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百會穴:昇陽舉陷,益氣固脫
?
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
?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時要讓患者採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於人體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後髮際正中點。)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
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學研究價值很高。
〖解剖〗
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及左右枕動、靜脈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及額神經分支。
〖主治疾病〗
頭痛,眩暈,驚悸,健忘,高血壓,低血壓,屍厥,中風不語,癲狂,癇證,癔病,耳鳴,失眠,鼻塞,脫肛,痔疾,陰挺,泄瀉。
〖人體穴位配伍〗
配天窗穴治中風失音不能言語;
配百會、長強穴、大腸俞穴治小兒脫肛;
配百會、人中穴、合谷穴、間使穴、氣海穴、關元穴治屍厥、卒中、氣脫;
配腦空穴、天樞穴治頭風;
針刺百會,配耳穴的神門埋撳針戒煙;
配養老穴、百會、風池穴、足臨泣穴治美尼爾氏綜合症;
針百會透曲鬢穴、天柱穴治腦血管痙攣、偏頭痛;
配百會、水溝穴、足三里穴治低血壓;
配百會、水溝穴、京骨穴治癲癇大發作;配百會、腎俞穴(迴旋灸)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百會:督脈足太陽之會。
〖別名〗
頂中央穴,三陽五會穴,天滿穴,天蒲穴,三陽穴,五會穴,巔上穴。
〖穴義〗
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在此交會。
〖名解〗
(1)百會。
百,數量詞,多之意。會,交會也。百會名意指手足三陽經及督脈的陽氣在此交會。
本穴由於其處於人之頭頂,在人的最高處,因此人體各經上傳的陽氣都交會於此,故名百會。三陽五會、三陽、五會名意與百會同,三陽指手足三陽經,五會指五臟六腑的氣血皆會於此。
(2)頂中央穴。
此指本穴位於頭頂中央,無它意。
(3)天滿穴。
天,天部。滿,滿盛也。天滿名意指穴內陽氣為滿盛之狀。理同百會名解。
(4)天蒲穴。
天,天部也。蒲,古指草蓋的園屋,此指穴內氣血為人體的衛外之氣。理同百會名解。
(5)巔上穴。
巔,頂也。上,上部也。巔上名意指本穴位處頭頂,且氣血為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理同百會名解。
(6)督脈足太陽之會。
本穴物質為手足三陽經之陽氣匯聚而成,但以膀胱經及督脈傳入的陽氣為多,故為督脈足太陽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天部的充盛陽氣。
〖運行規律〗
散熱冷縮後循督脈下傳前頂穴。
〖功能作用〗
昇陽舉陷,益氣固脫。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百會穴,首見於《針灸甲乙經》,歸屬督脈,別名「三陽五會」。
《采艾編》云:「三陽五會,五之為言百也」,意為百脈於此交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故百會穴的治症頗多,為臨床常用穴之一。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忍冬(
微信號
:cn13714009507)
寧舍其穴,不舍其經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腸胃調理百科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用中醫的方法,讓腸安胃和,一起來學習吧。
媽媽兒推學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教媽媽學小兒推拿,讓孩子遠離抗生素,少吃藥,身體更健康!
點『
閱讀原文
』
進入紅棗會頁面


※臟腑打來的求救電話,你接到了嗎?
※腹股溝不通暢 ,多種婦科疾病不招自來!
※18種常見病的特效治療方法!太厲害了~
※【每日一穴】十七椎穴:治療腿痛,痛經,遺尿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
※【每日一穴】:陷谷穴
※【每日一穴】大椎穴:益氣壯陽
※【每日一穴】:太白穴
※【每日一穴】:三陰交穴
※【每日一穴】:陽溪穴
※【每日一穴】:四白穴
※【每日一穴】:神闕穴
※【每日一穴】:隱白穴
※【每日一穴】:商陽穴
※【每日一穴】大巨穴: 調腸胃,固腎氣
※【每日一穴】:三間穴
※【每日一穴】:極泉穴
※【每日一穴】:手三里穴
※【每日一穴】素髎穴:除濕降濁
※【每日一穴】:肘髎穴
※【每日一穴】:肩髃穴
※【每日一穴】:承泣穴
※【每日一穴】:靈道穴
※【每日一穴】:頰車穴
※【每日一穴】:臂臑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