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顧愷之:能達「三絕」之境界 史上唯他一人

顧愷之:能達「三絕」之境界 史上唯他一人

顧愷之不僅是一位大畫家,他同時擅長詩賦、書法,雖難以與繪畫相比肩,但也在當時佔有一席之地。時人譽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


一提起顧愷之的大名,大家腦海中會不由自主得浮現出畫家的形象。因為,僅憑畫家這個身份已經讓他在畫壇之上獨領風騷,名垂青史。但也因為他在畫壇上的名氣之大,無形之中,忽視了他的真性情和他在其他領域的造詣。他同樣擅長詩賦、書法,雖難以與繪畫相比肩,但也可在當時佔有一席之地。時人譽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

顧愷之:能達「三絕」之境界 史上唯他一人


畫絕


顧愷之作畫,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意在傳神。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所畫的人物像,作畫之時從不點眼睛,甚至幾年之後才點睛。因為,點睛之後,人物畫惟妙惟肖,呼之即出,如活人一般,傳神之意實屬罕見。


曾經,顧愷之為人作畫,畫一扇面,人物為「竹林七賢」之中的阮籍和嵇康,畫好之後,又是不點睛,主人不知,問道為何不點睛。他笑著答道,點睛之後,阮籍、嵇康不就會說話了嗎?《晉書·顧愷之傳》中:「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顧愷之畫人物像,幾年不點眼睛,人問其故,答道,形體與美醜,和神妙本來就沒有什麼關係,寫照的傳神之處就在這雙眼睛上。

顧愷之:能達「三絕」之境界 史上唯他一人



有一次,建康城中,新落成一座佛廟,名曰瓦棺寺。落成之時,舉行法會,進行募捐。官紳富賈捐錢一般不超一萬,而顧愷之大言不慚,一錘定音,開口就要捐款一百萬。顧愷之雖有幾個閑錢,但比起當時的豪門望族,還是差之千里。在眾人驚愕之時,顧愷之讓寺僧準備筆來,只見他在牆上行雲流水般畫了幾尊菩薩像,名曰維摩詰像。同樣,畫完之後,又是沒點眼睛。


他這是有意為之,想拿自己最後的點睛之筆來為寺廟募捐。他說道:「明天維摩詰像開光(點睛),第一天觀覽者捐十萬,第二天五萬,第三天隨意,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果然,效果不錯,在點睛那天,人們爭先恐後的前呼後擁,為一睹神韻之筆,豪擲千金。只見,顧愷之氣定神閑,執筆懸浮,沉思片刻,只輕輕一點,點睛之筆完成那一刻,一尊維摩詰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似維摩詰現身一般。

從此,「點睛之筆」這個成語應事而出,流傳至今。唐代張懷瓘對其畫評價甚高,云:「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骨、肉有形,觀其形而畫之,易也,神韻無可察,畫而得其神,難也。顧愷之不愧為「畫絕」,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顧愷之:能達「三絕」之境界 史上唯他一人



文絕


顧愷之不光作畫一絕,文章詩賦也是一絕,可出口成章,落筆成文。他曾寫過一首《四時詩》:「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讀其詩,似欣賞四季圖,達到以詩入畫,以畫成詩,詩畫一體的意蘊。讀其詩,四季景緻中的山、水、雲、月、松的美景頓時浮現在讀者的腦海中。

顧愷之與東晉四大家族(王、謝、庾、桓)中的桓溫交好。大將軍桓溫曾擴建江陵城,竣工之後,邀四方名士聚集於此,設宴船中,以此慶賀。在觥籌交錯之際,桓溫把酒臨風,立於橋頭,望著滾滾的江水和壯麗的江陵城,好似當年武功蓋世的魏武帝。身後有百萬雄兵,眼前聚四方名士,心中波瀾壯闊,世人無人能比。


此時,雄心壯志的桓溫意猶未盡,命名士,作詩以賦江陵城之美。話音剛落,才華橫溢的顧愷之隨即吟道,「遙望層城,丹樓如霞」。桓溫聽後,大呼極好,當即賜顧愷之兩名美女以表其才。顧愷之因才氣獲得兩名美女,一時傳為佳話。


