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古人獨創,一年四季之外的「第五季」

古人獨創,一年四季之外的「第五季」

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

——《黃帝內經》

一年有四季?《黃帝內經》中的一段話卻讓人困惑不已。因為文中提及了「長夏」一詞,並將「長夏」放在我們熟知的春夏秋冬四季中討論,並由此引出了一年有五季的說法。

其實,說長夏是一年的第五季並不準確。長夏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特有的時間劃分,是傳統醫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千百年來,各家對長夏之義莫衷一是。明·孫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曰:「用古人之法,審其用法之時,得其立法之心。學無常師,擇善而從。」五運之法甚為奇妙,試以解釋,長夏在一年五季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攝生延年的最好時候。

說法一

每個季節的最後十八天

我們都知道,四季中春季屬木,代表東方,夏季屬火,代表南方,秋季屬金,代表西方,冬季屬水,代表北方。是不是唯獨代表中央的土,沒有所屬的季節?並不是。

《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就是說脾主長夏,既每季的最後18天。正如著名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

黃元御《四聖心源》:「土無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土為四象之母,實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宮在六月火令之後,六月濕盛,濕為土氣也。」

說法二

農曆六月,季夏稱為長夏

王冰在補註《素問》時曰:「所謂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長而旺。故云長夏。」其認為長夏為農曆六月。土生於火,因夏之氣得以壯大,並且包含於夏中。

《中華醫學大辭典》載:「夏六月也。夏為土母,生長於中,以長而治,故名。

《春秋繁露·五行對》有曰:「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因此,後世存在季夏即長夏的說法。

唐代沉佺期 《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 金 蔡珪 《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閑簾戶深。」 清 劉大櫆 《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老柏十數株蔽日,長夏坐其內不知有暑也。」

說法三

認為長夏為夏至——處暑

全國「十一五」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用二十四節氣標註法明確指出了長夏的時段:「五臟應四時,脾與四時之外的『長夏』(夏至—處暑)相通應。」

長夏的養生主題——養脾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乃保持人體健康的根本問題。《素問·寶命全形論》講得很清楚:「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裡的「四時」即春夏秋冬四時變化的規律,以及掌握好適應四時變化的法則。

無論長夏具體是指哪一段時間,長夏「濕熱」的特性註定了長夏養生的主題。

因為脾主長夏之氣,脾土以運化水谷,剋制水濕為事,假使濕氣過盛,勢必反傷脾土,所以當用苦味的藥物來濕燥它。脾胃(長夏)為戊己土,秋為庚辛金,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金既為土生之子,所以脾病到了秋金氣旺時,便借著金氣之能克木,木受克而不能制土,脾土之氣便可以逐漸好轉。相反,病脾土遇著甲乙春木旺時,便會加甚。幸而未至於死。若遇著夏令丙丁火氣旺時,火能生土,為土之母,便能得母氣的維持而逐漸好轉。如果脾病適逢長夏土本氣,那就會更有起色。飽食傷脾,胃欲清飲。故凡脾胃有病,必須禁忌溫食飽食。

明朝高濂所撰《尊生八箋》之《四時調攝箋》,此書根據五行學說,對長夏及四季脾臟保健闡述甚富。

諸如,對脾的外觀描述:「脾臟屬中央土,旺於四季,為黃帝神,肖鳳形,坤之氣,土之精也。脾者,裨助胃氣。居心下三寸,重一斤二兩,闊三寸,長五寸。」

對脾的生理功能論述:「脾為心子,為肺母,外通眉闕,能制謀意辯,皆脾氣。」「脾為五臟之樞,開竅於口,在形為頰……谷氣入於脾,於液為涎,腎邪入脾則多涎。六腑,胃為脾之腑,合為五穀之腑也。口為脾之官,氣通則口知五味,脾病則口不知味。」

對脾臟的消化功能及患疾徵象等描述尤細:「脾為消谷之腑,如轉磨然,化其生而入於熟也。脾不轉則食不消也,則為食患。所以脾神好樂,樂能使脾動蕩也……人當慎食硬物,老人尤甚,不欲食者,脾中有不化食也。貪食者,脾實也;無宿食而不喜食者,脾虛也;多惑者,脾不安也;色憔悴者,脾受傷也;好食甜者,脾不足也;肌肉鮮白滑膩者,是脾無病徵也。」

(歡迎大家投稿,來稿不限題材,擇優選登有驚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三觀悟空:造化全憑天地生養,帶著八戒為您演煉金丹大道
仙鶴為何得到道教中人鍾愛?
太陰月仙——嫦娥的故事
那些吃噩夢的神獸,你知道嗎?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慕容復的祖國有多強?曾誕生五胡十六國第一名將,獨創騎兵滅北宋
古代有位高人,獨創七項世界第一,被外國人尊稱最偉大的科學家
奧斯卡為娶榮榮獨創世界,七怪各奔前程,都只是等五年後再聚首?
木屐並不是日本人的獨創,中國人穿木屐的歷史至少已有四千多年了
齊白石門徒眾多,獨創繪畫風格的僅此三人,苦禪第一,可染第二
這兩個皇后,獨創了兩大酷刑,第二個酷刑比凌遲更殘忍
這倆皇后,獨創了兩大酷刑,第二個比凌遲更殘忍
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書法獨步天下,可稱為古今第一人!
周伯通一生獨創兩大神功,有一門傳給後世,成就了一位頂尖高手
年年臘八都熬粥,今歲臘八有講究!——史鎖芳主任獨創「運氣臘八粥」
毛澤東端午節《七絕 屈原》,獨創之論前無古人!
NBA歷史十大運球大師:多人獨創過人技巧,艾弗森無懸念第一
光武帝劉秀一生獨創五個成語,至今流傳,影響後人!
狗不理是天津包子鼻祖,獨創水餡半發麵一咬一兜油,傳世百年以上
獨創題材、對抗焦慮,《小姐姐的花店》如何打響開年第一槍?
他曾騎牛打天下,一生獨創幾個成語,全部流傳至今
呵呵這個詞並非現代人獨創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流行了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臨終之前卻留下這樣一條遺令,獨創一個成語
雲頂之弈:東北大鵪鶉獨創「野衛師」打法,龍女一口一個人頭
敢於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vivo獨創的屏幕指紋終成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