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我和「她」有個約定!

我和「她」有個約定!


我和「她」有個約定!



2016-11-22 晴

她:「我有個問題想諮詢你。」


我:「請講。」


她:「我兒子現在6歲,上幼兒園大班,現在有個問題很困擾我,就是兒子很好動又好講,他在上課的時候,只要老師一張嘴,老師在上面講,他就在下面講,不管我怎麼說,他就是不聽,老師也拿他沒辦法,就一直打電話投訴。」


我:「過去你有跟兒子溝通這個問題嗎?」

她:「一直都在溝通,說的時候都沒問題,但到了學校後又回到老樣子,這事讓我一直非常頭疼。」


我:「你是怎麼溝和他交流的?」


她:「我也不知道怎麼交流,就是一直告訴他,老師講話的時候,別在下面講話,這會影響老師講課和同學聽課。」


我:「你這麼說他聽得懂嗎?」


她:「聽懂可以,但就是不執行。」

我:「你知道說話的目的是什麼嗎?」


她:「說服對方。」


我:「別人會不會被你說服?」


她:「很難,你不是還有一個說服術嗎?」


我:「人是會被說服,不過不是被你,而是被他自己。」

她:「被自己說服?那我們充當什麼樣的角色了?」


我:「引導者,說服其實就是一個引導的過程,或者是對外展示的過程,這是在充分了解對方需求之上的一種引導行為,你不是去說服對方,你只是一步一步展示對方需要的,並告訴對方怎麼獲得,對方最終都是被自己說服。」


她:「還從沒這麼實踐過。」


我:「這種方法叫影響,天底下只有一種方式可以影響對方,就是明確對方想要的,並告訴他怎麼獲得,你就好比是一個導遊,你帶遊客遊覽並講解,但好風景都是客戶看到的。」

她:「孩子這麼小可以引導嗎?如果大一點懂事了,估計這還行,他才6歲,會不會沒辦法影響,畢竟還不太懂事。」


我:「他能聽懂別人的講話嗎?」


她:「這個沒問題,但說話要簡單一點,要不他聽起來會很吃力,需要你反覆多次解釋。」


我:「過去我和13歲小女孩交流過,效果超乎想像的好,但交流過程必須以對方為中心,時刻關注對方的感受和變化,這個過程給我一個很深的觸動,小孩子都很懂事,不懂事的都是家長。」


她:「道理都懂,主要是看落地,過去我也跟幾個老師交流過,他們說的道理都挺對,甚至是一套一套的,但就是不好使……」(她開始給我出難題了)


我:「你兒子現在在旁邊嗎?」


她:「在房間自己玩。」


我:「能不能把他叫出來和我交流一下?」


她:「我去把叫他過來。」


我:「不是把他叫過來,是把他請過來,並且問他是否有意願,千萬別逼迫他,只要你強迫他,他立即就會產生對抗,此時無論我說什麼,他都無法接受到,只要他沒意願,一切都還沒開始。」


她:「我好像明白一些了,過去我就是有點強勢,總是直接讓他去做,很多時候他也行動,總是覺得他不是很情願,但我又跟的有點急,他也就去做了,但總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我:「從現在起,千萬別把你當成他的媽。」


她:「我就是她的媽,不當媽那當什麼啊?」


我:「除了不是媽,其他角色都可以,比如朋友、知己、玩伴、同學等,只要你把自己當成他媽,你和他立馬就處於不平等狀態,你也不會發自內心尊重、理解、認可他,因為你會對他有各種要求。」


她:「這樣還能影響他嗎?」


我:「影響不是靠嘴說的,而是靠你的言行舉止,說只是一種連接釋放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根本是教育自己,孩子只是鏡中的自己,就好比一個投影儀,我們就是膠片,孩子就是幕布上的投影,我們是原件,我們是怎麼樣的,孩子就是怎麼樣的。」


她:「如果這樣,我在他面前還有權威嗎?他還會聽我的嗎?」


我:「權威不是壓迫、要求和命令,權威是一種影響力,是別人心甘情願的執行你的指令,並不帶有任何身份的,如果靠身份地位的,那你使用的是權利,甚至是威權,這種不是不可以,但很容易帶來對抗,就是會讓他壓抑,壓抑後他就會想辦法反叛,就是我們常說的叛逆期,如果你一直支持他,哪還有叛逆期的說法?」


她:「看來做父母還是很有挑戰的。」


我:「教育的本質是引導,核心在於身教孕育,別再想著教育他,時刻想著教育我們自己,我們時刻把自己修鍊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你是怎麼樣的,你的孩子也會是怎麼樣的。」


