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眷戀之意

散文:眷戀之意

【作者簡介】陶冶,為生存不懈地努力奔波,其實最想做的是用文字將人生的感悟積累。2013年開始學習寫作,自己的文字曾在《自強文苑》《千高原》《中國魂》《中國文學》《作家在線》等刊物與網路媒體發表。

散文:眷戀之意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我想,望著眼前景物感嘆人生的絕不會僅我一人。

這裡曾是我昔日的母校,我很想在外孫上小學時帶他來這裡看看,向他講述外公童年的故事。如今已是沒有必要了,橫在我眼前的已不再是母校的大門,二十多層的現代樓盤已在母校的原址上拔地而起,舊貌換了新顏。只能將多年的眷戀與感恩情結繼續安放在漸已老去的記憶里,母校已在視覺中徹底消失,一磚一瓦都已蕩然無存。

對母校的情感誰會比我們這代人更深呢?因為她是我們唯一在正常環境下學習過文化課的學校。我們在這裡從語文的a、o、e到算術的1+1開始,開啟了童年全新的視界。老師!多麼新鮮親切的稱謂,「老師好!」「同學們好!」哪還有比這更溫馨和暖的相互問候?放學了,排著隊拉著手,唱著「帶花要帶大紅花,騎馬要騎千里馬,唱歌要唱躍進歌,聽話要聽黨的話。」走出校門,一路歡暢……

那時的我們吃的是野菜餑餑和糊塗粥,像是有個永遠也填不飽又要靠它長身體的肚皮,父母為我們在艱辛中緊勒著褲帶。管它天災還是人禍,我們只管在快樂中成長。

今天我的同學常引以自豪地說「我們是最有擔當的一代。」是嗎?我們是怎樣地擔當呢?我想那隻不過是骨子裡的善良讓我們傾訴著寬容,在多舛的經年裡怎生得出自豪?我想起了作家張抗抗在《醜陋的老三屆》一文中的直言不諱,「我們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在文革結束後,依靠頑強的自學,支離破碎地拼湊起來的。所以也可以說,這是嚴重貧血的一代人。」而我們又何曾敢與老三屆相比,我只想說我們是最可悲的一代!是文化斷層里受害最深的一代!不是嗎?小學都沒有讀完,還在懵懂的少年時就被剝奪了學文化課的權利,靈性的萌芽在純真的年代被扼殺,稚嫩的心靈被任意扭曲,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悲呢?若大的缺失讓我們在開始就註定了要為金字塔底座的命運,在生命的旅途中只有憑藉天生的蠻拙氣力,甚至殃及後代,在子女最需要輔導的中學階段里我們卻啞然無聲,知識的空虛讓我們無能為力。

我們皆出自普通百姓家庭,沒誰能使出逆轉的手段,只有任憑命運的擺布,在時代的浪潮中隨波逐流。而承載我們命運的載體又是什麼呢?又有誰為我們文化教育的缺失買單?我們生存在時代的夾縫中,被忽略、被忘卻,就連我們自己都漸已忘記貧血的傷痛。

散文:眷戀之意

心底的感傷總會牽著童年的手走到母校的門前,而今母校不在了,心中對母校的眷戀卻在升華。總覺得那些可敬的師長就在身邊,從班主任、課任老師到校長及大隊輔導員,儘管他們各具或和藹或嚴厲的不同臉譜,卻都是那麼親切,就連傳達室的宋大爺都是一臉的笑容。進了大門的東側是青磚瓦房,三面辦公室,一面高高的圍牆,像是京城裡的小四合院。那棵在秋季里結了許多好似豇豆的梧桐樹就在總務室的旁邊,對面的校長辦公室並不威嚴,呂校長雖嚴肅卻可親可敬。大門的西側是一趟紅磚瓦房,朝向正南,高基大窗,整潔通透,陽光明媚,是母校最好的教室,始終歸將要畢業的六年級學生所有。

我們兒時眼裡寬闊的操場被三面教室簇擁著,東面與糖酒批發公司相隔的高牆下便是單杠及攀爬架等僅有的體育設施。在靠牆的中間有個領操台,是體育老師帶領我們做課間操的地方。誰會忽略這個地方呢?那是春、秋兩季運動會的頒獎台,又是少年先鋒隊大隊主題會文藝演出的舞台,這個舞台激發著我們童年及少年時的榮譽感和表演的慾望。

