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武威城外,高壩小鎮,有一座花園的殘跡,這就是牛家花園。清代從這裡走出了一位正二品大員——牛鑒。1842年,他參與了《南京條約》的簽訂。站在歷史拐彎處的牛鑒,他的是是非非至今讓人爭論不休。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牛家花園


出武威城,大約十分鐘左右,就到了高壩鎮,穿鎮而過,走20多米,有一排普通二層樓房。從一樓的門洞中進去,眼前是大片的莊稼地,有些豁然開朗的感覺。農田中間,卻是三面圍牆,一面開口的土圍子。帶路的朋友說,這就是牛家花園了。


武威牛家是一個顯赫的家族,牛鑒就是這個家族中的佼佼者。牛鑒字鏡堂,號雪樵,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官至兩江總督,是清代甘肅人中少見的高官。


土牆殘破,荒草遍地,這座花園的盛景已不復存在,它曾經獨領一方的神韻,我們只能從後人的講述中領略了。對於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尋訪者,在農田中幹活的村民很熱情。高壩鎮丁家園村村民李浩學給我們講述了他記憶中的牛家花園。牛家花園有上園和下園之分,共佔地20畝左右。李浩學小時候,牛家花園還很完整,房屋都是廊房,很是氣派。1961年起,人們逐漸拆掉了房屋,到20世紀70年代後,房屋基本上就拆完了,只留下了圍牆。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繁華過後成一夢。李浩學指著土牆邊上的幾棵高大松樹說,那些松樹都是當年「牛老爺」栽的。高壩鎮的人喜歡稱牛鑒為牛老爺。來時,我們曾在鎮子上問路,知道「牛家花園」的人不多,而知道「牛老爺」的人卻不少。這,或者是牛鑒被河南人稱為「青天大老爺」的緣故;抑或是人們心中「官老爺」的慣性思維的緣故。


牛老爺並不是天生的老爺。牛鑒小時候,家裡也很窮。此時,陝甘雖已分省,但鄉試仍舊在陝西三原舉行。家境貧寒的牛鑒,徒步1000多里前往陝西關中書院學習,等待考試。他在書院讀書時,沒有地方吃飯,常常到書院廚師家蹭飯,廚師待他極其寬厚,經常免費管飯。牛鑒考中舉人後,進京參加會試,到河南境內時,已經沒錢了,一些河南人很慷慨地資助了他,牛鑒才得以及時趕到京城,參加會試。據說,這就是後來他任河南巡撫時所作所為的根源。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花園一側有株難以合抱的大核桃樹,長得非常茂盛,濃濃的冠蓋,護佑著一方土地,當年牛鑒就曾在此樹下讀書。


牛鑒考中進士後,先後擔任庶吉士、御史、給事中、雲南糧儲道、山東按察使、江蘇布政使等職。真正讓牛鑒名揚天下的是在河南巡撫任上。道光十九年(1839年),牛鑒任河南巡撫,他一到河南就整頓吏治,禁止攤捐,很有政聲。兩年後,黃河決口,洪水包圍河南省城達兩月之久,牛鑒帶領吏民,堅守省城抗洪,最終堅持到了洪水退去。儘管他的這一舉措,後來被人們懷疑有報恩的嫌疑,但他確確實實有大功於百姓。


從此,牛鑒名聲大振。


城下之盟

牛鑒抗擊洪水獲得成功,自然被一些人視為能臣。1840年6月底,從廣東經廈門而上的英軍逼近長江口,形勢危急。人們想,牛鑒抗洪水都沒有問題,對陣英軍也應該沒有問題吧!於是,第二年,牛鑒就被任命為兩江總督。


一個生長在西北內陸的武威人,就這樣被推到了大海邊上,推到了歷史的拐彎處。


牛鑒是1841年10月任兩江總督的,次年6月,英軍進犯吳淞口時,牛鑒率所部駐寶山,起初命令吳淞守將陳化成撤退;陳化成堅持抵抗,後來看到陳化成取得戰績,又想撈些功績,就坐著大轎去前線,結果目標太大,被英軍擊中官轎,牛鑒倉惶而逃,引發全軍潰散,陳化成戰死,寶山失守。然而,在一本武威人寫的小冊子上,卻是這樣寫的:陳化成傳話,大勢已去,請牛制軍及早撤退,好策劃後事。


武威人眼中,牛鑒一生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治理河南洪水,另一件,就是參與《南京條約》的簽訂。武威人說,前一件是好事,有功於民;後一件是壞事,落下了罵名。很有些恩怨分明的意味。

「化成既死事,鑒知不能復戰,連疏請議撫。」這段記述很有意思,面對英國侵略軍,只有堅決抵抗。結果,「牛翰林」生花妙筆一轉成了安撫,敵我矛盾,也變成內部矛盾,安撫就行了。於是,清廷派遣耆英、伊里布前來談判,戴罪立功的兩江總督牛鑒也參與了談判。談判一度在南京靜海寺進行。有位英國人,曾記述過這一幕,牛鑒他們為了表明誠意,不僅讓衛隊解除武裝,還準備了豐盛的酒宴歡迎。在靜海寺看到的一切讓那位英國人很眼饞。一個沒有戒備的國家,一個只知吃喝玩樂的國家,怎能不引來野獸窺伺呢?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1842年8月20日,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條約》上簽字。後來,牛鑒又與耆英等奏請批准。條約簽訂不久牛鑒被革職拿問,起初定罪為「大辟」(斬刑的一種),後來又被派到河南中牟河工效力,之後又一路陞官,最後因鎮壓捻軍有功,再次成為正二品。


