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慈心於物,略談「放生」之由來!

慈心於物,略談「放生」之由來!

慈心於物,略談「放生」之由來!



1

吉日放生素食


在結婚生子、祝壽節慶的吉日切勿殺生以享肉食,因為本想延壽生子,而殺生只會招來短命多病的厄運,所以于吉日尤應儘力放生食素。放生,是培養五德品格的善巧方法之一,是培養和提升仁德佛性、禮德神性與義德仙性的重要簡便方法,也是培養信德提升道性的基礎方法之一。


放生是慈悲、善行、義舉,這種行為實踐是救生的具體培養和落實,能夠較為理想地抵消和清除歷史時空中,諸般殺業的歷史印記,是一種重要的清因化業的舉措。同時也能增添福德,增強福慧能量,改善人生際遇,康復難愈的疑難雜症。這一方法對在家庭和社會中提倡素食,倡導眾生平等的教化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凡是具備一定能力者,都應當盡心施為,用善行清因化業,增添福德。


2

慈心於物,關愛生命


道教在"慈心於物"方面,對動植物予以較多的關注。


道教把動植物看作是有靈性的,就像對待人那樣對待動植物。《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說:"子欲學吾道,慎勿懷殺想。一切諸眾生,貪生悉懼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口腹樂甘肥,殺戮充飲食。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懼。故當不忍食,以證慈悲行。"認為對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應當懷有對待人的生所具有的那種惻隱之心。


《道藏》所收《水鏡錄》中有《放生文》和《殺生七戒》兩篇,用極其感人的語言,勸人放生戒殺。《放生文》說道:"蓋聞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是故逢擒則奔,蛆虱猶知避死;將雨而勇徙,縷蟻尚且貪生。何乃網于山、署於淵,多方掩取;曲而釣、直而矢,百計搜羅;使其膽落魄飛,母離子散;或囚籠檻,則如處圖圈;或被刀砧,則同臨剮戮。憐兒之鹿,舌氏瘡痕而寸斷柔腸;畏死之猿,望弓影而雙垂悲淚。恃我強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補己身,心將安忍?" (《道藏》 第 36 冊, P315)


《殺生七戒》講述了生日、生子、營生、宴客、祭先、祈攘和婚禮不宜殺生的道理,比如:

"宴客不宜殺生。良辰美景,賢主佳賓,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須廣殺生命,窮極肥甘,笙歌膺鐵於杯盤,宰割冤號於砧幾。磋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若知盤中之物,從砧幾冤號中來,則以彼極苦,為我極歡,雖食,且不下咽矣。可不悲乎?"


『婚禮不宜殺生。世間婚禮,自問名納采以至成婚,殺生不知其幾。夫婦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殺,理既逆矣。又婚禮,吉禮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慘乎?凡人結婚,必祝願夫婦偕老。爾願偕老,禽獸願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燭,思相離也。爾以相離為苦,禽獸以離為樂乎?"


《放生文》和《殺生七戒》把動物與人等同起來,並且把對人的情感投射到動物身上,真切地表現出對於動物的同情。應當說,道教提出要保護動物以及一切生命體,是帶著深厚感情的,帶有一種對於生命的普遍的慈悲和憐憫之心,並且要求以"慈心於物"的生命道德情懷去善待他們,關愛他們。


3


隨緣放生

隨緣放生:遇見動物臨當被殺時,勸解救下,這种放生又等於救生。


擇物放生:有些動物本身業障深重,沉淪惡道是自己感召的,強救不得。比如專業養殖的動物本身就是供人食用或玩賞的,就算放生了它們也無法存活。與其放幾籠草魚,不如放幾條中華鱘更有意義。


隨時放生:有很多善信趕在初一、十五等一些固定的日子,大肆買放生靈,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商販鑽了空子,不但專門捕來動物希望在這些天里賣個好價錢,更加大了動物的死亡率,這種行為本來就是殺生的一部分。所以,道教不提倡大肆放生。


4

廣植善林


放生的本意,是將被捕捉的動物放回到其本來生存的大自然中,放生之後,要確保動物能夠生存,否則放生就成了"放死" 。相較放生來說,道教提倡的善舉是植樹。植樹是順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善舉,有益而無害,所以,舉凡求福、消災、解厄、延生、求官求財,都可以種植樹木,福不唐捐。


5


放生如放己


放生的目的是為了救生,以慈善心,慈悲行救助弱小生命脫離死亡,重新獲得生機,還其自由,讓它們在相對良好和安全的環境中,完成其生命的正常過程。所以放生應當遵守一些基本的準則和要求進行。放生不能以個人的私心慾念為指導進行,而應當真正樹立起眾生心,放生如放己,救生須救徹。不可以走過場,隨大流,形式化。放生前應當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確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這包括以五穀飼養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飼養、安撫、凈化、植善根於其靈性之中。同時要設身處地的考慮放生後它們生存的環境,尋找和確定良好的放生地點,確保救生的義舉能夠成功有效。


我們有時候認知不了世界,那是自身智慧的不足,所謂學到的知識學問,有時候就是通向智慧的障礙需要堪破!(吳圓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道教全真嗣龍門派 的精彩文章:

秋冬季不出門養生,室內八段錦
書法真仙歐陽詢
重陽佳節古梅花觀迎來了貴賓
九月九重陽節:斗姆元君,重陽真人,豐都大帝聖誕
道教知識:斗姆信仰

TAG:江南道教全真嗣龍門派 |

您可能感興趣

慈心不殺為諸善之本
慈心於物
割生采煉天理不容,欲求福壽慈心愛物
慈心於物遵道貴生,勸善需要明賞罰
日常生活應如何修慈心?
「慈心瓷語」用匠人之心表達愛
醴泉長流為慈心,眾生合力扶古寺寒貧
人慈心善,好命又長壽的3大生肖?
佛陀-慈心不殺
佛教故事:高僧慈心泽及畜生 灵蛇报恩献药救人
頂果欽哲仁波切:真正的修行人時刻不忘修習慈心和悲心
人慈心善,享盡人間福氣,富貴又長壽的3大生肖?
錢穆:價值觀與仁慈心
靜修營│修慈心,得安樂
八戒:說話之道很簡單,首先從抱著一顆讓別人快樂慈心說話開始
弘揚傳統文化,倡導健康素食 走進桐木免費素食「慈心齋」
用真心珍惜每一份友情,用愛心交織每份愛情,用慈心呵護每份親情
武則天「頗有慈心」告訴你,「頗」本意是多還是少!
恭賀呂祖聖誕千秋:歷代顯應,慈心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