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最近看了一個視頻,是關於當年華北大演習的(演習代號「802」),喚起了我對那段往事的回憶,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十五年。但那段金戈鐵馬的生活,以及華北壩上地區的秋季風光,卻始終令我難以忘懷。人的一生總要經歷一兩件波瀾壯闊的大事,而1981年秋季的那場大演習,無疑是我軍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我做為參演部隊的一員,(時任陸軍第63軍187師561團司令部管理股 文書兼軍械員)現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僅供戰友和朋友們參考品鑒,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一、 演習背景


為什麼演習代號為「802」,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在1980年1月份,中央軍委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史稱「801」會議。當時雖然華國鋒還是黨中央主席兼軍委主席,但實際上最高領導人是鄧小平。會議有感於文革十年對軍隊和國防建設的破壞,特別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所暴露出的問題,著重強調了要加強了軍隊正規化建設。提出要搞一次大的演習,還要搞閱兵式和分列式。總參和北京軍區擬定了三個方案:一,搞一次大規模的實兵演習(但花費較大)。二,為節約軍費搞一次小規模的實兵演習。三,只搞大演習的圖上作業。後來鄧小平就任軍委主席,很快批示:按第一方案搞;振奮軍威。(以上僅憑當年在部隊時的記憶,供參考)


大約是在1980年底,部隊接到了參演命令,師首長下來做動員,在561團大禮堂開的動員大會,師政委說了這樣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這次演習和閱兵是無比光榮的事情,說明了軍區對我師的重視,只能搞好不能搞砸,搞砸了幾十年都抬不起頭來。」 野戰軍是很講究本部隊的歷史傳承的,視榮譽為部隊的生命。這也是解放軍軍魂的具體所在。我記得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當時還提出了十六字方針「標準要高,要求要嚴,工作要細,效果要好」。很快,團里就分出了兩部分,經過選拔一部分幹部戰士開始練正步(俗稱摔大腿),大部分人則投入到演習的準備工作中。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二、 演習科目和戰術原則


當時的國際形勢和現在完全不一樣,蘇聯雄居我國北方,並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百萬,對我國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許多人或許不知道,蘇軍駐遠東部隊曾於1968年進行過一次實兵演習,就是模擬入侵我國的華北地區,其進攻決心是戰爭發起一個星期後,蘇軍的機械化部隊突入到北京近郊。當時蘇軍秉持的是「強突擊,高速度,大縱深」的作戰理論,強調在戰爭初期即給予對方以毀滅性打擊。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當時北京軍區實力在各個軍區中坐頭一把交椅,八個野戰軍呈環形將首都北京緊緊拱衛,其分布如下(按軍部所在地):


38軍保定,27軍石家莊,24軍承德,65軍張家口,66軍天津,28軍臨汾,63軍太原,69軍大同。還有三個獨立守備師和數個炮兵師,坦克師,以及山西、河北、內蒙各省軍區的部隊,號稱50萬大軍。

據說毛主席早在六十年代初期中蘇交惡時曾說過:「要防止蘇聯有一天打我們。」「仗打起來後不能像蔣介石那樣把首都給丟了」。當時北京軍區的主要防禦方向是張家口,不僅因為這裡是北京的北大門,更因為1945年蘇蒙聯軍就是從這條路線進入華北圍殲日軍的。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演習分為四個科目(四個階段):


(一),模擬敵軍坦克集群地攻(主要由裝甲兵一師擔任)

(二),堅固陣地防禦(主要由65軍193師擔任)


(三),戰役反空降(主要由63軍187師和空15軍某師擔任)


(四),戰役反突擊(主要由38軍113師擔任)


演習地域在河北省張家口地區,我師所在地是萬全縣,其他科目演習地在張北等縣。

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演習安排基本上反映了當時我軍統帥部對未來中蘇戰爭的設想和作戰思路。這種設想和思路公開表述出來,是粟裕將軍在當時的軍事學院(國防大學前身)所做的一次報告,先是刊載於1979年《軍事學術》第三期上,後來在《解放軍報》公開發表,(具體日期我記不清了)。題目是《對未來反侵略戰爭初期作戰方法等幾個問題的探討》。在當時極為轟動,現在也能在網上搜索到。


