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神仙實有 神仙可學」

「神仙實有 神仙可學」

道生萬物,道寓於物,而道是永恆的,「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生,道之別體也」,所以「學生」守道,就可以像道那樣永恆。「深根固蒂」即可「長生久視」。「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順氣以生者也」,因此只要服氣、守一,返樸歸根,就可長生,可以成仙。招真以鍊形,形清則合於氣;含道以鍊氣,氣清則合於神。體與道冥,謂之得道。道固無極,仙豈有窮乎?宇宙的時空不僅是多元的,而且是多層次的。一個大宇宙包括很多小宇宙,每個小宇宙也會各有自己的智能生命,也會創造自己的生態文明。人類的進化目的還在於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並開發自己的人體潛能和心靈潛能,向高次元時空的宇宙邁進。物系生命和靈系生命都是進化的產物,並不斷提高自己的修持境界和靈性,由低次元時空向高次元時空進化。直到進入道的境界,則是無限次元的時空,人就進化成仙了。



「神仙實有 神仙可學」


「神仙」一般是指修鍊得道,神通廣大,變化莫測而又長生不死之人。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外者。」「神仙」也稱「仙人」、「真人」,統稱「仙真」。其實,神與仙是有區別的,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是出於天地未分之前,也稱先天之聖,是先天就存有的真聖,按《抱朴予》的說法,是屬於神異類,「非可學也」。比如三清尊神、玉皇大帝、南極仙翁等天界尊神,就不是世間的凡人通過修道能夠修成的。仙是後天在世俗中修鍊得道之人,也稱後天得道仙真,凡是通過長期的修鍊,最終達到長生不老的人,就是仙人。中國古籍中的「神」字,內涵相當豐富,既包含有「超自然力」,人們難於預測、駕馭者謂之神,如《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又日:「唯神也,不疾可速,不行而至。」又有精氣等謂之神,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世。』」又有「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智之精氣謂之鬼。」還有長生不死者謂之神,如《家語》曰:「不食者,不死而神。」可見「神」既包含先天神靈,也包含有精氣之神和希求不死之願望。道教謂老而不死曰仙。漢末劉熙所著《釋名》一書解釋: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葛洪說:若夫仙人,以藥物養身,以術數延命,使內疚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苟其有道,無以為難也。鍾、呂認為,所謂仙與人的分野,在於陰陽狀況的不同。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負陰抱陽而為人也。


神仙是否有,是否能修成,這真好比一部二十四史,叫人不知從何說起。首先是神仙是否存在的問題,道教里把那些先天存在的主宰,稱作神;而人通過修鍊而達到長生境界的稱為仙。     早期道教宣揚的是肉體成仙,即肉體的不老不死,但是後來這個觀點逐步被否定,自從內丹修鍊出現以後,道教追求的則是元神不死了。道教追求的肉體長生乃變為元神的長存,張伯端《悟真篇》序文里說「長生不過是吸引人學道的說法,而人不死的只有元神。」後來全真教乾脆說「世間哪有不死人?」



「神仙實有 神仙可學」


「神仙實有 神仙可學」


道教認為神仙是真實存在的,道教大量的神仙記傳、神仙故事、神仙傳說等,都以生動的實例來論證神仙的存在。葛洪《抱朴子內篇》中《論仙》、《對俗》兩篇,反駁懷疑神仙存在的種種觀點,論證神仙實有。有人認為,有存必有亡,有生必有死,這是人之常理,「未聞有事於萬年之春,久視不已之期者矣。」《抱朴子》說:「夫存亡始終,誠是大體,其異同參差,或然或否,變化萬品,奇怪無方,物是事非,本鈞未乘,未可一也。」認為天地無窮,電鶴長存,所以未必所有的人和物都遵循生死存亡的規律。有人從人皆稟氣而生,「受氣皆有一定』出發,斷定所有的人「皇天賦命,無有彼此」,都有生死。《抱朴子》指出,人有差異,物有變化,因而存在著特殊的人,可以變為仙。世俗之人,多不「知道」,不「行道」,不信神仙,迷戀名利,自然成不了神仙,見不到神仙。


《對俗》篇繼續論證神仙實有。有人說:「龜能土蟄,鶴能飛天,使人為須臾之蟄,有頃刻之飛,猶尚不能,其壽安可學乎?」《抱朴子》指出,人雖然不能「土蟄」、「飛天」,但萬物之中人最為靈,自有高出動物之處,「真人僅今學其道引以延年,法其食氣以絕谷,不學其土蟄與天飛也」,不妨礙能修仙。


道教謂人人皆含道性,「我命在我不在天」,皆可修道成仙。首先,道生萬物,道寓於物,而道是永恆的,「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見《太上老君內觀經》),「生,道之別體也」(見《老子想爾注》,所以「學生」守道,就可以像道那樣永恆。「深根固蒂」即可「長生久視」。《抱朴子內篇·至理》說:「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順氣以生者也」,因此只要服氣、守一,返樸歸根,就可長生,可以成仙。