往事的碎片里,是誰在朗讀「夏天過去了,夏天過去了,可愛的知了還在樹上歌唱……」三年級的第一篇課文像是一直回蕩在母校的上空。四年級學的《蠶婦》讓我們懂得了「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我們開始學打乒乓球,踢足球。全校僅有的一架舊風琴教會了我們「小鳥在前邊帶路,風吹著我們,我們像春天一樣,來到花園裡,來到草地上……」

是五年級時的初秋里,一台《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的主題文藝演出會讓全班同學集體登台做了演員,我們的節目是大型詩、歌、表演聯唱《抗日烽火兒童團》,總導演兼總策劃是我們那位個子不高留著分頭有著黒臉膛的班主任高老師。那是一場永遠凝結在記憶里的演出,總會讓我走進那夢境般的場景。母校那架舊風琴以《義勇軍進行曲》拉開了演出的序幕;《保衛黃河》大合唱、二部輪唱,跌宕起伏,雄渾震撼;一曲「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卻不知哪兒去了……」的溫婉凄清的女聲獨唱將我們帶入逝去的悠遠,頭上扎著白毛巾的王二小甩著脆響的羊鞭台前掠過,當歌聲唱到「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時,台前便出現了端著木頭槍畫著仁丹胡的日本鬼子和帶著禮帽的漢奸押著王二小的過場,真是惟妙惟肖,凸顯總策劃的匠心。最難忘的是班長君禮兄在開場時高亢激昂的朗誦,「馬蹄踏踏,車輪滾滾,前進中的六億五千萬中國人民……」那是幾十年前的聲音,卻始終沒有離開我的耳畔,像一種無形的力量撞擊著我們的少年時代。

散文:眷戀之意

五年級下學期,正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停課了!一個冷酷的休止符,截斷了一場美妙的樂曲,截斷了我們對知識的渴求。我們走進了一場劫難,稚嫩的心靈怎知曉這場「史無前列」的,對我們意味著什麼?懵懂的是是非非開始混淆,「知識就是力量」蒼白得無地自容。

當然,我們的母校也曾同所有共和國的學校一樣,為我們灌輸著階級鬥爭的理念,我們的心靈固然要被時代的意識形態浸染,那塊童真的凈土過早地埋下了顆顆仇恨的種子。

讀了課文《半夜雞叫》,我們恨「周扒皮」,看了電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我們恨「南霸天」、恨「黃世仁」,參觀了泥塑「收租院」我們恨「劉文彩」;我們恨萬惡的舊社會,恨蔣、宋、孔、陳四大家族讓百姓民不聊生;恨地、富、反、壞、右,恨美帝、恨蘇修、恨日寇的鐵蹄,恨蔣介石不抗日……這是階級仇民族恨,我們要學雷鋒「愛憎分明」!我們要解放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被剝削、被壓迫的勞苦大眾,他們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我們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而我們迎來的卻是改變我們一生命運的「十年浩劫」,從此母校對我們關上了大門,而我們對母校眷戀的情感大門又何曾關上過。

母校不在了,我們失落、傷懷,其實舉國的大興土木,消逝的怎會僅僅是我的母校?就連我們在母校讀書時經常光顧的場所也早已是我們腦海里陳舊的記憶,近二十多年的城區改造擴建,已讓我們如置身陌生的境地。距母校最近的利群電影院早已在重建後改成了菜市場,誰還會有閑情去想當年上映新片的火爆?眾所周知的皇姑屯事件,儘管它震驚中外,而炸死張作霖的三洞橋在近年的鐵路建設中再也看不出昔日的映像。慶幸的是我們從入學直到文革停課,上下學所走的華山路、珠江街還在,只是兩側的建築早已不是從前。那座唱了多年二人轉的大安劇場不知消失於何年?承載我們童年最多歡樂的皇姑劇場,多年前就成了中石油加油站。誰記得那是哪一年的春節?楊門女將巨幅電影劇照的水粉畫海報就矗立在劇場對面,絢麗奪目,讓人記憶猶新,手撫冠翎的穆桂英威風凜凜,不讓鬚眉。場場爆滿的觀眾,臉上無不掛著「年」的溫馨喜慶。為何說皇姑劇場承載了我們童年最多歡樂?因為我們大多數同學的家就住在附近。

