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米芾罕見用筆比較含蓄的作品《清和帖》|軍誼詩書畫院

米芾罕見用筆比較含蓄的作品《清和帖》|軍誼詩書畫院

《清和帖》是中國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的一幅作品,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信札是北宋書法家米芾所書,約書於1103年(北宋徽宗崇寧二年)5月。此帖曾經項子京、笪重光等人收藏。

《清和帖》是米芾寫給友人竇先生的一封信,應是晚年的友人。信中提到與竇先生很久未見,表達傾慕敬仰之意。米芾並藉由描述夏初氣候,詢問對方起居生活如何?他接著自述年事衰老,卻必須赴任官職,因此不能久留,恭敬地希望對方保重。當時米芾正準備前往汴京(河南開封)接任書畫學博士。信中內容雖然簡單,卻表現了即將接下官職的心情。

《清和帖》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寫的瀟洒超逸,不激不勵,用筆比較含蓄,與其它帖比較,溫和了許多,但筆劃的輕重時有對比,字的造型欹側變化,又使此帖平添了幾分俊邁之氣。

米芾(1051-1107) ,字元章,時人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在書法上,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蘇東坡盛讚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獨創山水畫中的「米家雲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雲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層層山頭,世稱「米點」。為後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他的兒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得以延續,致使「文人畫」風上一新台階,為畫史所稱道。米芾究竟以書為尚,還是以畫為尚,史家各有側重。

釋文:

芾啟。久違。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趨(趨)召。不得久留。伏惟珍愛。米—斛。將微意。輕尠(鮮)悚仄。餘惟加愛加愛。芾頓首。竇先生侍右。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芾 的精彩文章:

形骸放浪,痛快淋漓,米芾《《德忱帖》》欣賞(圖)
碑帖大觀之 米芾《論草書帖》
米芾寫的「亂書」, 痛快淋漓
米芾隨筆——《鄉石帖》|軍誼詩書畫院
北宋米芾大字行書長卷《吳江舟中詩》,完整高清!

TAG:米芾 |

您可能感興趣

趙子昂楷書和草書相比,用筆更講究的是草書
唐人楷書《大字陰符經》的點畫用筆與結構
古代書法手卷:黃庭堅《松風閣詩貼》,其結體、用筆、章法奇特!
孫稼阜——《草書的用筆及章法》
用筆墨抒寫時代精神——于洋山水畫作品賞析
楷書筆畫書寫的動態演示,包括用筆的提按和調鋒
構圖有瑕疵,巧用筆墨技法彌補,清代畫家錢杜繪《醉經閣圖》
梁同書書法味厚神藏,用筆平和自然,頗具「董書」和「趙體」神韻
毛筆書法不同書體的用筆
沈尹默楷書《書晉王右軍題筆陣圖後》用筆清圓勁健,精彩絕倫
從《書譜》濃郁的「二王」筆意中,窺探草法的使轉用筆
書聖王羲之《用筆賦》釋譯
中書協的幾幅行草詩書法作品,一起學習下用筆、用墨、結字、章法
乾隆御筆書法《斗鹿賦十條屏》欣賞——用筆圓潤,堪稱巔峰之作!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用筆精要
具有篆隸遺韻、用筆習慣的王羲之書法特徵
文徵明《滕王閣序》用筆清爽勁利,悟得不同書家筆法和結體特點
永字八法與書法用筆在山水畫中的作用
唐寅行書單字、筆畫示範,附用筆講解
曾與李苦禪、李可染創辦書畫社,擅歐楷,書作用筆圓潤結字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