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分封為什麼失敗,劉邦卻成功了呢

項羽分封為什麼失敗,劉邦卻成功了呢

我們看秦漢時期的歷史總是以現代人的角度去看待,項羽打下天下後大封功臣,分封諸侯王,而後諸侯王又反叛他,最後失去天下,我們總覺得項羽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只是想安安分分的做個像周天子一樣的天下共主,特別是放棄關中遷都彭城,更是顯得他只想做一方諸侯。


項羽在關中分封天下,並不是因為項羽不知道順應時代潮流。而是因為,擁兵大佬們玩了半天命,都想著裂土封王,你一句話就讓他們的希望變成泡影,那不是沒事想找死嗎?校長難道就不想統一嗎?還不是諸侯實力太強,有沒有實力都打倒。


據《史記》記載韓信曾說過「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一個對有功之人進行封賞時把印綬都磨出坑的人,功成之後卻大封諸侯呢?顯然是出於無奈。如果他像秦王那樣有統一天下的實力是絕不會去分封諸侯的,誰會把自己嘴裡的肉分別人呢? 何況是天下。再看劉邦,建國初期也進行了分封七大諸侯,因為建立大漢,所以沒有沒人說他只想做天下共主,而不想做皇帝。他分封就是無奈了。


既然沒有實力立即解除各大諸侯的權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分封,然後在分封上做文章,事實上項羽就是這麼做的


公元前206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將全國分成十八個王國,分封給諸侯、部將和降將為王。這十八個王是: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邛、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


項羽這樣分封的目的,首先是建立自己的權威,以便號令天下;其次是把他的勁敵劉邦封在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並以降將章邯、司馬欣給予鉗制,從東面和北面,全方位地阻擋了劉邦進入中原的道路。;另外,通過分封將諸侯調離原地,並挑起各諸侯的矛盾以便控制;再增加諸侯數量,使各諸侯實際控制面積減少。

項羽分封為什麼失敗,劉邦卻成功了呢


項羽分封為什麼失敗,劉邦卻成功了呢



以他當時的實力這樣大封諸侯也不失為一個正確的選擇,分封之後他肯定也想到逐步削藩的,只是還沒來得及實施就已經不受自己控制

為什麼分封后這麼多諸侯反叛他呢?歸根結底就是分封不均。在滅秦戰爭中,劉邦的功勞也不小,而且還是第一個進入函谷關的人。但是項羽為了掣肘他,將他封到了貧瘠的漢中為王,引起了劉邦的不服,所以劉邦便帶頭造反。順帶著,許多對這次分封不滿的諸侯,也跟著劉邦一起起來對抗項羽。加上他的一些舉動引起了各路諸侯的警惕,或者說削藩意圖太明顯了


再看劉邦,建國初期也進行了分封七大諸侯。


劉邦控制著秦國故地;項羽控制著楚、魏的部分故地。雖然從土地的面積大小來說,劉邦比項羽大不了多少。但是,從地理的優勢而言,劉邦明顯勝項羽一籌。項羽分封天下時,自己佔據著一塊四戰之地,如果項羽不能迅速打開局面,隨時會陷入顧頭顧不尾的困境中。劉邦現在佔據著關中四塞之地,時機就有利,他就殺出函谷關,兼并諸侯。時機不利,他就退回函谷關,甚至只要退到滎陽、成皋一線就可以了。


漢五年正月,楚漢戰爭剛結束,劉邦就奪了韓信的兵權,並把齊王韓信改封為楚王, 趙國故地封給張耳;燕國故地封給臧荼;韓國故地封給韓王信;魏國故地封給彭越;楚國故地封給了韓信、英布、吳苪;齊國故地暫時由曹參管理。


從齊王到楚王,表面上看,韓信的封地增加了。不過實際上,這種分封在戰略上,對韓信是很不利的,即使動兵,劉邦也能佔據優勢。劉邦可以出關中,取道河南,從西面進攻楚國。劉邦封長子劉肥為齊王,以曹參為丞相;他們可以從東面進攻楚國。而梁王彭越可以從中路進攻楚國,淮南王英布可從南面進攻楚國。可以說,楚地處於被四面圍攻的位置,比當年項羽的處境更不利。

這些諸侯王,都可以稱得上豪傑智謀之士,只要他們突然達成共識,一塊進攻劉邦,劉邦估計是扛不住的。但是,因為劉邦巧妙的遮掩了自己削藩的意圖,所以諸侯們一直無法達成共識的。因為,他們都有意無意的相信,劉邦是不會改變分封天下的政策,事實上,劉邦就是沒有改變分封天下的戰略意圖。問題是,劉邦顯然已計劃好了,把現在的諸侯王,都挨個消滅了。


劉邦先把異己的藩王逐個消滅,然後換上親近自己的人當藩王;劉邦先是把難以控制的藩王逐個消滅,然後換上一些比較好控制的藩王。在此過程中,中央對地方事務的干涉就越來越深入了。比如,燕王臧荼被消滅後,劉邦就讓盧綰(劉邦最要好的朋友)當了燕王;盧綰被消滅後,劉邦就讓自己兒子劉建當了燕王。燕國每換一次燕王,燕國的獨立性就會削弱一層。但是,劉邦這樣做,卻可以很好的隱蔽自己的戰略意圖。至少,人們都感覺劉邦並沒有削藩的意思,只是想讓諸侯們臣服中央政府。然後就是韓信,劉邦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說:「我要遊覽雲夢澤。」韓信上當被擒降為淮陰侯,繼而被殺。這樣一步一步的削藩,最後剩下的諸侯就更容易了


劉邦就是這樣佔據有利地勢然後逐步削藩,當初和項羽的分封諸侯都是出於無奈,只是最後劉邦成功了,所以就想當然的認為項羽分封是錯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老照片 的精彩文章:

曹軍斷糧 此人狠毒把人殺了 腌干以作軍糧!
淺談袁世凱和宋教仁遇刺,歡迎吐槽!

TAG:黑白老照片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小人劉邦成功了,英雄項羽失敗了?
同樣是佔據巴蜀,為什麼劉邦成功了,劉備卻失敗了?
同樣是佔據巴蜀,為什麼劉邦成功了,劉備卻失敗了?
同樣是漢室後裔:為什麼劉秀成功了,劉備卻失敗了?
同樣擁有蜀地,劉邦成功了,劉備卻失敗了
同樣是匡扶漢室,為什麼劉秀成功了,而劉備卻失敗了?
為何劉秀復國成功而劉備卻失敗了呢?
為什麼他們的婚姻成功了,你的卻失敗了?
為什麼劉秀復國成功,劉備卻失敗?
成王敗寇?失敗的項羽仍然是英雄嗎?
成功了怎麼辦,失敗了怎麼辦?
納粹德國的失敗是成王敗寇嗎?日本的失敗又是什麼?
失敗和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什麼是成功之父呢?
成功了低調,失敗了洒脫
吳王劉濞蓄勢已久的七國叛亂為什麼會失敗?只因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李自成為什麼沒有成為劉邦、朱元璋?幾個關鍵註定他的失敗
朱元璋的「薄俸」反貪為什麼失敗了?
同為皇族後裔光復漢室,為何劉秀成功了,劉備卻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