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脂肪幹細胞 3D列印 未來受損器官將可隨意更換

脂肪幹細胞 3D列印 未來受損器官將可隨意更換

早在1986年,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3D印表機。但其技術卻在近年來才被人們廣為熟知,隨著時代的發展,3D列印已被更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3D列印的作用不僅僅是製造塑料、金屬等物品的模型,它還可以列印藥物,甚至與生物組織相結合,變革人類傳統的醫療模式。

試想一下,當你身上的某個器官或者組織發生了狀況,你正擔心能否找到稀缺的捐獻器官。這時候,醫院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一個全新的器官移植到你的體內,像換掉一個機器上的老舊零件一樣更換受損的器官。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進步,看似只能出現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已不是天方夜譚。比如提取自身脂肪作為一種絕佳的耗材,就可配合3D列印技術再造身體器官。

「凍存」脂肪幹細胞的深低溫液氮罐 攝於四川省幹細胞庫

為什麼是脂肪?這是因為脂肪組織中含有豐富的幹細胞,已被用於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不但在皮膚美容、免疫力提升、對抗性器官衰老等方面效果驚人,而且可作為一種生物資源在深低溫液氮環境中長期凍存,一旦器官受損,便可將它從「冰封」中取出來用於器官再造。

不過,要想讓脂肪幹細胞真正作用於人體,它們還必須形成合理的結構。3D列印技術無疑就是這方面出色的造型師了。

較早開始3D列印脂肪幹細胞試驗的是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的科研團隊,他們的研究對象是人體最為核心的器官之一——心臟。2014年,該團隊就用脂肪幹細胞列印出了人類的心臟瓣膜和微小血管,並在小鼠身上移植成功。接下來三到五年時間,這個團隊還將逐步實現心臟各個部件的列印,最終形成完整的心臟並用於人體移植。

傳統觀點認為,3D列印組織和器官難以長期存活的一大原因就是內部血管系統的不健全。但在我國科學家的努力下,已在2016年運用脂肪幹細胞成功列印了一段腹主動脈,並在恆河猴身上順利移植。未來五到十年內,這種3D列印人工血管就有望實現臨床應用。

除了置換內臟和內部組織,脂肪幹細胞還可被3D列印成面部器官,為殘障人士帶來福音。2017年1月,美英兩國科學家合作,用3D印表機把脂肪幹細胞做成人耳,為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創造了康復新希望。不僅如此,脂肪幹細胞還可用於鼻子、髖關節、膝關節等部位的缺陷治療,未來,人類將實現器官的隨意更換。

脂肪是座被許多人誤解、厭棄的巨大金礦,而3D列印則充分發掘了其潛在價值。脂肪幹細胞與3D列印技術日趨緊密的結合,將為人類健康帶來巨大的利益。

文 | 新生命幹細胞 圖 | 網路

本文版權歸新生命幹細胞所有,侵權必究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脂肪 的精彩文章: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你有這些情況嗎?
我選擇的是自體脂肪隆胸,過去6個月了 來分享一下
兩味葯泡水喝,不到一個月,喝好了脂肪肝!
有脂肪肝怎麼辦?做好這3點刻不容緩!
顛覆認知!13萬人大型研究發現多吃脂肪能降低死亡率

TAG:脂肪 |

您可能感興趣

案例表明癌細胞可以通過器官移植轉移,但概率非常低
免疫抑製劑裝上「開關」 器官移植後可智能給葯
你摸不到的脂肪最可怕!它會讓器官生病
3D生物列印器官新突破,模擬肺與肝臟,未來可能實現定製人類器官
闌尾不但是消化器官 還是重要免疫器官 許多人卻為防病切除它!
3D列印到底有多強悍?它不僅能列印槍支,未來還能列印人體器官
2D疊加法可以使3D列印器官成為可能
可樂殺精是謠傳,但它卻真的會傷害你身上最硬的器官
幹細胞治療:未來器官損傷修復之新希望
受損豬肺能體外修復並用於移植,未來或緩解器官短缺問題
女性一咳嗽就「漏尿」,可能是身體這個器官受損,盡量別忽視
最新發現你身體內有個「減震」器官,類似水墊,但也可能是癌細胞轉移的幫凶
人類身體上看起來最沒用的七個器官,在未來可能會退化掉
不想身體器官受到損傷,少喝酒,酒後這3件事儘可能少做!
如果迫不得已,身體哪些器官可以被切除?
指甲又干又脆,是這個身體器官求「關照」,可別忽視它
缺鈣後果很嚴重,不僅會抽筋 還可能影響這些器官……
3D 列印解決器官移植短缺:印表機即可生產「無限量多」的人肺
人體7大「無用」器官,未來它們可能會消失!
注意:高血壓5大致命用藥誤區,不注意容易損壞全身血管,多器官功能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