其次,用形神關係理論,論證可以修道成仙。通過對事物的變化和醫藥等的作用,來類推神仙可成,神仙實有,神仙可學。為此,道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仙學理論和修仙方術。


「神仙實有 神仙可學」



既然神仙可學,那麼,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葛洪寫道,「學仙之法,欲得怡愉淡泊,滌除嗜欲,內視反聽,屍居無心。」他認為學仙之法,在於淡泊寧靜、身心愉快,要抵觸嗜好雜念,目光內視丹田,兩耳不聽外界聲音,無思無慮。


司馬承禎則更重視人的靈氣與品格修養。他言簡意賅地指也,「神仙亦人也,在於修我靈氣,勿為世俗所淪污,遂我自然;勿為邪見所凝滯,則成功矣。」

吳筠在《神仙可學論》中,對修鍊神仙之道的途徑記述得更加詳細。他列舉了七個方面的內容:「若乃性耽玄虛,情寡嗜好,不知榮華之可貴,非強力以自高,不見淫僻之可欲,非閑邪以自正;體至仁,含至靜,超跡塵滓,棲真物表,向道結襟,以無為為事,近於仙道一也。其次希高敦古,曆意尚行,知榮華為浮寄,忽之而不顧,知聲色能伐性,捐之而不取;剪陰賊,樹陰德,懲忿欲,齊毀譽,處林嶺,修清真。近於仙道二也。其次身居祿位之場,心有道德之鄉,奉上以忠,臨下以義;於己薄,於人厚,仁慈恭和,弘施博愛,外混囂濁,內含澄清,潛行密修,好生惡死。近於仙道三也。其次瀟洒華門,樂貧甘賤;抱經濟之器泛若無,洞古今之學曠若虛;爵之不從,祿之不受,確乎以方外為尚,恬乎以攝生為務。近於仙道四也。其次秉明穎之姿,懷拔秀之節,奮忘機之旅,當銳巧之師,所攻無敵,一戰而勝;然後靜以安身,和以保神,精以致真。近於仙道五也。其次追悔既往,洗心自新,雖失之於壯齒,冀收之於晚節;以功補過,過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坎坷不能易其操,喧嘩不能亂其情;唯精為微,積以誠著。近於仙道六也。其次至忠,至孝,至貞,至廉;按《真誥》之言,不待修學而自得;比干剖心而不死,惠風逆水而復生;伯夷、叔齊、曾參、孝己,人見其沒,道之使存;如此之流,咸入仙格,謂之隱景潛化,死而不忘,此例自然。近於仙道七也。」這些修鍊仙道之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不求榮華富貴,去掉邪惡,嚴於律己,誠心向道,順應自然。


二、崇高信古,冷靜對待毀譽,隱居山林,保持純真天性。


三、雖居高位而淡泊,待人寬厚謙和,出污泥而不染。

四、甘於貧賤,洞察古今,博學多聞而虛懷若谷,不受高官厚祿,寄情世外,修身養性。


五、懷仁愛之心,含寧靜之情,平和以頤養精神,精誠以回歸本性。


六、洗心革面,以功補過,從細微處做起,堅持不懈。


七、隱跡修行,潛移默化,至死不忘初衷。


王重陽認為,人如果能割愛去貪,保身中元氣,崇尚柔弱、虛無,恬淡處世,就可以高舉遠致,躡景登虛,逍遙往來,游滄海,上青冥,與安期、羨門、洪崖、洞玄等同列仙班,並非難以做到。他還特彆強調說,「古今得道輕舉者,不可勝數。」


葛洪、司馬承禎、吳筠、王重陽的上述文字中提出的修道觀點,其實是和要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所必須具備的修養,有許多方面是相通的。如果換一種說法,就是要修仙道,必須先修人道。這一觀點對當時各種社會階層人們的品格修養,應該說是很有意義的。


道教神仙修鍊中的守雌抱一、導引、辟穀、服氣、服餌等方術,對人們強身健體、養生長壽及中醫學的豐富和發展,均起過積極的作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霜降節氣養生五個要點
道教信仰的「神」和「仙」
細說道教「萬法宗壇」的由來
濟源市其他道教宮觀簡介
濟源市陽台宮資料簡介

TAG:濟源市陽台宮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上有神仙嗎,道教認為神仙實有神仙可修
仙學泰斗陳攖寧:神仙可期 實修關鍵在乎得竅
神仙廟
道醫學堂丨神仙可學論
世人都說神仙好,可知神仙也有煩惱
神、仙、神仙有什麼區別
「埃及神仙魚」
神是神,仙是仙,神仙品位知多少!
既然神仙可學,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淺談「神仙」真實義
【神仙】
帶你解讀:世界上有神仙嗎 神仙的含義
既然神仙可學,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神秘里的真實——第二談 我們身體里的神仙
玄德堂——道經仙學與神仙信仰
神仙難斷寸玉
神仙——玄真子
各路神仙,各顯神通!
道教神仙學說 修仙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