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宗:中國的宗教革命

禪宗:中國的宗教革命

文:張培鋒

孫昌武先生長期以來從事中國佛教文學、佛教文化研究,著述豐碩,在學界、教界影響巨大。對於禪宗,先生早年即有《詩與禪》(台灣東大出版公司,1994)、《禪思與詩情》(中華書局,1997初版,2006增訂版)等論著問世,從禪文學、禪文化角度對禪宗作出過精深的研究。《禪宗十五講》是孫先生最近推出的一部全面、系統地探討中國禪宗歷史發展和理論演變的專著,儘管根據叢書的性質和要求,在寫法上力求做到學術性與可讀性並重,雅俗共賞,但這種形式上的調整並不能掩飾其真正的學術性質。實際上,這是一部在材料和觀點上都相當新穎深刻的中國禪宗發展史和禪宗思想史。全書蘊含著犀利尖銳的思想觀點,對於中國禪宗史的研究和開掘具有重要意義。



《禪宗十五講》,孫昌武著,中華書局2016年8月第一版

作者是將禪宗史放到整個世界宗教發展的大趨勢下去觀察、去認識。孫昌武先生反對那種僅僅將禪宗作為中國佛教的一個宗派,僅僅從教派內部的發展演變來認識禪宗的觀點。如果考察的視角嚴重地限於某個局部,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於禪宗發展的思想史意義的揭示就很難深入。他認為,禪宗既是宗教運動,也是思想運動,同時還是一種文化運動(第307-358頁)。只有從這三個層面來解釋,才能認清禪宗的真正價值所在。根據這個基本觀點,《禪宗十五講》將研究的視野放大到整個世界宗教發展的大背景下,並以此統攝全書。

論著第一講首先從「禪是不是佛教?」這樣一個尖銳的問題出發,一開端便將讀者引入到近代以來佛教研究的一大「公案」中:以「本覺論」為核心的中國大乘佛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佛教?禪宗自詡「教外別傳」,當然意味著它有別於傳統佛教,但這種民族化、本土化的宗教只是一種簡單的「格義」或如某些人所攻擊的「偽造」嗎?如何理解這種「教外」的性質?其思想史的意義究竟何在?中國禪宗祖師們為何強調禪宗是「真正體現佛陀救世本懷的另一種佛教」?其「本懷」又究竟何指?綜合這些問題,孫昌武先生在整部書中提出一個具有相當創辟性的觀點:近代以來「批判佛教」的觀點在看似「偏頗」的表層下不無一些合理的成分。實際上,整個漢傳佛教經歷了兩種不同性質的「革命」:佛教「中國化」是對印度佛教的「革命」,通過這樣的「革命」創建起獨具特色的「漢傳佛教」體系;禪宗又革新「漢傳佛教」的傳統體系,另外創建一個體系,進行一場更為深刻的「革命」。但這兩種「革命」的性質和方向是截然不同的。佛教「中國化」的「革命」基本是外來佛教適應中土思想、文化傳統,納入到中國專制統治體制的過程;而禪宗的「革命」則是力求解決在它形成之前佛教「中國化」過程中造成的諸多矛盾、嚴重困境的過程。(第14-15頁)這段話堪稱《禪宗十五講》一書最核心的觀點,它的提出正是基於對整個世界宗教發展的考察之上的。

在論著行文中,孫昌武先生多次引用歐美、日本等國學者有關世界宗教發展過程的論述。例如引述美國學者伊利亞德《宗教思想史》中的一段話,「正是由於宗教發展的深層危機以及從這些危機中誕生的宗教創新更新了宗教傳統本身」(第95頁);引述余英時先生的話,「如果個人與超越真實之間的直接關係確是近代型宗教的一個特徵的話,那麼禪宗和基督新教無疑同具有這一特徵……禪宗也是把人的覺悟從佛寺以至經典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僅就這一點來說,我們至少不能不承認惠能的新禪宗確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場革命運動了」(第364頁);引述美國學者史丹利·外因斯坦《唐代佛教》一書中對「安史之亂」之後佛教思想變動的概括,「與唐朝前半段所興起的佛教各宗派以深奧複雜哲理體系為特徵相比較,安祿山之後的佛教最大特色就是『通俗化』」(第188頁);論著還引用錢穆先生的一段話,「韓愈……並不能闢佛,實際真能闢佛者,轉在佛門下之禪宗」(第12頁),等等。這些引證都站在世界宗教發展的歷史高度,概括出禪宗產生的思想史意義。



