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快要打進影史前十,什麼時候引進啊!
也許很多人已經忘了他的存在,但對Sir來說,殿堂級導演,永遠有他一席之地。
最近,這位沉寂了10年之久的導演終於出了新片——
口碑繼續炸裂。
Sir坐不住了。
因為這片目前還沒引進計劃,所以特派北美小夥伴,第一時間買票朝拜:
擼完後,北美小夥伴微信里得意洋洋地跟Sir炫耀——
沒失望,這次,又替你見證了一部好片。
文 | Jackie
有些人,走了也就走了。
有些人,離開了卻總有人盼望著他回來。
梅爾·吉布森,一個被好萊塢拋棄近10年之久的好導演。
現在長成海狸先生的他,很難想像還曾被評選為全世界最性感男演員。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
作為導演,從沒執導過爛片。
最低的都有7.5分
當仁不讓的,梅爾·吉布森最新作品《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 延續傳統,繼續屠榜。
IMDb 8.8!
這有多高?意味著此片(暫時)已打進IMDb前十。
要知道排名第13的《阿甘正傳》才8.7分,吉布森排名最高的作品,第76的《勇敢的心》也只有8.3分。
爛番茄新鮮度 86%。
嚴苛的Metasocre也給出71高分。
曾經冷眼對他的好萊塢主流媒體,重拾各種溢美之詞,肉麻得連我這個梅粉都看不下去。
震撼人心的大師級作品
這是《拯救大兵瑞恩》以來最優秀的戰爭電影
梅爾·吉布森再次回歸偉大
《鋼鋸嶺》將會是梅爾·吉普森的奇蹟,讓他再次重回好萊塢事業
如果嫌媒體的褒獎不稀罕,那11月6號,作為奧斯卡獎早期風向標之一的好萊塢電影獎(Hollywood Film Awards) ,為他頒發了最佳導演獎。
無疑旗幟鮮明地宣告,他回來了。
「這一切都預示著,梅爾·吉布森導演又將重回神壇。」
戰爭題材,英雄主題,男性視角,再加上老搭檔《勇敢的心》編劇蘭道爾·華萊士的助力,你幾乎可以把《鋼鋸嶺》看作二戰版《勇敢的心》。
——兩者同樣來自真實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曾經出現這樣一位奇人:
他不攜帶任何武器上戰場,卻作為一位醫療兵,赤手空拳救下75人。
他成為獲得美國最高軍事榮銜的第一人,也是唯一能活著接受此榮譽的Conscientious Objector。
所謂的Conscientious Objector,就是因為宗教和信仰原因而拒絕服兵役的人。
不碰武器,卻救下無數戰友;
拒絕服役,卻獲得最高榮譽。
梅爾·吉布森要做的,就是讓你相信這個故事。
相信建立於無可置疑的真實。
我們熟悉的小鮮肉加菲飾演了傳奇人物,美國軍醫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oss)。
道斯身體瘦弱,但十分樂觀質樸,總是面帶微笑。加菲從形象和氣質上很好地還原了真實的道斯。
不僅如此,出生在美國西部,在英國長大的加菲,在全片居然可以說一口流利的美國東南部口音,「以假亂真」到連ABC主持人都當面讚美:
你居然說得和他們當地人一模一樣。
要知道對演員來說,口音是比樣貌更難攻克的麻煩。
中國電影就為我們無數次上演了香港演員飾演東北人,飈港普的笑話。
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道斯和大部分美國青年一樣主動參軍,為國而戰。他的信條是,「當別人在奪去生命的時候,我要去挽救生命」,所以,他要成為一名軍醫。
但誰都知道,在軍隊,無論你的兵種、職責是什麼,你都要學會並使用槍械。
道斯十分固執,不肯摸槍。
訓練場上人手一槍,只有道斯的槍放在原處
可以想像,這在嚴酷的軍營里會帶來怎樣的孤立和霸凌。同僚輪番折辱,教官則當著所有人的面嘲笑:「我們的大兵道斯,他不相信暴力,所以,打仗的時候可別指望他會救你。」
即使有人故意挑釁,道斯也從不還手。
所有人都認為他就是一個膽小怕事的懦夫。
可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懦夫即使受盡屈辱,又不放棄參軍,還執意要上戰場。
他「矯情」因為信仰。
事實上,道斯是一名基督徒。
他嚴格信奉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Seventh-day Adventist),拒絕一切殺戮,他向上帝發誓,連槍都不能觸碰。
在他的信念里:「當整個世界分崩離析,我只想一點點把它拼湊回來,這才是我為國參軍的目的。」
也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兵荒馬亂的絕望中依舊堅持自我。
然而,他們馬上要面對的是二戰中最慘烈血腥的戰役之一——沖繩島戰役。歷史記載,在該戰役中,日軍傷亡10萬人,美軍傷亡人數也高達7萬人。
道斯所在隊伍的任務,就是要在狂轟亂炸後,徒手登上高聳的鋼鋸嶺,清除這裡的日本軍隊。
這裡到處都是敵軍的地洞,堡壘和埋伏。
這擺明是送死的節奏。
海上的艦隊開炮轟炸鋼鋸嶺高地
軍隊攀登繩索登頂,消滅日軍
如果電影相對緩慢的前半段,還讓我們感覺得到戰爭的距離,那麼,當片中部隊在寂靜的硝煙中緩慢前行,節奏一轉,突如其來的爆頭和血漿濺滿銀幕時——
我們終於與盼望已久的梅爾·吉布森迎面相撞。
99%的戰爭電影都會一定程度美化戰爭場面,為了讓場面更爽更精彩,更是讓更多的觀眾可以觀看。
但梅爾·吉布森的脾氣眾所周知——《鋼鋸嶺》評級是R。多血腥暴力?簡單說,17歲以下不得觀看。
我不想劇透太多。
只能說,梅爾·吉布森展示了一個只有名詞動詞,沒有形容詞的戰爭。
真實是唯一追求。
為了最大限度還原真實,喪心病狂的他用氣筒將血漿噴射在演員臉上——
這才能表現出戰友被炸爆頭時血液的衝擊力。
戰場上被爆炸掀飛的士兵,可不是人形道具——
是如假包換的演員,他們在爆炸的一瞬間,用繩索拉飛。
在梅爾·吉布森面前,再擬真的電腦特技,也是假的。
這不是他第一次喪心病狂了。
梅爾·吉布森拒絕修飾一切暴力,相反,對暴力不遺餘力地展示,是他的標籤。
《勇敢的心》的剖腹、割生殖器;《耶穌受難記》羅馬兵的鞭笞和耶穌被釘十字架。
遠至他早年間關注度不算高的《啟示》中,也有割頭剜心、噴血肉搏這一類極端的暴力鏡頭。
血流噴濺的爆頭
這僅僅是他惡趣味嗎?
