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給的,不一定是孩子喜歡的!

你給的,不一定是孩子喜歡的!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約翰·威教授說,他在紐約單位各個商店做了一次私人調查,想找一些小掃帚、小凳子、小盤子之類的東西。但他一樣也沒找到,人們根本就沒有製作這些東西的想法,孩子們好像被這個世界遺忘了。

環顧四周,琳琅滿目、豐富多彩的商品世界裡,很難發現有適合孩子的生活用品,沒有合適的沙發,沒有合適的洗浴盆,沒有合適的椅子,沒有合適的刷子……幾乎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給孩子準備的。我們的孩子只是痛苦地成長在充斥著比他們大很多的物質世界裡,這個世界裡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

設想一下:有一天我們自己生活在一個巨人族之中,看著周圍的一切,發現他們的退奇長,體型巨大無比,運動能力也不知比我們強多少倍,而且他們的頭腦比我們敏捷、聰明。當我們想邁進他們的房間時,才發現每道門檻都要高於我們的膝關節,我們想爬上去,也得有主人的幫助才能成功;我們想坐下,可那椅子竟與我們的肩一般高;我們想把弄髒的衣服刷刷,但所有的刷子都是超大型的,我們連拿起來都非常困難;等我們想清理一下指甲時,卻有人遞給我們鉗子一樣大的指甲剪;我們本來很想舒服的洗個澡,但那澡盆卻笨重至極,我們端都端不起來。如果這些巨人還微笑著對我們說:「我們一直盼望著你們的到來呢。」那我們只能遺憾地說:「你們連迎接我們的準備工作都沒做好,我們怎麼能跟你們快樂地生活並和諧地融入到你們的生活里呢?」

很多大人或許一廂情願地認為,這些孩子正處於「玩的年齡」,所以他們總是在玩具店一股腦地買來一大堆的玩具給孩子玩,他們希望通過各種玩具滿足孩子的需要,然而這些機械、死板的玩具並不能完全吸引孩子,孩子真正想要的東西並不是玩具。

孩子真正的需要被忽視了,無論是貧窮家庭還是富有家庭的父母,無論是老師還是所謂的教育專家,都看不到這一點。他們只是注重孩子的身體需要,一廂情願地填塞給孩子一些玩具,並美其名曰開發他們的智力。

要知道,當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不僅需要各種玩具,而且需要一個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豐富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環境。事實上,在孩子眼裡,外界的生活是新鮮和多彩的,那些類似於日常生活中的東西將比玩具更好玩更有趣,比如小掃帚、小凳子、小盤子之類。

大人只為自己準備了房間、衣櫃,而且這些看上去只是成人擁有的東西。孩子們不能根本不能輕鬆自如地在期間穿梭。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成人對孩子心理需求的最大漠視,其根源就在有沒有人認為孩子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並且有自己思維意識的人。

可以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希望能參與到周圍的環境中去,與大人做同樣的事情。當他們的母親洗衣服、做菜時,他們也會加入其中。早這些模仿中,孩子們學會了選擇和參與,從而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調動自己的潛能。

事實上,孩子的心靈具有一種強烈的自己做事的慾望,他們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生活的環境,以及符合心理需求的東西,立刻就會煥發出令人震驚的激情和活力來。

我們曾做過一個實驗

我們為一個孩子提供了適宜的環境,結果這個孩子從混亂狀態很快就變得能力非凡。他看上去一直很愉快,而且做事有耐心、沉著且非常細緻,就像是一名稱職的管理者。

她的房間被布置的非常適合他本身的條件,但他輕輕打開門的時候,們的扶手大小恰好能為他的手所握住;掛衣物額衣鉤就在他用手能夠得著的地方;房間所放的椅子,其重量正好適合他的臂力。在他自己做事的時候,他的動作是那樣的輕鬆而又優美,讓人感到那是一種享受,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看到的一些孩子拿東西很費勁。

所以,在這裡建議家長們:盡量為孩子創造一個每樣東西的大小都與其能力相匹配的環境,並讓他輕鬆、快樂地生活在其中。這不僅有助於發展孩子的能力,而且也會讓他們更加熱愛周圍的環境和生活。相信他們在這種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的生活態度一定會令你驚嘆不已。

