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應激反應,釋放你的重壓

應激反應,釋放你的重壓

應激反應,釋放你的重壓



12月12日,《21世紀經濟報道》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出消息稱,當日上午,廣東21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健東墜樓,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墜樓原因正在調查中,警方暫未發現他殺嫌疑。有員工稱,劉健東可能患有抑鬱症。

在警方的調查結果尚未公布之前,公眾尚不能妄加揣測劉健東墜樓的真正原因,但有一個詞語再次引起公眾的敏感神經——抑鬱症。


據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去年5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國約1.73億人有精神疾病,包括焦慮、抑鬱和強迫症等,其中1.58億人從未接受過專業治療。同時,文章也指出,造成如此大規模人群患病的原因是巨大的生存壓力。


生存壓力大為何會讓抑鬱的人數增加呢?這裡要引出一個心理學的概念——應激反應。


應激心理三個階段

現代研究中,科研人員目前將人體在面對應激時的反應歸為三個階段,即警覺階段、抗拒階段和衰竭階段。


在警覺階段,人體內部會產生各種生理變化,諸如心跳加速、體溫與血壓則會降低、肌肉鬆弛等。為了這樣的不適,大腦會向肝臟發出指令,令其提供大量的糖供應肌肉;也會提示肺部需要大量的氧氣。於是人們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


之後,人體會出現抗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體顯然已發展出對壓力來源的抗拒,即使壓力的刺激繼續出現,但第一階段所出現的癥狀卻消失了;另外,在警覺反應時期被攪亂的生理歷程,這時也都恢復到正常狀態。這時,受到威脅的人會開始通過實際行動去嘗試解決問題。這所謂的實際行動,並不完全是積極、正向的,它其實包括了「逃離」以及「反擊」兩種。具體採用哪種形式,則與個體性格分不開。


最後,人體的反應則會進入衰竭階段,即垂體前葉和腎上腺皮質無法再繼續加速分泌激素,這意味著有機體再也無法適應長期性壓力。


在心理學中有另一個經典的實驗印證過環境壓力對於心理的影響。上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曾經作過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動物實驗,將24隻混血狗分成兩組,第一組在遭受電擊時通過學習擠壓鞍墊可以中止電擊;第二組在電擊時無法中止電擊。

結果發現,第一組用於擠壓鞍墊終止電擊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並在此後的情境中依然保持這種行為;第二組則在一定次數的嘗試後放棄中止電擊的行為,並在以後即使可以逃脫的情境中也放棄嘗試逃脫。Seligman將第二種現象稱為「習得性無助」。


之後在1975年,Seligman在人類身上重複了上述實驗,不過將電擊更換為噪音,並且得到了與狗實驗類似的結論。Seligman認為,人類的抑鬱發展就相當動物的習得性無助,二者都表現為被動、消極、坐以待斃、放棄任何控制局面的嘗試、體質量減少、社會性退縮等。


長期應激導致心理抑鬱


其實,除了環境能夠引起情緒的應激反應,研究人員發現,早年的生活事件,像童年時期遭遇忽視、軀體虐待或性虐待以及早年喪失雙親等,是成年後抑鬱發作的主要風險因子。


有研究顯示,被剝奪人際交往和安慰的兒童常常表現得很孤僻,與社會人群的交往困難逐漸加重。抑鬱症動物模型實驗也得到同樣的結論,被強迫遠離母猴的幼猴和其他同類幾乎沒有軀體接觸,當這些幼猴長大成為母親後,它們顯得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後代要麼漠不關心,要麼表現為暴力和虐待。這些均提示應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鬱症存在著某些因果關係。

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心理研究與康復中心主任、英國倫敦大學神經心理學博士尹文剛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舉了個例子,一位長期與婆婆關係緊張的兒媳患上了癌症,她臨終前的願望之一就是希望與愛人、孩子單獨生活在一起。「人的身體包括生理與心理兩大部分,心理長期壓抑會導致免疫細胞出現問題,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


甚至,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曾在《世界精神醫學期刊》上發布的研究稱,有嚴重精神問題的人壽命平均減少7~24年。


心理影響生理指標變化


當然,長期的壓抑與無助,讓人產生變化的不僅是心理,還有生理。今年8月,我國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全軍肝膽外科研究所教授夏鋒團隊通過研究發現,長期的慢性壓力會誘發肝癌,尤其是慢性乙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的患者。

該課題組負責人、西南醫院肝膽外科夏鋒曾對媒體表示,慢性壓力可導致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進而影響免疫、內分泌、代謝等系統的功能。在肝癌的發生和發展進程中,交感神經系統通過釋放多種神經遞質調控肝臟的慢性炎症反應,從而促進癌變的發生。


不僅影響肝臟,大腦也是被情緒波及的受害者。大量研究表明,慢性應激時機體內穩態失衡,一系列的神經生化指標的改變會導致大腦受到器質性損害,包括神經細胞的變性和丟失,細胞萎縮、軸突末梢結構改變以及細胞再生減少,尤其與情緒密切相關的邊緣系統,特別是海馬結構損害更嚴重。


當然,處於社會中,多方面的壓力避之不及,尹文剛表示,人們也不必談壓力色變,因為適度的應激可以提高機體對於環境中不良因素的對抗能力。對心理與生理產生威脅的是長期不受控的應激。那麼,如何控制壓力,將不良的應激反應變成適度的應激反應,就變得尤為重要。


對此尹文剛給出建議,對於管理者來說,可以採用德魯克目標化管理,即自下而上定製目標。「減少考核的項目,特別是針對科研人員,不妨給他們更寬鬆的環境,只有喜歡自己的事業才能出彩。」


如果針對個人,尹文剛建議,還是需要學會自我調節,特別要學會時間管理:「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放下手中的工作,著手進行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聽音樂、運動。將工作與生活分開。」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Nature封面:科學家揭示海馬基因組特徵及其環境適應進化機制
近六成人認為允許兼職對年輕科研人員是重大利好
為何HTLV-1病毒對男性更加致命?
深圳先進院在超聲溫控給葯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
北京激勵科研人員資金總額2.25億元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釋放壓力刻不容緩,否則抑鬱症都會纏上你!
壓力如果不及時的釋放,將會嚴重危害健康,盤點減壓的好方法
飢餓時釋放的激素對衝動的影響
釋放壓力的同時,解放你的大腦
網友提問如何解決壓力和負面情緒,鄭爽:不必討好誰,真實的釋放
舒適清涼,釋放你的誘惑
為你釋放壓力的減壓方法
「敲黑板」選對揮重,讓你的釋放點更加準確
面對壓力如何解決?鄭爽:不必討好誰,真實釋放
如影隨形的壓力,何處釋放?
適當的釋放情緒 會讓你變得更快樂哦
釋放熱量享受自由,一雙舒適不磨腳的涼拖你值得擁有
讓孩子釋放天性,不等於縱容他們違反規則!
為何壓力得不到釋放的男人會出軌?
壓力大如何解決,運動可以幫助你釋放壓力
釋放壓力,提防「情緒性失眠」
如果正確釋放壓力
釋放失戀,釋放自己
中子彈的特點是爆炸時核輻射效應大、穿透力強,釋放的能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