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文有仁——通過「知力」 走向科普創作之路

文有仁——通過「知力」 走向科普創作之路


文有仁——通過「知力」 走向科普創作之路



(高級編輯,新華社新聞研究所顧問,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翻譯委員會顧問,1987~2013年《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編委。在《知識就是力量》首發文於1961年3月刊,總第51期,《動物的生物無線電聯繫》。)

精彩內容


我能夠從事科普創作,得感謝《知識就是力量》。猶記得在《知識就是力量》1962年第2期上刊登的拙文《合成蛋白質的「密碼」譯出了》,還是國內最早一批介紹遺傳基因的科普文章。


20世紀50年代,我從軍隊轉業到新華社。因解放前曾在大學讀數學系,我被安排到國際科技報道的崗位。當時,我國正開展第一個五年計劃,迫切需要了解國外的科技發展,這成為我的重要工作任務。科技門類眾多,我那點數學知識根本不夠,也不可能讀到那麼多科技書籍。


1956年《知識就是力量》創刊,我成了它的忠實讀者,通過其刊載的各個領域的科普文章充實自己。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我編譯了許多蘇聯塔斯社有關的新聞供國內媒體採用,但媒體報道量滿足不了國內受眾的需求。《知識就是力量》的編輯希望我將掌握的塔斯社和蘇聯報刊的大量有關報道和文章選譯出來,在雜誌上刊載。此後,從選譯、摘譯、改寫到創作,我從《知識就是力量》的忠實讀者轉變為並肩作戰的作者,報道的領域也從航天科技擴展到其他眾多門類。可以說,我是從《知識就是力量》開始走上科普創作之路,我的老伴單樨也緊隨著我,加入了《知識就是力量》的科普創作隊伍。

1984年,我和單樨去波蘭擔任新華社華沙分社記者。期間,我們持續為「知力」供稿。1987年8月,第二次國際「共生星」現象討論會在華沙舉行,我為新華社采發了新聞,也為「知力」寫了科普文章《怪星之謎》。1988年底,我們夫婦回國以後,也有更多的精力為「知力」寫稿,在上面發表的大量文章都飽含了「知力」編輯同志的心血,我也和「知力」的王麥林及齊仲、肖枕石、曹嘉晶等同志結為要好的朋友。由於我長期為「知力」提供航天科普稿件,積累了大量資料,在此基礎上於1962年春寫成《答幻想飛向星星的孩子》,此書受到了國外讀者的熱烈關注。


編輯:胡小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含羞草只要一碰它就會動?
葉永烈——「當時,我自費訂閱的唯一雜誌」
圓夢「呼風喚雨」,人工也能影響天氣?
啦啦啦,鬼馬萬聖節將至,歡樂南瓜健康吃
今日寒衣節,你真的了解死亡那些事么

TAG:知識就是力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科幻走向夢想之路
有孚茶書院:致力傳承餘杭徑山禪茶文化推動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
看華為如何助力東風通信走向「雲之路」
從技術走向管理
使英國風景畫走向獨立道路的大師威廉·透納作品欣賞!
文殊智慧走向世界
助力「一帶一路」 推動民族音樂走向世界——專訪敦煌文博國際理想節總導演黎冬
法國菲利普·畢基埃出版社:莫言等中國作家走向世界的橋頭堡
「冀作核雕」從永清走向世界被贊「東方神技」
《基礎冥想課程》-引導生命走向幸福平衡
雙黃線熱狗:引領創業者走向財富之路
外星文明伴隨科技發展而走向毀滅
興趣是啟蒙老師,堅持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續航老師
靈魂的神秘主義探究能走向「科學化」嗎?
一文讀懂國歌門:特朗普與美國體育界正走向決裂
深度好文:原諒和理解父母是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中國海洋探測能力的提高 逐步走向深海、遠海
李德南專輯之五:走向生命的澄明之境——重讀《我與地壇》及其周邊文本
由知識走向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