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智慧地處理慈悲心?

如何智慧地處理慈悲心?

在管理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矛盾,什麼矛盾呢?人和事的矛盾。特別是學了佛以後,再管理公司,就經常會遇到這個矛盾:學佛要慈悲呀,可又要做事,怎麼辦呢?這個矛盾哪裡都有,寺院里也有。我們知道對人要寬容、要慈悲,可是做事情有做事情的規律,事情的規律往往是由成敗、得失、效率、競爭這些因素控制的。如果用佛法來觀察的話,這個矛盾相當於慈悲心和智慧的矛盾。對人要有慈悲心,可事也要把它做成啊,所以還需要智慧。

有時候我們會面臨這樣的情況,為了一件事要犧牲一些人,比如現在有些企業裁員——企業不是慈善機構,面臨生存壓力只有裁員。在寺院的管理中,這個矛盾比企業要好一點,為什麼?管理的最終宗旨是為了人,一切都為了人。這就牽涉到一個很微妙的問題了,什麼是慈悲?從管理的角度,可以這樣來定義:永遠不要把別人當工具。只要你把一個人當工具,就沒有慈悲,這個定義可以廣泛地用於觀察所有的人際關係。

慈悲是每一個人當下的目的,所以在慈悲的原則下,人沒有多數和少數。為了多數人犧牲少數人,為了很多人犧牲一個人,不能這樣處理問題。個人願意這樣,那是他個人的自我選擇,但是我們不能要求一個人為了多數人犧牲自己,也不能要求少數人為了多數人犧牲自己。

如此一來,管理就有麻煩了,很多事情,你照顧了他,事情就做不了了。這就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無常。無常是所有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事件的共同背景和基礎,所以慈悲呢,不是給那個人營造一個溫室,給這個人營造一個溫室,使他們不受無常的侵害,不受任何壓力——注意,這不是佛教的慈悲,倒有點兒像外道的慈悲。

無常是我們所有的人都要面對的一個情況,也就是說,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不管是外部的還是內部的,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壓力,應該通過機制傳達給所有人——不是管理者一個人扛著,下面的人都感覺不到無常。要把這種變化和無常讓所有人都感受到。當所有的人都感受到無常的時候,他就能理解當前的局面、理解領導的做法。這時候,大家在一個共同的無常的基礎上,依照共同的遊戲規則來行事,不同的人因為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待遇,就有了不同的結局。

這是不是好像很冷酷?但是無常就是冷酷的呀!無常何曾和我們商量過,說:「嘿,現在無常來了!」這樣處理問題,也是沒辦法。這時,你需要用智慧取得所有人的理解,如果能讓所有人都和你站在一條線上去考慮問題,那每個人自然而然就會明白他應當怎麼去做了。當他明白了這點後,就可以接受變動,不會有矛盾產生了。

當然,在具體操作上,我們還可以通過把管理者角色和私人角色區分開,來體現慈悲。作為一個管理者,一個公眾角色,整個集體面臨著無常的挑戰,大家該怎麼辦就得怎麼辦,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但是作為一個私人角色,那就是另外一個角度了,你可以給他建議、給他實際的幫助,那是你自由的空間。這是在做事的時候,如何智慧地處理慈悲心的問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夏季空調病多發,來學學怎麼預防空調病
心在哪?如何讓心安定?
為什麼布施會內心快樂
以敵為友,也可以成為學道的資糧
素食養生:山藥炒苦瓜

TAG:南普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培養孩子的慈悲心?
仁山法師:如何增長慈悲心?
慈悲心如何生起?
如瑞法師: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互通的
慈悲心
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互通的
慈善培養慈悲心
如何對自己不喜歡的人發慈悲心?
佛教為什麼說修慈悲心,而不是修愛心?
什麼心是大慈悲心
慈悲者有慈悲心,解脫者無解脫境
博經堂:命理看什麼人易有慈悲心腸
慈悲心是憤怒與痛苦的解藥
常懷慈悲心,去除怨恨想
慈悲心,可以影響大腦結構嗎?
《天龍八部》主講佛法因果,為何喬峰的大慈悲心換得悲慘結局?
善良,慈悲心才能改變一切
具信願持阿彌陀佛名者自然通於佛心,不必另緣他境而習出離心慈悲心等
無分別的慈悲心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慈悲心起,災消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