散文:眷戀之意

由皇姑劇場通往我家的那條路已消失了快三十年,而我怎會忘記保安西里三號的門牌,假如那個院落還在,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挖出我兒時埋藏的「寶藏」。那是八塊舊磚沏成的「地宮」,藏著我童年的珍愛:一隻自己製做的「冰划子」,一把自己製做的「彈弓」,一枚自己親手所刻的啪「(pia)嘰(ji)」模子,一個帶滾珠的「冰尕」,五個彩瓣「玻璃球」,這些「珍寶」承載過我快樂的童年。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就連皇姑劇場對面轉角處那個修鞋的殘疾人——「於瘸子」,也早在文革中死於非命。

我費盡了心機終於發現了一處兒時遺迹的殘存,那是當年賣煤場的一段青磚圍牆,僅有一米多寬,擠在廢品收購站的門旁,日、月、風、雨、霜、雪早已將它浸蝕風化得不能再破敗了,凹陷處的苔蘚在四季的更迭里不知已衍生了多少代,而我卻興奮的希望,當年逃進磚縫裡那個一支虎(掉了一條腿)的蛐蛐,仍在那裡「嘟、嘟……」的自由鳴唱。誰會知道,此刻湧進我心田的是怎樣酸澀的失落……

人們在鄉愁里總愛說「物是人非」,而今的鄉愁是否要改說「物非人非」?我的老同學志方君一定比我感受更深,他在文革初期就隨家去了湖北孝感的「三線」,多年來他帶著無盡的鄉愁一次次地探望故鄉,更是一腔對母校深深眷戀的情懷。前年他回故鄉時我特意陪他去了母校,儘管當時的母校已在前些年改建成了五層樓房的校舍,可那塊白底黑字的「珠江街第三小學」的牌匾還掛在校門旁。志方君在微信中說今秋還要回故鄉,我心中卻生出了莫名的忐忑,好像是我拆掉了我們昔日的母校,無顏去見深戀著母校的同學。

多年的世事滄桑摘去了我們虛妄的桂冠,柴米油鹽取代了對聖壇的膜拜,那些仇恨的種子在歷史的拷問下多已芽乾死去。時間在不斷地證明著我們這代人曾經的追尋是怎樣的幼稚,人性的思維讓我們重新審視著人生。我們在現實中無奈的接受著無法改變的宿命,在有限的生命里本能地乞望健康的活著。

母校,是同學們共同的母校,不管母校原址變成樓盤還是橋隧,都無法改變我們多年的認知,那裡是我們永遠的母校,心底的感恩讓我們永遠眷戀於她!

散文:眷戀之意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舞台劇:傾城祭(中)
散文:眾多的牆
隨筆:愛情與婚姻
小說:紅塵三千(21)
散文:熱心人老朱

TAG:作家薈 |

您可能感興趣

詩意美文∮春天的眷戀
眷戀一抹綠意
此縈縈,彼縈縈,兩個知音愛意盈,纏綿眷戀情
【詩詞·朗誦】藍色的眷戀
《你好,之華》一封信牽出年少的遺憾,文字傳遞的情感總是令人眷戀
中國人的捲簾,卷不斷的眷戀
小記——最原始的眷戀
丁炳恆的眷戀與熱愛
善良的人,老天都眷戀!(深度好文)
漆塗師物語:別讓美與生活脫離,器物應當喚起人們的眷戀之情
眷戀中的倦怠
中秋話鄉愁,鄉愁是對故土的眷戀,更是家國情懷的體現
歷久而彌新的思念與眷戀
美國油畫:她眼神里的眷戀 像生命的鹽
下周七天,桃花星入宅,眷眷戀戀,邂逅意中人,迎來脫單的星座!
下個月愛神最眷戀的三大星座,桃花遍地芬芳,愛情悄然綻放
喜運不斷,被愛神眷戀的生肖
美文:一陣風來,吹散了前世今生的眷戀
孫允珠 時尚的魅力,似乎永遠藏著對純真的眷戀
老式婚姻釀成愛情,林語堂卻難忘初戀,是美好回憶也是故鄉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