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補鈣?沒有Ta也是枉然!超詳盡筆記+視頻來了
管家說
做人需要挺直腰桿,但若脊柱不給力,該怎麼辦?
12月15日上午,在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舉行的「護脊有方」脊柱疾病防治專場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脊柱外科主任戎利民領銜的專家團指出,預防脊柱健康,要從改變低頭、久坐、久趴、少運動等不良習慣做起。
對於國人熱衷的「補鈣」熱潮,戎利民用最新研究成果為其降溫:補鈣過量可增加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和補鈣相比,補充維生素D更為重要。
先送上完整視頻,點這裡
戎利民院長主講《「護脊有方」》視頻
董健文主講《腰椎間盤突出怎麼辦》視頻
劉斌主講《骨質疏鬆需要注意什麼》視頻
現場掃描
中山醫退休教授到場聽講
「刷完手機,覺得頭暈脖子痛的朋友,請舉下手。」
講座開始前,廣州日報記者進行了一項小調查。舉手的人既有年輕的「眼鏡族」,也有中年男女,最後,一位老伯也舉起了手。久坐、常趴、運動不足,導致背痛、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疏鬆等疾病常如影隨形,讓人難以挺直腰桿。
78歲的老伯李江年拄著一根比自己還高的不鏽鋼拐杖,在聽眾席上特別引人注目。李伯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四五年了,輾轉到多家醫院治療,中醫西醫推拿都試過了,始終無法徹底治好。由於病情導致行走不便,他從瀝滘坐地鐵到崗頂,竟然花了兩個小時。李江年在老人大學裡學了推拿,經常自我推拿,這次聽到幾位脊柱專家說推拿按摩對於老人來說有風險,他連連表示「今後小心」。
當天來聽講的還有一批特別的聽眾,他們是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的退休教授,其中不乏主講專家們的老師。有他們「坐鎮」,主講嘉賓的戎利民教授一開場就幽默地表示:「講課中有不當之處,請老師們隨時指正。」
「
戎利民:
六成人曾遭受過背痛折磨
「調查顯示,人群中60%以上的人,曾有過腰背痛,而6.9%的人正在遭受它的折磨。」
戎利民指出,腰背痛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甚至殃及青少年。背痛分為上背痛、下背痛(即「腰痛」)。
導致背痛的原因有五大類,首先是退變,例如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其次是感染,例如脊柱結核,再次是腫瘤,包括轉移瘤,再次是骨質疏鬆,因為骨質疏鬆患者會出現駝背、脊柱失穩,肌肉被過度拉扯導致疲勞,因此會有廣泛性的背痛。最後,經常被人忽視的脊柱外病變,例如婦科疾病、泌尿系疾病。
引發腰背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脊椎的退變、感染、腫瘤等等,還有一些跟脊柱沒有關係。
有一個長期慢性背痛的患者,頻繁看脊柱查不出問題但還是覺得痛。戎利民察覺他的眼睛有些發黃,建議他做詳細檢查。果然,這名病人查出患有胰腺腫瘤,引發背痛的病根正是腫瘤。還有一個長期腰痛的女患者,有一天突然來找他,興高采烈地說「我的腰痛全好了。我告訴你為什麼?因為我的子宮內環取下來了。」戎利民說,下背痛最常見的病因是脊椎退變性的疾病,但也有不少女患者的病根出在婦科疾病上。
「腰腿痛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看醫生?」戎利民指出,單純腰痛多數不可怕,如果出現了腿痛、腿麻、大小便障礙,或者靜止狀態下的疼痛(「靜息痛」)、夜間痛(「紅旗征」)應立即看醫生。
背痛、腰椎間盤突出等日益成為「現代都市生活病」
誤區 1
骨質疏鬆者 按摩或闖大禍
「我不主張腰背痛的病人去按摩。」戎利民說,人體的背部有一層層的肌肉,外面有一層筋膜,像口袋一樣包著肌肉。
按摩手法可讓肌肉放鬆,但是,經常按摩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必須手法夠力才能放鬆肌肉、緩解疼痛,且越是頻繁按摩就越能受力。「外科醫生能分辨出病人有沒有長期接受手法按摩。因為,長期接受按摩的人,肌膜會慢慢增厚。」戎利民說,隨著肌膜的增厚,肌肉卻會萎縮。
戎利民表示,按摩手法確實可以起到放鬆的作用,但不可長期頻繁地進行按摩。有骨質疏鬆的病人更要避免推拿按摩,以免已經變脆的骨頭髮生骨折。戎利民建議,有脊髓型頸椎病、腰椎間盤巨大脫出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能做推拿按摩,尤其是重手法按摩。
對於腰椎管狹窄症或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如果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肌肉力量下降、保守治療無效的難以忍受的神經放射痛,建議考慮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相比,手術可獲得更快的疼痛緩解。」戎利民指出,對這類病人1到2年的隨訪顯示,接受保守治療的病人和手術緩解的病人康復程度沒有差異。做不做手術,是否願意爭取兩年的不痛生活,要看病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
