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



作者|鈕先鍾,著名戰略思想家、學者

來源|《中國戰略思想史》


儒家之祖為孔子,其戰略思想已見前述。孔子死後,其門弟子分別傳授其學。韓非謂「儒分為八」,史記成孔門受業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七人,足以想見儒家之盛。但其學派中能著書立說傳於後世者並不多。其思想足以成家而文獻又可征者,到戰略時僅有孟荀二人。所以史記把他們合并成為一篇「孟子荀卿列傳」。


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人,子思為孔子之孫,其學出自曾子。所以,孟子是間接師承孔子。他也以孔子為模範,曾自謂:「所願則學孔子」。孟子一生,始而設教,繼而周遊,終而歸老,生平行事也極似孔子。當他周遊列國時,聲譽日隆而生活日裕,但雖然在各國備受禮遇,其理想則無從實現。


荀卿的遭遇與孟子差不多,少年曾遊學稷下與齊相論國際安危形勢。以後去楚為蘭陵令。再回到齊國,在稷下「最為老師」。旋復去齊,適秦返趙。在傾曾與應候論秦政,在趙位居上卿,與臨武君議兵於孝成王之前,若史記「卒葬蘭陵」之說可信,則似其暮年又復居楚。總之,他又還是像孟子一樣,並不曾受到任何國家的重用。

孟荀二人都有書傳世。若以史記為據,則「七篇」應為孟子所自著。然書中對孟子所見時君,如梁惠王、齊宣王等,皆舉其號,如孟子自著書,則決無所見時君均先孟子而卒之理。又書中孟子弟子也都稱「子」,例如樂正子,孟仲子等,如為自著也決無稱其弟子為「子」之理。所以,蔣百里先生認為七篇並非孟子自著,而可能是由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所編撰。此說實頗有理。


荀子所著之書,漢書藝文志稱孫卿子三十三篇,今本為三十二篇。劉向敘錄認為其書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復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是劉向校定之本本只三十二篇,漢志作三十三篇實為筆誤。唐楊倞為之作注,始改名荀子。其有文有賦,篇題有義者居多,與論語孟子不同。三十二篇之中有似為他人所述者,有似出門弟子所記錄者。故其全書絕非完全出自荀卿之手。


不過,孟荀二書雖不一定是手著,但大致能代表他們的思想則又似乎很少人有表示疑問,所以,至少可以說,從兩本書中是可以發現儒家在戰國後期的思想梗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FBI再爆柯林頓129頁陳年舊案材料,希拉里繼「郵件門」之後再遭重擊
國務院智囊趙昌文: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或在L型後,對經濟將有新提法
中國戰略思想史:戰國時代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七課
清華大學教授吳大輝:制裁與反制裁,歐俄相互經濟加害難長久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戰國時代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元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左傳中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姜太公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縱橫家與陰陽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戰略家與著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時代戰略思想的總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商鞅變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李斯完成統一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明朝開國階段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范睢與遠交近攻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秦滅六國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齊秦爭霸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二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的思想體系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張儀與司馬錯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