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日常起居攝養之道

道教日常起居攝養之道

起居養生是道教養生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道教的攝養之道範圍很廣,幾乎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坐、卧、社交,從身體到精神等各個方面。其包含的內容可以分為避免傷害身體、攝養形神、生活保健、堅持煉養等幾方面。

道教日常起居攝養之道


(1)避免各種傷生害身之事,是道教日常養生之道的基本原則。


道教養生家們認為,人若想要健康長壽以至長生不死,要避免各種有可能傷身害生之事。葛洪所謂「不傷」,孫思邈強調「自慎」,都是在闡述這一養生原則。葛洪在《抱朴子極言》中引《仙經》雲「養生以不傷為本」,並認為「此要言也」。孫思邈說:「故養生之士,不知自慎之方,未足與論養生之道也。故以自慎為首焉。」葛洪還列舉了一系列傷生之事以警世人:「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差,傷也;汲汲所欲,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駑,傷也;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卧,傷也;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陰陽之交,傷也。積傷至盡則早亡,早亡非道也。」在道教養生家眼中,這些都不是空乏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行為原則和實踐準則。


(2)攝養形神是道教日常起居養生中的主要內容,亦即從身體到精神兩個方面去積極養生。


道教所流傳的攝養形神方法很多,諸如導引、行氣、按摩、養神、飲食、散步等皆是。道教養生學主張以靜養神,以動養形,並且往往是以養神統御養形,以靜為主,以動為輔。這種養生原則是受先秦道家無為尚靜思想的影響。道教養神的方法很多,諸如靜坐、行氣、存神、誦經等等,最關鍵還是辟除聲色名利等外界慾望的干擾,使魂神安靜,精神恬淡。古代道教養生家們認為,如此便能促使形體安康。孫思邈說:「夫身為神氣之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神為氣子。神氣若俱,長生不死。若欲安神,須煉元氣。氣在身內,神安氣海。氣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靜。靜至定俱,身存年永。」至於養形之法,道教養生家一方面繼承道家「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的思想,另一方面亦主張一定量的體力活動和運動。青牛道士封君達曾指出:「能從朝至暮,常有所為,使之不息,乃快。但覺極當息,息復為之。此與導引無異也。夫流水不腐,戶樞不朽者,以其勞動數故也。」道教養生的日常運動包括行氣導引、按摩、散步、登涉等。總體看來,都是相當科學合理的。

(3)堅持煉養就是堅待氣功導引等術的積極鍛煉。


欲想鍊氣,進行導引按摩,以及養成良好的養生習慣,都需要長期堅持,方能奏效,因而,道教養生家們很強調長期堅持煉養的重要性。葛洪認為「勤能致壽」,指出:「仙之可學致,如黍稷之可播種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獲嘉禾,未有不勤而獲長生度世也。」


道教日常養生之道的方法十分繁多,諸如叩齒、梳發等等,難以一一詳述。然而道教養生學中關於日常起居養生保健的內容是十分合理的和科學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天師府國慶傳度法會圓滿結束
危險往往隱藏在安全之後
明太祖給道官的敕文
天師府「萬法宗壇」
「三皈九戒」談

TAG:龍虎論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醫學堂丨道教的日常起居攝養之道
道家日常起居的攝養之道
道醫養生紀要:立秋三候,起居「睡」出陽氣來
養生之道——飲食、起居作息與自然相應
秋季養生之起居養生篇
糖尿病的日常起居注意事項!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日常起居注意事項!
日常起居念誦這些咒語,竟也達到養生延壽之功效
腰椎間盤突出的日常起居注意事項
日常起居最忌6件事,看看你中了幾條?
47歲的黑猩猩收養流浪小貓,照顧其日常起居,當作孩子撫養
春季雨季易惹濕氣 調理日常起居徹底除濕
張之洞生性怪僻,起居無節
秋季养生之起居养生篇
儒家養生大道:創造適合養生的起居環境(上)
老年夏至養生規則 營養 起居等方面
書聖對自己的飲食起居太在意?且看王羲之《轉佳帖》
女人氣虛會導致什麼 從日常起居補氣養氣
時逢感冒高發季,預防重在日常合理起居和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