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建華:試論北宋西京洛陽宮、皇城布局及其演變

韓建華:試論北宋西京洛陽宮、皇城布局及其演變

公元960年春,趙匡胤發動「 陳橋兵變」 , 建立北宋。北宋繼承了後周的政治衣缽,仍以開封為東京,洛陽為西京。洛陽在北宋享有較高的政治地位,甚至宋太祖時期幾近取代東京成為首都。宋太宗以後,洛陽「因山陵在焉」,仍不失其政治地位。宋真宗以後,西京因帝王不再巡幸而地位衰微。宋徽宗重修西京城,洛陽迎來再次輝煌。宮城規模是都城動態變化的反映,從考古學探討這種變化是都城考古的重要課題。北宋西京城在隋唐舊城的基礎上改建而來。目前少有學者論及北宋西京城宮城和皇城布局。已有研究也多從歷史文獻的角度論述,籠統認為是繼承隋唐洛陽城宮城和皇城布局。本文將根據考古資料,結合文獻,釐清北宋初年西京宮城和皇城的形態及布局,探討北宋晚期宮城和皇城的布局變化,並歸納北宋西京宮城和皇城布局的特徵。

《宋史?地理志》記載,宋代西京洛陽城由宮城、皇城與京城組成,均沿襲隋唐洛陽城之舊,周長略有變化。宮城是西京城核心, 為北宋王朝中樞,承襲自隋唐洛陽宮城。文獻記載隋代宮城以大內為中心,東、西各兩重隔城,北面三重隔城;唐代宮城僅指大內及其東西的四重隔城。依據最新考古研究,隋唐時期宮城為以大內為核心,北面三重小城,東西各有兩重小城的布局。大內位於宮城中部,平面呈方形,實測邊長1040米。大內以北北面三重小城由南而北依次為玄武城、曜儀城和圓璧城。大內兩側對稱分布東、西隔城和東、西夾城。東、西隔城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實測東西均寬350米。東、西夾城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實測東西均寬180米。唐代宮城包括大內、東西隔城和東西夾城,其東西總寬為2100米。依據陳夢家先生唐代—里為442.5米的推算,2100米摺合四里二百二十三步,1040米摺合二里一百零五步。《河南志?唐城闕古迹》載唐代洛陽宮城「周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高四丈八尺。東西四里一百八十八步,南北二里八十五步」,與實測範圍相當。《宋史?地理志》「西京」條記載「宮城周回九里三百步」,《河南志?宋城闕古迹》也有同樣的記載。唐代宮城周長與宋西京宮城周長不同,學者認為是「宋洛陽宮城可能有所縮小。」唐洛陽城宮城大內平面呈方形,考古實測邊長1040米,大內周長4160米,摺合九里一百二十步,與北宋西京的宮城周長「九里三百步」基本相當,照此,北宋西京應以唐洛陽城大內作為宮城。

城門是確定宮城範圍的重要坐標。《宋史?地理志》「西京」條記載西京宮城有六門,「南面三門:正中曰五鳳樓,東曰興教門,西曰光政門。東面一門,曰蒼龍門(隋之重光門)。西面一門,曰金虎門(隋之寶城門,唐之嘉豫門)。北面一門,曰拱宸門(隋唐之玄武門,大中祥符改)」 。《河南志?宋城闕古迹》也有同樣的記載。北宋宮城南面三門與唐代宮城大內南面三門位置一致。宮城正門五鳳樓位於宮城的南北中軸線上,其南有皇城端門、郭城定鼎門,北有太極門和拱宸門。梁翰周《五鳳樓賦》對其進行詳細描述考古發掘表明,五鳳樓是在唐代應天門的基礎上進行增修、擴建,形制與唐應天門相同,平面呈倒凹字形,以城門樓為主體,兩側輔以朵樓,向外伸出闕樓,其間以廊廡相連。城門是一門三道,闕樓是雙向三出。