誤區 2
維D水平低 再補鈣也徒勞
提到補鈣,要警惕「過猶不及」。戎利民指出,成人的鈣的需求量,每天為600-800毫克,新的研究顯示,與每天補充150毫克鈣的人相比,每天補鈣超過600毫克的人發生前列腺癌的風險高了32%。過度補鈣,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根據這些新的研究,我們對補鈣要重新評價。」戎利民表示,特別是在體內維生素D水平低下的情況下,再補鈣就會增加腫瘤和心血管病的發病風險。
對於鈣,成人的日常需要是600-800毫升,正常飲食是可以得到的,如果真的要在飲食之外補鈣,一天補鈣不要超過200毫克。
戎利民認為,真正需要補鈣的是孕婦和兒童,尤其是兒童,應該補充維生素D3。很多老年人喜歡通過曬太陽來補鈣,其實補充的是維生素D。「從陽光暴露來說,我們要穿單衣在戶外曬一個半小時才足夠,除了戶外體力勞動者,一般人很難做到。」戎利民表示,孕婦缺乏維生素D3,出生的小孩容易得自閉症。戎利民強調,防骨質疏鬆,莫忘補維生素D3。
「
董健文:
「微創手術做不幹凈」是錯誤說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疼痛的情況多見於青壯年人和中老年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董健文介紹說,這種疼痛的特點是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與體位和腹部壓力有關,通常在白天發作,多呈間斷性而非持續性。95%的患者腰痛伴腿痛,特點是沿神經根分布區域的腿痛和麻木,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如果腰痛但腿不痛,就多數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如果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不做手術嗎?董健文表示,絕大多數人(80%以上)是可以保守治療的,總有效率達到80%~90%。其中,最基本的保守治療方法就是休息,最好睡硬板床1-2個星期,讓受刺激的神經水腫消退,疼痛癥狀就會得到緩解,還可配合服用非甾體抗炎葯等藥物治療。一般來講,對於比較年輕、剛剛發病的患者,醫生不會主張做手術治療,而建議做保守治療,觀察幾個星期,如果沒效再改用其他方法,「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患者的癥狀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去做推拿按摩,希望能使突出的椎間盤複位。董健文認為這是很難實現的,除非是個別早期的輕症病例;在另一方面,不正規的按摩會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下肢癱瘓的悲劇。他不建議患者過多進行按摩,而建議到醫院專科就診。
如果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過正規的保守治療6~8周後癥狀無緩解,或者出現感覺、運動功能障礙,難以耐受的疼痛反覆發作,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就可能需要做手術了。現在流行的微創手術切口小、恢復快,但能把椎間盤徹底修好嗎?董健文介紹說,現在微創手術發展非常快,已經成為手術的首選方式,所謂「微創手術做不幹凈」是錯誤的說法,如果連醫生都這麼說,只能說這個醫生不會做微創手術——正規的微創手術治療後複發率很低,約3%~5%。目前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手術多用椎間盤鏡進行,只需做2厘米的切口,而椎間孔鏡手術進一步將切口縮小到7毫米左右。
董健文建議患者在術後進行腰背肌功能康復鍛煉。微創手術後2-3天,患者就可以下床,如果不能下床,還可以在床上進行肌肉收縮鍛煉。回家後,應按照醫生制定的計劃進行鍛煉。
「
劉斌:
骨質疏鬆 莫等腰背痛才就診
俗話說「人老背先駝」。很多老人受骨質疏鬆的困擾,骨頭變脆,身高變矮。中山三院脊柱外科劉斌副主任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導致的骨折是最嚴重的後果,有骨質疏鬆的老人有可能在日常活動被「擊倒」。例如彎腰撿起地上掉落的東西、用力開窗、跌倒,都可能誘發骨折,而一旦跌倒,引發危險的髖部骨折,有可能因卧床而引發危險的併發症,最終喪命。
容易患骨質疏鬆的患者具有以下特點:50-60歲以上,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3-5倍,尤其是絕經後或行卵巢切除術的婦女,缺乏適當的活動和日晒的人,煙酒過量或咖啡因過量者,有慢性肝病、腎病及甲亢者,長期服用激素及抗癲癇葯者,食物結構不合理、偏食者。
