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養生周談:知止方是養生道

養生周談:知止方是養生道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

過養則病

彩色所以養目,亦所以病目。聲音所以養耳,亦所以病耳。耳目之視聽所以養心,亦所以病心。中則養,過則病。

明?祝允明《讀書筆記》

養生周談:知止方是養生道

知止方是養生道

說起祝允明,許多人可能感到陌生,但要說他號枝山,大家就會想起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實為徐禎卿)。

祝枝山能詩文,工書法,是明中葉吳門書派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終年67歲。他為人狂放不羈,與唐伯虎是摯友,經常一起吟詩唱和,切磋書畫,感情深厚。

好物不可多用,過之則有害,是中國古人最樸素的辯證法。所以祝枝山提出「中則養,過則病」。與此異曲同工的還有邵雍詩:「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知君病後能服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可見養生也要有度,不偏不倚,恪守中道,過養則病。

然而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易。縱觀古今,許多人為求長生而服石進丹,不想卻命喪黃泉;不知道補養應當因人適度,於是人蔘燕窩歸元膏,不管適不適合自己,一味濫補而生疾;苛求春捂秋凍,寒潮來臨仍衣著單薄,拒不加衣而染病;只知道生命在於運動,卻不知運動應當適度,盲目苦練而傷身害命……如此種種,難以述說。

知止方是養生道。何為知止?就是知道自己應當做到何種地步而止,既不要不足,也不要過頭。中國人常說知足常樂,以此作為修心的法門。其實這只是初期的境界,知止才是最高境界。因為知足是無求,只是滿足於已得到的東西,是被動的;而知止是有節制的追求,不足則求,已足則防過,求與不求,防於病前,完全是自己主動的行為。可見知止就是要你明事理,懂科學,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所做所為的界限,因而隨心所欲而不愈矩。

《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可見知止而後還要把定自己的慾望,平靜自己的欲求,安於自己的所止,經常檢討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才能有所得。養生當作如是觀。

養生周談:知止方是養生道

編輯/李玉華

摘自《家庭醫學》雜誌

文章有用 請贊一個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中成藥治療突發性耳聾
老人冬令禦寒粥
你了解「微整形」嗎
方葯消除皸裂凍瘡
魚刺卡喉怎樣辦

TAG:家庭醫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養生須知 穀雨養生重點要知道
養生養成了折壽,這些養生誤區必須知道
粥道與養生
養生話題之三——養生要知根本
養生茶的配方介紹 喝對養生茶讓你不生病
道家養生:以氣養生
習俗與養生要知道!
五月養生方法早知道
養生前提:聽懂生命說話
道教養生方法·道德養生
從生病起於過用談養生方法是什麼?
養生雜談 養生十字訣
養生有道:春季喝茶補水也是養生
生活養生:五種生活方式能養生
男人春季養生之道 需注意養生方法
健康養生之夏季養生必須知道不能做的幾件事!
換季養生,從吃對養生餐開始!
道家養生十原則和養生操
道家養生與養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