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試談修道者的孤獨與寂寞

試談修道者的孤獨與寂寞

試談修道者的孤獨與寂寞



在一般人眼裡,修道者總是孤獨與寂寞的。他們總是過著晨鐘暮鼓,清燈伴黃卷,形單影孤的清淡生活,與世無爭,常表現為孤獨與寂寞的樣子。但是為何多少年來,都有不少修道者,願意過著這種生活方式呢?這種孤獨與寂寞的生活方式裡面,有什麼原因值得這些修道者耗上畢生精力去做呢?是註定他們的生活方式就得這樣呢?還是另有什麼原因讓他們有理由過上這種生活?下面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聖人孤獨與寂寞是為了什麼


孤獨與寂寞,不但是一般常人有之,一般修道人有之,其實連聖人也有。但是聖人他們為何願意過著孤獨與寂寞的生活呢?他們應該有自己的追求吧。追求的是什麼呢?

試談修道者的孤獨與寂寞


《道德經》二十章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晦,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眾人因迷醉於名利而歡樂,像享受豐盛的美味,又像在春天登上高台而欣賞美景。聖人卻唯獨一人過著淡泊的生活,沒有一點慾望萌動的徵兆,像剛出生的嬰兒那樣還不知道發笑。頹廢啊,好像無所歸依。眾人都有多餘之物,而作為一位聖人,卻唯獨像有所遺失。聖人表現出愚人的心態,好像非常愚蠢的樣子!世俗的人都精明,聖人卻顯示唯獨像昏昧;世俗的人都分析明辨,聖人卻表現得唯獨沉默。恍惚啊,像走到昏暗的地方,冷落啊,像無處棲息。眾人都有所作為,聖人唯獨表現出愚蠢而鄙陋的樣子,聖人雖然獨自和眾人不同,然而卻重視生養萬物之本——「道」。

試談修道者的孤獨與寂寞



聖人之所以與眾人不一樣,願意過著孤獨與寂寞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追求這個作為萬物之母的「道」。

二、孤獨與寂寞的快樂


有些修行者,在外面看來顯得非常孤獨與寂寞,他們內心沒有太多的貪念,所以內心就清靜。當人們內心清靜時,就不會有太多的貪求,所以他們就表現安靜而顯得默默無聞。一般不了解的人,就認為他們生活得孤獨與寂寞。《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在修道方面,內心清靜可以說是天下修行的規範。當內心清靜時,自己的心靈就會安靜下來,七情六慾也就減少,就不會有太多的非分之念,從而不會去追求一些無用而痛苦的事情。所以一些修行高深的道長,平時內心嚴格遵守戒律,專心致志地修行,達到虛靜狀態,可以體會更深遠玄妙的內容。《南華經》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修養達到一定高度時,可以將自己身體忘掉,進入一種物我兩忘境界,即《南華經》所說的「坐忘」,從而體會生命的另一狀態。另一種狀態下,反而能體會到生命的高速運行,《南華經》稱之為「坐馳」。即當身體安靜,而精神層面反應則更靈活而快速,從而達到內在的一種通達明亮。故內心清靜而無所求的修行者,表現出的樣子則好像孤獨與寂寞一樣。但其實,他們只是形體孤獨而內心並不寂寞。

試談修道者的孤獨與寂寞



三、忍耐孤獨與寂寞才能更好地悟道

《道德經》第十六章中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當我們內心達到空虛已極的境界,保持清靜得深厚的狀態,這樣更能認識到事物的變化。萬物競相生長,我們就可以觀察它們的循環歸復。


萬物眾多,都要復歸到它們的根源。復歸到根源,我們稱之為進入一種靜態,進入這種「靜態」時,我們就稱之為是一種歸複本性方式。當歸復到本性時,就能發現事物在一定條件下保持常態而不變的法則,懂得這種常態不變的法則的道理後,才能明白事物及生命的本質。如果不懂得這種常態不變的法則的道理而輕舉妄動,那就會遭到凶兆。懂得這種穩定法則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會做到公正無私;能公正無私才會使人們歸向;能使人們歸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會符合「道」,能遵循「道」才會長久,從而終身不遭受危險。

