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大衛:讀書裝腔指南

李大衛:讀書裝腔指南

讀書裝腔指南


文|李大衛


(財新特約文化記者)

中國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這些傳統智慧,似乎都有重審餘地。2007年,巴黎一個叫皮埃爾·巴雅爾的文學教授出了一本《怎樣談論你沒看過的書》,名動一時。這個書名給人一種裝腔指南的錯覺,卻是探討文學批評研究的一些重要問題。這本書的核心就是,文學討論的目的已經日漸蛻變成討論本身,而不是做為討論對象的作品。那麼既然如此,按照圈子裡規定的套路發言就行了,你又何苦費心苦讀那些作品,尤其是普魯斯特、喬伊斯之類艱深的大部頭。


《紐約人》雜誌登過一張漫畫,裡面有個端坐捧讀名著的眼鏡男,被關在博物館裡陳列,標牌上寫著:「世界上第一個將讀完《芬尼根守靈夜的人》」,看著十分逗樂。身為以講授文學謀生的人,巴雅爾卻要不斷引述一些他沒看過,也不想看的巨作,就像穆希爾在《沒有質量的人》里的藏書家所說:問我怎麼會知道所有這些書?那就是我沒看過任何一本。而他自己這本暢銷書,也成為別人購買,談論,卻未必閱讀的對象。

李大衛:讀書裝腔指南


《芬尼根的守靈夜》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作品,由Mary Ellen Bute導演的電影《芬尼根守靈夜》( Finnegans Wake )1966年在美國上映。


不久之後,此人又撰文著書,重審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柯南道爾筆下舊案,從行文邏輯到人物的合理性都有很不客氣的褒貶,特別是華生大夫做為敘述者的不可信,甚至柯南道爾敘述上的不可信。這裡不難看出,即便是文學專家,閱讀方面也和我們常人一樣,經常出現脫離了高級趣味的那種情況。其實到了早已經是後現代之後的今天,糾纏於文學分類的等級秩序,反倒容易凸顯出論者的寒酸底色。「純文學」之類的說法,聽著太陋了吧。

李大衛:讀書裝腔指南



電視劇《神探夏洛克》(第一季)劇照

現在這位巴雅爾教授,又出了一本《怎樣談論你沒去過的地方》。光看這個題目,到讓筆者想起曾在微博上見到一帖子,一個年輕人曬自己去義大利旅行,但被過路人揭發圖片里的背景不是威尼斯,而是澳門一家賭場。也許人家本來就在惡作劇,或是存心釣魚吧。書的《前言》里說,沒有任何根據表明旅行是認識一座城市,或一個國家的最佳途徑。恰好相反。無數作家證明,談論一個地方的最好辦法,就是呆在家裡。這種看法頗有一點「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的意思。


巴雅爾說他希望發明一種新型的散文寫作,不時會有虛構部分穿插在結構當中。在這本關於旅行的新書里,他著眼於幾個傳統上被認為缺少誠信的作者。首先是馬可波羅。他曾影響歐洲歷史走向的中國遊記,可靠性至今仍是一個爭議話題,很多人相信他從未到過君士坦丁堡以東。其中關於傳說中神獸的描述,從獨角獸到鷹頭獅,尤其讓人摸不到頭腦。儒爾·凡爾納的《80天環遊地球》,描述的也是作者本人未曾親履的國度。夏多伯里昂在《美國紀行》當中,寫的也是一個他並未親眼見過的國家。過去的人,對於文字中的現場感和我們今天定義不同,但馬可波羅式的虛構「紀實」傳統,卻仍然不時出現。2003年《紐約時報》便出過一件事:有個年輕記者傑森·布萊爾發出的稿子,被發現都是宅在布魯克林家裡編出來的,包括他與想像中的被訪者的對話,一時傳為醜聞。恰好巴雅爾的新書裡面也提及此事。

李大衛:讀書裝腔指南



《80天環遊地球》

儒爾·凡爾納 著


譯林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本書提到一個漢語讀者不大熟悉的旅行作家愛都華·格里桑。他曾因身體原因,委託妻子前往遙遠的復活節島搜集素材,作為寫作的根據。更多的人,則是依靠其他人的寫作。我們讀者很難判斷眼前的文本是否基於第一手觀感。通常,我們更願接受支持本身既有成見的作品。書中的另一個例子,是美國有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里德。在她筆下,南太平洋的薩摩亞原住民幾無恥感禁忌的性風俗,雖然來自道聽途說,而不是一個學者應有的專業調查,但卻符合讀者對於異國情調的消費慾望,就像高更畫中的塔希提島一樣。作者談到夏多博里昂時指出,本該屬於地理性的相遇,本質上卻是互文性的,我們從中看到的不是風俗景觀,而是其它的書。他描述的沙發旅行,可以算是「坐游」吧,就像古人所謂的臥遊,均屬神遊之列。《怎樣談論你沒去過的地方》,是巴雅爾計劃中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從中不難看出他對閱讀的態度,遠不像在《沒讀過的書》中表現的那樣負面。

李大衛:讀書裝腔指南


《塔希提島的牧歌》,1892年,法國,高更,布面油畫,87.5cm*113.7cm,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拋開作者聳人聽聞的筆法,我們或許都願意承認,旅行本身是一個文化過程,到達某地並不能夠獲得本地的全部現場感。其中太多的場景和事件,只能在文字中找到痕迹。你不會因為置身長安街,就自動了解北京。就拿一些地名來說,不論南河沿、中關村、大甜水井,都不是你在北京轉過幾天,就能知道都是怎麼回事。巴雅爾的作品,最有意思的部分,或許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換位觀察思考的方式,而且十分機智。他在分析《巴斯克維爾獵犬》時,華生這個敘事角度的可靠性。於是他向我們推薦了另外一些視角,比如神探福爾摩斯的房東太太,還有那些僕役之類的次要人物。經過他的一番解構,這部推理文學聖典,重新呈現出一些有趣的可能性。


刊於財新網文化頻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文化 的精彩文章:

刀爾登:往日崎嶇
阿爾伯特·赫希曼:入世哲學家
大城市該不該驅趕低技能者?
押沙龍:苦難崇拜
愛德華?阿爾比:誰害怕生活的真相?

TAG:財新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河南文苑 讀書三章
江西南昌:千人誦讀迎讀書日(組圖)
西南大學:發放閱讀護照鼓勵學生讀書
吃喝界讀書指南
玉東讀書
毛澤東的十大讀書法
【西域讀書】蒙哥大帝——被長久忽視的蒙古鐵血傳奇帝王
《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書海掣鯨毛澤東
程萬軍:東林教主顧憲成指路讀書人的五條語錄
【五月,我在姜橋讀書】余梅:姜三江南組詩
陳子昂和射洪「讀書台」
趙孟頫楷書欣賞:《四時讀書樂》
勺子讀書:《蘇東坡傳》讀書筆記之孤獨的鬥士
雪珥:身佩雙劍的日本「讀書人」感嘆大清文弱
周四午間讀書會回顧——在玉泉慧谷共讀《大國大城》
勺子讀書:《蘇東坡傳》讀書筆記之蘇東坡的養生之道
漂亮!趙孟頫楷書《四時讀書樂》
大愚《紅樓夢》讀書筆記:鳳姐為何合夥偷東西?
趙孟頫楷書《四時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