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年樹人——戲曲的科班教育

十年樹人——戲曲的科班教育

戲曲人才從哪來?這就要談到傳統的戲曲教育——科班。

「科班」,在舊時,是為了大量培養童年演員而創立的「學演結合、以學為主」的戲曲學校,學員想要「進班入科」,得簽訂契約,先「坐科」(學戲)七年,「科滿」(畢業)之後還要效力三年。

說起科班,就不能不提到「富連成」—— 1903年由吉林商人牛子厚出資、京劇演員葉春善籌辦,富連成社於1904年在北京正式成立,初名喜連升,後改喜連成,牛子厚為班主,葉春善任社長;

1912年夏,因業務不振,牛子厚倒讓給沈家接辦,改名富連成,沈仁山、沈秀水先後任班主,仍由葉春善掌理。後沈因破產虧累,退出;

1935年葉春善去世,由其長子葉龍章繼任社長,至1948年,無力延續下去,第八科慶字輩學生剛剛入科,即告停辦;

富連成是京劇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造就人才最多,對我國影響最大的京劇科班,為京劇藝術的繼承、發展作出了貢獻。

四十多年中,富連成社培養了喜、連、富、盛、世、元、韻7科學生近700人;

在科班中,同一期入學的就是同科;學員在藝名中嵌入代表期別的字樣,依入學期別排輩,以師兄弟相稱;

比如七科中的代表人物有:

喜:侯喜祿(丑)雷喜福(生)

連:馬連良(生)於連泉(旦)

富:譚富英(生)馬富祿(丑)尚富霞(生旦)

盛:裘盛戎(凈)葉盛章(丑)葉盛蘭(生)

世:袁世海(凈)李世芳(旦)

元:譚元壽(生)

韻:冀韻蘭(旦)等

此外梅蘭芳、周信芳、貫大元、高百歲、小穆子(董岐山)、梁一鳴等都曾在這裡帶藝進修。

富連成社招收學生沒有定期,只收男生,隨到隨考,入學年齡為6~11歲,坐科年限一般為7年。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教育理念講究「育人」、「樹人」, 富社科班,十分重視對師德、藝德和對學員品德的要求與教育,富社的「科班訓詞」(即學規)就很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四要四戒」的品德規範:「要養身體、要遵教訓、要學技藝、要保名譽;同時要戒拋棄光陰、戒貪圖小利、戒煙酒賭博、戒亂交朋友」。

訓練方法為口傳心授,從形體基本功開始,然後按學生氣質、性情、嗓音、扮相、體態等不同條件,劃歸不同行當,在教學上能夠做到「量材授藝,人盡其才」。

科班對於「為祖師爺傳道」這一使命有著極高的責任感,教學從簡入繁、循序漸進,每一行當文武兼學,要求極嚴,學生的絕大部分學時用於練功、學戲、排戲和演出;

但在訓練中存在著打罵體罰制度,更由於社會原因,科班為了經濟收入,忽視文化教育,學生終年疲於演出。

科班管吃管住,當然條件比較差,發衣服、小長袍、小帽頭;

那時候叫打戲,就是說,老師會用打的形式體罰,戲是打出來的,電影《霸王別姬》就非常形象地表現出科班生活的真實面貌;

每天早上4點鐘就起床,4點半吃早點,因為富連成在南城,5點鐘就到城牆根去喊嗓子,回來接著練功,不管哪個行當都要學習武把子和毯子功這些基本課程;

下午就是教師分門別類地按不同行當說戲,那時候京劇大多沒有什麼劇本,只有總講和鑼經,總講就是一個戲曲的梗概,鑼經就是場面,基本上所有的戲都是靠師傅口傳心授,師傅怎麼教徒弟怎麼學。

演員在科班裡面除要學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以外,也要有演出實踐,前門外肉市的廣和樓,是富連成一個演出實踐的場所;