骨質疏鬆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是疼痛,包括腰背酸痛、全身酸痛,其次是骨折,多發生在髖部、手腕部、脊柱。再次,患者會有身高變矮、駝背、脊柱變形。「發現骨質疏鬆症不能靠自我感覺,因為多數初期病人疼痛感覺並不明顯。」劉斌強調,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高危人群無論有無癥狀,應定期去具備雙能X線吸收儀的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
在沒有骨密度儀檢查時,高危人群如出現身高變矮、脊柱側凸或駝背畸形等臨床表現,還需進行MRI、CT等檢查,在骨丟失30-40%時X線下會有明顯的表現。此外,患者還需要做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血鈣、血磷、鹼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VitD和甲狀旁腺素等檢查。
劉斌表示,藉助一個簡單的公式,可以粗略測算自己的骨質疏鬆風險:(體重—年齡)X0.2。亞洲人骨質疏鬆的指數,大於-1,則為低風險,在-1與-4之間屬於中等風險,小於-4則為高風險。
「如果一個體重50公斤的80歲女性,計算的結果就是負6,屬於高風險的骨質疏鬆患者。」劉斌指出,體重越大,或者說體重越輕,更傾向於發生骨質疏鬆,年齡更大,也是更傾向於發骨質疏鬆。
預防骨質疏鬆,每日要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劉斌建議,根據醫生及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每天進行適度的負重運動、抗阻運動,例如快步走,啞鈴操,舉重,划船運動,蹬踏運動等。負重運動每周4~5次,抗阻運動每周2~3次。強度以每次運動後肌肉有酸脹和疲乏感、休息後可消失為宜。「在身體發育結束之前積極的運動、足量補充含鈣食物,可以使骨量達到較高的峰值,確實能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但對老年人來講,單靠運動已經不能起到預防效果。」劉斌強調,運動應量力而為,注意避免跌倒,尤其是要注意室內環境的安全性。
確診骨質疏鬆症以及骨量低下的患者需要服用抗骨松藥物,包括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以及活性維生素D等。發生胸腰椎體骨折者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不可拖延。
Q&A精華問答
1.我覺得最近兩周腿痛、腰痛,可能是跑完步做彎腰壓腿導致的,對嗎?經常做仰卧起坐,是否會讓腰椎間盤受到傷害?
董健文:我估計是運動損傷造成的,建議做一個檢查。仰卧起坐主要是鍛煉腹肌,平時做沒有問題,但在腰腿痛急性發作的時候不太主張做。
2.我的腰椎間盤突出已經10多年,靠游泳控制得比較好,最近發現手腳麻木,該怎麼辦?
董健文:手腳麻木不一定是腰椎問題,很可能是頸椎等出了問題,建議到醫院找醫生看看,明確是否腰椎間盤突出症。至於游泳,本身是非常好的鍛煉,我們對很多的患者都建議游泳。
3.腰椎間盤突出和脫出有什麼區別?
戎利民:可以類比輪胎。突出是外胎太薄,內胎鼓出來了;脫出是外胎破了,內胎完全掉出來了。
董健文:兩者的程度不同。突出是椎間盤鼓起來,突出嚴重時會造成神經損害,可能會比脫出更嚴重。
4.腰椎間盤突出等脊柱外科疾病的微創手術風險大不大?是否容易傷到神經?
戎利民:脊柱外科的患者最關心手術會不會導致癱瘓?癱瘓有一定的發生概率,但這是低概率事件。脊柱手術出現神經損傷是低概率事件,涉及到多方面,最主要是醫生的技術。在外科裡面有一個「學習曲線」,如果這個醫生對技術的掌握是處於學習曲線的「上升期」,發生神經損傷的概率會高一些;如果處於「穩定期」,發生的概率就很低。
董健文:微創手術的風險相比開放手術更小,因為微創手術藉助更多了高精尖的設備——顯微鏡放大讓醫生看得更清楚,對神經的處理更好。
5.我82歲,有骨質疏鬆,又有腰腿痛、腰痛,擔心這麼大年紀是否可以做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
戎利民:很多患腰腿痛的高齡老人有很多基礎疾病,是否做手術的原則是看如果不做手術,腰腿痛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會不會很大,例如根本無法逛街,如果你想要改變,是可以做手術的。如果是單純的椎間盤突出,現在可以通過局麻微創手術完成,對全身的干擾可以減到最少。
董健文:老年人同時患有骨質疏鬆和椎間盤突出症,做微創手術更有優勢,因為創傷小,還是局麻,具體能否做手術要取決於專業醫生的判斷。
6.做了椎間盤微創手術之後,怎麼做好康復和護理?
董健文:微創手術後2-3天,患者就可以下床,如果不能下床,還可以在床上進行肌肉收縮鍛煉。回家後按醫生制定的計劃進行鍛煉,例如腰背肌功能的康復鍛煉。
戎利民:簡單來說,術後3周左右能夠正常活動,3-5周後可以從事輕的體力勞動。
維持骨健康,你葯吃夠沒?
