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用慈悲喜舍化解煩惱的方法

用慈悲喜舍化解煩惱的方法

用慈悲喜舍化解煩惱的方法



用無私的心來對治自私的心

文/嘎瑪仁波切


我們將所有負面的情緒,都稱為「毒」。小乘佛教,會強調對貪嗔痴嫉妒傲慢疑心病等「毒」的遠離,可謂是拒不「吸毒」,然後各個擊破。貪念不好,就遠離貪念;嗔恨不好,就遠離嗔恨。


比如,好色貪色的人,就可以修不凈觀,看到俊男靚女,可以修白骨觀。先將心念安住於自身額頭的某一點,然後開始觀想眼前之人全身潰爛,只現白骨。修成功的人,最後看到的全是一群白骨晃來晃去,有定力,就可以很快恢復出來。沒修好的人,因為定力缺乏,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心,就收不回來,有些就瘋死掉了。


這和照X光一樣,照久了,白骨的形象自然就在眼前了,不單純是看人,看到植物也要如此想。看到鮮花,想花朵枯萎後,凋零變臭的樣子;看到俊男美女,想他衰老、滿臉橫肉、老人斑、牙齒掉光、死亡腐爛等樣子。《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云:「……如是修習,乃至得定。此觀成就,一切貪愛自然消亡。」

佛經里還有個故事。一天,有個高僧被迎請去一戶人家誦經用齋,他離開的時候,看到那戶人家的桌子上放著一個袋子,裡面裝著茶葉,就想伸手去拿一些,回到寺廟煮茶喝。當手剛剛觸碰到茶葉,他覺知到自己破戒了,這是偷盜啊,從此後就不能是出家人了,唯一的方式就是抓到小偷。


於是,他大喊起來:「有小偷啊!快來抓小偷!」


那戶人緊緊張張跑過來問:「小偷在哪兒?」


「在這裡啊,就在袋子裡面。」


「可那不是大師您的手嗎?」

「這手現在是小偷,快幫我把它抓住,砍下來。」信眾跪在地上,哪裡敢砍高僧的手呢?「如果你們不砍我的手,我就會變成小偷,戒律就破了,求求你們幫我砍了吧。」就這樣,「手小偷」被抓住砍掉了。


小乘佛教特別重視以戒為師,無論是出家人和在家人,除了不能造作十不善的基礎戒律外,大多數是在約束。約束你的身體,你的嘴,你的心,從外向內約束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並透過約束來培養定力,以達到掌控身口意對外的自由循環,我們叫二元循環。


以上是小乘佛教針對貪念等慾望各個擊破的例子,但到了大乘佛教就不是這樣了。大乘佛教不是針對自己本身的執著來擊破,而是用善巧的方法,用無私的心來對治自私的心,用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來化解生出的貪嗔痴嫉妒傲慢疑心病等「心毒」。就像調配藥方的醫生,有些葯里雖然添加了世俗認為的毒品,但是適度就能救命。我們現在是生長在「毒」中,但能夠依靠眾生的力量,拯救自己。


花朵如何開得鮮艷?果蔬穀物如何獲得豐收?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這要感謝看來骯髒的肥料。適當的「毒」,並不可怕。大乘佛教是心的培訓,而不僅僅是約束自己,各個擊破,死守戒條,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變「毒」為葯,變糞為肥的方法——那就是學會發菩提心,依靠眾生的力量,通過跟隨具德上師聞思修佛法,無私付出,來不斷反觀自己的缺點毛病,並加以改善。


這種培訓會強化我們認知暇滿人身難得、世事無常不定、因果真實不虛、輪迴悉皆為苦,從而生起真實無偽的出離心,想要獲得究竟的解脫。在此過程中,我們的信心、菩提心會不斷增強,會日趨堅定精進行於菩提大道上,敢於面對一切苦難。行菩薩道,佛陀告訴我們,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布施,以此很容易進入修行的六度。所以大乘佛教從布施開始,然後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佛學 的精彩文章:

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哪個寺
淡泊寧靜是禪定的好方法
袈裟的任務以及其殊勝
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
嘎瑪仁波切:法脈不清凈慧命也會遭受威脅

TAG:新浪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化解嗔恨心最好的方法
解救妒忌心的最好方法
壞情緒十個化解方法
鏡頭是化解仇恨的最好方法!
佛陀講對治五種心理煩惱的方法
化解心中怨恨三個方法
頸椎病用此食療方法 緩解疼痛更有效
钓钟柳的繁殖方法详解
巧用瑜伽方法 緩解腱鞘炎疼痛
用心理知識治療失戀的具體方法是什麼?
緩解關節疼痛的飲食治療方法
小兒感冒不用愁,快用妙招來解憂,很受用的中醫方法
處理生活中煩惱的方法
白帶異常異味,六個食療方法幫你解決煩惱
緩解胃痛的最好方法,是吃!
刻意壓抑情緒,並非佛教對治煩惱的方法!
忘憂草怎麼種 忘憂草的繁殖方法
趨吉避凶、化災解難、實用方法整理!
得了肝硬化選擇哪種方法治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