其概括如下:戰爭初期要抗住敵軍的突擊浪頭,頂住其進攻的「三板斧」,掩護國家轉入戰時體制,並有步驟地將敵軍誘至我預設戰場,集中優勢兵力加以殲滅。而這個預設戰場,就是張家口地區廣闊的山巒之間,順便說一句,1978年我們師就在這裡進行國防施工,挖山洞構建立體防禦工事。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三、開赴演習地域


1981年五一期間,63軍187師在山西太原市舉行了閱兵,地點在五一廣場。我隨團機關在主席台下方觀看了整個閱兵過程,由於是文革以來首次在省城閱兵,當時很轟動,廣場四周的建築物和迎澤大街兩旁高樓上的窗戶全都打開了,站滿了觀看的群眾。


當時閱兵總指揮是187師副師長蘇華聯(原561團團長),先是幾個步兵方隊端著上刺刀的自動步槍正步通過,後面是摩托化的各種火炮方隊,沒有坦克和裝甲車方隊(受當時條件所限,據說是怕坦克履帶將馬路壓壞了)。這樣的場面雖然不能和後來的天安門前閱兵規模相比,但卻是解放軍初試啼聲,以威武的姿


態展現在老百姓面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給了自己部隊以極大鼓舞。有一個細節挺有意思,閱兵結束後剛散場,有幾個老百姓還站路邊熱烈議論,將火箭佈雷車說成是某型號的導彈。這次閱兵很成功,也算是為後來鄧小平在張家口機場閱兵做了預演。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大約是五月底,部隊搭乘火車開赴演習地域。當時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為了團機關到了張家口地區也能吃上肉,管理股長李永元讓我帶幾個戰士把一頭大肥豬給趕上火車。我和戰友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那頭約二百多斤重的大傢伙從豬圈提上來(為防止豬拱圈跑了,當時部隊都是挖的下沉式豬圈),用了三四個小時才把這頭豬趕上火車。(我們上火車的地點是在營房旁邊一座國儲局倉庫的鐵路專用線),經過這一番折騰,這傢伙給嚇壞了,第二天一早火車開動不久,有戰士向李股長報告說豬快不行了,軍列到大同車站停了下來,炊事班戰士發現豬死了,於是李股長當即下令在悶罐車廂里剝皮放血。我是城市兵不會殺豬也幫不上忙,只見李股長和炊事班杜班長帶幾個戰士就忙乎開了.....這時有一趟旅客列車開過來正好停在軍列旁邊,巧的是與我們「殺豬」現場正對的那節車廂全是外國遊客,老外們發現後紛紛拿出相機拍照,李股長趕緊讓人把這一邊的車門關上,總算是遮了「丑」。到了駐地,由於天氣漸熱,加上豬肉放血不足,我們吃的豬肉都有一股魚腥味,扔掉又捨不得。後來有人提意見說應該將肥豬在榆次市賣掉,把錢帶到張家口再買肉吃,這純屬事後諸葛亮。且不說當時還不允許部隊將豬肉賣給地方,另外誰也不知道到張家口的山裡面有沒有買肉的地方?當時只是想著將肥豬養在駐地農村,留到「八一」節殺豬吃肉,誰能想到這挨刀的傢伙竟如此「不識抬舉」!這件事典型地反映了當時我軍後勤供應的現狀,即在主副食上都是自給自足,沒有形成集中供給。部隊遠程機動,軍列到站後,往往下來的不僅有全副武裝的連隊,還有幾頭活豬,這也算是中國特色了。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四、在小山村(1)


我至今已想不起當時我們團部所住的那個小山村叫什麼名字,只記得是在遠離萬全縣城的山裡面,不通柏油馬路,只有一條坑窪不平的沙土路和乾涸的河床能走車輛,這也是小山村與外面世界保持聯繫的唯一通道。村口有一座機井房,可以抽水上來供全村人用水,每當有軍人來此洗衣服,總有幾個大姑娘小媳婦來湊熱鬧,看得出山村裡平時很少有外人來,所以村民們對部隊很好奇。


團長馬光禮,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並立過戰功的老兵 。除了團部住的那個小山村外,其他營連部隊分散住在周圍的幾個山村裡,反空降的主戰場,就設在離駐地不遠的山腳下的一片開闊地,四周有幾座小山包,但其主峰很突出,在地圖上被標為「饅頭山」。


