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與古琴
點擊播放 GIF/69K
我跟隨巫娜老師習琴已逾半年,還有最後一期,今年的密集課就結束了。得知老師有一些新的計劃和打算,甚是歡喜。從最基礎的心法和指法開始,持之以恆地跟隨老師習琴,這是我的福分。
我常常會被巫娜老師和她的團隊所感動,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團隊的工作方式和細節;無論是課堂上的耐心、細緻,還是課下的各種分享,以及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學的這份堅持,都讓我由衷的敬佩和感恩。
很榮幸被巫娜老師點名,跟大家分享關於「精神分析與古琴」的一些心得體會。
我是一名臨床心理工作者,主要從事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我們的工作是可以雙向選擇的,這意味著,病人可以選擇合適自己的治療師,治療師也需要選擇合適自己的病人。如果雙方經過初次訪談之後,覺得彼此不合適,那麼任何一方都有權拒絕一起工作。
我的來訪者基本都是相對健康的人,但他們或許在人生的某個節點遇到一些困難或苦惱,又或者是因為兒時的一些養育經歷,讓他們的某個人格部分滯留在那裡,因此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人際關係的問題。但是他們都有強烈的想要了解自己和理解自己的意願,同時,他們也願意承擔精神分析帶來的直面自己的痛苦,也具備堅持和遵守精神分析的治療設置的能力,於是他們來找我做談話治療。
在一次又一次的意識或是潛意識的交流中,或通過一年又一年我們一起努力工作,來訪者開始慢慢了解自己、覺察自己,獲得一些領悟。漸漸地,他們可以理解自己或者別人,在不斷接納自己的過程中,也開始去接納別人;接納他們人生當中的諸多缺憾,和自己握手言和。雖然我描述這個過程僅用了最精鍊的幾句話去概括,但是這個過程的行進實在是異常艱難且漫長,需要我和我的來訪者共同努力,一起去承受痛苦和悲傷。
我們可以共享那些含淚的微笑和他們頓悟時的釋懷,最終有一天,彼此笑著說再見。分離往往都是很憂傷的,但這是一種新的分離,有機會讓來訪者獲得許多不同於以往的體驗。帶著這些體驗,他們可以學會內省和自我分析,可以開始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開始有機會去體驗和以往不一樣的人生。
這就是精神分析帶給人最寶貴的體驗。
(一張改變世界的躺椅)
圖中這張有著濃厚的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躺椅,就是著名的弗洛伊德的躺椅,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改變世界的躺椅」,據說是1890年弗洛伊德的一位病人送給他的。它看上去很厚實,鋪著很昂貴又很有伊朗風格的毯子,上面還有幾個老舊的靠墊。這張躺椅的後面有一把椅子,過去,精神分析師就是坐在這把椅子上,病人是看不到他們的。
這位病人是非常開心地把這份禮物送給了弗洛伊德,那潛台詞就是說,我已經好了,我不再需要躺在這個地方了。而弗洛伊德也是很開心地被病人「拋棄」。這樣的「拋棄」,被我們這些精神分析臨床工作者視為禮物——當我們的來訪者被療愈,可以離開我們、可以拋棄我們的時候,我們覺得這是一份禮物。這張躺椅現在依然存放在倫敦的弗洛伊德故居,這也成為我們每一個從事精神分析的臨床工作者都想去朝拜的一個地方。
在跟隨巫娜老師學習古琴的這段時間裡,我有了一些新的體驗:精神分析和古琴居然也有很多相通之處。
比如,古人彈琴更多的是和自己對話,而精神分析,其實也是一種西方式的禪修。一旦開啟精神分析的治療,你將會持續地啟動和自己的內在對話的模式。通過這些長久的對話,你漸漸開始了解你自己,開始學會內省。
再如,古人也對知音彈琴,而精神分析,也是如此。你需要找到一個可以聽懂你在說什麼的人,這很重要。也許有時候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或者想說什麼,甚至你什麼都不說,但是,一名訓練有素的精神分析師是可以覺知和感受到你,可以讀懂和翻譯你的內心。
這是從來訪者的角度來感受古琴和精神分析的關係,我作為一名治療師的角度亦有不同體悟。
記得在李孔元老師的課上,他說過一句話:「彈琴的時候,我全然的和琴在一起,不分彼此,你中有我。那麼不彈琴的時候,琴是琴,我是我」。在精神分析中,這種在一起,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叫共情。簡單來講就是,我雖然不是你,但我對你的感受也有同樣的感受。我可以感受到你的感受,所以我知道你在說什麼。當工作結束,來訪者離開我的工作室,我是我,他是他。不會分不清哪些是我的情緒,哪些是他的情緒。
在剛結束的密集課上,巫娜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一句話:不表達的表達。老師的新感悟讓我也非常地為她歡喜。聽老師彈奏《陽關三疊》,中正平和,意味深遠,但又很淡然,有一些如如不動的意思。沒有很激烈的情緒起伏,你依然可以體會到琴聲中的那份情感。這些情感就是那樣淡淡的,但是又很確定的在那裡。我個人認為,中國美學的最高境界就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在精神分析的治療中,來訪者經常會情緒激動、反應激烈。作為治療師,我需要感受他的難過和悲傷,但我也有能力控制我自己的情緒,不會和來訪者一起哭泣。我難過著你的難過,但我有力量帶著你一起面對你的難過。所以如如不動也是在精神分析中需要去修鍊的。
聽了老師的《陽關三疊》,我更加確定,就這樣淡定的,也很確定的在那裡就可以了。我也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力量自愈,都會在不早不晚的時候,遇到那些可以療愈自己的人或物。也許是一位精神的指引者,也許是一些生命中重要的人,也許是一名有職業素養的精神分析師,更或者,就是一床古琴。
來自於學員曾凡慧在「巫娜古琴傳習全國學員群」內的分享。
點擊播放 GIF/84K
※巫娜:告別喧囂
※古琴傳習 《琴道》導讀
※清夜聽琴 漁樵問答
※畫中琴 幽篁坐嘯圖
TAG:巫娜古琴 |
※古琴藝術與道家精神
※書法精神與古琴琴韻
※古琴特輯 神秘的古琴
※古琴與琴德
※古琴吟與猱
※古琴
※琴趣之古琴與帝王
※古琴曲講解《神人暢》
※太古遺韻『古琴與書畫』講座
※探尋古畫、古琴和古詩中的禪境
※古畫、古琴和古詩中的禪境
※古琴古今 漫談古琴文化
※古琴與書畫
※古筝和古琴 你分得清它们的区别吗?
※古琴的鑒賞與收藏
※古琴傳統樂理
※古琴與書房文化
※古琴「九德」
※「古琴」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