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科總裁郁亮談房價: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

萬科總裁郁亮談房價: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


萬科總裁郁亮談房價: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



今天人民日報刊登專訪郁亮文章《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劉志強



萬科總裁郁亮談房價: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


2016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可謂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一邊,不少中小城市大量商品房賣不出去,地方企業合力採取補貼、促銷等手段去庫存;另一邊,一些大中城市銷售漸熱,房價在不經意間過快上漲,10月份前後的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又讓市場快速降溫,和著季節更替一夜入秋。


樓市為何突然坐上「過山車」?該如何看待本輪樓市調控?讓房地產業行穩致遠,未來應當如何作為?近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萬科總裁郁亮,請這位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的領航者盤點他眼中的樓市2016。


「麵粉不能貴過麵包」、「崩盤」風險並不存在


樓市調控政策有必要、很及時


「年初的市場氛圍遠不像6月份之後。當時,我們還專門設立了去庫存獎項,想盡辦法促銷。」回顧今年樓市的變化,郁亮直言「沒有預料到」。

樓市突然坐上「過山車」,背後原因何在?


「今年這一輪房價過快上漲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金融化,在一些城市,金融槓桿確實出了些問題。」郁亮具體分析道,一方面,社會上貨幣總量擴大、買房槓桿過高,使得很多沒有足夠購買力的人也去搶購房子,助長了市場恐慌情緒,一些地方出現的「首付貸」更是將調節買房需求的重要工具——首付比例給「廢掉了」;另一方面,買地能用槓桿,也使得一些願意冒險的開發商高價競拍、推高了地價,從而推高了房價,「一般來說,地價房價比在1/3左右比較合理,但有些地方卻超過了60%,『麵粉貴過麵包』。我們也是進退維谷,買地有巨大風險,不買就會被擠出市場。」


針對房價過快上漲的問題,一些大中城市於10月份前後出台了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調控在10月當月便見到成效: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10月份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5%和1.3%,分別比9月份回落2.8和1.0個百分點。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


「這一次調控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時。」郁亮評價道,目前行業整體仍處於去庫存階段,但問題在於20多個主要城市的過快上漲很可能蔓延到別的城市,「在這個關頭『踩剎車』非常有必要,否則一旦持續下去,可能會給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帶來不小的麻煩。」郁亮認為,從短期來看,調控立竿見影地把房價與地價拉回了理性的軌道,「只有地價房價比回到正常的區間,房地產業才有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有人認為,限購限貸會抑制住合理的自住型需求、改善型需求,造成「誤傷」。郁亮認為,「兩害相權取其輕,『剎車』過程中難免有些『誤傷』,但不這麼做,會有更大的風險出現。」

今後幾年,樓市走勢會怎樣,部分城市會否面臨「崩盤」風險?


「未來一年內,全國商品住房成交量很有可能大幅下降,前期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價格也可能回落。」在郁亮看來,「崩盤」的風險在我國並不存在,「槓桿過高是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的根源。目前,各國按揭貸款最低首付大多在20%以下,還有零首付的,而我國的首付比例始終較高,且居民儲蓄率一直處於高位,償本付息能力強,槓桿風險較低。過去幾年的炒房行為已經很少見了,政府調控手段也很有效很及時,房地產的總體槓桿水平能得到有效控制。」


同時,隨著人口集聚形勢的變化,不同城市間的樓市分化也將加劇。此輪房價上漲,除了北上廣深之外,「領漲者」中還出現了合肥、鄭州、武漢等一些高鐵通達的省會城市,「這些城市以前還算價格窪地,隨著前去就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房價也都起來了。相反,在長春、瀋陽、大連、唐山等城市,萬科去庫存的壓力還比較大。在一些四、五線城市,庫存3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的房子也都有。不是沒錢買,而是沒人買。」


不能今天「魚翅撈飯」、明天「喝西北風」

房地產行業需要健康穩定發展


有人簡單地認為,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房價漲得越快越高,日子就越好過。他們的真實想法是這樣嗎?


「作為吃這碗飯的人,我們希望是『常吃常有』,而不是『暴飲暴食』,今天『魚翅撈飯』、明天『喝西北風』。如果房價暴漲暴落,對所有人都是傷害,對我們也不例外。」郁亮坦言,實現健康穩定的發展,是房地產企業與老百姓共同的目標。


那麼,「健康穩定發展」包括哪些方面,應該如何界定呢?郁亮描繪了三個標準:


第一個,是行業必須回歸到為普通老百姓解決住房問題上來。一個城市要發展產業,需要相對合適的房價,否則留不住人;老百姓要有獲得感、幸福感,也需要住有所居,「人人頭上有片瓦」。


第二個標準,行業一定要為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做積極貢獻。「房地產業每年有10萬億元左右的銷售額,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很長,牽扯麵很廣。」郁亮表示,目前房地產一年的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6%。「我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避免大起大落。」


第三個標準,就是不要因為房地產行業的暴漲形成資產泡沫,從而給國家造成金融風險。


價格是市場的風向標,房價也體現著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水平。那房價如何變化才是最理想的呢?


