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卞祖善音樂就是我的上帝

卞祖善音樂就是我的上帝

卞祖善音樂就是我的上帝



10月29日晚,中央芭蕾舞團將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樂舞人生——紀念卞祖善從藝55周年音樂會》,由樂團原首席指揮、資深藝術家、著名音樂學者卞祖善先生執棒。這也是「芭交」成立以來,首次在國家大劇院的主題音樂會中以專場的形式來致敬為中芭做出傑出貢獻的老藝術家。本場紀念音樂會將為聽眾獻上中國芭蕾經典劇目《紅色娘子軍》中的組曲音樂、世界古典芭蕾經典劇《天鵝湖》中的選曲和在舞蹈音樂中有著極高欣賞價值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組曲。此外,音樂會中還包含了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第一組曲,它由美籍華人作曲家劉敦南先生創作。由於這部作品在音樂舞台上並不經常上演,因此它也成為了本次卞祖善先生從藝55周年紀念音樂會上值得期待的一個亮點。

「80後還是指揮界的小字輩」


說起來,我已是80後了,我今年80歲從藝55周年了。但在國內的指揮界我還是小字輩,黃飛立先生今年6月17日就已經滿99歲了,韓忠傑先生96歲,嚴良堃先生93歲,曹鵬先生91歲,鄭小瑛87歲,袁方83歲,我跟他們比起來,我是小字輩。這不光是年齡,在藝術造詣和對國家藝術事業的貢獻來說,我也是小字輩。我是一個過渡式的人物,一個承前啟後的過渡式的人物。我很難想像我會有今天,因為我是從孤兒院長大的。我的座右銘是:我與音樂本無緣,是音樂選擇了我,我也選擇了音樂,音樂改變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我的個性。我是無神論者,但音樂是我的上帝,我就是作為音樂的一名虔誠的信徒和熱忱的傳教士。作為音樂的信徒和傳教士,我總要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那就是中央芭蕾舞團。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與中央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緊密相連。通過與芭交的合作,我在藝術上得到了錘鍊,得到了成長,受益終生。我把這場音樂會看成,我只是中芭的一個代表,也看作是我向中芭、向芭交歷代的老音樂家們的致敬。


「我只是一個過渡性人物」


我一生中有三個最重要的老師,一個是在孤兒院唱詩班彈鋼琴的老師黃蘭玉女士,她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第二個老師是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育才學校,我為什麼考取那個學校?不是為了學音樂,為了有地方住,為了有飯吃。育才學校的陳老師把我領進了音樂的大門。第三個恩師就是我在上海音樂學院的建系系主任楊嘉仁教授,他說:卞祖善,你應該成為半個鋼琴家,半個歌唱家,一個當然的音樂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你才能是一個真正的指揮家。他給了我一生前行的精神動力。也因為我這樣做了,我也成為了過渡時期的人物。我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家,在哪方面都有一些作為,但是都不精。我的起步比較晚、起點低,藝術實踐範圍不那麼寬廣,李心草、張藝這些年輕的指揮家起步早、起點高,藝術實踐範圍非常寬廣。

「寫樂評,我是文人相欽」


我跟指揮家李德倫先生他們老一代沒法比,跟李心草他們年輕一代也沒法比,所以我就做四件事,一件就是,指揮演出芭蕾、音樂會。第二件事,我寫文章、寫樂評,我是文人相欽而不是相輕,我寫了一系列指揮家的文章,宣傳中國指揮家的成就。第三件事,我是一名虔誠的信徒和熱忱的傳教士,我除了西藏沒有去過,走遍了祖國大地,來實踐蔡元培先生偉大的理念:以美育代宗教。來實現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提出來的:我主張把音樂普遍在中國,使中國音樂化。我的講座包括中央單位、科學院研究生院、藝術團體、大中小學一直到孩子,比如有一個題目是《兒童早期音樂教育與智力開發》,副標題:越聽越聰明。我從北京講到南京,那些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帶著四五歲甚至三歲的孩子來聽我的講座,我要讓這些孩子坐得住,聽得懂,喜歡上音樂,我為這些孩子講音樂的時候,是我最愉快的時候。第四件事,我參加過太多的音樂活動,從國家的各種各樣的評選和比賽,一直到各種創作表演的研討會。我是個敢說真話的人,我的見解不一定客觀,不一定代表了規範,但是我願意把我感受到的真誠與大家交流。也才會出現2001年轟動一時的所謂「卞譚之爭」,其實我不是針對某個人的褒貶,而是觀點上的一種交流。


現在我已經80後了,我明年要開始轉型,我現在是空中飛人!最多的時候一年飛83次,再這樣飛下去就不尊重自然規律了。我開始走進教室,講座是遊方僧嘛!中央音樂學院邀請我開兩門課:指揮藝術史和交響樂藝術欣賞。今後,我就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備課和講課上了。所以,這場音樂會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等於是對我從藝55年的一個回顧,一個鞭策。


北京晨報首席記者 李澄/文


記者 柴春霞/攝

■人物簡介


卞祖善先生1936年生於江蘇鎮江。1956年由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直升本科指揮系,師從楊嘉仁教授。196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於中央芭蕾舞團從事樂隊指揮工作,曾擔任中央芭蕾舞團首席指揮。50多年來,卞祖善先生指揮「芭交」演出了芭蕾舞劇《吉賽爾》、《天鵝湖》、《淚泉》、《希爾薇婭》、《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紅色娘子軍》、《魚美人》、《祝福》、《林黛玉》、《楊貴妃》等中外芭蕾舞劇;先後在我國首演了米雅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響曲》、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格拉祖諾夫《第四交響曲》、海因里希·史韋沙的《歷史交響樂組曲》和《東西方交響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晨報 的精彩文章:

向日葵「向陽舞蹈」的奧秘
航天員太空收看《新聞聯播》
歷史紀錄片《丘祖西行》再現丘處機「一言止殺」
蔣勤勤練瑜伽劈叉清純似少女 穿緊身衣完美身材顯露無疑
弘揚京劇文化 國粹在您身邊

TAG:北京晨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黃家駒的摯友,也是我是歌手的音樂總監
她們不是「音樂家的妻子」,她們就是音樂家
《跑調天后》:我唱我的音樂,你愛笑愛哭都是在聽我的音樂
我就是愛音樂,別叫我停下來!
她是歌壇女帝也是中性鼻祖,愛音樂更愛美女,曾與跟三級艷星同居
不在線音樂:我就是愛做夢!
樂童音樂家李秀賢: 我來上班,哥哥李贊赫卻在睡覺
我家的音樂故事
三個理由讓你愛上《我爸我媽的外星兒子》音樂舞台劇
樂童音樂家:我們是「牛童音樂家」,像牛一樣工作
音樂、酒精與未來幻想:我在全美最酷的音樂節上看到了什麼?
中國古代樂器上刻著「牛」,為什麼我們還說不懂音樂是對牛彈琴?
鄧紫棋憶外婆:「你在我音樂里!」
父母應該讓孩子學音樂還是美術?
我看到音樂,愛和美的靈魂
誰毀了你孩子的美術和音樂天賦?
植松伸夫 | 他是「最終幻想音樂之父」,他的遊戲音樂影響了一代玩家
音樂教父李宗盛:只聽她的聲音,便足以愛上她
恕我直言,你們根本不懂得欣賞鹿晗的音樂和他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