她:「這次清晰了,我去把他請過來,讓他和你交流一下。」


我:「你就說,媽媽剛剛和一位叔叔交流,說到你非常有活力,他也想跟你交流一下,你可以過來跟他交流交流嗎?」


她:「我立即去。」


2分鐘後她和她兒子過來了。


我和她媽媽是語音交流的,他過來指的是來到電話面前,可以通過語音彼此建立連接。


她:「他來了,兒子,跟叔叔打個招呼。」


我:「請問你叫什麼名字?」


她:「他叫劉暢(化名),今年6歲……」(我打斷了她媽媽的介紹)


我:「我不是問你,我是問他,從現在開始,你不用回答,看著我和他交流就好,你兒子現在6歲了,他已經是個大人了,以後別再稱呼他兒子,直接稱呼他的名字,那是世界上最神聖的聲音,因為這兩個字就代表他。」


她:「接下來你說我聽就好。」


我:「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


他:「我叫劉暢。」


我:「今年多大?」


他:「6歲。」


我:「聽你媽媽說,你在學校很活潑,很喜歡講話,老師一講話你也講,為什麼老師講你也講?」


他:「……我就想講。」


我:「你知道這樣會影響老師講課嗎?」


他:「不知道。」


我:「這樣還會影響別的朋友學習哦。」


他:「哦。」


他剛開始過來並不是很配合,還很調皮。


我:「你有沒有一直想要但沒得到的東西?」


他:「我想要一個自行車。」


我:「媽媽買給你沒有?」


他:「沒有,他說我還太小,要3年級給我買。」


我:「現在想要嗎?」


他:「想要。」


我:「如果我讓媽媽買給你一輛自行車,你可不可以在老師講的時候不講?」


他:「不可以。」


我:「你還想要自行車嗎?」


他:「想要。」


我:「那可不可以老師講的時候你不講話?」


他:「可以。」


我:「你確定可以做到嗎?」


他:「可以。」


我:「如果做不到怎麼辦?」


他:「可以做到。」


我:「光說沒用,得需要一個約定,有沒有哪樣東西你是不想失去的?」


她媽媽插了一句:「壓歲錢。」


我:「你擔心失去壓歲錢嗎?」


他:「擔心。」


我:「你有多少壓歲錢?」


他:「幾百塊。」


她媽媽插了一句:「300多。」


我:「如果做不到,你願意拿出多少錢?」


他:「50。」


我:「能不能拿出來當保證金?」


他:「不行。」


我:「你還想要自行車嗎?」


他:「想。」


我:「你可以拿50元當保證金嗎?」


他:「可以。」


我:「我們可否寫個承諾書?你寫一份,媽媽寫一份,以一個周為期限,做到了媽媽就給你買輛自行車,不過只可以在公園和小區騎行,一旦騎上路就要收回,這樣可以嗎?」


他:「可以。」


我:「孩子她媽媽可以做到嗎?」


她:「他可以我就可以。」


……


看似這個過程很順暢,但當時交流前後卻用了一個小時,順帶說句題外話,這是沒辦法的辦法,用這種交換的方式,會讓子女變得物質,如果只是到這裡,那就結束了。


當他執行的時候,就要開始逐步引導到精神,這個過程就是一種意志力的體現,意志力就是自我引導的精神力量,自行車只是一個媒介,透過這個媒介讓他形成自我約束。


絕對不能用簡單的交換代替孩子的成長,如果他明白後,他以後就會利用各種方式來要挾父母,以便實現他的目的和需求,這樣會很不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還是那句話,教育子女根本在於教育自己,想讓子女變優秀,先讓我們優秀,想讓子女卓越,先讓我們卓越。


子女就是鏡中自己!


實幹QQ:449057873 微信公眾號:sgnote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幹日誌 的精彩文章:

TAG:實幹日誌 |
您可能感興趣

我跟你有個約定
我和花香有個約定
我和太極有個約定
我與火炮有個「約定」
我和跑步有個約定
我和減肥有個約定
我與你有個約會
這個國慶假期我和律謙有個約定!
我和壹鷲有個約會
我和自然有個約會
秋天裡,我與你有個約會
我和珠寶圈的你有個約定,我們在深圳不見不散!
「我和老政委有個約定」
我和相機有個約會!
你過來,我有個炮跟你約一下!
我與多肉有個約會!
我和上帝有個約會
屬兔的你,註定有個「大劫」,你渡完了嗎?
華電和你有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