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介名伶到一代大師,他向世人展現了京劇最為驚艷璀璨的一面,就此成為中國文化符號之一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梅蘭芳(1894.10.22-1961.8.8)
1961年的今天,8月8日,京劇大師梅蘭芳因病去世,享年67歲。
如果梅蘭芳活至今時今日,大約是要看不懂這個世界的。
被追捧的歌星們在台上聲嘶力竭,唱兩首歌就大汗淋漓大喘粗氣,還動輒鬧假唱。
新編戲曲中,儘是些讓人聽不懂的詞兒,詞兒寫得連個轍口都沒有。
看戲的人也越來越少,坐滿大半個堂子的已經是名角兒,進得門來的人中,還有一半兒都是蹭戲看的。
1904年,十歲的梅蘭芳
梅蘭芳出身梨園,在他所處的年代,戲子的社會地位極低,他謙恭待人,潔身自愛,刻苦學習技藝,博採眾長,以風華絕代的扮相、表演和唱腔,最終成長為一代令人尊敬的藝術大師。
在梅蘭芳去世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京劇早已不再是主流文化,唯有他個人的成就,早已經實實在在的傲然聳立在那裡,不可磨滅。
從一介名伶到一代大師,梅蘭芳,向世人展現了京劇最為驚艷璀璨的一面,就此成為了中國的文化符號之一。
今天是梅蘭芳大師逝世57周年的日子,我們也特以此文追憶一代京劇巨匠。
早年的梅蘭芳並無過人天賦,他被一位戲曲名家評價為獃滯的「死魚眼睛」。
梅蘭芳並未心灰意冷,反而增強了他學藝的信心。他每天仰望長空,雙眼同鴿子一起飛翔,每天俯視水底,雙眼同金魚一起遨遊。
過了一段時間,梅蘭芳終於練出了一雙又黑又亮的眼睛,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顧盼生輝,令那位名家刮目相看,當即收下了這位高徒。
梅蘭芳成名後,有一次在一個大戲院演出京劇《殺惜》。
演到精彩處,場內喝彩聲不絕。這時,從戲院的角落裡傳來一聲:
「不好!不好!」
梅蘭芳循聲望去,原來是一位衣著樸素的老人。
散場後,梅蘭芳找到老人,並用專車把他接到住地,待如上賓。
梅蘭芳恭恭敬敬地說
「說吾孬者,吾師也。先生言我不好, 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
老者見梅蘭芳如此謙恭之禮,便認真指出:
「惜姣上樓與下樓之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你為何八上八下?」
梅蘭芳一聽,恍然大悟,深覺自己疏漏,於是低頭便拜,稱謝不止。
以後每在此地演出,他都必請老者觀看並請其指正。
梅蘭芳紅遍大江南北,但他永不滿足,決心把京劇推廣到西方。
劇團為準備工作花 了很多錢,劇團就要出發了,不料動身的前兩天,從美國來電報說美國現在經濟危機,市場不景氣,演出恐怕觀眾少,可以推遲。
朋友再三規勸,誰也不看好這次鋌而走險,梅蘭芳沉思片刻說:
「歡送會已經開過,船票已買好,如果又不去,我的聲譽必會一落千丈,我也會情緒低落的。走,按原計划上船。這是一次冒險,但我必須冒險!」
梅蘭芳說完,把電報撕碎扔進壁爐內。他漂洋過海如期到達美國,結果讓京劇走出國門,享譽世界。正如電影《梅蘭芳》里的經典台詞:輸不丟人,怕才丟人。
1933年,梅蘭芳在上海
抗戰時期,梅蘭芳不願在日寇佔領下生活,便舉家遷至上海。
不久上海也被攻佔,日軍為了粉飾太平拉攏人心,就派人勸梅蘭芳出來演戲,梅蘭芳斷然拒絕日寇要求,並蓄鬚明志。
日軍眼見拉攏不成便將梅蘭芳逮捕訊問,面對威逼利誘,梅蘭芳不改初衷,日軍高官氣急敗壞罵道:
「在台上,你就是一個裝腔作勢的女人!」
梅蘭芳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地回敬道:
「在台下,我可是男人!」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梅蘭芳在威逼利誘面前展現出的民族大義正是大丈夫氣概,寧願被殺頭也不低頭,寧願餓死不當亡國奴。台上他是嬌弱女兒形象,面對外敵他是凜然大英雄。
梅蘭芳(最右)與周揚、周信芳在天安門城樓觀禮台上合影
整個抗日期間,梅蘭芳不曾為日寇登台演出過哪怕一齣戲。
梅蘭芳有一筆演出的收入,在赴港時,曾帶往香港存入銀行。可是返回上海不久,日寇統治下的香港將這筆高額存款全部凍結,無法取出。一直靠利息過日子的梅蘭芳,家庭生活頓時舉步維艱,全家如何生存成了梅蘭芳日夜思考的難題。
他問夫人怎麼辦?夫人說:「最近報紙登出了何香凝女士賣畫謀生的消息,我們不妨也來學她。發揮你的繪畫才能,賣畫度日如何?」因為他名聲大,買畫的人多,幾乎一出手就賣光,有時還有人定好了的。
這件事傳出後,上海文藝界、新聞界、企業界反響十分強烈,許多知名人士提出要為梅蘭芳辦畫展,梅蘭芳得知後特別興奮,為不負眾望,他苦戰了半個月,畫了幾十幅作品,面交主辦者安排。
抗戰時期,梅蘭芳避到上海,此時正在寓所內作畫