試談修道者的孤獨與寂寞


《易經》里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因此,當我們處於寂靜的狀態中,才能更好地體悟道的玄妙,才能讓我們在生活中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從而變得安全。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聖人內心的專一,是天下修行的一種共同法則,也是排除內心孤獨與寂寞的最好良方。一般不理解廟觀生活的人,認為廟上的生活皆是孤獨而寂寞的。一般人都害怕出家而承受這種孤獨與寂寞的痛苦。人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他們不懂修行者的內心世界或是修行的快樂。其實出家人內心更充實而幸福。因為他們有聖賢們的智慧作為指導。所以,內在精神上,反而非常富有。因為他們的精神是專一的,一心一意的、非常虔誠地做著自己信仰的事情。內心裡有顆堅定的信心,他們時時感覺與太上道祖同在。有了這顆堅定的道心,從此不再感覺到孤獨與寂寞。不論什麼人,當內心達到專一的狀態時,是不會再感覺到孤獨與寂寞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王子去看一個修行者。王子看到修行者說,你一人在山裡修行,是不是很孤獨與寂寞?修行者說,我本來很快樂,但是你來了,我就不快樂,就變得孤獨與寂寞了。王子非常不解地問:為什麼?修行者說,你沒來,我與「造化」同在,你來了,我就要與你說話,而暫時與「造化」分開了,在內心不能做到專一的狀態,所以感到孤獨與寂寞。

試談修道者的孤獨與寂寞



一些藝術家,當他沉浸於自己的藝術境界里時,也會顯得如痴如醉,一個人也不會感覺到孤獨與寂寞。所以,一般世人認為修行者皆是痛苦的寂寞與孤獨,而實際上,得到修行內在快樂的人,他內心世界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他們甘願一生守過著表面上很寂寞而孤獨的樣子。這好比一個雕塑家,看著自己的雕像作品,幾個小時都不會感到自己孤獨與寂寞一樣。


因此,耐得住孤獨與寂寞的人,才能得到內在的智慧與快樂。好多事情,都是慢慢成功的,如果太急於求成,有時反而不好。所以,《道德經》中說「大器晚成」。往往有大成就者的人,都不是一下成功的,常常要耐得住孤獨與寂寞。如姜太公耐得住孤獨與寂寞,終於等來文王的賞識與重用。越王勾踐,耐得住孤獨與寂寞,卧薪嘗膽最後終於取得勝利。同樣我們龍門丘祖師,「磻溪六年,龍門七載」(《玄門功課經》),共十三年時間,忍耐了孤獨與寂寞,修道方能大功告成。


結束語


孤獨與寂寞在不理解或是沒有很好運用它的朋友,也許是一種痛苦。如果能耐得住孤獨與寂寞,有時卻可以從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智慧與快樂。很多大器晚成者,其實也是經歷過孤獨或寂寞才達到成功的地步。所以,孤獨與寂寞,對於世人來說,也許是一種無助的、痛苦的處境,而對於一個修道者來說,卻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幸福的事情!(作者:彭崇道,原載《中國道教》2009年第02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山碧霞祠 的精彩文章:

《太上感應篇》逐句講解:「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
香油灣和仙人影
道教的文化定位與文化擔當
真正聰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

TAG:泰山碧霞祠 |

您可能感興趣

試談王原祁「仿古脫古」的繪畫思想
試談道教科儀的功用
金所炫竟是母胎單身!坦言想嘗試談戀愛
人間何處無小寶?——試談《鹿鼎記》中的粗口與韋小寶的形象塑造
試談金彈子和老鴉柿
劉家和:試談研究史學的一些基本功
高工資怎麼談?謝小小支招面試談高薪,更有《運營之光》的正確打開方式
試談佛教文化與藝術——佛教建築
以人為本,有備無患——試談語文教學中的「備學生」
從同人到商業化的過程:試談《月曜日のたわわ》背後動畫與同人的啟示
《中國美術》2016年第3期:人物特寫——試談李少文先生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