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如果您看過《資治通鑒》,那就應該記得,司馬光老先生給皇帝寫的這本書,是從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這件事開始寫的,而韓、趙、魏三家就是曾經在晉國掌權的卿大夫,他們因為瓜分了晉國而立國。故此,宋末元初歷史學家胡三省認為,天下大亂都是從三家分晉這兒發端的。


韓、趙、魏三家分晉象徵著歷時258年的春秋歷史的結束,而形成韓、趙、魏三家在晉國國內三足鼎立政治格局的晉陽之戰,則開啟了各諸侯國以武力爭霸中原戰爭的序幕,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更被後世評說為曾經影響中國歷史的一百場戰爭之一。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圖)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


我們先來簡要的回顧一下發生在晉陽城的這場戰爭。


春秋晚期,當時的中原地區除過吳越兩國在爭鬥外,其他諸侯國之間因為「向戌弭兵」換來了暫時的和平。

不過,各諸侯國內部的戰爭卻接連不斷,主要原因是,各諸侯國公室的衰落,導致絕大多數諸侯國國君的權力被本國國內的權臣們架空了,諸侯國之間的征伐戰爭也被各國內部卿大夫之間爭權奪利的兼并戰爭暫時的取代了。


晉國也發生了國內卿大夫之間兼并這類事情,有勢力的卿大夫從最初的十幾個減到了六個,公元前458年,晉國以趙氏為首的智氏、韓氏、魏氏、范氏、中行氏之間發生了第一場以晉陽城為主戰場的兼并戰爭,智韓魏趙四家消滅了范氏和中行氏,以智氏為首的晉國新一代掌權勢力形成。


公元前457年,這四家竟然聯合起來還將老大晉出公趕走,重新擁立了一個傀儡老大晉哀公。


慾望的無法滿足必然會引發新的衝突,勢力的均衡總是由強者來打破,如果用和平演變的方式能夠實現的話那最好,否則那就用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戰爭來解決。這四家也不是鐵板一塊,發生在這四家之間的爭權戰爭在公元前455年拉開了帷幕,這次的主戰場依然在晉陽城(我們應將其稱為第二次晉陽之戰,這就是我將要在下面重點述說的那場晉陽之戰)。


實力最強大的智氏向另外三家伸出了手,韓、魏兩家屈服了,趙氏拒絕了。以智氏為首的三家聯軍打上門來了,趙氏只能且戰且退,最後死守晉陽。在固若金湯的晉陽城下,趙軍依託城防工事,堅守三月,聯軍始終未能攻克。智氏見強攻無效,便改用圍困及水攻的戰術,雙方僵持了二年多。

晉陽城內雖然已經到了「沉灶產蛙,懸釜而炊,易子而食」的境地,但民無叛意。公元前453年,趙襄子家臣張孟談冒險出城,成功說服韓康子、魏桓子倒向趙氏。在趙氏的成功策反下,韓、魏兩家掘堤反淹智氏軍營,智軍大敗,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並實際掌握了晉國的軍政大權。


五十年後,這三家又徹底的分了晉國,讓這個曾經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過重大影響的老牌霸主大國晉國,成為了歷史中的一段記憶。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圖)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455年,這場發生在永濟市境內的古晉陽城之戰,依然能給我們很多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01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被水淹戰法攻破的城池,晉陽城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固若金湯。面對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時任晉國卿大夫的趙簡子(趙鞅),想建一座城池作為自己的戰略據點,於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家臣董安於。


這個董安於不簡單,他不僅兼建築家、戰略家和政治家於一身,還多次挽救趙氏與危難之際。在修建晉陽城過程中,他不惜錢財,不僅將城牆修的高大厚,還創造性地將城裡宮殿的大柱用銅柱代替了木柱,其他主體部分也改用荊木搭建,對武器原材料進行了戰略儲備。

可惜的是,這樣一個忠肝義膽的臣子,卻不得不冤死在自己主人的手裡;這樣一個深謀遠慮的賢士,卻暴屍於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護的晉陽城中。


不過,讓人慶幸的是,他臨死之前推薦的尹鐸,忠實地執行了他的建城計劃,無論多麼艱難,他都只認準了固若金湯這一個終極目標,不僅建城聚集人,還減賦收民心。


這座付諸了董安於、尹鐸心血的晉陽城,在趙氏存亡的關鍵時刻,經受住了戰火和汾水的考驗,他們建的城池不僅能防住冷兵器條件下的持續進攻,還防住了人為藉助自然災害能力的進攻,在近兩年時間的河水浸泡下,城牆依然沒有倒塌,能將城防工事的防禦能力提升到這種程度,即使是今人也很難能夠做到!