如果北宋西京以唐代宮城大內作為宮城,那麼文獻記載宮城東面的蒼龍門、西面的金虎門,應該就在隋唐洛陽城宮城大內的東、西牆。經考古發掘,唐代宮城大內東牆為唐代修築,牆寬2.1~3.8米。大內西牆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寬3.7~5 米,晚期寬2.6米。東、西牆均沒有發現宋代城牆遺迹,所以北宋的城門不在這兩道牆上。

蒼龍門,文獻記載即隋代的重光門、唐代的重光北門。隋代重光門文獻記載混亂,位置不能確定。但唐代重光北門,經考古勘探確認為東宮之東門。唐代東宮即東隔城,東門位於東隔城東牆之上。門址距宮城南牆約5 7 0 米, 位於現環城西路南口西關旅社樓北端,建樓時發現的這一門址遺迹寬約4 米。門址東側曾探查到路土,呈黑黃色, 質硬且臟, 距地表深1.27 、 厚0.2、 寬約5 米。所以蒼龍門可能位於唐代東隔城東牆。

金虎門,文獻記載即隋代的寶城門、唐代的嘉豫門。嘉豫門,1959年考古勘探確認其位置為北距宮城西北角670米,曾發現大批基石和礎石。礎石柱槽有圓形及長方形兩種, 還有嵌鑲細腰之基石。據復原圖,門址在西隔城西牆。西隔城西牆進行多次考古發掘,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為唐代,殘寬9.3 米,兩側發現包牆磚溝,晚期為宋代,在唐代城牆東側補築夯土形成[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也發現城牆分為早晚兩期,早期牆寬約8 米,兩側有包邊磚,晚期寬11 米余。發掘者認為早期城牆屬唐代,晚期城牆屬宋代。所以金虎門應位於唐代西隔城西牆。

拱宸門,文獻記載即隋唐宮城的玄武門。該門址並未發掘,但可確定位置在隋唐宮城大內北牆正中,東距大內東牆525米,在今洛陽市唐宮路煤廠後院車庫下。1986年門址南北兩側鑽探發現南北向路土,距地表深1.7、寬7.5、厚0.25米。

根據上述四面門址的位置,北宋西京宮城的範圍可以大致確定。北以隋唐宮城大內北牆為界,南以隋唐宮城大內南牆為界,隋唐宮城東、西隔城也屬於北宋宮城範圍。考古實測周長為5410米,摺合十二里六十九步,明顯大於文獻中「九里三百步」的宋代宮城周長,後者與隋唐大內周長相當,說明後人或把大內作為西京洛陽的整個宮城。

隋唐洛陽城宮城大內與東、西隔城的北牆齊平,但大內南牆較東西隔城南牆南突75米,使整個宮城平面呈倒凸字形。北宋宮城承襲了這種布局。隋唐宮城大內東、西牆均沒有發現宋代城牆遺迹,可以推斷隋唐宮城大內東、西牆在北宋時已經不存在。但《隋唐洛陽城(1959~2001年考古發掘報告)》認為:「大內西牆以東4米有北宋時期的南北向牆基,或為北宋時期的大內西牆」。此數據有誤,實為西距隋唐宮城大內西牆8.5米處的北宋時期的隔牆遺迹,該隔牆寬2.6米,東距宋代磉墩建築基址4.4米,是磉墩建築的附屬設施。

《宋史?地理志》載西京「宮城東西有夾城,各三里余」。有學者認為「在宮城的兩側有東西夾城,是西京大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修建或出於安全防衛的需要。」依據隋唐洛陽城的考古材料,此東西夾城實指北宋承襲隋唐洛陽城宮城的東、西夾城。《河南志?宋城闕古迹》明確記載皇城是「宮城之外夾城也」,所以東西夾城屬於皇城,而不屬於宮城。