不,如昆汀般美化暴力,可能才是惡趣味。
事實上,在這些殘忍的鞭笞鏡頭中,我們看到的,是對生命向死而生的禮頌。
看他的電影,我總會想起《新約 約翰一書》的這句話:「這藉著水和血來的,就是耶穌基督;不是單用水,乃是用水又用血。」
所以,《耶穌受難記》里,他必須一眼不眨地,實打實地還原耶穌受難的過程。
在極致肉體的苦難中,才能找到超越的途徑。
受難精神是基督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人們相信,只有經歷像基督經歷過的那種肉體磨難,才能真正得到救贖。
梅爾·吉布森無疑也是這種精神的擁躉。他崇拜的是用受難精神追求真理、用暴力和血腥見證信仰。
他和他的主角們,都是充滿受難精神的救贖者。
所以,對《鋼鋸嶺》的道斯來說,信仰比什麼都重要。
依靠信仰,在生命如螻蟻一般脆弱的戰場連夜徒手救下75人,這大概就是道斯故事打動梅爾·吉布森的一點。
道斯用繩索幫助受傷的隊友,將他們一個個從懸崖下放下來
當然,我不是說《鋼鋸嶺》完美,也沒有一部電影能做到人人愛。
但我敢肯定,假如你喜歡注重情緒刻畫的敘事,直截了當的主題,以及真實零添加的風格,《鋼鋸嶺》,絕對是你的大菜。
最後,我想岔開本片,談另一個人,李安。
他的新片,同樣是戰爭題材,同樣在近期公映。
這真是「互補」的一對。
銀幕下,李安是謙謙君子的代言人,而梅爾·吉布森,從2006年醉酒駕車,到爆出反猶太人言論,一直以粗野著稱。
但銀幕上,李安一直用他東方式內斂,撬動政治正確下沉默的個體慾望;而梅爾·吉布森,則極其外放地用暴力揮就出對意志信仰的熱愛與讚美。
這又是殊途同歸的兩個人。
他們對電影狂熱,對內心忠誠,對平庸叛逆。
在這樣的人面前,罹難的經歷只能讓他們更堅定。
這讓我想到《鋼鋸嶺》最後一幕,一群士兵聚集鋼鋸嶺下,不肯上戰場,他們在等待一個叫道斯的二等兵,等待他完成禱告。
12小時前,他們還管他叫作懦夫,一夜過去,他就成為英雄。
世界已因他而變,而他自己,從未改變。
總有那麼一些人讓我們尊敬和仰望。
比如儒雅的君子李安;比如蠻橫的流氓梅爾·吉布森,
本質上,他們都是鬥士。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聲明:本文系
「
毒舌電影
」
(公眾號:
dsmovie
)授權噠噠發表,如需轉載請聯繫
「
毒舌電影
」
獲取授權,嚴禁私自進行二次轉載,違者必究。
TAG: |
※不快進把這部電影看完,你就是大師!
※這部大尺度電影,一定要趁早看!
※不被這部電影打動,真的很難!
※又一部好片要挨刀?中國電影不該這麼輸!
※啪啪啪之前,你一定要看這些電影!
※這部電影,你看懂了嗎?
※影院里打掃出一根黃瓜,你們這看的到底是啥電影?
※這部電影,你一定要去電影院看一次
※心碎的時候,就看看這部電影
※這部「跑步」電影,刺激的讓你來不及想!
※我在大都等了好久啊!這5部電影什麼時候要拍續集?
※為什麼我要去看這樣的電影?
※性關係不如意?一定要看這十部電影!
※二刷這部電影,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就讓這十部電影,帶給你春天的氣息
※又一部燒腦的太空科幻電影《異星覺醒》就要上映啦,小夥伴們快來圍觀吧!
※這是一部追星的你一定要看的電影
※拿掉所有特效後的好萊塢電影,這還讓不讓我好好看電影了
※說它下流又低俗?那是你沒看懂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