嘴唇貼著他耳朵:「老龐,聽說泰國那邊最近又出了一種新病,很多性產業工作者,先是臉紅腫,最後全身變成水……」聽得龐晃就像蹲在冰箱中。

事情傳出來,龐晃也就不再遮遮掩掩,開始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中來,又粗又紅的大脖子,又紅又大的臉,而朋友們也樂於向他獻偏方或替他遍訪民間高人。期間,他喝下太多的糊塗藥,也領教了太多的神神鬼鬼的世外高人的非常手段,苦不堪言啊。

轉機來得很偶然。一天,朋友中一個很少說話的傢伙,突然開口了:「龐晃,我有一個舅舅,快九十歲了,是個中醫,想不想讓他看一下。」龐晃去看老中醫的那天中午,滿頭銀髮的老中醫正在郊區的一個小院里,秋天的梧桐樹下,品著一壺號稱是「龍馬同慶」的普洱茶。沉默的人說:「舅舅,這是……」話未說完,老中醫抬眼掃了一下龐晃,本來還被百年普洱弄得不著邊際的眼神,瞬間就精光斂集,無形劍一樣暴伸出來,繼而,手撫長須,仰天哈哈大笑。他的笑聲中,梧桐樹葉又多落了幾張:「天意啊,天意,老夫等了一生,終於等來了第一個想醫的病人。」

老中醫告訴龐晃,龐晃得的是一種宋朝的病,傳染病,可這病在朱元璋稱帝那年就絕跡了,而且再也沒有出現過。老中醫還告訴龐晃,他從青年時代就開始研究這種病,一直以為自己練的是屠龍術,沒想到世間還真的有一條龍。龐晃服了老中醫的三副葯,病很快就好了。龐晃一再堅持要付老中醫一萬元錢,老中醫鶴髮倒立,一再地把龐晃掃地出門。每次,龐晃出了小院,都聽院中的老人喃喃自語:「天意啊,天意……」

至於龐晃是如何患上這種病的,照老中醫的分析,這種病一度在宋朝時的昆明城中流行過,某些細菌附在了舊宅的屋樑、椽子或其它什麼舊的東西上,這次拆城,絕無僅有的細菌被龐晃撞上了。

雷平陽,詩人,現居昆明。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雲南黃昏的秩序》、詩集《雷平陽詩選》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王汎森: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秦暉:少些「精神貴族」,多些「貴族精神」
耿占春:沒有神話的儀式
馮唐把羅永浩做手機的事寫成了小說:五十一個強光點
李兆忠:吳冠中的兩條腿

TAG:天涯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雷平陽評張戰:在銀河水裡 洗乾淨的詩
程繼龍:野性與蠻力——讀雷平陽的詩
漢詩英譯|雷平陽《麥積山》
《詩收穫》主編雷平陽推薦詩人:張雁超
雷平陽:獨與自然相來往
主編推薦|《詩收穫》主編雷平陽薦:杜明靜
頭條詩人|雷平陽《湖畔詩章》《揚子江》11月
雷平陽:碑帖入了心,咀嚼出來才叫個人風格
最末端的前沿 雷平陽作品研討會舉行
雷平陽書法l天地知我,我且無形
黍不語:這人間有茫茫無用的深情|《詩收穫》主編雷平陽推薦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