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現在家裡的兩個寶寶,都有一個共同習慣,吃手。老大三歲,老二四個月。 想起老大大概六七個月大小時,抱出去和同齡孩子一起玩,發現同齡孩子一直吃手,她也偶爾吃手,告訴她不要吃,她也聽話,就不吃了。我當時還心想這個孩子真聽話,在大人眼中吃手不講衛生,索性就阻止她吃手了。最近快到三歲生日這段時間,發現老大又開始在吃手,告訴她不能吃手,手上細菌多,仍然無意識的時候就把手放到嘴巴里了。對於這個問題,我專門看了心裡學的書,說的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我把這個問題寫下來,藉助前輩們的研究,也給需要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的媽媽們一個建議。

口腔敏感期是在半歲左右來臨,他們首先是要使口的功能建立並獨立起來。其次才用口來認識世界。到了這個時候,孩子由於心理上的好奇的需求,就會熱衷於用口去品嘗,感知事物。這個過程不單單是用口吃東西,滿足生理上的需要,還是會用口去感知遇到的食物,依次認識食物,積累感覺經驗,從而滿足自己心理上的需求。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有部分兩歲左右的孩子在咀嚼一些食物的時候口型和咀嚼方式很像老年人牙齒無力,顯然,兩歲以前他們吃的食物幾乎是稀軟的,在長牙的敏感期,應該給孩子提供較硬的食物,讓他們練習咀嚼,他們常常嚼了吐吐了又嚼,但從不咽下,有時會被卡住,但是孩子會自我調整。

口腔敏感期過渡時間的長短跟所提供的滿足條件有關。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常常會阻止孩子的探索行為,那麼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就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即使到了三四歲,孩子還是會常常偷偷的把物品放在嘴裡嘗一嘗,所以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或者孩子尚未順利渡過這個敏感期的時候,一定要為孩子提供自由選擇和享用食物的機會。

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知道這些企業究竟可以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心理感受和認知,但是我們卻可以知道幾乎全世界的嬰兒都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和過程走向我們,這個可以觸摸的世界的,他們用口打開這個世界的大門,用口和這個世界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樣的一個過程對嬰兒的心理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是生命的初始。沒有這個階段,未來的成長就會有很多缺憾,而這個敏感期的持續時間為一年左右,經過這一年的時間,物質世界的大門就會被孩子用口打開,這已為孩子伸出雙手迎接世界做了一個早期的準備。有專家發現,孩子在小的時候被父母阻止了,吃手或者亂吃東西,導致孩子在兩歲多的時候又重新開始亂吃,因此並不提倡用做愛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度過敏感期,因為用口來喚醒孩子身上,其他部分的功能可能性已經消失,無法彌補啦!父母只有滿足了孩子,口誤的各種需求,孩子的心理就是安全的,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是可以信賴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人格就能順利發展。

孩子口的敏感期一般持續到兩歲左右,如果兩歲以後孩子還是不斷吃手,往嘴裡塞撿到的東西可能是由於父母沒有充分滿足孩子口的慾望,也可能是孩子生活不開心壓力太大所致,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引起重視,多關注孩子的行為和心理,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孩子重新出現口腔敏感期的時候一定要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多給孩子品嘗的時間和空間,也儘可能的多的多的提供一些可以放到嘴裡的東西讓孩子用嘴來探索世界,從而順利度過這一敏感期。孩子進入口的敏感期,以後,在這個階段孩子心理上需要一定的安全感,而吃手等行為就可以滿足嬰兒的這一心理需求,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變得喜歡啃手啃腳。這也是藉此來認識身體,喚醒身體,熟悉身體的一種方法,更是它的一種活動方式,所以,當父母沒有滿足孩子口的敏感期的需要的時候,在以後的某個階段,孩子總會會產生這種需要,到那時雖然能夠彌補孩子吃手的需要給他安慰,但是卻無法彌補孩子用並口來完整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的缺失。

所以父母要正確面對孩子的吃手行為,我們要注意第一不能用粗暴的手段,簡單粗暴的阻攔甚至動用懲戒,那是治標不治本的,很有可能使孩子出現其他問題,第二是應該多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多抱抱多陪伴孩子,增強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孩子抗壓力的能力就會增強,第三把手替換下來,孩子吃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塊兒餅乾或者一些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玩玩,盡量不讓孩子閑著,孩子就想不起來吃手了。如果孩子在更小的時候正處于敏感期,屬於單純的吃手行為,父母就特別不必特別的給孩子糾正,一旦過了敏感期,孩子自己就不會吃手啦。

媽媽們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口腔敏感期,讓孩子們心理健康成長。

女人,在經濟能承受的範圍內,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就算不是為了取悅另一半,世界也會因你的美麗對你多一分善意。

女人要堅持吃燕窩,它不應該是少數人的奢侈品。

經濟條件比較好,每周吃的頻率可以高些

如果覺得條件不太允許,那麼你可以吃少一點

女人,你從來就年輕!

愛自己,才會被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娘燕窩 的精彩文章:

TAG:徐娘燕窩 |

您可能感興趣

別為孩子抓狂,智慧地面對孩子口語敏感期
抓住孩子的成長敏感期,做更懂孩子的父母
到底什麼是口腔敏感期
孩子習慣培養的最好時期——秩序敏感期
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在對的時間給孩子對的引導
孩子敏感期的時候帶孩子去醫院,有些話不能當著醫生面說出來
如何培養孩子空間感?把握敏感期,日常遊戲感知三維空間
孩子都有這些敏感期,當家長的別大意
抓住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好玩的數學不再是孩子童年的夢魘
《捕捉兒童敏感期》:抓住兒童敏感期,這樣育兒才科學
孩子開始說不的時候,正是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媽媽別再罵他了
在孩子敏感期要重視這4個方面的引導,給予孩子足夠多的心靈養料
不可過的干涉的「兒童敏感期」
還在嫌孩子「幫倒忙」?過了孩子勞動的敏感期,想孩子動都難
在兒童的閱讀敏感期,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依戀障礙:別讓孩子傷在敏感期
孩子的「識字敏感期」,我們可以做點什麼?
孩子的這些另類表現為哪般?空間敏感期不可忽視
影響孩子一生性格的敏感期,千萬別因為不懂搞砸了!
倔強頂嘴叛逆的十歲敏感期,有些規矩要提前立,孩子才好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