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職教對接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掛擋」起步

職教對接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掛擋」起步

「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我國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目前,無論是零部件企業、整車企業,還是服務企業,面臨的核心問題都是人才,特別是產業工人和服務人員。」近日,北京理工大學主辦的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成立大會上,北京交通大學新能源研究所所長張維戈的發言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培育期進入成長期,產業規模處於世界前列。在這種情況下,肩負著為產業輸送技能人才重任的職業院校該如何應對產業需求?是否做好了準備?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北京市密雲區職業學校汽修專業室主任、北京市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理事會理事劉鳳良告訴記者,該校在原有的汽修專業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相關課程,建立了混合動力實驗室和純電動車實驗室。而北京昌平、大興、丰台等區的中職學校都已經開設了純電動汽車專業。「北京市政府也在積極扶持,已在北京市汽修師資培訓基地組織了兩期師資培訓」。

教育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專業協作組專家、交通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霍揚告訴記者:「去年交通行職委汽車專指委開了一次會,到會的100多所學校中90%已經開始或計劃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並且強烈要求教育部組織制定相關標準,表現得十分積極主動。」

然而,雖然產業迅速發展,學校積極響應,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似乎又陷入了「校熱企冷」的尷尬。

霍揚告訴記者,去年自己調研一個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學校發現,該專業有的班級全班沒有一個學生真正進入新能源汽車企業就業。「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需要的維修人員比傳統汽車要少;另一方面,行業還不成熟,對人員的專業程度要求沒有想像的那麼高」。

記者了解到,暑假期間,很多學校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的教師都在到處參加培訓,以更好地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然而,從學校的反饋看,從企業那裡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以電動汽車維修為例,到底市場保有多少輛車才需要配一名維修人員、總量需要多少,現在並沒有一個權威的數據。我們強調職業教育要對接行業標準、行業崗位、崗位能力,現在這些也都沒有。」霍揚說。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處長白華告訴記者:「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電池老化、運行維護售後服務相對滯後等問題不容忽視。」這意味著,企業目前用人要求不高的現狀實際上也是困擾企業發展的瓶頸。那麼,學校該如何克服起步階段的困難,為未來可能到來的人才需求做好儲備呢?

張維戈認為,要在職業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穩定的人才培養和信息交換渠道。「此次,北京理工大學和一汽、東風、上汽、北汽以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近200家單位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實際上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開發利用新能源汽車數據資源,為企業和教育發展提供支持」。

霍揚還提醒說:「學校應該從容地進行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有的學校想通過設置新專業實現彎道超車,這個願望很好,但是實際上不現實,還不到這個時候。」在他看來,在職業教育領域新能源汽車產業所涉及的一些專業在某些方面不必區分過細,「我們專門調研過德國的情況,很少有學校單獨就新能源汽車去開一個專業,主要是在傳統專業里加一門或幾門課,但是要取得一個資質才能上崗。」

《中國教育報》2017年08月07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第八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北京展開幕
好習慣從小養成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哪些汽車屬於新能源汽車?如何申領新能源號牌?
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系列研究三:智聯新能源汽車未來駛向何方?
汽車成為智能終端新物種,中國汽車產業如何抓住未來機會?
新能源汽車怎麼樣?
聯想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打開智能製造之門
新能源汽車產業「獨角獸」來襲!
威馬汽車成為新能源汽車價格屠夫,其他新能源汽車「慌了」
新能源汽車監管將進一步收緊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這些問題亟需解決
汽車行業悄然整改,新能源汽車已解決電池問題,將衝擊整個行業
一張圖看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之不可承受之「新」
你會買新能源汽車嗎?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管理《辦法》出台,造車新勢力能否淡定應對?
「新能源」出行補貼退坡背後,你還會選擇新能源汽車嗎?
技術門檻提高!補貼「急剎車」!新能源汽車路在何方?
新能源汽車成「重災區」 誰來替產能過剩的新能源汽車買單?
新能源汽車又有新風向
新能源汽車產業命脈,一半掌握在他手上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落地 冷軋下游汽車行業窘境有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