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蔣勛:被價值觀扭曲的教育

蔣勛:被價值觀扭曲的教育

蔣勛:被價值觀扭曲的教育



蔣 勛

經常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做出很傻的事情,或者因為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甚至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這些現象會使人懷疑,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是不是出現問題?


我個人覺得,年輕人本身是無辜的。


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過程,我們現在看到那些令人錯愕的行為,是一個「果」,而真正需要探究的,則是形成這個「果」的「因」。在長期唯考試導向的教育體制中,我們是允許學生升學科目得滿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養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因此產生這些現象,錯愕嗎?我一點也不覺得。


這個問題不是現在才有,在我那個年代就開始發生。我們很少思考為什麼要孩子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譬如我從事藝術工作,關心的是創作力、關心人性的美,我在不同的學校教過,從聯考分數最低的學校到聯考分數最高的學校,我都教過。以我所教授的科系而言,我不覺得這些學校之間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你實際接觸到學科分數低的學生,就會知道,他們沒有花很多時間準備考試,相反的,他花很多時間在了解人。譬如說看電影或者讀小說,從中就有很多機會碰觸到人性的問題。


可是專門會考試的學生呢?往往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他們從小就埋頭在升學、考試里,忽略了其他。很多年前我就很怕這樣的人,我覺得這樣的人一旦犯罪,對於「罪」的本質,完全不了解,因為他根本沒有機會接觸。


所以我一直覺得,如果要指責這樣的事情,矛頭應該是指向教育的架構,這個架構教育出一批批像這樣非常奇怪的人。


我們評斷一個學生,是壞學生、壞孩子,因為他的分數不夠,可是他對人性可能已經有很豐富的理解;我們評斷一個好學生、好孩子,也是用分數,卻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對情感和倫理的種種課題。分數和人格的發展絕對是兩回事,法律系的高材生不表示不會犯罪,他可能熟背法律條文,了解各種法令,可是對於「什麼叫做罪?」不一定理解。所以我們會看到「高等學府的法律系學生為了購買手機,在電梯內搶奪女孩皮包」這樣的新聞。


我記得這條新聞出來時,所有的朋友都在說:「想要手機,我送他一隻嘛,怎麼會愚蠢到這種地步呢?」

這只是提醒我們,知識完全不等於智慧,也完全沒有辦法轉換成智慧。


是悲劇吧! 卻令人難以同情。


這個社會一直在製造這樣的一批「好學生」,他們本身也洋洋得意,因為一路走來都是被捧得高高的「優秀生」,因為他們可以考到那麼好的學校、讀那麼好的科系。他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有問題。


我要呼籲的是,所謂的「明星學校」從來沒有給你任何保障,知識分數越高的人,自己越要特別小心,因為你將來要面對的生活難題,都不在這些分數裡面。


這幾年來發生的優秀生犯罪事件,正好說明了我們的教育應該拿出來做最好的檢查。為什麼在這麼一個教育系統中,連知識分子的自負都消失了?以前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有些事是知識分子不屑做的,為什麼這種士的自負在校園中式微了?我覺得,這是教育本質上的最大問題。

我曾經幫朋友代課,帶大學舞蹈系的孩子,他們大概都是大一的程度。因為要代三個星期的課,我很想認識他們,所以請他們畫自畫像,然後準備兩分鐘的自我介紹。他們不是美術系的學生,當然自畫像畫得不是很好,我的目的也不是要他們畫得好,只是希望他們可以在鏡子里看看自己。課後,好多學生告訴我,這是他第一次透過鏡子好好地看自己。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好好地在鏡子里看過自己,他對自己是非常陌生的,而這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


人真的應該常常在鏡子中面對自己,思考自己的可能性。


當我在課堂上,請學生做這個作業的時候,幾乎有一半的學生最後都哭了。我才發現他們內在有一個這麼寂寞的自己,是他們不敢面對的。


原本限定兩分鐘的自我介紹,最後我們都停不下來。過程中有人跑上台,拿衛生紙給說到傷心處的同學,我問他:「你覺得你的同學,這時候只需要衛生紙嗎?」。他懂了我的意思,就坐在朋友旁邊,聽他把話講完。

還有一些學生完全不肯講,上台以後,只看到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一句話也不說。我當時也沒有強迫他們講。到了第三個禮拜,我私下和這一批學生吃飯,因為我不能讓他們的話不講出來,最後他們說了,我才知道這些不說話的孩子有這麼多的問題。他們的父母聽過這些話嗎?沒有。老師聽過這些話嗎?沒有。在升學體制中,沒有人給他們這樣的管道。


學校的輔導室是空設的。你說這些學生,會無端端地跑到輔導室去做心靈的告解嗎?掛一個輔導的牌子有什麼用?要真正去發現他們,用藝術的方法引導他們,把他們內心的東西引出來才有意義。因為這些說不出口的話,積壓到一定的程度,會出事情的,這令我非常擔憂。


所以我們提到價值觀,重點不在於年輕人的價值觀,而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當社會的整體價值觀是「唯利是圖」,年輕人的價值觀也只會有一個字:利。


老師一定要是人師,也永遠要以人為本,教育本身就是對人的關心。教育不是在教書,事實上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


當我讓孩子畫了自畫像,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而痛哭流涕的時候,我真的覺得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你沒有辦法想像他們內心裡會有這麼多的事情,這麼地嚴重,因為他們講出來了,因為他們哭了,他不會走錯路。


有的孩子告訴我,只要能不回家,他一定不要回家。這句話如果讓他的父母聽見了,一定會嚇一跳。


事實上,這群孩子的父母正好是在台灣經濟起飛的那一代,當他們在努力創造經濟奇蹟時,對於孩子卻疏忽了關懷。所以這些孩子不是為反叛而反叛,他們是在反叛某一種程度的冷漠與疏離。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忙成這樣子,沒有時間停下來傾聽孩子的心事,沒有時間揉揉孩子的肩膀。


老子一直在講「空」,他說我們之所以能用杯子喝水,因為杯子是空的;我們能住在房子里,也因為房子有空的部分。最重要的不是「有」,是「無」。


如果你的心被物質塞滿了,最後對物質也不會有感覺。就好像一個吃得很飽的人,對食物不會感興趣;而肚子餓很久的人,他在品嘗食物的時候,就會得到好大的滿足與快樂。


當一個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時候,最後他會非常不快樂,即使是殺人他都沒有感覺。他已經被物質塞滿了,他要的東西從來沒有得不到,所以他很痛苦,這種痛苦是他的父母無法了解的。


(文章摘自《生活十講》)


END


家國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16本飽含中國傳統文化智慧的國學經典
王國維教育小言十二則
原來曾國藩也這麼愛開玩笑!
中國古代名將排行榜,到底誰排第一?
那些被名句掩蓋了光芒的詩詞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博物館教育的價值: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電影的教育價值
在線教育的宣傳,價值和服務
楊絳:怎樣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
他的畫被評為「不要臉」,卻藏著最有價值的人生觀和教育觀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教會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最好的教育,是無所作為的教育
重視隔代教育 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錢的教育
教育的初衷是育人,教育中的成長比成績重要
教育效果的評估(下)
最好的教育
最貴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嗎?
梁實秋:錢的教育
楊絳:什麼是好的教育和婚姻?
特級教師吳非:做教師,一定要恪守正確的「教育觀」
教師節隨想:我的教育觀
教育觀察:三評雙一流:數據透視、遴選標準和人才貢獻
劉軒:老爸的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