然而此消息不脛而走,日偽漢奸獲知後互相勾結,肆意搗亂,他們派來一群便衣警察,提前進入展覽大廳大做手腳,當他走進展廳後,發現每幅畫上都用大頭針別著紙條,,但分別寫有「汪主席訂購」、「周副主席訂購」、「岡村寧次長官訂購」……還有一些寫著「送東京展覽」。
梅蘭芳夫婦目睹此景,氣得兩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紙刀,「嘩!嘩!嘩!」幾分鐘內把所有的畫裁的粉碎。
梅蘭芳義憤填膺的毀畫舉動,很快傳遍整個上海,也很快傳向大江南北。
上海當局的報紙搶先發布頭號新聞,言稱:「褚部長目瞪口呆,一場畫展一場虛驚!」
宋慶齡、郭沫若、何香凝、歐陽予倩發表聲援講話,稱讚梅蘭芳民族氣節凜然,為世人所敬仰。廣大群眾也紛紛寄來書信,支持梅蘭芳的愛國行動。
1920年,梅蘭芳與齊白石相識,齊白石在回憶錄里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民國九年,我五十八歲。我跟梅蘭芳認識,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記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齊如山來約我同去的。蘭芳性情溫和,禮貌周到,可以說是恂恂儒雅。那時他住在前門外北蘆草園,他書齋名『綴玉軒』,布置得很講究。他家裡種了不少花木,光是牽牛花就有百來種樣式,有的開著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見所未見,從此我也畫上了此花。當天蘭芳叫我畫草蟲給他看,親自給我磨墨理紙,畫完了,他唱了一段貴妃醉酒,非常動聽。同時在座的,還有兩人:一是教他畫梅花的汪靄士,跟我也是熟人;一是福建人李釋堪(宣倜),是教他作詩詞的,釋堪從此也成了我的朋友。」
梅蘭芳15歲那年,染上了白喉,每日帶病演出。白喉若治療不及,會危及生命。
非常賞識他的李宣倜得知後,對梅蘭芳祖母道「從明天起,你每天派人到我家去取八吊錢來,馬上送孩子去治病!」
梅蘭芳安心待在家裡養病,40天後痊癒,梅蘭芳對此恩終生不忘。
日軍侵華時期,李宣倜卻在汪偽任職。
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名滿天下,李宣倜卻淪為漢奸四面楚歌,妻離子散窮困潦倒,很多昔人好友對他避之唯恐不及。
看到李宣倜無法維持生計,梅蘭芳不避嫌,每月資助他200元生活費,每次到上海演出,必先把李宣倜接來吃飯。
梅蘭芳恩怨分明,感情和是非分得明白,不和李宣倜同流合污,但朋友有難他不會因擔心名譽而袖手旁觀。深情厚誼令人感佩,義不容辭值得敬仰。
愛因斯坦說: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梅蘭芳的藝術生命長盛不衰,他梅骨蘭心的人格魅力也必將百世流芳。
【梅蘭芳書畫藝術珍賞】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編輯整理
轉載須授權,侵權必究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點擊展開全文


※做人16貴,貴在善良;生活16好,好在心態
※內涵段子:喝醉了之後人會幹出多蠢的事
※23個古人神回復,讓你無言以對!
TAG:京博國學 |
※他是清華三巨頭之一,號稱幾百年才出一個的國學大師
※大師剛一下葬,墓地亮了一盞燈,大街上就出現一模一樣的人
※靠畫裸女圖,他成了世上最偉大的大師之一。
※此富二代玩了一輩子,玩成了一代大師,馬未都是他的小粉絲!
※一代大師,死得凄慘,卻是中國士人最後的體面
※一代大師吳作人畫駱駝一絕!別創一格,自成一家!
※全球公認的四大喜劇大師,中國上榜一人,你絕對猜不到是誰!
※成為擼貓大師的第一步,居然是玩出來的
※最有脾氣的民國大師,被袁世凱囚禁後,對袁世凱做了一個預言,沒想到居然實現了
※這位連文憑沒有的官三代,富三代,卻被譽為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師!
※三位篆刻大師刻的「一日之跡」,你更喜歡哪一方?
※此人是一代國學大師,譽滿天下,卻晚景凄涼
※倡導「一夫一妻」的大師康有為,晚年的一段跨國「爺孫戀」
※民國有一位大師曾說:我是一條狗,可是我叫了一百年,卻沒有喚醒人性
※他是一代國學大師,竟在人生最頂峰的時候離開人世!
※這世上堪稱大師的動畫導演又少了一位
※國學大師的三段師生戀,一個自殺,一個被遺棄,最後一個鍾愛一生
※他與杜月笙齊名,母親是朝鮮公主,一生放浪不羈,卻成為一代大師
※一個時代的傳奇,回顧大師李敖這一生中那些珍貴的照片
※中國底蘊最深的學術家族之一,培養出三百年一見的大師,被稱為少有的文化貴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