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養生周談:莫言秋興悲

養生周談:莫言秋興悲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唐?劉禹錫《秋詞》

養生周談:莫言秋興悲

莫言秋興悲

秋天是收穫季節,但中國人卻往往把秋與悲愁聯繫在一起。鑒湖女俠秋瑾的絕命詞「秋風秋雨愁煞人」,就是因凄凄秋雨聯想到老大帝國的積弱、振興中華之艱難,觸境生情而發。

自楚人宋玉在《九辯》中以「悲哉秋之為氣也」句開篇,後來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秋悲之聲。白居易「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曹丕「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深秋季節,滿目蕭殺,秋雨悲寒,遊人思歸,於是一片悲愁籠罩著濃濃的秋意。

現代研究發現,秋興悲愁並非是文人墨客故作心態,而是與褪黑激素的生理作用有關。褪黑激素是人腦部深處像松果般大小的「松果體」分泌的一種胺類激素,所以有人叫它「松果體素」。當人們接受的光刺激較強時,松果體合成褪黑激素的酶類活性較弱;而當光刺激減弱時,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水平就會相應增高。雖然研究發現褪黑激素有誘導自然睡眠、防止細胞氧化損傷的作用,而且人到中年後松果體萎縮,褪黑激素分泌減少,因而被稱為「腦白金」,但醫學家們並不贊成中老年人補充褪黑激素。深秋季節白晝變短,秋雨秋寒又使得人們經常蝸居,接受的光刺激減少,褪黑激素水平升高,就容易產生悲愁感。

西歐的冰島位於北緯60度以北,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有高達11%的人患抑鬱症,自殺人口較多。研究發現,這些患者體內的褪黑激素水平比正常人高出2.4倍。悲愁還會使人的抗病能力下降,血壓升高。深秋以後心腦血管事件高發,與此也有一定關係。

但人也並非不能擺脫自然的桎梏。李白有詩曰:「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劉禹錫更是以晴空鶴飛、詩興奮亢,說道秋日勝春朝。可見——

保持積極的心態、堅持戶外活動接受光照、做自己感興趣的文體活動等,是戰勝秋悲的良策。

走出蝸居吧,你不再會感到悲愁,在蕭殺中保持一團暖暖的春意。

養生周談:莫言秋興悲

編輯/李玉華

摘自《家庭醫學》雜誌

文章有用 請贊一個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補中益氣說黃芪
曬被子竟然引發骨折
「電子煙霧」是個啥?比霧霾還可怕嗎?逃離!專家支招!
各種礦物元素的藏身之「物」
感冒後耳悶 可嚼口香糖

TAG:家庭醫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談談初夏的健康養生
養生箴言
中醫談夏秋養生
周末免費講壇:丹道養生漫談
養生周談:知止方是養生道
芒種保健 談談夏季如何養生
古梅花觀略談秋季養生
三伏天里淺談養生!
夏季養生茶,既養生又清香
驚蟄時節談養生
養生雜談——春季生髮養護真陽之氣
藕與秋季養生
養生雜談 養生十字訣
養生七月談
儒家養生大道:朱熹養生觀
周友德:做官·悠閑·養生
生薑,夏季養生的秘訣
王三喜養生課堂第十講:養生禁忌之十二時辰
中醫養生知識:談談乳腺增生患者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