孩子需要的東西很簡單——一個適合自己行動的環境。任何按比例縮小的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如小板凳、小床或一隻小小的勺子,都將比一隻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奇形怪狀的玩具更符合他們內心需要。他們將在這些小東西上樂此不疲,從而促使智能的發展。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學會了獨立,變成了一個不需教導就能自我成長的人。在自己喜歡的環境里,他們獲得了很大的滿足,逐步適應社會生活,並且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性格。在這一過程中,父母無需干涉過多,只需充當一個觀察者的角色,安靜地遠距離觀察著他們即可。

孩子們總是習慣於藉助外界的環境來促進自身的成長。比如他喜歡使用與自己身高、年齡相配的椅子、桌子、沙發、衣櫃,喜歡用自己的小臉盆、小毛巾、小刷子……可以說,孩子們的這些舉動其實就是想憑藉自己的雙手和能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們渴望跟成人一樣,希望有自己的安排,希望能跟大人一樣有自己的生活。

很多時候孩子表現為萎靡不振,並不是他們真的病了,而是他們渴望擁有一個自己的天地。這時,如果能提供一個適合他們的環境,萎靡不振的面貌會很快消失,他們的能力也彷彿一下子增強了,不僅會令我們刮目相看,也讓我們對孩子自身心理的成長發出感嘆。

家庭育兒小提示:

嬰兒的各種條件反射

剛出生的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會,而是有一些天生的動作。

1.當你用手輕輕觸及新生嬰兒的一次面頰時,他的頭即轉向該側;若輕輕觸及其上嘴唇,可出現噘嘴動作,想在尋找食物,專家稱其為「覓食反射」。這種反射持續至嬰兒3~4個月時消失。

2.當你把乳頭或其他物體放入其口中時,他就立即出現吸吮動作,這種反射被稱做「吸吮反射」,在嬰兒出生後4個月時消失,但在睡眠中或自發的吸吮動作可持續很久。

3.如果你用手指或筆桿初幾嬰兒的手時,會立即被他的小手緊握不放,這種行為被稱作「握持反射」,一般在出生後3個月消失。

4.把孩子放在床的一邊,頭懸空,用手托住,此時你若突然將手放低,使嬰兒頭向後側下降10°~15°角時,嬰兒會立即生出兩手呈擁抱姿勢;或者在嬰兒頭部附近用手用力拍打床墊,也會出現同樣的姿勢,專家稱其為「擁抱反射」,這種反射多半在嬰兒出生後3~4個月消失。

5.當你扶嬰兒站起,使其足底著地、身體略向前傾時,他會出現踏步的動作,稱做「踏步反射」。

6.用一隻手按住嬰兒一條腿的膝關節,使其伸直,然後刺激該側足底,則可見嬰兒另一條腿先彎曲,然後伸直、內收,這個動作叫「交叉伸腿反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舊聞:常回家看看
各大娛樂公司全力捧新人 未來兩三年新一代藝人將崛起
與神對話:兩性關係的真相
城市發展的居住價值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女朋友說,不是我的孩子她一定要打掉,這是真愛對吧?
孩子,我祝你不幸且痛苦!這是一種怎樣的愛?
我是你們的孩子,不是你們的面子
你那麼沒禮貌,一定是和你家孩子學的吧?
不管多丟臉,都請站在孩子這一邊!孩子需要這樣的父母,你是嗎?
現在的孩子都是熊孩子,不,你是沒看到他!
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不懂事的不是孩子,是你!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棋子
這6種媽媽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希望你不是!
孩子的問題,都是當媽的做得不夠好?媽媽的苦誰懂?
孩子老是哭,還不愛吃飯,可能是這個原因!
孩子不分享他的玩具,把我的老臉都丟盡了,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這個孩子,怎麼看都不是我親生的啊!
孩子不僅是我們的孩子,還是我們的大導師
哪有不疼孩子的媽,有也是裝出來的,不信就來瞧一瞧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女人順產個孩子有多痛?網友:生的時候真的不想活了,一輩子都忘不了這種痛!
一萬年前的老蠟筆!當時可不是給孩子玩的,一定有著重要意義!
實拍:這家長的頭一定是被驢踢了,不然怎麼會這樣嚇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