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色」的尺度有多大?
如何在國畫面前跟朋友文雅地裝B?
今天講的是「色氣滿滿」篇——【隨類賦彩】!
·劉燁是「靈魂畫手」,張馨予畫的鳳凰比山雞丑,國畫到底該怎麼看?丨氣韻篇
·國寶級「男優」徐錦江,帶你看國畫!丨用筆篇
宋徽宗趙佶《摹張萱搗練圖》波士頓美術館藏
古人對顏色非常講究,
他們常常利用礦物質:如硃砂、雄黃,
動植物,比如檀木、槐花、胭脂蟲之類的,
配置自己的「獨門秘方」。
GIF/2K
如今有不少人將國畫稱之為「水墨畫」,
但水墨並不是國畫的全部。
實際上,中國畫的色彩建立在「墨」與「彩」之上,
在唐以前中國繪畫還完全是個「彩色世界」呢。
南北朝最富盛名的畫評家——謝赫搗鼓的評畫「六個標準」
標準四就是「隨類賦彩」,
這時仍未提及「用墨」之法。
藝拍客小知識——【隨類賦彩】
「隨類賦彩」是指按照所畫的對象類別,如人物畫中,人的臉、手可分為一類;山水畫中,草本、木本植物分為一類,每一種類別可以按同一種色調處理,也可以按照季節處理對象的用色,當然,畫家也可以主觀用色。
圈內人認為一幅畫最難的是色彩的搭配。
歷代不少人文人藝術家就曾吐槽設色難,難於上青天。
清朝花鳥大師惲壽平就講:「俗人論畫,皆以為設色為易,豈知渲染極難,畫至著色,如入爐鉤,重見鍛煉,火候稍差,前功盡棄,三折肱知為良醫,畫道亦如是矣。」
GIF/1K
翻成大白話的意思是:那些把設色看得超容易的人,都是一群庸人俗人!你們知道渲染有多難有多麻煩嗎?這畫著色,就跟火爐里鍛造的鐵鉤一樣,火候不對,前功盡棄啊!都說一個人斷臂次數多了,自己就成了神醫了。畫畫也是這樣的啊!(惲公,您這是前功盡棄多少次,才有了這麼痛的領悟?!)
重彩作品:宋· 趙伯駒 《九成宮圖》
就設色而言,國畫分「淡彩」與「重彩」,
「淡彩」指的是用墨把對象畫得七七八八,然後再用淡薄的色彩渲染一下,看起來比較清麗野逸。
「重彩」指的是那些看起來比較工整,氣氛上顯得富麗又堂皇的,譬如「金碧山水」,「青綠山水」。
淺絳山水: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卷 (剩山圖)》局部 浙江省博物館藏
但不論是淡彩重彩,
設色不以深淺為難,
五彩彰施,必有主色,
以一色為主而他色副之。
還有一點至關重要——色彩要調和!
為幫助大家理解,
藝小二預備了新鮮出爐的【實戰篇】!
通過成敗與失敗案例,
輕鬆Get賞國畫的大招!
1
惲壽平 《百花圖卷》局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惲壽平的《百花圖卷》,
可謂諸色並施,卻艷麗出塵,
這是因為作品以石綠為主色,
不論是百合,紫薇,還是雛菊,海棠,抑或芙蓉,
各色濃淡、冷暖、光暗得宜,
眾色調和,而不顯雜亂觸目。
2
這幅工筆重彩《富貴牡丹》,
也是諸色並施,卻顯得有些俗艷,格調不高。
這主要是該作缺少主調,大紅、石綠、粉三色鼎力,
而少量留白,更讓這些顏色難以調和。
3
清 惲壽平 《牡丹冊》紙本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再看惲公的牡丹圖,
該《牡丹冊》乃典型的「紅配綠」。
這種紅花綠葉的對比色彩法,
顏色對比足夠醒目,
但人難生觸目煩躁之感。
一來,因為紅與綠
兩色不論是大小,明暗,寒暖都合乎法度。
二來,魏紫與綠玉,深深淺淺的花青,
減淡了紅與綠兩種對比色的視覺衝擊感。
三是,大量留白,增加了顏色調和的餘地。
4
此件作品採用了「沒骨畫法」,
即以顏色直接點染而成,
不用墨來勾勒輪廓。
李寧此幅淡彩作品,
以淡墨點葉,用濃墨勾葉脈,重墨寫枝,
葉片偶罩三綠,
胭脂與藤黃、鈦白調和而成的花色,
嬌媚明麗,
花蕊則以紫點寫,
顏色簡淡而明艷。
總之,畫面上美妙的色彩,
不論是濃艷、清淡,
還是輕暢柔和,單純樸厚,
總以諸色調和,雅而不俗為尚。
國畫「色」的尺寸很大,
顏色可五彩繽紛,但它們需要協調相合。
今天的【色氣滿滿篇】,
你Get到了嗎?


TAG:藝拍客 |
※國畫的顏色這麼美!
※中國的顏色,多彩的國畫世界裡,遠不止「千里江山」
※國畫金魚,多姿多彩!
※做一個有濕度的國畫師
※黎雄才:國畫要有國畫的韻味,沒有筆墨就不成中國畫!
※花草有情,國畫中的大千世界
※十大國畫名家,有活著的嗎?
※這位外國小哥畫的水彩,頗有水墨國畫的味道!
※墨點無多淚點多:八大山人國畫作品欣賞
※關於中國畫風的國漫,你了解多少?
※中國畫中的山石,竟然有那麼多畫法
※中國畫中的山石,竟然有那麼多畫法 !
※真養眼!國畫金魚,多姿多彩!
※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張大千
※華喦:中國畫壇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師
※中國畫的十大要素
※國畫色彩,口訣!
※拍賣過億的國畫長啥樣?這五幅過億國畫帶你大開眼界!
※中國畫失色了?
※中國四大畫僧的書畫世界,這才是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