關於北宋西京皇城的規模與範圍,《河南志?宋城闕古迹》和《宋史?地理志》「西京」條多處相互抵牾。一是皇城周長,前者載「周八十里二百五十八步」,後者載「周回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根據考古材料,後者可信。《河南志?宋城闕古迹》記載的周長明顯大於京城的周長,顯然是錯誤的。二是皇城東面的門址數量和名稱。前者載東面二門,「南曰賓耀門,北曰啟明門」。後者載東面一門,曰宣仁門。宣仁門是東城的東門,東城始建於隋代,唐宋一直單獨存在,不可能納入北宋皇城。

隋唐洛陽城的宮城和皇城形制清楚,宮城在北,皇城在南,兩者東西同寬。北宋西京皇城南牆與隋唐皇城南牆重合。《河南志?宋城闕古迹》載皇城「南面三門:中曰端門,東曰左掖門,西曰右掖門」。右掖門位於皇城端門之西,西距城牆西南轉角 455米,南距洛河約1520米。城門全部埋於地下,現存城基,形製為一門三道。城門寬 42米,門道隔牆寬2.5~3米,門道寬6米,城門殘高2.15米,門道進深17.5米」。根據西門道磚壁石灰牆皮上的墨書「左衛……皇城使」等字樣,確認該門址為唐宋時期右掖門。東、西門道中發現的封堵城門的夯土,簡報明確為「城門被毀後形成」,說明北宋右掖門仍為一門三道的過梁式結構。北宋末金兵入侵,「盡焚西京而去」時該門遭毀壞,東西門道封堵,中門道沿用至明代。

北宋西京皇城東面有二門。南側的賓耀門就是隋代皇城東牆的東太陽門,「唐武德中改東明門,顯慶五年改賓耀門」,沿用至宋。可見,北宋皇城東牆與隋唐皇城東牆重合。北側的啟明門與宮城的蒼龍門相對,應該在隋唐東夾城東牆。考古發掘表明隋唐東夾城東牆與皇城東牆南北重合。關於北宋西京皇城西面,文獻記載比較混亂,根據考古材料,西牆也只能與隋唐東都皇城西牆重合,向北與隋唐西夾城西牆南北重合。這樣《河南志?宋城闕古迹》記載西牆南、北有金耀、乾通二門是可信的。金耀門就是隋代皇城西牆上的西太陽門,東與北宋皇城東牆上的賓耀門相對。乾通門,東與前述金虎門相對,所以可確定乾通門位於隋唐西夾城西牆上。但《河南志?宋城闕古迹》載北宋皇城西有外夾城並不可信。原因有三,一是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的麗景夾城在皇城西牆內,牆外是上陽宮。二是考古發掘皇城西牆外15米有寬13米的南北向壕溝,沒有空間建夾城。三是北宋初期以洛陽為西京只是為安頓北周廢帝,沒有必要再新建夾城。隋唐皇城的南牆、東牆、西牆均經過多次考古發掘,南牆、東牆發現宋代補築現象,其中西牆南段利用漢代基址作基礎,並未發現宋代補築。東、西牆北段利用隋唐宮城東、西夾城的東、西牆,均有宋代補築。

前述北宋皇城周長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摺合8345.6米。考古實測皇城東西2100米,則南北長應為2073米。考古實測唐代皇城、大內、玄武城南北長725、1040、280米,總計2045米,與2073相差僅28米,所以可推斷北宋皇城的北牆應該與唐代玄武城北牆重合。玄武城在隋唐洛陽城中的位置重要,其北牆是北面的重要防線。此牆經過多次考古發掘,發現唐代馬面遺迹。宋代玄武城北牆北側普遍有補築夯土,說明仍被長期利用。由此,北宋西京皇城包括隋唐宮城的東西夾城、玄武城以及皇城四部分,形成拱圍宮城的夾城。

綜上所述,宋初西京宮皇城呈回字形布局,即宮城平面呈倒凸字形,包括隋唐洛陽城的大內和東、西隔城。皇城平面呈方形,包括隋唐宮城的東西夾城、玄武城以及皇城(圖一),這與《河南志》「宋西京城圖」中宮城與皇城布局相同(圖二)。