當時的訓練條件與現在完全不一樣,現在部隊有專門的戰術訓練基地,裡面的地形地物、戰術背景以及後勤保障一應俱全,對駐地老百姓也沒什麼干擾。我


曾多次隨部隊進行野外訓練,都是住在農村老鄉家裡,部隊在演練進攻或防禦時難免踏壞莊稼,也難免有違反群眾紀律的現象發生,對地方上的干擾還是比較大的。


副團長郭明高帶著受閱的步兵方隊住在縣城,他們的生活條件要好一些,當然訓練也更嚴格。後來有消息傳來,在各受閱部隊進行的一次綵排評比中,空15軍某團第一,我561團第二,大家聽了很高興。(1996年我回部隊,郭已升任成都軍區某軍副軍長)


演習的順序大致是這樣的:先是各種火炮對饅頭山主峰進行炮擊,然後由空軍派出轟炸機(轟五)對其投彈轟炸,再後來是空降兵在山前開闊地實施傘降,待傘兵收攏撤出後,再由步兵發起衝鋒......而這一切都必須在對面一座小山頂上搭建的觀禮台的視線之下,因為屆時中央首長們將登上觀禮台。


由於演習場面要一目了然,有觀賞效果,所以各種火炮等重武器堆集的比較密,這不符合打仗的要求。有的部隊就有反映,提出了「究竟是練為戰,還是練為看」的問題。後來部隊開展學習,傳達了上級指示,明確了「既要練為戰,也要練為看,但側重練為看。」這是因為當時要造成較大的聲勢,將影響擴大出去,也是宣傳上的需要吧。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經過幾次合練,效果也越來越好。我記得當時還傳達了主管全軍訓練的副總長張震的講話,說你們的炮火打的很准,第一次射擊就全部覆蓋了目標。其實仔細想想也是,山頭上的目標是固定不動的,各炮位早已鎖定了坐標,也演練了多次,再打不中才怪呢!為了突出效果,部隊還在彈著點旁放置了汽油桶,一炸一團火,並冒出滾滾濃煙。


有一次合練,由於天氣不好,雲層低且厚,後來還下起了小毛毛雨,原定的轟炸機並沒有出現。我問團參謀長謝愛峰,要真打起仗來天氣不好怎麼辦?空軍就不出動啦?他說:「真打起仗來你還指望空軍?還得靠咱們自己。」這話說的有點開玩笑,但卻是實情。


不過實兵演習確實讓人大開眼界,見識了其他兵種的威力。在我們村邊上有一個152加榴炮的炮位,實彈射擊時大炮一開火,頓時地動山搖,聲震八方,附近的民房玻璃都被震碎了。後來演習之前村裡各家的玻璃窗上都要求貼上米字膠條,當然所有費用和損失都由部隊負責。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在小山村(2)


現在回憶起來,對那段時光還是很懷念的,雖然白天山谷間金戈鐵馬、車來人往很熱鬧,可是到了晚上則靜謐下來,山村裡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火,部隊也進入了休息狀態。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在營區管理是很嚴的,生活作息時間也安排的緊緊張張。然而在農村則不一樣,晚飯後一般不安排訓練,按現在的說法是休閑時間,戰友們在一起下棋打撲克,日落前還可以在河灘上散散步。我記得團


政治處主任劉天恩喜歡一邊散步一邊撿石子,現在說來他就是一位奇石愛好者。山谷間的溝壑里、河灘上確實有許多漂亮的小石子,只是那時候咱不識貨罷了。


偶爾部隊也會放一兩場電影,都是些黑白戰鬥故事片,每到此時,村裡的小孩們總是興高采烈,先是瞪大眼睛看著部隊整齊列隊過來,然後則學著值班員的口令跟著喊:某某連入場,坐下。當時部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晚上看電影時所有人都必須去,不準有人單獨留在屋裡以免生事。


