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銷售目標從500億美元下調至300億美元,優衣庫怎麼了? | 好奇心小數據

銷售目標從500億美元下調至300億美元,優衣庫怎麼了? | 好奇心小數據



美國市場不景氣,日本、中國市場銷售增速放緩。更棘手的問題在於,極速擴張計劃未能實現後,過剩的產能該如何處置以降低連帶效應所產生的風險?


2015/2016 財年結束後,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將其 2020 年的銷售目標下調到了 3 萬億日元(約合 300 億美元),而在 2012 年首次設立 2020 年目標時,這個數字是 5 萬億日元。


不管是 3 萬億還是 5 萬億,整個目標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美國市場。按照 2012 年設下的計劃,美國市場應該在 2020 年達到 100 億美元(約合 1 萬億日元)的銷售目標,佔到迅銷公司全球年銷售額的 1/5。不過,美國市場如今的具體數字恐怕是迅銷的難言之隱了。在最近一個財年中,美國市場的虧損又擴大了。


在最近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迅銷公司主席柳井正表示,「我們計劃通過有機增長來實現 3 萬億日元的目標。」

所謂的「有機增長」,指的是不通過外部收購,而主要藉助於優衣庫、GU 這兩個品牌的增長。早在 2014 年,迅銷曾計劃收購 J.Crew 的母公司 J.Crew Group 來助推集團的 2020 計劃,不過這項交易最終終止,雙方並未公布原因。


依靠有機增長實現 3 萬億日元的目標,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算一筆帳,迅銷如果要在 2020/2021 財年實現 3 萬億日元的銷售目標,那麼在如今 1.8 萬億日元年銷售額的基礎上,其未來五年的年銷售增幅平均至少要接近 11%。這個數字在過去三年中分別為 6.2%(2015/2016 財年)、21.6%(2014/2015 財年)、21%(2013/2014 財年)。


11% 的增幅並非沒有可能,但如果僅僅依靠優衣庫單品牌來實現增長,可能有不少的壓力。在優衣庫增長最快的大中華區,其銷售額已經開始放緩,這也是優衣庫急於在歐美及東南亞市場擴張的原因之一。


優衣庫的姐妹品牌 GU 可能具備更強的增長潛力,儘管它如今的年銷售額只有優衣庫的約 1/9。

在最近一個財年中,優衣庫品牌為迅銷公司貢獻了約 81.5% 的銷售收入,被歸類到「全球品牌」中的 GU 的銷售額雖然相對較低,但過去一年的銷售增幅達到 32.7%、經營利潤增幅超過 34%。GU 成立於 2006 年,受眾定位更年輕,設計上對潮流元素更敏感,價格也更低。


目前,GU 在全球運營著不到 400 家門店,其中約 350 家位於日本。按照 GU 近日公布的計劃,該品牌預計以每年開設 40 至 50 家新店的速度在日本市場擴張,並在未來三年實現在全球市場開出總計約 50 家門店的計劃,屆時國際市場銷售將佔到 GU 品牌總銷售額的 10%。在此之前,迅銷曾表示將於未來 10 年中在日本以外的國際市場開出 1000 家 GU 門店。


柳井正稱,他希望進一步完成 GU 在亞洲市場的擴張,並在未來將品牌引入美國市場。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同時暗示,未來可能將 GU 與優衣庫合并,不過柳井正並未對此做出具體解釋。


優衣庫最大的心病還是美國。



目前,優衣庫在美國設有約 45 家門店,該品牌最早於 2005 年進入美國市場,並於 2006 年設立紐約旗艦店。我們曾撰文分析優衣庫在美國市場面臨的困境,其中關鍵的一點在於門店的選址。過去,優衣庫曾將初入美國市場的門店選擇在了非大都市的商場里,這並不利於品牌知名度的塑造,而且,相對而言,小城市的消費者對外來品牌的積極性可能也更低。


優衣庫應該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柳井正稱目前的門店策略是注重於大城市,這些地方的消費者「欣賞服裝的質量,並且關注流行趨勢」。在過去兩年中,優衣庫已經相繼在芝加哥、西雅圖、波士頓設立了門店。


優衣庫在美國



2005 年 優衣庫進入美國市場,新澤西州開店

2006 年 優衣庫首家全球旗艦店在紐約 SoHo 地區開業


2011 年 優衣庫紐約第五大道全球旗艦店開業


2012 年 首家位於美國西海岸的優衣庫門店在舊金山開業


2012 年 迅銷收購洛杉磯服裝公司 J Brand Holdings 大部分股權


2015 年 迅銷公司主席柳井正在《紐約時報》印刷版及網站刊登廣告,寫了一封《你好,美國》信


2015 年 首家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優衣庫門店在芝加哥開業


2016 年 優衣庫 SoHo 全球旗艦店重新裝修並開業,引入更多日本元素


不過,優衣庫現在在美國市場之外所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在於,如何刺激品牌在日本和大中華區這兩個最大的市場的發展,尤其是抑制業績下滑的趨勢。





儘管優衣庫曾在 2014/2015 財年於大中華區取得銷售增幅接近 50% 的增長,在近兩年的「雙 11」中也一直於服裝品類中名列前茅,但品牌在 2015/2016 財年中已經表現出了增速下滑的跡象,其中,大中華區營業利潤錄得 5.5% 的下滑。在日本,優衣庫銷售額雖同比上升 2.5%,但這一業績是由產品價格下調所帶來的結果,在日本,優衣庫過去一年的營業利潤同比下滑了 12.6%。


迅銷還必須面臨產能方面的風險管理:在將銷售目標由 5 萬億日元下調到 3 萬億日元的過程中,預先布局的生產線、產能及人力資源都會產生過剩,由此引發的連帶效應將使之處於危險當中。




題圖來自迅銷



一直被視為酒店業威脅的 Airbnb,它的野心可不止於此





他曾經在人藝做了 10 年話劇導演,現在拍了流行網劇《法醫秦明》





設計史上有很多把著名的椅子,而這一個因為讓你更愛工作而著名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到2021年,中國的烈酒銷售額將超過4500億美元
世茂股份上半年銷售同比漲33%至100億元 完成目標59%
合景累計銷售145億元 長實上調全年目標至350億港元
日銷售額從3千飆至30萬元 是什麼成就了這100倍的增長?
銷售額破9億、門店18000家,恆大咔哇熊2017年有啥新目標?
恆大半年銷售2441億,全年將超5000億
一家線下二手奢侈品店,年銷售7000萬、毛利1000逾萬,究竟靠的是什麼?
9月銷售掃描:從2000億到1000億的房企梯隊
小米銷售打破了紀錄,9月份的30天內賣出了1000萬多台
1600萬+4070mAh,這款4G運存的國產手機現已降至1299元還在銷售
後置2000萬+3G運存,這款兩年前的華為旗艦現已降至939元仍在銷售
萊蒙國際上半年合同銷售額減少55.66%至12.50億港元
小米的7年之癢:米粉節銷售金額從20億降到了10億
預計2017年美國網路旅遊銷售額接近1900億美元
34歲小伙兒,憑啥創業5年,年銷售額達到4000萬?
9月18-22日儲備棉輪出標準級銷售底價14623元/噸 下調207元/噸
廣汽20年銷售收入2萬億 從虧損到世界500強蛻變
QYR:2016中國雷帕黴素抑製劑的總產值為2億多元,銷售額近5億元
中海首8月銷售增26%至1630億港元 累計購地4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