圖一 宋初西京洛陽宮皇城布局復原圖

圖二 《河南志》附錄「宋西京城圖」

五代時期,中原國家的皇帝常常往返開封與洛陽兩地,北宋初年,開封成為首都,但郊祀和太廟仍在洛陽。西京洛陽的城市建設仍在進行。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的太祖巡幸西京,命王仁珪、李仁祚和河南知府焦繼勛主持修繕洛陽。修繕後,洛陽「宮室合九千九百九十餘區」,「西京明堂殿成」,「仰視製作雄,疑有神物扶」;祭天郊壇重修,郊祀在此舉行。開寶九年「上至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下旨「定鼎洛邑,我之西都」,但經過激烈爭論,太祖最終放棄遷都西京。

到了宋神宗時,西京外城已經頹缺殘破,「卑薄頹闕,犬豕可踰」,大內壯麗的宮闕也坍塌近半,需要修繕。但修繕工作也僅由京西路承擔,修繕的專項錢款制度也因此建立,城市建設地方化趨勢已然明朗。

宋徽宗時為提高皇帝權威,採取多項舉措建設都城,展現繁榮景象,作為維持政權的戰略」。東京開封宮城大興土木,建明堂、延福宮等。西京城也進行大規模修建,從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十一月持續到政和六年,長達五年。 「政和間,議朝謁諸陵,敕有司預為西幸之備,以蔡攸妻兄宋昪為京西都漕,修治西京大內,合屋數千間,盡以真漆為飾,工役甚大,為費不貲。而漆飾之法,須骨灰為地,科買督迫,灰價日增,一斤至數千。於是四郊冢墓,悉被發掘,取人骨為灰矣」。工程規模和耗資巨大,肆意盜掘人骨取灰等行為引起社會不滿,宋徽宗被迫下旨規範修建工作並推脫責任。《宋會要輯稿?方域》載:徽宗政和三年十二月三日詔「見修西京大內,竊慮亂有採伐窠木、損毀古迹去處,仰王鑄覺察以聞,違者以違御筆論」,政和四年二月十四日,詔「西京大京(內)近降指揮補飾添修,或聞官有計度,甚失本意。如實頹圮朽腐,方許整葺,不得過侈」 。大修的結果是宮城規模擴大到「廣袤十六里」。

這次大修改變了北宋西京的宮城和皇城布局。重要表現是宮城擴大和複合型宮殿建築群的出現(圖三)。

圖三 宋徽宗時期西京洛陽宮皇城布局復原圖

首先是宮城南牆發生變化。原隋唐東、西隔城的南牆向南移75米,與大內南牆處在東西向同一條直線上。西側的新修城牆發現於今洛陽市三中院內,東端與大內南牆相接,西端不明。該段夯土牆打破唐代地層,夯土呈黃褐色,堅硬,較雜。夯層厚0.1~0.12米,牆底部的六層夯土層間皆鋪一層碎瓦片。東側的新修城牆也有發現。

其次,唐代玄武城內發現的宋代大型複合建築基址多為宮殿類建築。北宋初期,唐代的玄武城成為皇城的一部分,其內應布列了百司署舍。新出現的這些大型建築表明原玄武城區域的性質和角色有了變化。此類大型建築基址幾乎全部為磉墩建築,可分為二類。一類是南北向廊房建築,稱為千步廊。一般南北縱貫,由南北向的四列磉墩組成,其中東側兩列磉墩與西側兩列磉墩間距相等,一般為3.9米,中間兩列磉墩間距7.8米,形成步廊通道。此廊房發現於宋代拱宸門以西,與20世紀80年代鑽探的宋代6號台基在南北向的一條線上,可能是大內中區西廊或西區東部宮殿建築的千步廊。另一類是大型天井式複合宮殿建築,位於今洛陽玻璃集團公司院內,處於大內西北隅,由千步廊、主殿、天井等組成,其中主殿的磉墩巨大,邊長3.2米。這種大型宮殿建築疊壓、打破唐代玄武城南牆。玄武城南牆即宋初宮城北牆,打破宋初宮城北牆表明宮城擴大至玄武城內。