司令部有一位幹部,在一次放電影時沒去,不知在家裡幹什麼來著,結果當晚被房東老頭告到團長那兒,說是跟他兒媳不乾不淨。後來經過調查了解也沒什麼事,就是他一人在屋裡時,房東的兒媳進屋不知是說話還是拿什麼東西,倆人在屋裡呆了幾分鐘,被房東老頭撞個正著。山村裡基本上是買賣婚姻,男人討個老婆不容易,所以對女人看的很緊。這件事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那位幹部後來在司令部黨總支會議上受到參謀長的嚴厲批評,回到營房後不久就轉業了。那時候部隊紀律嚴格,特別是對生活作風問題看的很重,一旦有「緋聞」纏身,別管真假,政治前途上基本被判「死刑」。


野戰部隊生活簡樸,住在農村時團首長和戰士一樣吃大灶,即便在營區里的小灶也沒有酒水供應,機關食堂在會餐時也只是多加幾個菜,根本沒有酒,這與後來九十年代的部隊反差極大。


戰友文工團派來一支小分隊到團里慰問演出,在村外一塊開闊地上搭建的舞台,演出是在下午進行的,周圍幾個村的老鄉們扶老攜幼來了不少,現場氣氛很熱鬧。


還有一次是坐「大解放」去往縣城的大禮堂,觀看總政歌舞團的演出。有一位青年男演員在台上唱了好幾首歌,其中有一首是即興創作的,我記得歌詞中有「歌唱英雄的187師」一句,引起台下掌聲一片,這個青年男演員就是後來很有名氣的郁鈞劍。還有一位男低音歌唱家馬子玉也演唱了幾首歌,最受歡迎的壓軸節目是藝術家克里木的上場,只見他身著維族服裝,頭戴維族小帽,邊舞邊唱電影《阿凡提》主題曲,台下熱烈鼓掌,氣氛達到了高潮。


演習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台灣空軍少校黃植成駕機歸來,被獎勵人民幣65萬元,這在當時可是個令人咋舌的天文數字,幹部戰士議論紛紛。馬團長說:「革命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錢!」現在回過頭來看,金錢獎勵及至後來市場經濟對部隊產生的巨大衝擊,大概肇始於此。


在小山村(3)


八一建軍節放假一天,我和戰友劉建國(航校一團發小)走進大山深處,登高望遠,藍天白雲下是延綿起伏的青山戈壁,連一隻飛鳥也沒有,耳邊只有呼呼作響的山風。常言道:雲從龍,風生虎。置身於沒有人煙的荒山野嶺,山野的空曠與寂靜令人心怡,但這呼嘯的山風也讓人生出一絲緊張,彷彿在某塊巨石的後


面正潛卧著一隻斑斕猛虎......


我倆找了一個背風的地方坐下,從挎包里掏出一瓶汽水(從村裡小賣部買的),卻發現沒有帶杯子,於是用小刀將僅有的兩個蘋果(過八一節發的)掏空中間,做成杯狀,然後「乾杯」並最終將杯子吃掉,也算是過節一樂吧。


我和李股長還有另一個戰士三人共同住在一位姓劉的老鄉家裡,這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有一對年屆六旬的老頭老太太,還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大兒子、兒媳和一個小姑娘,一位二十多歲尚未娶親的二兒子,這對老夫婦還有一個已嫁到鄰村的女兒,偶爾過來看望父母。


當時的農村還是很窮的,老頭和兩個兒子都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平時兩個兒子下地幹活,回家時還要順便捎捆柴禾。那個大兒子很健談,我叫他劉大哥,經常和我聊天,而他弟弟則沉默寡言。在農村二十多歲了還沒有對象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看得出他心裡壓力很大。有一次哥倆回來時用草帽兜回了一窩剛出生的小野兔,毛茸茸的很可愛。說是從野地里撿來的,這時那個弟弟才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


由於村子離演習場很近,每次預演時都要清空村莊,將老鄉們集中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劉大哥就曾對我說過他要「多打一些餅子」,一是可以自家吃,二是能賣給其他村民。


入夜後躺在炕上經常能聽見房樑上老鼠跑動的聲音,當時觀禮台正在抓緊修建,由工兵部隊施工,夜間也不休息。深更半夜還能聽到遠處工地高音喇叭里播出的文藝節目,都是些老唱片。由於山裡空靈,傳出的聲音並不吵鬧,反倒有一種「午夜收音機」的感覺,我經常在京劇《智取威虎山》的曲調和快板書《奇襲白虎團》的敘述中漸漸入眠。