義熙(405-418)氣吞萬里如虎的劉寄奴(劉裕)北伐南燕,顧愷之為其作《祭牙(旗)文》。可見,顧愷之「文絕」的美譽絕非浪得虛名,能在當時名士如林,儒學豪門子弟組成的文藝圈中,佔有一席之地,實屬不易。

顧愷之:能達「三絕」之境界 史上唯他一人


痴絕


顧愷之雖有「畫絕」「文絕」的美譽,卻還有一個令人譏笑的「痴絕」稱號。他的「痴絕」有時表現在他的有情有義上面,不顧世人的眼光,有恩必報,有義必還。獨攬朝政十餘年的桓溫,終因第三次北伐失利而名聲掃地,最後鬱鬱而終。


時人多因桓溫曾經的囂張跋扈,橫行朝野,操縱帝位而對他罵聲不斷。但獨有顧愷之念念不忘曾經的交情,獨自來到桓溫的墳前大哭,並賦詩「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表示懷念。哭墳之後,人問他哭到何種程度,他毫不掩飾說道「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真是情到濃時,難以掩,義到深處,無所匿。


顧愷之的「痴絕」有時表現出其大智若愚的一面,以痴來避險,以痴來躲難。所謂痴中有智,智中有痴。桓玄(桓溫之子,後自立為帝)曾拿著柳葉戲弄顧愷之,對其說是可隱身的法寶。在顧愷之欣賞之際,突然向其撒起尿來,弄的顧滿身騷氣,還理直氣壯說:「法寶顯靈,沒看見顧愷之」。可見當時,世家子弟的放蕩不羈,人格扭曲。顧愷之知桓玄陰險狡詐,驕淫狂豎,只好忍氣吞聲,裝痴賣傻,保全身家性命。


顧愷之曾評價自己:愷之體內痴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他曾把畫作寄存在朋友家,後來發現畫作不易而非飛了,他明知是誰竊走了,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詼諧的說道「我的畫顯靈了,飛上天去變成神仙啦。」詼諧幽默的性格又為「痴絕」的他成為別人的談資增添了幾分笑料。世人笑他痴,他笑世人看不穿。


顧愷之的「畫絕」、「文絕」、「痴絕」,這三絕的美譽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身上。畫、文、痴集一身的名士在歷史的長河中比比皆是,但能同時達到絕的境界,也只有顧愷之一人而已。「畫絕」與「文絕」已證明其在文壇上的藝術成就,但他的「痴絕」卻成為明哲保身,為人處世的藝術最高成就。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或合作請聯繫:3210187736@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好學的孔子 一生都在充電
七情六慾如何克制?心中充盈義理就能生浩然之氣
最好的「禮貌」是不多管閑事
一句話關乎國家命運安危
古代士人把野雞當禮物?大有文化內涵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顧愷之的「朋友圈」
中國書畫之祖——痴黠參半的顧愷之
顧愷之與洛神:求而不得,寤寐思之
顧愷之三大名畫欣賞
顧愷之、張僧繇已經很厲害了,但是比他們厲害的還有兩個人
「畫祖」顧愷之
畫出洛神賦的顧愷之,很有意思
東晉顧愷之——才絕、畫絕、痴絕
才絕、畫絕、痴絕-顧愷之
顧愷之和捲軸畫的開端
顧愷之是怎麼成為大畫家的
東晉顧愷之人物畫《斫琴圖》,聽古琴之意蘊、品古人之文雅
流落海外的國寶,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
顧愷之的撩妹大法你們肯定都學不會
中國傳世畫家系列1——文獻記載最早的傳奇畫家,畫品居顧愷之上
修容飾性非俗流—顧愷之人物畫評傳
看畫,就是玩兒呀-顧愷之與曹氏恩仇錄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
清 丁觀鵬 摹顧愷之洛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