20世紀60年代在宮城東北角和西北角外各發現1座長方形小型城址。當時認為是唐代文獻記載的隔城,於是「唐洛陽東都坊里復原示意圖」上將其標註在陶光園東西兩側,但後來確認60年代認為的陶光園的位置實為玄武城,這兩座隔城即位於玄武城東西兩側,同時還確認這兩座隔城是宋代改建而成。《河南志?宋城闕古迹》載:「北面一門,曰應福門。門西向其城,至微缺一角」。可理解為兩座隔城未納入宮城範圍,而導致宮城東北缺了一角。東側隔城東西長530米,西側隔城東西長180米,去掉兩座隔城,則唐代玄武城東西1390米的部分納入了宮城範圍。

宮城北擴使宮城北牆與皇城北牆重合,皇城北側大部分納入宮城,這一變化不見於文獻,但仍能從考古發現中驗證。北宋晚期皇城北牆仍利用隋唐洛陽城玄武城北牆。隋至唐代早期玄武城北牆寬9.8米,城牆北有馬面一類的附屬設施。唐代中期至宋代晚期城牆北壁進行多次修葺和增補,北宋晚期玄武城北牆寬達16米。

北宋以洛陽為西京,宮城和皇城的形制布局基本承襲隋唐洛陽城宮城和皇城。宋初宮城包括隋唐的大內和東西隔城,皇城為圍繞宮城的夾城。北宋晚期宮城向北擴展。總體上,宮城的軸線布局特徵明顯。隋唐宮城以應天門—玄武門為南北中軸線,北對邙嶺、南直伊闕,中軸線上依次布局應天門、乾元門、明堂、貞觀殿、徽猷殿、玄武門、龍光門。北宋西京承襲此條軸線,文獻記載此軸線上有五鳳樓、太極門、太極殿、天興殿和拱宸門。出五鳳樓向南,經皇城端門直達郭城的定鼎門,一條中心大道與宮城軸線南北相應。宮城軸線區考古勘探發現8座大型夯土台基,經考證由南向北依次為:太極門、太極殿、天興殿、殿閣及東西長廊。「宋代宮城中軸線上殿宇的位置與隋唐時期的各殿舊址已不盡相同,其正殿的起始位置已由原來隋唐時位於洛城南北線的約前三分之一處,改為二分之一處」。

宮城中軸線東西兩側有東、西廊。隋唐洛陽城宮城中軸線東西兩側的東、西廊相距200米。北宋西京宮城中軸線兩側的東、西廊稱「千步廊」。千步廊能組織空間,襯托高大的主體建築,形成相當開闊又主次分明的效果。北宋的東、西廊將宮城分隔成東、中、西三區。宋代中軸線區勘探的8座基址中, 5、6號基址呈南北向長條形,是東、西兩廊基址。「沒有壓在隋唐時兩廊的基址上,而是位於它們的裡面,相距約60多米處」。考古資料顯示,大型複合性宮殿建築基址的千步廊一般位於主殿東西兩側,以東西向廊與主殿相連。廊縱貫南北,成為連接單組宮殿建築群的紐帶,一般寬17米,有夯築台基,由南北向四列磉墩組成。磉墩布局不同,而形成兩種形式的廊。一種是各列磉墩間距3.9米,形成面闊三間的廊廡式;一種是東、西側兩列磉墩間距較小,一般為2.5~3.9米,中間兩列磉墩間距較大,一般為7~7.8米。廊外側有包磚而無散水,靠近天井一側有包磚和散水。

宮城大內的宮殿建築東疏西密。文獻記載宮城中太極門內及以西宮殿布局密集,描述詳盡,門、殿方位明確。宮城大內興教門內門、殿相對較少,寥寥數筆帶過。根據考古資料,大內西區發現多處宮殿建築基址,宮殿建築分布有一定規律,以千步廊為界,形成東、中、西三組(圖四)。主殿太極殿之西的「一個次要軸線,和主殿都是前後二殿相重。這格局和隋唐時已相去甚遠,但對後周、宋汴京宮殿布局有直接影響」。

