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與用戶隱私從不矛盾,解讀華為隱私保護舉措

人工智慧與用戶隱私從不矛盾,解讀華為隱私保護舉措

自從手機誕生以來,它帶來的通信便捷與安全隱憂都令人驚嘆,在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之後,手機的數據安全及隱私更令人關注。2014年蘋果iPhone引發的iCloud照片泄露問題還言猶在耳,今天人工智慧技術的使用似乎又讓數據變幻了更不可控的擔憂,但現實是——技術的更迭與潮流興起,引起的是更先進的變革,而不是更多的恐慌。

近幾年,先後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的蘋果Siri、亞馬遜Echo、華為Magic等都開啟了全新的體驗感受,用戶使用智能終端越來越方便,它們更能聽懂「人話」、更理解人的「思想」。它們如此的「智慧」,處理更多數據的同時能不能讓人放心?實際上,安全不只是用戶的核心關注,硬體和軟體廠商也在積極打造安全的系統,樹立堅不可摧的的安全城堡。

華為手機安全機制:用戶絕對掌握數據管理權

以手機為例,蘋果手機本地的iCloud照片如何被泄露的呢?因為蘋果照片被用戶上傳至雲伺服器,而黑客運用iCloud漏洞來獲取照片。這個前提是——數據首選被用戶授權存儲在雲端。而俗稱「智慧助手」的華為Magic是否會因為泄露數據,從而被泄露更多的用戶數據和隱私?

通過分析發現,華為Magic智慧系統的實現機制是以數據為基礎,以演算法為核心。數據的使用和處理都在本地,而且榮耀Magic手機初始設置時,是可以設置是否開啟智慧助手的,在正式使用過後,Magic手機也是隨時可以進入設置開啟關閉或者更改智慧助手相關設置。這說明,在選擇使用及如何使用上,華為Magic智慧系統對數據的處理都經過用戶授權才被使用。

這些被處理的數據會存儲在雲端嗎?答案是不會。從華為Magic系統的數據使用及呈現原理上看,因為Magic遵循谷歌Assistant框架的規範,它只對用戶的原始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絕不會上傳或保存用戶的原始數據。

因此可以總結說,整個業務處理過程中,Magic系統只是在合理使用用戶業務過程數據,沒有做任何用戶隱私數據的搜集。用戶的數據依然在本地,沒有被複制到任何地方,它的安全隱患只在於手機硬體是否被攻破,它也就不會面臨蘋果iCloud照片一樣的問題。

華為隱私保護方法:以用戶意志主導,華為是輔助者角色

站在用戶保護隱私的立場,華為把保護隱私看作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優質服務之一。一項重要數據是,2015年5月IAPP發布的隱私法律糾紛分析報告表明,從2013年到2015年,有關手機用戶數據泄露的法律糾紛案件上升了396%,其中65%的隱私案件都與終端領域有關。因此華為在終端領域的隱私保護應成為華為的重要關注點。

為了幫助各業務部門更好的識別和減緩業務活動中的隱私風險,華為引入了歐美數據保護機構推薦的隱私影響評估(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PIA」)方法。將隱私影響分為幾個主要階段,分別進行分級並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大小對業務設計進行調整,以充分保障用戶隱私及數據安全。

具體來說,華為會首先識別「PIA」需求,由隱私專家來來過濾到對用戶可能存在安全影響的因素;其次,還要進行隱私信息流梳理,即開發團隊會與專業律師評估一些數據如何被使用和搜集;第三,識別相關隱私和風險,即對數據使用進行合規檢查,確保合法;第四,識別和評估隱私方案,對上一個環節識別的風險,尋求降低和消除風險的方法,評估並記錄;第五,內部層級決策審批。根據風險的不同級別,提交對應層級的主管決策審批;第六,將PIA結果植入項目計劃。PIA指定的執行方案應納入項目計劃被持續監控其實施。

這以上看出,華為站在用戶立場,極力在合法的框架下開發對用戶隱私數據使用最合理的方案。華為希望對所有數據的使用都有必要,決不逾越獲得數據,只通過數據處理輔助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華為手機的安全使命和責任:保護用戶隱私和通信自由

終端用戶的安全及隱私一直作為華為日常合規工作的一部分在持續開展,「保護用戶隱私和通信自由」已經作為重要部分寫入華為員工商業行為準則,這也是華為對自身的要求。

在涉及眾多品類的消費者業務領域,華為的原則是在不壓制創新的同時依照適用的法律要求合理地保護隱私。同時,在用戶個人數據的獲取方面,在充分告知用戶的前提下,合法、正當地獲取個人數據,且遵循最小必要性獲取數據原則。

在國際化的進程中,華為也積累了不同國家對用戶隱私保護的標準,目前,華為在全球170多個國家的業務活動遵從適用的法律法規;通過加入業界專業組織和峰會來確保自己的隱私專業團隊實時獲得全球最領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華為還擁有多名具有CIPP證書的專家;華為在2012年開始使用數據保護和隱私合規方面最領先的法律工具來獲得全球100多個國家的隱私法律、官方指南和條例。

在面向未來的智慧互聯網時代,便捷貼心的應用和數據安全並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般存在,穹頂之下的「遠慮近憂」方顯出科技企業的使命和責任: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好的技術成果產品是推動社會變革、文化潮流前進的催化劑。只有擁抱更先進的技術——比如華為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實現的Magic智能系統,才能讓科技更好的服務於人,為人類構建安全的堡壘、便捷的科技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山派 的精彩文章:

這一次黑得漂亮,圖說榮耀手環3碳晶黑NFC版
攝影師支招 輕鬆讓你用千元機拍出高逼格專業范兒
內部爆料!華為nova 2 Plus魔鏡版如何將金屬打成鏡面
每分鐘錄入上千字,圖、文不懼!漢王速錄筆V587評測
彩電行業困境面前想要突圍,立體化發展是要義

TAG:燕山派 |

您可能感興趣

智能設備使用注意隱私保護
隱私保護數據利用協議
李彥宏怎敢說:「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淺議我國用戶隱私的保護
人工智慧知識產權保護
如何保護電腦隱私 文件輕鬆加密無人能解
知乎新隱私政策引爭議 保護隱私卻收集更多個人信息
大數據時下如何保護個人隱私?隱私保護呼籲合法合規
重塑隱私觀,才能保護好我們的隱私
FB新隱私舉措遭廣告界抨擊:損害廣告商利益且不能保護用戶隱私
區塊鏈保護還是泄漏隱私?用戶便利和數據安全是永恆矛盾
個人數據隱私泄露成常態,隱私保護需要多環節監管
數據保護能否構建隱私安全?——社交時代的安全問題:隱私綁架與信用殺人
「刷臉」執法需要兼顧隱私保護
大數據時代下的用戶隱私保護 差分隱私能成為「技術救星」嗎?
庫克隱私是人的權利,蘋果一直在保護用戶數據
淺聊「隱私安全保護」
如何保護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
藏個小秘密 從應用鎖看各家隱私保護
如何保護簡訊隱私,幾步就解決你的擔心
數據時代的隱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