寫到這裡時,我想擴展一下,即使是那個讓世人刮目相看的楚國,始終都沒有修建出堪比晉國大夫趙氏晉陽城堅固的城池,國都郢都曾經就被逃亡吳國的楚臣伍子胥以及後來的秦將白起率兵攻破,楚國陪都鄢城就曾被白起用水淹的戰法攻破。難怪臨死前的趙鞅,叮囑繼位的趙襄子(無恤)最重要的那句話就是:若有事可退守晉陽!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趙簡子(?-前476年),春秋時期晉國趙氏的領袖,原名趙鞅,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戰國時代趙國基業的開創者,郡縣制社會改革的積極推動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實踐者,對春秋戰國的歷史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02


曾說過,中國歷史因為晉而分,又因為晉而合。這場戰爭發生的背景是,當時四家卿大夫之間的牽制局面已經形成,不論那一家再想發展壯大,唯一的途徑只能是戰爭。而作為執行削弱地方勢力的中央代表智瑤,乾的原本就是一個類似於「削藩」的事情,難度比較大,不過可供選擇的方法也比較多,可以侵吞、蠶食、調整或者重新分配,也可以各個擊破或者挑動三家互斗,自己最後來收拾殘局,最正常的結果應該是按常規邏輯走到「四家歸智」。


不知道智瑤是不是過於心急,過於自信,或者是對形勢的誤判,導致智氏過早的暴露了自己吞併的野心,以至於前功盡棄?在這場戰事最關鍵的時刻,也曾多次出現過謀臣的身影,可惜的是智瑤都沒有虛心的接受,導致了他的失敗。如:


智瑤對家臣郄疵在其領韓康子、魏桓子欣賞水淹晉陽壯闊景觀的時候發現二人有背叛端倪的諍言,不但不信,反而將他的話轉告魏桓子和韓康子,導致郄疵只能借出使齊國去避禍;對於已經發現襄子家臣張孟談在與韓魏兩家私通並及時報告的智果,依然是不予理采。


應當說,智氏之亡不是因為運氣差,不是因為實力弱,更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智瑤個人領導的失誤,尤其是在盟友有背棄行為時沒有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讓個人的一錯再錯導致了智氏宗族的滅亡,這或許就是天意!


因此說,在這次晉陽之戰中,智韓魏三家聯軍原本有很多次取勝的機會,但卻因為統帥智瑤的個人失誤,將一次可能會發生類似於田氏代齊的智氏代晉事件,演變成了一場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又連鎖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的首次大分裂、大混戰,中國的戰國時代來臨了。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圖)晉陽之戰,春秋末期(公元前455—前453年),發生晉國四大卿族智氏、趙氏、韓氏、魏氏之間發生的一場城邑攻守戰,晉國趙氏軍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與智氏、韓氏、魏氏聯軍進行的城邑攻守戰。


03


處於弱勢的趙氏的勝出,是利益需要重新進行分配所產生的結果。在此次戰爭發生之前的幾十年前,吳國的孫武曾就從民心依附的角度,對晉國未來的形勢發展向吳王作過一個準確的預測,他得出了趙氏在最後終將勝出的結論。事實也確實如他所料,從晉國卿士起家的趙氏最終能夠立國,是因為推行「仁政」並採取了正確的軍事外交路線,獲得了人心的依附。


冷兵器時代的晉陽城簡直就是一個無法攻破的神話堡壘,將近三年圍攻都沒奏效,讓雙方進入持久消耗的境地,趙氏政權已經走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智氏的犧牲估計也不小,不僅自己沒有了進攻能力,更可能喪失了對韓魏兩家的實質威脅。


這時的智瑤已經騎虎難下了,他心裡即使有一百個不願意,也只能裝糊塗,強打起精神,狐假虎威地希望通過困守來早點結束這場戰爭。智趙兩家的爭鬥,很自然的將勝利的砝碼交到了善變的韓魏兩家手裡,當他們認為自己誰也無法一家獨大的時候,肯定會去做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事情,滅強智而存弱趙。


04


國家之間的交往和小老百姓之間的交往有著類似相通的地方。


當韓、趙、魏三方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時,我感到,當時社會的現狀,這些所謂的國家之間大事,也類似於法律缺失狀態下我們常人之間的交往那樣,你想佔有別人家的東西,那怎麼辦,忍住了只是在腦子裡想想表面上還是和平相處的,忍不住非要得到那就會在背後使盡坑蒙拐騙等多種手段,實在不行那就撕破臉皮明目張胆的去搶。


搶成功了,你就是英雄,人人恭維;失敗了,你就是叛臣逆子,人人踏你。


對於智瑤這個失敗者來講,歷代史家更多的是用成王敗寇的觀念來評價他,大多看到的只是他性格方面的缺陷,而對韓、魏臨陣反水的行為卻視為義舉,對於韓趙魏瓜分晉國的逆行卻讚賞有加,實在令人費解?


