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片版權訴訟為何能輕易勝訴

圖片版權訴訟為何能輕易勝訴

眼下在中國,維權打官司許多情況下是十賠九不足的,靠打官司賺錢發財幾乎是痴心妄想。但凡事都有例外,有兩種公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商業性訴訟,眼下盈利可觀。一種是王海打假開創的所謂「職業打假人」對於消費欺詐「退一賠三」和食品藥品不符合標準「退一賠十」的懲罰性賠償索賠訴訟;另一種則是以兩家境外圖片公司在中國用幾個公證書就外包給中國律師事務所,由律師「墊資施工」、企業坐收紅利的圖片版權訴訟。

對於「退一賠十」的,買蟲草之類高價食品索賠十倍,買幾萬元的貨索賠幾十萬元,輕而易舉,某些網商平台上個別網店就因為買家購買大額的保健食品、高檔白酒索賠幾十萬元、上百萬元的官司,只能關門歇業了。有商界人士控訴因打假屢屢被濫訴,無異於敲詐勒索;也有執法部門稱花過多精力處理此類投訴調解索賠,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監管主業的)田」。最高法院於近日答覆全國人大的函件中清楚表明了態度,除了事關「食品藥品安全」的不能放鬆、食葯領域懲罰性索賠司法解釋保持不變外,其他以營利為目的的索賠訴訟不予支持。正在擬議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二條也提出,以營利為目的的購買商品服務行為,不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的消費者行為。這個立法一旦通過,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通過以來確立的欺詐「退一賠一(修法後現在是三)」懲罰性賠償制度,食品安全法確立的「退一賠十」制度,在實踐中演化出來的以打假索賠的「王海」們的生意經,可能要受到很大影響。

對於圖片訴訟,也許你認為一張圖片法院就算判賠幾千元,一共能有幾個錢?

圖片訴訟多是訴訟索賠幾千元或者一兩萬元,圖片企業都是只給訴訟所需授權委託的公證書,律師事務所自己出錢公證侵權證據(現在有了時間戳等技術,公證費免了,固定證據成本也大幅減少)、出訴訟費,獲得賠償後扣除成本再按比例分賬。

圖片案件訴訟本身標的不大,分不到多少錢,更主要的是靠拿到判決後,讓企業照著判決書數他們已經公證好的公證書裡面的微博、微信、網站網頁裡面用過的所有圖片,按照圖片數量談判確定和解的金額。企業既然敗訴當然也只能賠錢了事,金額從幾萬元、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其中許多企業怕敗訴不光彩,還要再簽合同購買之後使用的授權。這種以訴訟小額賠償,到談判較大金額和解,再到購買後續使用的授權,金額都是由小變大,而且是可持續的穩定財源。

從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最多的一個原告的律師公證某大集團企業旗下所有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所發的所有文章的圖片,數一數總共5000多張,一次向企業按照法院每張1000元判決標準索賠500萬元!一個日本攝影師發表的有22張照片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按照現在法院每張圖片判決1000元的標準,理論上那些輕鬆「一鍵轉載」的企業,為轉發這麼一個公眾微信號文章可能要賠償22000元!這還不包括律師費。

與職業打假人由於動輒幾十萬元索賠引起商業企業的眾怒和執法部門的反彈相比,圖片訴訟可稱得上優雅的完勝。與職業打假人如過街老鼠一般到處都有聲討之聲不同,公開渠道幾乎看不到圖片訴訟的負面新聞。

如果攝影師個人去法院起訴,法院會要求你提供底片或者電子文檔證明享有著作權的證據。可是外國圖片企業在中國起訴,卻只提交一份公證書,內容是公司某高管聲明對某網站展示的所有圖片享有某某權利。過去十餘年間,全國大約數百家法院審理過圖片案件,只有個別法院不予支持,最後鬧到最高法院,還是以圖片有公司的水印,就直接認定涉案企業享有版權。