其實,山裡最美的風景就是靜謐,除了風聲一切好像都是悄無聲息的。白天藍天白雲,夜晚繁星點點,與其說是畫不如說是歌__田園牧歌。有時訓練歸來,當你走在村外的山間小路上,隨意地用望遠鏡向另一個山頭望去,你會發現一個紅點,像一團火,而這朵火焰也在移動,在夕陽下格外醒目。漸漸地你看清楚了,這是一個身著紅衣的少女在推著一輛獨輪車,身邊跟著一個小男孩,還有一條歡快的大黃狗在前後跑動。或許是采完蘑菇也或許是拾過柴禾,這對姐弟倆正走在晚歸的路上......


張家口外的山區是半農半收地區,很多農村的孩子打小就會喂騾子喂馬,大孩子會趕大車。由於當時我們部隊還是騾馬化裝備,步兵營的機炮連都是由軍騾來馱八二迫擊炮和八二無後坐力炮,只有團炮連的100毫米迫擊炮和63式高射機槍是汽車運輸,通信連里還有個騎兵通信排。所以部隊每年都要招一些這個地區和內蒙的農村兵。但是在這次演習中騾馬都沒有出現,可見那時如果打仗,這些「無言戰友」基本上都排不上用場。


受國家安全的大環境的影響,張家口地區改革開放的比較晚,大概是90年代中期蘇聯解體幾年之後才大範圍開放,比南方晚了大約15年。之前據說是軍方一直不同意。在村裡住時劉大哥說過,早些年有炮兵部隊在山裡實彈射擊,有的老鄉為了撿幾塊炮彈皮賣錢,竟然躲進山洞裡,任部隊怎麼清場也不出來,待炮擊過後趕緊往筐里裝,那炮彈皮還燙手呢!


當時村裡還是集體經濟(人民公社),村裡的養豬場發生了一起「命案」,一頭髮情的大公豬咬破了一頭母豬的肚皮,而且還將流出來的腸子給吃了,村裡的不少人跑去看熱鬧。我暗自慶幸,當初沒把部隊的豬弄到這裡也對了,否則還不知道什麼後果。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五、 完成任務 凱旋迴營


正式演習是哪一天我已記不清了,只記得那天部隊是凌晨3:00起床,吃完早飯5:00進入陣地。然後太陽漸漸升起,陽光燦爛,風和日麗,陣地上的電話鈴一會兒一響,不停地傳遞著消息:中央首長的車隊已抵達觀禮台......鄧小平來了,胡耀邦來了,趙紫陽也來了......(好像華國鋒沒來)。後來,在部隊大禮堂掛出的一張照片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當時的現場情況:身穿軍裝的鄧小平與軍前指的王根成副軍長握手,鄧的身後是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一年多後,王升任軍長。


關於演習的場面就不贅言了,總之那是一個非常壯觀非常震撼的場面,不僅我是第一次見,可能許多師團級幹部也是第一次見吧。我記得有這樣一個鏡頭,兩架強擊機(強五)從陣地前沿掠過、開火,火箭彈冰雹般地砸向地面,這是在開闢空降場......


幾天後電視廣播報紙都隆重播出了演習和閱兵的消息,引起了國內外的強烈反響。《參考消息》上刊登了不少外電評論,其中有這樣兩段話我還記得:「中共展示北京附近地區的強大兵力,是在向外界表明了反對霸權主義的決心和能力.......」「建國三十餘年來,中國沒有遭到外敵的大規模入侵,是其軍事實力得到了認可。」對後面這段話我深以為然,這個「軍事實力」實際上指的就是解放軍陸軍的實力。現在有人嘲諷中國一直是「大陸軍主義」,這純屬外行的觀點,殊不知正是當年的「大陸軍」才鑄就了保衛國家的強大盾牌。



八個野戰軍五十萬部隊:1981年華北大演習親歷記



演習結束後部隊放鬆幾天,戰友們紛紛到陣地和觀禮台照相留念。我還特地買了個膠捲,可是那位負責拍照的戰友手藝太差,(也難為他了,現學現賣)最後只洗出兩三張。記得司令部只有一架照相機,大家輪流借用。當我和戰友們登上觀禮台時非常驚訝,工兵部隊不僅將道路、地面全部硬化,而且還用山裡的石頭拼出各種圖案,用鵝卵石在山路的邊沿碼出邊線。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完全具備了室內裝潢的水平,可見工作標準之高,要求之嚴,也足見部隊作風之硬朗。


