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虞世南《潘六帖》拓本,草書,25.7×43厘米,《淳化閣帖》卷四收錄。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潘六雲司未得近問。莫邪數小奴等,計不日當有狀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虞世南《大運帖》拓本,楷書,25.7×43厘米,《淳化閣帖》卷四收錄。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世南聞大運不測,天地兩平;風俗相承,帝基能厚;道清三百,鴻業六超;君壽九宵,命周成算;玄無之道,自古興明。世南。

虞世南楷書,《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稱之為《帝基帖》。宋人劉次庄在《法帖釋文》中說:「大運帖玄無之道,大觀諱「玄」字末一點,以宋太宗小字「玄朗」故。高宗臨《蘭亭》於天朗氣清,「朗」字亦闕「月」中兩小畫。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虞世南《鄭長官帖》拓本,行草書,25.7×43厘米,《淳化閣帖》卷四收錄。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鄭長官致問極真,而其三人恆不蕩蕩,將如何?故承後時有所異責。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虞世南《去月帖》拓本,行書,25.7×43厘米,《淳化閣帖》卷四收錄。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世南從去月廿七八,率一兩日行,左腳更痛,遂不朝會。至今未好,亦得時向本省,猶不入內。冀少日望可自力。脫降訪問,願為奉答。虞世南諮。

虞世南《去月帖》行書,凡六行。又稱《左腳帖》、《朝會帖》。此帖書法平正婉和,氣韻清朗。文見《唐文拾遺》卷十三。著錄首見《淳化閣帖》「歷代名臣法帖第四」。又刻入《大觀帖》、《絳帖》、《汝帖》、《東書堂帖》、《寶賢堂帖》、《聚奎堂帖》等。

明人顧從義《法帖釋文考異》:

世南從去月廿七八,率(一作牽)一兩日(一上二字合作曹)行左腳更痛,遂不朝會。至今未好,亦得時向本省,猶不入內,冀少日望耳(釋作可)自力。脫降訪問,願為奉答。虞世南咨。

「可」或「耳」,根據大觀本(右圖),明顯是「可」字,釋作「耳」字,與文義亦不貫。帖末的「咨」雖與「諮」意相通,但在釋文中還是「諮」為宜。

此帖筆勢溫靜,為虞氏晚年手筆,正乃絢爛之極,歸於平淡。帖中「少」字一撇,略作顫抖,此偶然之意,亦是燦爛至極。然有學者認為《去月帖》文辭粗俚,與有「出世之才」的虞世南身份不符,不類虞氏語,以足疾而廢朝會,也頗失大臣之禮,卷末雲「虞世南諮」殊不倫,關鍵帖中諸字多近似《蘭亭序》、《集王聖教序》,故疑為集字而成。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唐太宗哭虞世南之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虞世南小楷《破邪論序》

虞世南小楷書,日本三井高堅收藏,全文收入《虞秘監集》及歷代書法論著中,傳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書舍人虞世南撰並書」「太子中書舍人吳郡虞世南撰並書」二種。但此帖有人疑為偽跡,如清代學者姚鼎認為虞世南父名荔,而文中有「餌松茶干溪漳,披薜荔于山阿」之句,未將其中「荔」字缺筆避諱。然此小楷之清逸,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中曾這樣論述,「世南書跡本自稀,而楷法尤不易得,不者唯《破邪論序》,稍大者《孔子廟堂碑》而已,《破邪》積能之極,幾奪天巧,所以不入二王室,猶似不能忘情於蹊逕耳。」此帖歷來轉輾翻刻者不少,如《玉煙堂帖》、《停雲帖》、《清鑒堂》等諸法帖,尤以《越州石氏本》為最佳。

虞世南(558-638),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浙江餘姚人,唐初書法家,文學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其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於他,故字伯施。

唐太宗稱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虞世南死後,唐太宗慟哭:「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仕隋為秘書監,賜爵永興縣子,世稱「虞永興」或「虞秘監」。授青光祿大夫,謚文懿。沉靜寡慾,精思讀書,至累旬不盥櫛。文章婉縟,見稱於僕射徐陵,由是有名。在隋,官秘書郎,十年不徙。入唐,為秦府記室參軍,遷太子中舍人。太宗踐祚,歷弘文館學士、秘書監。卒謚文懿。太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手詔魏王泰曰:「世南當代名臣,人倫準的,今其雲亡,石渠、東觀中無復人矣。」虞世南書法剛柔並重,骨力遒勁,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唐初四大家」。其詩風與書風相似,清麗中透著剛健。因是近臣,故侍宴應詔的作品較多。代表作有《出塞》、《結客少年場行》、《怨歌行》、《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等。其中後三首詠物詩(即《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分別寫竹、蟬和風,緊緊抓住對象特點,刻畫得相當傳神,例如《蟬》詩寫蟬飲清露,棲(梧桐)高處,聲因高而遠,而非是依靠秋風,寓意君子應象蟬一樣居高而聲遠,從而不必憑藉、受制於它物,世南描摹狀物、托物言志之功夫可見一斑矣。集三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三十六)。

虞世南曾跟從王羲之的七世孫、隋朝書法家智永禪師學習書法。他的字用筆圓潤,外柔內剛,結構疏朗,氣韻秀健。傳說唐太宗學書就是以虞世南為師。唐太宗常感到「戈」字難寫。有一天,他寫字時寫到「戩(jian剪)」字,只寫了「晉」的半邊,讓虞世南寫另外半邊的「戈」。寫成以後,唐太宗讓魏徵來鑒賞,魏徵看了說:「今窺(看的意思)聖作,惟戩字戈法逼真」。唐太宗讚歎魏徵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書法了。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孔子廟堂碑》等。初唐的書法家繼歐、虞之後的是褚遂良和薛稷。貞觀十二年,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慟」,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懿。虞世南死後,唐太宗慨嘆地說:「世南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卻是隋煬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寵,隱瞞外間起義消息。當時虞世基一家人貴寵無比,擬於王者,惟獨虞世南一人謹慎艱苦,只知讀書寫詩。宇文化及殺掉煬帝後,一幫禁衛軍闖入殺虞世基,虞世南號泣向軍士求情,請以身代家兄挨刀,當然沒獲允許,眾人把虞世基一家猶如砍瓜切菜一樣殺個精光,估計士兵們平時對這位文質彬彬的公子印象不壞,舍之而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清末狀元張謇日記墨跡
元代楊維楨《城南唱和詩冊》
草聖張芝草書匯總
明末清初王鐸尺牘刻本《琅華館帖》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你走了,再也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了!
康有為:如果誰沒有見過此碑,就沒有資格談論書法
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講這個故事就足夠了
媽媽我想死!談論我的病情,能讓我說一句嗎?母親回答「行」
如果誰沒有見過此碑,就沒有資格談論書法
梁文道:我們該如何與小孩談論死亡?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論生死?你可以這樣做
世界各地興起「死亡咖啡館」,輕鬆談論死亡,你要不要來?
兒皇夢已碎!奧巴梅楊:我再也不會談論皇馬了!
廣欽老和尚:有人跟你談論是非時 可以這樣應對
當我們談論敢作敢為時,我們都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讀書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死亡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說人的是非是惡念,別人來與你談論是非,怎麼應對?
別人找我談論是非,我該怎麼辦
福利|當我們談論「龍」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葉兆言:人人都在談論莫言,卻很少有人讀過他
當我們談論八卦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切赫:當我和溫格談論足球,我們能夠聊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