《禪宗十五講》作者孫昌武

但孫昌武先生對之又作出更為深入的思考:為什麼禪宗的「革命」與新教「革命」的結果迥異?在對新教發展過程作出一番分析之後,可以很明顯地得出結論:對專制體制的突破和革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宗教的發展也是整個人類思想觀念變化的表現之一。他指出,歐洲支持宗教革新的有發展相當成熟的、實力相當強大的市民階層,有古希臘、羅馬的人本主義文化傳統;而在中國,大一統的專制政治體制牢不可破,以儒家經術為主導的儒、釋、道三教調和方針為維護這一體制提供了思想保證。禪宗早期階段,作為領袖的道信、弘忍、惠能等都是活動在民間的下層「游僧」,但到了晚唐五代,各大叢林的領袖人物基本都是地方割據政權供養的「宗師」(第366頁)。這樣一來,唐代禪宗的「革命」最後「只有回歸傳統,別無出路」,以失敗告終,就成為歷史的必然。通過這種分析,既揭示了中國中古時期這場禪宗「革命」的寶貴思想價值,又對其最終失敗的社會歷史原因給予深刻反省,表達出強烈的遺憾之情。

作者將禪宗史放到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去研究、去分析。那麼,唐代禪宗「革命」的思想史價值究竟何在?「闢佛」的本質意義何在?孫昌武先生也沒有僅僅從宗教內部的思想變動方面去尋找原因,而是將其放到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作出更為深入的考察。這種背景首先包括對社會經濟變動作出的描述。孫昌武先生對於以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為代表的「黃梅禪」的產生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黃梅興起的這個新宗派對大乘佛教心性理論作出自主的重大發揮,具有動搖、否定傳統經教的神聖性與穩固性的意味,實際是創建一種『教外別傳』的新的傳統,……是一種全面革新的新佛教。」(第91頁)。那麼,這樣一種「新佛教」產生的歷史根據是什麼?本書第五講《黃梅禪風》,用了整整一講的篇幅,對此作出非常充分的研究,用大量的材料和精密的分析,揭示出一場宗教思想革命在當時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根據孫昌武先生的概括,共計有以下五個方面:首先是黃梅僧團不依附、服務於朝廷、權貴,它面向民眾、紮根民眾之中,適應民眾信仰的需求。其次,新的僧團靠自力謀生。不再做受眾人供養的「僧寶」,而是自謀生計、自我修行的勞動者。第三,一反南北朝義學拘泥經典的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繼承、發掘大乘心性思想,建設起簡要精粹而又適應實踐的新宗義,使嚴重偶像化、經院化、律儀化的佛教變成純任自心、反對教條、張揚任性的新佛教。第四,反對神秘主義和他力救濟信仰,體現鮮明的中國文化固有的理性精神和人本觀念。第五,黃梅僧團本來形成於民間,組織上具有自由開放的性格,有利於培養人才。(第97-115頁)以上幾個方面,並非空洞地提出若干原則,而是有大量材料的支撐和分析,因而其結論是相當紮實的。

對這場禪宗革命中涉及到的戒律改革、教學形式改革等等,也都作出全面深入的論述。孫先生指出:到中唐時期,禪宗形成不同於佛教傳統的戒規,包括僧人行為規範和僧團的組織形式、營運方式。這套戒規是在禪寺作為新型的莊園經濟實體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進而對傳統戒律進行了具有根本意義的變革。(第219頁)對於禪宗修行、教育方式的變革,論著所作出的論證更加給人以啟迪:「作為禪修場所,不設佛殿,惟立法堂,體現反對偶像崇拜的精神;取消拜佛禮懺制度,則反映了自性自悟、自我解脫觀念。……由長老主持聚眾討論的修學方式,不同於傳統的大僧講經授法的灌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起每個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尊重每個人的自主領悟,也使每個人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第220頁)實際上,在唐代禪宗的修行、教育方式中,已經基本擺脫經院化的模式,孕育了後來如宋代書院乃至歐洲近代意義的大學教育的雛形,這也正是這次宗教「革命」的重要意義之一。「闢佛」真正的思想史意義即在於「否定對於任何外來權威、偶像的崇拜」(第229頁)。在中國傳統專制思想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文化背景下,這種勇於衝破網羅、破壞偶像的精神是十分稀缺、難能可貴的。