我也曾在訴訟中提出質疑,某法院不採信,給出的理由是該網站有海量圖片,要求其逐一舉證過於苛刻。讀者諸君看看,這個邏輯怎麼看都像是中國式過馬路對不對?一個人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人多一起走就不用了。一個普通中國攝影師起訴時,要拿出證據證明自己有著作權,而一個海量圖片網站就可以憑高管聲明就認定其享有著作權。對於圖片訴訟來說,既然是「生意」,那麼就像製造業要對產品質量負責一樣,商業性訴訟就要按照法律標準去進行舉證,接受被告的質疑和法院的審查。

從這些圖片公司的舉證來看,它們自己也說了圖片源於五六家不同的企業,至於這些企業之間怎麼授權的、這些授權是不是包括案件圖片、授權是不是在許可期限內、授權的區域包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統統沒有。而在影視作品的著作權訴訟中,任何一家法院都會十分嫻熟地審查從共同著作權人的複雜署名情況到授權鏈條是否完整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說到底還是觀念問題,覺得圖片案件是小事,保護版權總是正確的,判決支持原告天然具有正義性。某法院庭審過程中,當法院例行公事問我要不要質證驗證時,我曾回答是,結果原告、法官都吃了一驚,說法院沒有設備、沒有條件,原告律師也根本沒有提前準備。那次庭審同一個律師代表原告,至少有三個案件被告坐在一起併案審理,檢索一下這個法院圖片案件也不在少數,大部分都是撤訴裁定、沒什麼人較真,所以無論原告還是法院都適應了被告「沒有異議」。碰到我這個「不識抬舉」較真的傢伙,只好讓我庭後回去自己看,然後提交書面質證意見。

由此我也想到,由於絕大多數案件都沒有很認真、有力的抗辯,所謂最高法院以水印即認定為圖片享有版權,可能還是怪不得最高法院的。為什麼呢?因為民事訴訟是不告不理,再審程序最高院只審查申請再審人和被申請人的訴辯意見,如果沒有提到詳細如何確定、證明圖片版權、如何證明版權流轉等專業問題,最高法院按照規則也不能主動審查,更不會通過文書予以評價和判斷。因而,就算今後有基層法院根據不同被告的抗辯意見形成不同判決,我認為也不能認定是與最高法院以前的判決意見相左。

本來,看到很多法院審理圖片案件多到書記員要抱著一大堆材料搶法庭、搶人民陪審員,我一廂情願地建議法院加強審查以遏制巨量案件繼續快速流入法院,結果收到法院駁回的判決,經人指點才明白,現在各地法院知識產權數量都有公開,對某些知識產權案件不算多的法院來說,如果拿掉這些批量案件,那法院知識產權案件排名在數字上立馬就會有所反映的。

(作者系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GGV童士豪:阿里與亞馬遜主戰場在印度,開戰越晚對阿里越有利
微軟雲業務走了一條中國特色道路
上市公司減持數量再超增持 績差股股東集體「撤退」
英首相「後脫歐時代」訪日,日本商界集體求安慰
特朗普視察得州災區 谷歌向歐盟遞交整改計劃

TAG:第一財經 |

您可能感興趣

賠償性公益訴訟勝訴實現了多贏
惡意訴訟的認定與侵權責任
《花遊記》剽竊訴訟事件判決原告敗訴,洪作家強烈捍衛創作者權益
「葛優躺」肖像權訴訟二審判葛優勝訴
王源名譽權案勝訴,娛樂圈名譽權訴訟案件已經見怪不怪?
「葛優躺」不能用了!肖像權訴訟二審仍維持原判
訴訟案件裁判
網路環境下侵權人身份信息無法確定訴訟該怎麼提起?
專利訴訟來錢快?酷派或將於印度再次起訴小米侵權
高通稱贏得侵權訴訟 舊款蘋果手機將在華禁售
白山市首例食葯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獲勝訴判決
佳能在美提起新的硒鼓專利侵權訴訟
黃義華:不構成醫療事故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案例精選
郭台銘回擊訴訟指控:微軟詐取保護費 鴻海絕不會侵權
莆田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勝訴!
高通稱贏得侵權訴訟,舊款蘋果手機將在華禁售
誰來做公益訴訟的原告?
股權激勵糾紛案件中訴訟請求該如何主張?—以「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由起訴的法律風險
藍洞起訴堡壘之夜侵權:已經申請訴訟
宋慧喬方將訴訟惡意謠言 已收集證據控告辱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