彼時已經有夜戲了,夜戲都是比較賣座的,所以科班不能佔據人家晚上演夜戲的舞台,於是富連成學生就只演日場,下午1點鐘開鑼,演到5點鐘結束;因此中午之前這些孩子們就戴著小帽頭、穿著小棉袍,排著隊到廣和樓那裡扮戲演出,後來又在其它戲院演夜場。

一個學生在科班裡學的戲能有幾十齣,教師因材施教。這裡面每一科都會出不少尖子,也會淘汰不少人;

也有些人坐科的時候就已經紅了,社會上知名了,這種叫「科里紅」,像馬連良、楊盛春、李世芳、袁世海等都是坐科時就小有名聲,有的人是即將畢業已經有班社來約角兒,那就面臨很好的出路了。

到了1930年,北平出現了一個新式科班,這就是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簡稱中華戲校,由焦菊隱任校長;

中華戲校完全是按照新式教育的科班學校,男女兼收,而且不立賣身契約,它一共培養出了「德、和、金、玉、永」五科學生;

中華戲校的教育方法和富連成是迥然不同的,學生不穿長袍、戴帽頭,男學生冬天一律是黑色中山裝、披斗篷;夏天穿白色中山服,銅扣子,戴大檐帽,不準留頭髮;女生一律是月白色上衣,黑裙子,留短髮;

宿舍內也非常講衛生,不像科班學生大伙兒在一個大炕上滾,那樣有病易傳染;戲校是每人一張床,被褥一律套上白單子,乾淨而整齊;

還有一個是不拜祖師爺(梨園始祖李隆基),完全採取新式教育,學語文、算術、自然、常識,甚至學英語,請新式教師,並且儘力減少體罰等一些被改革派視為不文明的傳統。

中華戲校多演新戲,往往更容易得到觀眾的好評,應該說,從富連成到中華戲校的變化,體現了京劇教學的革新與進步,從單純地培養供人娛樂的戲子,到培養京劇演員乃至京劇表演藝術家,這一舉動,提高了京劇藝人的地位,也為京劇進一步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演員基礎;

正當中華戲校發展蒸蒸日上之時,1937年,盧溝橋的炮火扼殺了它的發展。據說,日本人看中了中華戲曲學校的大好前景,企圖接管這所學校,時任校長金仲蓀發現了日本人圖謀不軌時,立即決定,解散戲校,絕不能讓它落入日軍手中,成為日本人的奴化教育機構。於是1940年11月,下令解散戲校,沒有畢業的學生全部轉入尚小雲開辦的榮椿社學習。

富連成和中華戲校這兩個科班培養了眾多的京劇人才,其它有名的科班還有香港于占元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培養了洪金寶、成龍、元彪、袁和平等世界影視武打明星。

每個成名或不成名的京劇演員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科班歲月,科班生活雖然殘酷,但也成就了一項偉大的藝術,造就了無數耀眼的明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品民族藝術 的精彩文章:

TAG:君品民族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戲曲藝術人才「千人計劃」高級研修班開班
蒲劇新流派『俊英腔』暨武俊英藝術生涯五十年研討戲曲晚會
第八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組織「戲曲進校園」
新鄉市首屆戲曲文化年暨豫劇祥符調藝術年封丘開幕
2018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基層的聲音,藝術的力量
戲曲名家五十年代書畫作品冊葉賞析
傳統戲曲應融入學前師範生教育
戲曲故事老年畫
第八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揭幕 瓊韻飄揚引人入勝
文化共賞 曲聲悠揚:第八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圓滿落幕
正月十六敲起「水墨鑼鼓」:上海展百年來戲曲人物畫名家畫作
史載最早的戲曲藝人長啥樣?曾為宋徽宗演雜劇
中國戲曲界的四大天才
戲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
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開幕
戲曲天才霍尊!14年接觸戲曲,17年登上美國舞台表演國粹
戲曲科班為什麼能培養出那麼多優秀人才?
大型廉政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 參加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
百戲薈戲曲講堂——崑曲簡史(上)
姐妹十人 同台走秀/戲曲進校園 萌娃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