有人曾對,牛鑒在兩江總督職位上的所作所為做了總結,沒有什麼作為。他加強海防不力,敵兵來臨時抵抗不力,沒有任何的反駁接受英人條件,談判不力。


是是非非


李浩學給我們透露了一個信息說,牛府還在。我的幾位朋友不信,因為武威城內的牛府早就拆掉了,怎麼可能還在呢?李浩學堅持說,他經常進城賣菜,還看見呢。


我們決定進城看個究竟。進城後,一路走一路問人,但都說拆了。朋友們確定,李浩學弄錯了,將另一個古建築誤以為是牛府了。我想即便拆了,位置總還在吧。我們一邊打問一邊走,最後打聽到,縣府巷和楊府巷交叉處,有個教堂,那一帶就是牛府的舊址。有了這個信息,我們順利地找到了教堂。又問人,說是教堂邊上,靠街的那個小院落就是牛府舊址,此地早已變成了樓房。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牛鑒於咸豐八年去世。牛鑒的喪事讓武威人津津樂道,說是自南北朝以後1400年間甘肅第一大喪。此年,也發生了很多大事,清廷同俄、美、英、法簽訂《天津條約》。太平天國運動風起雲湧,先破清軍江北大營,再獲三河鎮大捷。侵害中國主權,保護洋商、洋貨,排斥華商、華稅貨的口子稅開始徵收了。中國海關落入外國人手中控制,鴉片貿易合法化。


牛鑒雖然下葬了,但對他的評價遠遠沒有蓋棺定論。相反,是是非非越來越多。在改革開放前,對牛鑒的評價是一邊倒「賣國」;後來對牛鑒的評價走了兩極分化,好壞各半;如今伴隨歷史翻案風的颳起,對牛鑒的認識也有了新觀點:當時英軍武器先進,中國沒有勝算,賣國條約終究要有人來簽,不幸落到了牛鑒頭上,似乎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只有投降一途了。這樣說來,抵抗有罪,那麼歷史就沒有正義可言了。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亮劍》,同樣面對強大的敵人,我們「亮劍」勇氣在否?同時期,看看英軍在廣州進攻無果,轉到廈門,又無果,最後才到長江口。為何英軍無果呢?因為遭遇了有準備的抵抗。有人為李鴻章翻案,因為李鴻章不僅簽訂過條約,還搞了洋務運動,進行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行動。


《清史稿》對牛鑒的評論是這樣的:牛鑒以循吏處危疆,身敗名裂。牛鑒是個循吏,按部就班可以,處理危局自然不行,尤其是在歷史的拐彎處,更不行了。擔任兩江總督對牛鑒而言是歷史的不幸,也是中國的不幸,更是他本人的不幸。


站在街頭,牛府早已是物是人非了,看著街上車來車往,教堂門前人來人往,很有些「昔人已乘黃鶴去」的意味,而關於牛鑒是非的爭論還將持續下去。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武威牛鑒:《南京條約》簽訂,他是重要的參與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隴聚落 的精彩文章:

靈台西屯,郭子儀萬人殘軍,大破回鶻吐蕃三十萬
《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甘肅卷》出版
回中道,秦皇漢武躍馬西巡,究竟為那般
李自成起義軍佔領蘭州後,肅王后裔竟然逃到了這裡
來甘肅遊玩,這些大佛都不去看,那就白來絲綢之路了

TAG:河隴聚落 |

您可能感興趣

直擊:《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從西安回北京的珍貴照片
《馬關條約》的簽訂,李鴻章是罪人?
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竟是沿用了成功經驗!
《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從西安回北京的珍貴照片
歷史上的今天 《辛丑條約》簽訂
李鴻章如何簽訂的《馬關條約》?
春帆樓上的議和:李鴻章在日遇刺才促成《馬關條約》儘快簽訂
陸征祥:簽訂了《二十一條》,卻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馬關條約》簽訂,李鴻章在日本遇刺血流如注,結果他說了七個字
千古功過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他是罪人嗎
歷史趣聞:煙台條約簽訂的歷史背景:為什麼簽訂煙台條約
孫中山有沒有和日本簽訂《中日盟約》,欲將東北割讓給日本?
被稱為史上喪權辱國《辛丑條約》的簽訂與廢止!
日本自稱「中華」解放者,簽訂條約不同意清政府用「中國」二字
閃擊波蘭:蘇德短暫的同盟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
在《南京條約》簽訂之後,割地賠款清朝不怕,卻把事視為奇恥大辱
日本與美國作戰,簽訂條約的時候為什麼要使用「中文副本」?
因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此「富二代」受到俄國人稱讚
清末老照片:清日簽訂《馬關條約》,官員給八國聯軍送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