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世界最大城市的電影節,值得我們學習

世界最大城市的電影節,值得我們學習

文 | 儒

紐約的電影節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個,這些電影節如何並存、競爭、互補?下面介紹下紐約的電影節格局。

影響力最大的自然還是老牌的紐約電影節(New York Film Festival),Film Lincoln主辦的紐約電影節是這座城市每年的電影重頭戲,會有很多從全球各地搜刮來的年度佳片本地首映,甚至世界首映。

它也像歐洲三大電影節一樣有很多平行單元,從老電影修復到老卡司再聚首到先鋒電影論壇到紀錄片,我也無法說盡每年都有哪些環節。

但這裡不同於三大電影節的是,紐約電影節只入圍不評獎,所以它是一場二十天的純粹狂歡。紐約電影節的主場地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大音樂廳,平時是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的主場,但是每年電影節期間就成了入圍片首映的地方。

記得剛來紐約那年去參加了開幕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全球首映,見到了溫文爾雅的李安導演,他說,對他而言拍電影是最簡單的事情了。紐約電影節的票價頗貴,即使是會員也要20美元左右。

五十多年來,很多外國的藝術電影導演都是通過紐約電影節進入美國觀眾的視野,比如特呂弗、侯孝賢、法斯賓德、波蘭斯基等等。

記得去年去看洪常秀的《自由之丘》,選片人介紹說,這是我們第n次(n大概是7、8的樣子)選洪常秀的電影了,我們一直喜愛他獨特的風格。我當時就想,是啊,電影節也是在見證並支持著一位位優秀導演的成長。

《自由之丘》

去看《天註定》的那次,賈樟柯提起了行走中的武俠的想法,雖然當時我對武俠這一點並沒有太大認同,但是對台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激烈討論倒是印象深刻。

去看《透納先生》的時候見識到了邁克·李萌萌的高冷毒舌屬性。

去看《錫爾斯瑪麗亞》的時候見識了比諾什的魅力,也第一次覺得「暮光女」演技很好。

去看《起風了》的時候,第一次在大屏幕看到吉卜力的標誌的那一刻就眼眶濕濕。

去看《如父如子》的時候,聽是枝裕和導演講他如何帶小朋友演戲,和坐在我旁邊的美國小哥一起邊看邊默默流淚。

去看《沉默之像》的時候,被導演溫柔而堅定的語調吸引……

紐約電影節就是這樣可以讓你見到電影背後的電影人,去觀察他們的態度和表述,從而對電影獲得一個新的視野;它也是你可以偶遇圍觀各路明星導演的地方。

如果你在紐約電影節錯過一部電影,那麼你可能需要再等一年,甚至永遠也沒辦法在大銀幕上看到它了。

紐約電影節的大牌太多,大家總是在趕來趕去、眼花繚亂,作為對比,每年由Film Lincoln和MOMA合辦的新導演新電影電影節(New Directors New Films)則是個輕鬆愉悅但質量也很高的電影節。

這個老牌電影節並不比紐約電影節小太多,很多今天的大師昨天都曾帶著自己的第一或者第二部作品來到過這個電影節。

新導演往往會帶著青澀又認真的態度,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聽他們和觀眾的互動也是個頗為有趣的過程,和見大師名導是完全不一樣的。

今年在這個電影節上我看到了日本青年導演鈴木洋平的《丸》,我被電影的新鮮和張力、現實與超現實的有趣連接驚到,雖然那場在MOMA的放映去的人很少,我還是對這位導演的未來產生了興趣。

導演說,他下一部電影會是殭屍片:一個小村莊的人一個個變成了殭屍,然後他們利用殭屍作為噱頭開發旅遊業。很值得期待不是嗎?參加這個電影節,就是得到機會見證未來的大師如何冉冉升起,這是一種難於拒絕的誘惑。

當然紐約也有評獎的電影節,比如十三歲的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三十七歲的紐約亞美電影節(Asian-Americ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這兩個電影節都沒有自有的電影放映場所,所以會和我之前介紹過的那些電影機構合作,比如去年我在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看過紐約亞美電影節的閉幕片,也是當年日本電影旬報第一名電影《家族的國度》。

《家族的國度》

記得那場放映完之後,大家還在回味的瞬間,一位中年黑人女性突然站起來大叫了一聲「Bravo」,接著全場掌聲雷動,讓我對電影情感的跨文化表達力深有感觸。去年的亞美電影節還選入了張榮吉導演的《逆光飛翔》。

翠貝卡電影節和BAM Cinema Festival都是紐約的獨立電影電影節。翠貝卡電影節有競賽部分也有展映部分,所有影片分散在曼哈頓翠貝卡區的幾家電影院或機構放映。

今年我在Regal Battery Park 11看了冰島參賽電影《處子之山》,電影本身很好地調動了我的情緒;但翠貝卡的運作缺陷也體現無遺,整個電影院里的志願者很多,但是除了指路檢票,真能幫忙解決問題的不多,我因為沒有下載電影節app所以沒有二維碼票,想要現場領票,結果卻沒人知道該如何列印出來。

《處子之山》

等我終於拿到電影票時已經開場,結果比我還遲的人絡繹不絕進來,因為是在商業影院放映,所以爆米花可樂的聲音也很響,與電影本身安靜孤獨的氣質格格不入。

BAM的電影節雖然很年輕但也辦得有滋有味,現在參賽新電影能做到紐約首映(在紐約這真的不容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這部改編自真實冤假錯案的電影,不僅拍出了溫度,還讓人落淚
如果一年只看一部電影,選它就決不會後悔
影向標:《賽車總動員3》小朋友開心,我痛心疾首
2000萬預付片酬加票房分紅,這位全球片酬最高的導演能抵10個吳京
影向標:《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想像力直入雲霄

TAG:虹膜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們都小看的這個電影節,其實已成為亞洲最大
北京國際電影節|春天,來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
這部國產電影成世界評分最低的電影,還有臉參加戛納電影節?
春天,來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倒計時!
戛納電影節最大的驚喜,這片貢獻了本年度最偉大的角色之一
觀察 電影節遍地開花,中國的電影節離世界有多遠?
戛納國際電影節,各大品牌,帶給我們的視覺盛宴!
觀察|電影節遍地開花,中國的電影節離世界有多遠?
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最後一天,活動圓滿結束!
從上海國際電影節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電影節 | 戛納國際電影節已開幕,你最期待哪部電影?
這個不娛樂的電影節,才是中國電影夢的開始的
今年戛納電影節的市場,中國的動向可能不會猛烈
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一部土耳其電影,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
這個國際A類電影節,最看重中國電影
這是中國最好的電影節
國產電影史上最爛電影入圍戛納電影節,這事兒不是一般的滑稽!
趁著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行之時,一起學習關於電影的表達吧
上海電影節海報火了,靈感來自大鬧天宮,大聖身上全是細節
我穿越了大半個中國,去了一趟中國最西邊的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