在進行掃尾工作時劉大哥對我們提出了意見,認為還給他家的磚頭質量不


好,(在當初修建簡易食堂大棚時借用了他家一百多塊磚),並用瓦刀敲開磚頭讓我們看。因為磚頭是團後勤處統一從縣城搞過來的,我們也沒別的辦法,只能好言商量,然後又以多出近兩倍的數量賠償才算了結。


還有這樣一件事,團領導為答謝地方上的支持,請村幹部們喝了一頓酒,可能是在那個年代喝頓大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村幹部喝吐了,還有的耍酒瘋將炊事班的盤子碗給摔了。部隊幹部還算是有風度,沒有失態的,最終雙方把酒言歡,將「軍民魚水情」一飲而盡。


有意思的是我們軍列在返營途中又停在了大同車站。由於新聞早已播出。老百姓都很關注我們,沿途不少人向軍列招手致意,我們也招手還禮。在大同車站有人問「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回答是從黑龍江來的,對方驚訝地說:「這麼遠啊!那你們辛苦了!」我們開心地笑了......


回到營房時,留守的戰友們組織了歡迎的鑼鼓,大禮堂上還掛出了標語,有兩幅對聯我至今記憶猶新,一幅是「舉步山河動,劈槍敵膽寒」。還有一幅是「青山有幸做戰場,炮火無情滅敵頑」。算是對這次張家口之行的概括總結吧。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一晃三十五年過去了,當年的陸軍第187師,在九十年代中期已改為武警機動師,部隊主力也已移防西部某地。這支曾經在國內革命戰爭中和抗美援朝戰場上以進攻見長的部隊,現已成為國家反恐的一個鐵拳,並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中又立下新功,我曾很要好的兩位戰友都先後走上該師的領導崗位。還是那句老話:「部隊在,軍魂就在;軍魂在,則使命必達!」


願這支英雄之師在新的征途上不斷跨越,不斷前進,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羅廖夫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航空發動機壽命低下:每架戰機要配5台發動機
印度嚴重不服:中國轟-20是亞洲第二款戰略轟炸機
純屬謠傳:解放軍3000架退役殲6都改成了自殺飛機?
鬼怪和魚窩:美蘇軍機的經典決鬥
30多年後:中國武器終於憑實力在這個國家重新上位

TAG:科羅廖夫 |

您可能感興趣

大使親歷中德45年巨變:北京-柏林從10天到10小時
2016年美國大選年初選工作親歷記
七七事變親歷者,再唱29軍《鋤草歌》,追憶80年前的烽火歲月
唐家璇: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交涉親歷記
親歷者講述:1928年進入乾隆陵墓地宮,屍骨比慈禧慘一百倍
第一位在中國出生的NBA球員!他曾親歷張伯倫100分之戰
2017暑期實習項目 | 男裝周、紐約實習、邁阿密,親歷時尚第一線
CGJ2017深圳站開發者親歷:三位「太陽騎士」製作的《森林之子》
杭州遊客親歷美國最慘烈槍擊案!目前58人死515人傷,槍手從32樓向音樂會現場瘋狂掃射5分鐘!
58死,515傷!中國遊客講述親歷美國當代最慘烈槍擊案過程
親歷英國2016皇家國際紋身會航展
59死527傷!親歷槍擊案法國小哥感慨:在中國7年從未感覺不安全
20天瘦了16斤?她喝普洱茶減肥的親歷
最新!59人死亡!527人受傷!IS宣稱負責,911後美國最大慘案,兇手曝光,親歷者分享經歷
倫敦火災親歷:媽帶6娃逃到1層只剩4個
紫荊花開——香港回歸20周年親歷記
木蘭湖1959:饑荒時期修水庫親歷者口述記錄
拉滿600個會員可賺1040萬!親歷者披露傳銷洗腦劇本,「成功人士」輪番上陣忽悠
西班牙恐襲已13死80傷,IS稱負責!中國遊客親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