應當說,智瑤在當時實力並不是很強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地去削弱另外三家的勢力,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經預見到了晉國未來將會被他們瓜分的情況?他自己難道不知道等自己實力超越後,再名正言順的一挑三或者一家一家地去單挑,幹嗎還要急著拉上兩上並不同心的幫手?


如果說智瑤這個人沒有能力,那他為什麼在東征西討中能想出那麼多的奇謀怪計,憑什麼讓韓魏這兩個滑頭跟著他打了趙氏將近三年?我們為什麼就沒有看到智氏對晉陽城所進行的分化瓦解?


如果說智瑤這個人肚量小,那他為什麼還能容忍那個以更改祖宗姓氏作為實際行動來反對他上台的智果?我不相信趙氏完全收服了晉陽城的民心,我只相信趙氏對晉陽城局面的控制。


因為,民眾的固守,或許就是一種無奈,投降肯定當即就會被趙氏所殺,不投降又可能會命喪智氏,只不過另一種危險不是眼前的罷了。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圖)水灌晉陽


05


強勝弱是規律,弱勝強那是意外,正因為意外很少,才會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在不可避免的戰爭中,在沒有外部威脅的雙方對峙情況下,強者兼并弱者的叢林法則有時並不一定有效,弱者也可能打敗強者,只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通常多發生在強者的指揮出現了問題或者強者內部的聯合協調出現了問題,或者是弱弱結合使得弱者變強,更甚的還可能有超自然方面的意外配合等情況下,很多時候還是有運氣方面的成份,晉陽之戰就是這類情況的典型代表。權力爭奪的徹底解決方式就是戰爭以及戰爭最後的攻堅,智氏要想滅趙吞韓魏,晉陽城是他必須攻克的堡壘!


在這場晉國國內通過武力征討來進行權力重組的兼并戰爭中,智瑤雖然失敗了,但失敗的他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結束了春秋這個時代的同時也拉開了戰國的帷幕。


應當說,智瑤算得上是春秋末期晉國湧現出來的一位才幹出眾,智謀過人的領袖,也算得上是那個時代的一位統帥級人物,只是因為上天沒有給讓他繼續表現的機會,才讓他在即將勝利的那一刻,成為了讓人唏噓不已的一個悲劇式的英雄。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


06


作為一場曾經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戰爭,其軍事方面的意義依然有挖潛的空間。


從這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晉陽之戰中,我們不能只看到韓趙魏三家的勝出,而忽視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忽視了這場戰爭中也有對大城市或超大城市的地面進攻作戰以及使用顛覆性的手段取得戰場優勢那種很超前的作戰理念和戰法。未來軍事科技的發展,必然引發作戰樣式的變化,但幾千年前的作戰思想依然不會過時,這場在當時條件下具有超前意識的戰爭,對於喜歡研究軍事的朋友們來講,無疑地還會有更多的啟示意義,值得朋友們去繼續探討。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木林隨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人都說你風流倜儻,我卻讀你鬱鬱寡歡
一戰讓匈奴十年不敢南下來犯,此人一死國也被滅了
此人末代皇弟之妻兩度入住紫禁城,拒絕加入滿洲國
民國盜墓神器「洛陽鏟」是怎麼得來的?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沒有飛機大炮,怎樣的「攻城」方式最有效?
原來最快速最有效的減肥方式是這麼有氧
當前,最有效的減脂方式是什麼?
搭訕女生,有哪些有效的方式?
哪種追女生方式,最有效?
這是世界上唯一的純女性部落,繁衍方式竟靠這個方法
古時候沒有套子是用什麼方法避孕的,這種方式雖有效但很殘忍噁心
跟貪嘴說再見,這樣的方式最有效!
深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健身減肥方式
蚊子咬後,這些止癢方式最有效!
那些流傳的除甲醛的方式是否有效?
運動減肥,這些方式很有效
效果最好的跑步方式是什麼
娛樂圈最有效的上頭條方式是蹭熱度 為啥薛佳凝啥都不說也上頭條
避孕方式辣么多,哪個最有效?
搶斷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這一招是最牛的「開腦洞」
古時候沒套是怎麼避孕的,這種方式雖有效但很殘忍噁心
水是最好的葯!這種喝水的方式能治很多病,你應該試一試!
這是中國盜墓史上最不能理解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