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新華社:《自然·生物技術》仍在調查韓春雨論文爭議

新華社:《自然·生物技術》仍在調查韓春雨論文爭議

新華社:《自然·生物技術》仍在調查韓春雨論文爭議



韓春雨論文爭議事件持續至今,不少學者提出質疑。對此,刊登論文的英國期刊《自然·生物技術》在給新華社記者的最新回應中說,還在繼續調查這一事件,「目前沒有做出進一步的決定」。

中國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及其團隊5月在全球著名學術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術》上報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論文稱,與當前基因編輯領域內的主流技術CRISPR-Cas9相比,NgAgo-gDNA在一些方面具有優勢。但隨後中國以及國外都有學者公開表示無法重複論文中描述的實驗,這項研究成果遭到多方質疑。


爭議出現後,刊登這篇論文的《自然·生物技術》如何處理這一事件也成了焦點之一。新華社記者日前再次聯繫了《自然·生物技術》,其發言人回應說:「調查還在進行中,目前沒有做出進一步的決定。」


在稍早前的電子郵件採訪中,這位發言人曾向新華社記者解釋說,期刊自身的調查能力「有限」,「因為我們無法接觸實驗室材料」。如果有必要就任何一篇論文開展廣泛的調查,並且這超出了期刊的能力範圍,「我們會將相關問題告知作者所在機構,並要求他們進行深入調查」,「這類調查往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對於論文發表前相關審核的問題,這位發言人說,論文作者對論文描述科研成果的真實性負有責任,參與論文同行評議的專家儘管能基於論文提供的信息來評估其所描述研究方法和結論的有效性,但他們無法評估其中是否存在造假行為,「如果有人嘗試故意繞過這一制度,他們有可能會成功」。

英國愛丁堡MRC再生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學者普蘭·德瓦利曾發起一項針對NgAgo-gDNA技術實驗情況的網路調查。截至29日,已有215名研究人員對調查問卷作出回應,其中超過60%的人對目前的NgAgo-gDNA技術表示不滿意。


德瓦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韓春雨團隊本身應該嘗試重複論文描述的實驗,在他們大學樓內的其他實驗室或者與他們有合作關係的實驗室也應該再進行一遍實驗。如果最終證明這項技術行不通,論文就應該被撤回。」


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前景,德瓦利說:「我認為相比NgAgo-gDNA技術,CRISPR-Cas9技術更加容易使用,也非常高效,在2到5年里不太可能被其他技術取代。」


不過,韓春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自己的論文是真實的,「我們實驗室已經重複了很多次」。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能夠自我更新的癌細胞「殺手」或成為免疫療法的關鍵
悄悄地告訴你:生女孩兒可能更好
陳鵬課題組發展「比較蛋白質組學「新技術
上海生科院生化所陳玲玲組《Molecular Cell》發表封面重要文章
巴西將釋放上億隻轉基因蚊子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際團隊重複韓春雨實驗失敗,《自然-生物技術》稱1月結束調查
李飛飛最新論文:深度學習結合谷歌街景介入社會調查
軍國主義的罪行實錄——《華萊士:日本侵華史調查》評鑒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俄藏中文古籍的調查編目、珍本複製與整理研究」開題報告會舉行
《自然-生物技術》否定韓春雨基因工作 明年1月完成調查
自然集團:韓春雨調查尚無結果,研究可重複性並非新問題
國際足聯:曼聯引進博格巴沒問題,正調查尤文
中國新聞網調查報道:優秀國產動畫作品正在湧現
韓媒:李明博或遭調查,文在寅已盯上其代表性工程
在《自然》完成韓春雨實驗調查前,中國科技界有話說
恐怖漫畫《夢遊症調查報告》
《奇案力評》播出《動物園猛虎傷人事件調查》
韓國影片《共同調查》最新角色海報曝光
《自然》子刊發表編輯部關註:正調查「基因魔剪致突變」論文
「文明邯鄲城、美麗我踐行」社會調查第一期
美國聯邦調查局搜查俄駐舊金山領館視頻畫面曝光
獨家調查:《中國詩詞大會》成為網紅,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春天真來了?
韓總統府最新文件揭秘:朴槿惠干預世越號調查
田野調查與歷史研究——以中國史研究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