「在中國,有房的人還是大多數。住房是家庭一生最大的消費,也蘊藏著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如果房價下跌,大多數人並不會得益。當然,房價過快上漲也會帶來不少問題。」郁亮覺得,如果一座城市的房價能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實現溫和上漲,增速又比居民收入的增速略低,應該是最理想的選擇。



萬科總裁郁亮談房價: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



「剎車」不能踩太久,光調控需求還不夠


要建立長效機制,讓普通人住上好房子


「『剎車』不能踩太久,光靠需求側調控也遠遠不夠。」在郁亮看來,房地產業要實現長期健康發展,關鍵在於利用踩「剎車」後的寶貴時機,建立長效機制、增加有效供給。對此,郁亮給出了具體建議:


——建立土地多元化供應制度,增加土地供給。


「現在大中城市蓋樓,最大問題是土地供應量不足。表面上看,這些城市能用於開發建設的土地確實很少了,但往深里分析,也與土地供應制度有關。」郁亮認為,過去城市發展起步階段,土地強制收儲、政府「一個口子」供地的方式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在目前,存量土地漸成主流,徵收拆遷成本大幅提高,「地拆不動,就供不出來」。他建議,我國可以探索建立土地市場多元化供應制度,允許讓有土地一方根據規則跟買地的人談、讓市場主體自行談判交易,從而提高存量土地流轉效率、快速增加有效供給,「這也將從根本上緩解供需矛盾、遏制房價的過快上漲。」


——通過政策傾斜,提高居住用地比例。


「在東京、巴黎、倫敦等很多城市,工業用地佔土地供應的比例僅為6%左右,國內城市卻往往在百分之十幾以上,由此也擠壓了住宅用地比例。」郁亮告訴記者,像北京、上海、深圳,居住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比重不足東京的一半,「廠房建得再多、GDP做得再大,企業員工買不到、買不起房子,也不利於城市的長遠發展。因此,未來土地用途應該更多向住宅傾斜。」


——完善相關標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按今天的建築技術水平來講,容積率是可以提高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讓樓往高空發展,完全能把土地節約出來。」郁亮坦言,目前的行業標準對容積率的要求還有些保守。此外,有些建築業中的技術標準還是上世紀50年代延續下來的,與現實不相適應。比如,一些城市依然要求,冬至或大寒那天,屋內日照時間要超2個小時。「作出這個要求,是因為那時大多數老百姓家裡沒有暖氣。但現在取暖條件改善了,2小時日照也可以沒有啊。」郁亮補充道,隨著機械通風技術的成熟,也不一定非得要求明廚明衛,「要讓更多普通人有便宜房子住,這些影響房間布局、推高建設成本的要求其實可以研究作出改變。」


郁亮還認為,在商品房市場外,應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為新市民提供更多可承受的住房;藉助軌道交通,加快建設既有產業功能又有居住功能、既宜居又宜業的衛星城和城市群,從而疏散核心城區人口,並為大量新市民家庭提供符合其收入水平的購房定居機會。


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既要靠市長,也得靠市場。房地產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該如何作為呢?


「企業就干一條,就是提供城市裡面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為普通人蓋好房子,蓋有人用的房子。」2016年,深耕房地產業28年的萬科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在郁亮看來,今後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龍頭企業的責任也會越來越大,「我們一直不做地王、不囤地、不捂盤,而是追求做好房子、好服務、好鄰居。作為城市配套服務商,我們要跟著城市發展變化走、跟著客戶變化走。」


如何跟著變化走?郁亮舉例說,當前,年輕一代消費觀念轉變、互聯網技術應用、人口老齡化等趨勢催生了大量新型房地產服務需求,養老、物流、教育、度假、創業等新興領域剛剛起步,「我們要圍繞這些變化做出改變。比如,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發展青年公寓,把閑置的、低用途的住宅改造成適合年輕人居住的空間;又如,在社區里建設養老院等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號外 的精彩文章:

黃帝炎帝蚩尤三聖為何相互死掐?
你的銀行存款 開房記錄精確到秒賣出去
1歲女嬰腦袋瞬間腫大包當晚死亡 因為一個動作!
孫悟空鬧天宮時從未走過北天門,何人讓孫悟空懼怕?

TAG:歷史號外 |

您可能感興趣

樓市泡沫崩盤後的房價,房價泡沫破滅後
本周再傳大消息!樓市不存在崩盤,房價依舊上漲
樓市五限時代:房價再磕猛葯,熱點城市房價停漲!
樓市調控遠沒有結束,房價上漲的城市都離限售不遠了!
樓市要變天!「一房一價」市區8盤最新備案價出爐 金九銀十買房趁早
臨港「限價房」拉低全市均價 端午樓市超預期
東莞樓市:新盤定價普遍低於區域價
樓市已成定局,房價漲跌無需猜測!大佬揭秘房價未來的真相
捉摸不透的樓市,一面大喊房價下跌,一面開發商、購房者熱情不減
黃金周樓市遇冷,房價到底會不會跌?
量價齊跌的北京樓市 現在換房合適嗎?
樓市已成定局,房價漲跌無需猜測!神秘大佬揭秘房價未來的真相
一周樓市:津城樓市量漲價跌 限購開啟「五」時代
從房價調控到樓市限購、限售。假如房價跌了,什麼房子最危險
房價註定要崩盤,最終會由什麼來刺破樓市的泡沫?
樓市密集調控,誰會是接盤俠?房價會暴跌嗎?
樓市要崩盤?房價最多撐6個月!炒房者慌亂拋房!
香港樓市新盤價格高企 這合理嗎?
樓市真相:為什麼房價不跌難以去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