在論述禪宗發展過程中,論著始終沒有離開中國文化的大背景。比如論述唐代儒家經義之學的發展時,指出:「學術史認為唐人不重經術。唐代經學著述不多是事實,但經學的成就也不可忽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經學自唐初已適應時代形勢開始發生轉變。正是這種思想、學術領域普遍的批判、革新的潮流,推動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第121頁)而中唐時期儒家經學的發展也同樣與禪宗思想的發展呈現出一定的同步狀態(第202-204頁)。宋代之後,禪宗思想「已發揮到絕對程度,不再有進一步開拓的餘地了」。即使呵祖罵佛這種本來屬於禪宗「革命」的行為也「成為空洞、虛聒的口號」(第270頁),但宋代之後的理學、心學等學術又大量借鑒、取資於禪宗思想資源,對中國思想史的發展同樣作出了重要貢獻(第318-340頁)。這些研究真正將禪宗發展納入到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全過程中去考察,所得結論也是非常深刻和耐人尋味的。



孫昌武早年作品《禪思與詩情》

以上,筆者就《禪宗十五講》一書閱讀心得作出一些概括,最後想結合個人在近年閱讀包括孫昌武先生著作在內的大量佛教研究論著後產生的一些想法再略談一點生髮出來的感想。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應該既包括具有統治地位的集權專制思想,也包括一些民主、自由的思想因素。比如《易·繫辭》提出的「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的思想;《左傳》《國語》中有關「和而不同」的闡述;老、庄思想中關於人的絕對自由的理念等,其實都蘊含著將人類社會導向民主、平等、自由發展的思想要素。或許可以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思想傾向,而後世思想的發展始終在此界域內展開、搖擺,在某個時期某種傾向佔據上風,另一時期另一種傾向又佔據上風,則是可以肯定的,這或許可以有助於解釋孫先生關於「兩種『革命』的性質和方向截然不同」的現象。

此外,根據「殊途同歸,一致百慮」的觀念,人類思想是超越民族性、國家性的,乃是一個整體,所謂「西方」的思想與「東方」的思想在本質上也是相通的。結合唐宋以後特別是南宋後期,大量禪僧東渡日本、韓國等國,向外傳播禪法以及元朝時期大量東方文化向西方傳播的事實(參看俄國學者捷連季耶夫-卡坦斯基《從東方到西方》(商務印書館,2012年)等論著),近代西方的宗教革命乃至整個啟蒙運動、資本主義產業革命等,其中也包含著相當多的東方文化成分,其根源未必完全屬於「西方傳統」。換句話說,一場思想革命,可能在一個地區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可以歸之為社會和歷史條件不成熟亦即佛教所謂「因緣不具」,但其根本精神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或外傳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待其條件成熟之後,而出現各種「變種」,從而推動整個人類思想的發展——其中亦深刻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與大乘佛教貫穿著的「變」與「不變」之間的辯證精神——這或許可以視為佛教之真精神命脈之所在。當我們從精神實質上比較禪宗「革命」與歐美「新教」革命的時候,這一點也是應予考慮的。不管怎樣說,「禪宗思想革命」這一命題,自胡適等人提出後,至孫昌武先生這部《禪宗十五講》得一充分論證,得一圓滿結論,意義甚大!

(作者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道教:五大宗教中唯一中國本土宗教
唐君毅:中國宗教精神與其哲學
宗教慈善專家:中國宗教慈善發展緩慢的九大原因
學誠法師:宗教中國化需重構具中國文化底蘊的宗教教義體系
中國香道與宗教
古代中國的宗教-祭祀與鬼神
國家宗教局:中國佛學院要逐步形成中國佛教教育特色
李天綱:祿是遒和傳教士對中國民間宗教的研究
宗教中國化的標誌是什麼?
學誠法師:中國佛教向世界展示中國宗教新風貌
重視宗教文化遺產 堅持宗教中國化道路
民間信仰:最真實的中國宗教文化傳統
馬伯樂:中國的民間宗教與儒釋道三教
樓宇烈:儒家、儒教與宗教
北京市宗教局率五大宗教負責人赴甘肅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暨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學習實踐活動
世界三大宗教對比中國三大宗教!
宗教、近代早期與「宗教改革」
梵蒂岡:世界上最小的宗教國家
太平天國的宗教:太平天國的宗教思想及宗教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