圖四 考古發現宋代宮城大內大型複合宮殿建築基址分布圖

大型複合宮殿建築群是北宋西京宮城建築的重要特徵。每組宮殿建築群由主殿、配殿、千步廊、迴廊和天井組成。建築群規模不同,組合稍有變化。宮城太極殿「前後兩殿相重,中間貫以通廊,構成工字形平面的殿或亭,是我國古建築中常見的組合形式」。據《宋會要輯稿》和《元河南志》等,北宋西京洛陽宮殿中已有工字殿。《河南志?宋城闕古迹》「宮城?太極殿」條載:「殿後有柱廊。次天興殿」。天興殿舊曰太極後殿,形成工字殿。《雲麓漫鈔》概述兩宋宮殿的工字殿:「本朝殿後皆有主廊,廊後有小室三楹,室之左右各有廊,通東西之正廊」。據考古資料,相當於盛唐以後的渤海上京城已有工字殿遺址。北宋西京太極殿是考古發掘的第一例宋代工字殿,為研究北宋至明清盛行的工字形宮殿的發展演變提供了實例。

中國古代都城建設中「政治是頭等重要且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要素」,都城的形態、空間布局及演變等都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北宋西京皇城作為夾城,圍繞宮城一周,這與隋唐時期明顯不同。宮城處於皇城中心,突顯核心地位。宮城位置轉移正是君主獨裁政治加速形成的物化表現。而此前唐長安城核心從太極宮到大明宮的移動,是 「促成城內政治、社會空間構成進行再編的要因,並且給中唐的政治機構以相當的影響」。徽宗時代,西京洛陽的城市,特別是宮城和皇城的大規模重構意在擴大徽宗皇帝權威。通過擴大被賦於某種意義的宮城,以及城門、城牆、複合型建築組成的配置,井然有序、具有新意義的空間得以形成。這種空間配置本身有象徵國家權威與權力的功能。

由唐到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發生了深刻變化,而城市則聚焦了這種變化。洛陽隨著經濟地位下降而暗淡了許多。洛陽城先成為北宋王朝的行宮,宮城和皇城形制隨之變化,宋初還曾有遷都的爭論,國家祭祀還在此進行,確立了回字形布局。太宗以後,西京地位更加衰微,直到徽宗大修,實現了都城史上曇花一現的最後壯麗。宋末金兵南侵,洛陽城灰飛煙滅,完成了作為都城的歷史使命。

附記:文中線圖由趙岩繪製,特此感謝。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安徽省圖書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書目部分珍貴照片
新文學舊書三十年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北京中軸線之四:皇城與紫禁城
北京皇城及紫禁城舊照
黃河以西皇城根上的韓城
三十年代廣西桂林,氣勢森嚴的皇城西華門
帝師之家:清朝陳廷敬與山西皇城相府
罕見晚清真實老照片:八國聯軍攻皇城、慈禧迴鑾場景、晚清北京城
山西「東方古堡」皇城相府華麗轉身 成鄉村旅遊新名片
宋朝的「錦衣衛」皇城司
航拍安徽鳳陽明中都皇城,護城河 鼓樓和鳳陽花鼓姑娘
古城舊事:清末民初的北京皇城改造
「東方巴比倫」——中國鳳陽明中都皇城
皇城歷史文化街區色彩探討
詠東至深山「皇城」
北京皇城根兒的回憶
實拍越南故宮:一座全面模仿北京紫禁城的皇城,正殿也叫太和殿
正逢皇城盛開海棠花,夢回紅樓神遊海棠社
皇城根兒的遊藝:暢行天下(王暉)談老北京傳統鷹獵用具
摩洛哥札記:摩洛哥的皇城
深宮中的禁忌《三國之志2》皇城揭秘
宋朝皇帝的「錦衣衛」——皇城司,連禁軍都得靠邊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