骨健康基本補充劑
1. 鈣
成人 每天800毫克
絕經後婦女及老人 每天1000毫克
其中飲食攝入 每天400毫克
需補充 鈣劑600毫克
2. 維生素D
成人 每天200 IU(5μg)
老年人 每天400-800 IU( 10-20μg )
骨質疏鬆患者治療每天800-1200 IU
延伸報道
每天補維D 還需補鈣嗎?
普通人該如何增強骨健康?補鈣是不是已經成了「雞肋」?每天補充維生素D的人還需要補鈣嗎?這些問題常令人糾結。廣州日報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國內多位專家。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學會名譽主委、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徐苓教授指出,調整飲食、積極運動是維持骨骼健康的基礎措施。調整生活方式,多運動,多吃富含鈣、低鹽、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是最基礎的保持骨骼健康的措施。除此之外,被認為「老生常談」的補充鈣和維生素D,依舊是幫助不同年齡段、不同慢性病人群預防骨質疏鬆的有效方法。徐苓表示,骨健康不能只看補鈣,而應該同樣重視維生素D的補充。
「鈣劑和維生素D是基礎,但不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唯一辦法。」我國著名強直性脊柱炎防治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古潔若教授指出,和補鈣相比,維生素D的重要性常為人們忽視。 她說,根據今年發表的最新營養調查,50%的中國普通居民體內缺乏維生素D,「補充維生素D更為迫切」。
維生素D可提高鈣離子在體內的吸收率。古潔若指出,維生素D分為D1和D3兩種,D3對骨代謝有更重要的影響,可通過皮膚日晒的方式自然合成。她呼籲,健康體檢中應加入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的檢測。若體內維生素D補足,則需要補充維生素D劑。 成年人每天要補充200單位維生素D,而老年人要達到800單位。古潔若特別提醒,維生素D補充過量,也會對身體有害。
喝牛奶補鈣足矣?
吸收量未必夠
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很多老年人對需不需要額外補鈣心存疑慮,覺得「日常飲食中的鈣足夠了」。古潔若指出,飲食補鈣夠不夠量,不能只靠自己來「估」,最好能請專業的營養師進行評估。不同食物中鈣的含量不同、個人消化系統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都會對飲食補鈣的效果有一定影響。
有人覺得,每天喝牛奶補鈣更好吸收。 「每天兩杯牛奶原則上可以補到500毫克的鈣,只要能補到足量的鈣,不吃鈣片也沒關係,但問題是老年人對鈣的吸收能力可能會下降,單靠食補,鈣的吸收量未必足夠。」 徐苓表示,有些老年人出現便秘跟補鈣有一定關係,建議在補鈣的同時多吃蔬菜、多運動。她表示,除了牛奶、鈣片,新鮮疏菜里也有鈣。
有人覺得,「補鈣是浮雲,曬太陽足矣」。徐苓表示,老年人體內的維生素D不足,應該多曬太陽,但如果沒有配合鈣的充分攝入,單曬太陽還是不能防治骨質疏鬆。
「補鈣要從子宮開始。」徐苓強調,因胎兒的生長,孕婦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現缺鈣,孕婦腿抽筋往往是缺鈣的信號。孕婦補鈣量要比普通人更高一些,達到1200毫克。對於民間傳說「孕期補鈣會讓胎兒長牙」 ,徐苓表示這是不科學的傳聞。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脊柱外科主任戎利民教授,脊柱外科副主任董健文副主任醫師,脊柱外科劉斌副主任醫師
文/廣州日報記者任珊珊、伍君儀 通訊員江瀾、查冠琳、王冰瑾
視頻/廣州日報記者劉曉溪 攝影/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編輯 / 吳婉虹
了解近期熱點文章
※蝦皮是補鈣的好食物?
※6道菜超補鈣,常吃勝過鈣片
※冬季這樣曬,才是正確的補鈣方式,你做對了嗎?
※孩子肋骨外翻就是缺鈣么?當心亂補鈣會害了娃
※這碗湯成本不到10塊錢,補鈣卻有奇效!最適合孩子
TAG:補鈣 |
※超詳細的腮紅選擇 還不會畫 你就真的是沒救了
※這篇超詳細科普文,讓你對打飛機再也沒有疑惑了!
※超詳細!毛線拖鞋的編織視頻來了,新手也可以輕鬆搞定!
※既然這麼喜歡吃吐司,幹嘛不自己親手做一個?超詳細製作解說
※你必須知道的貓咪絕育那些事,超詳細!先收藏再看!
※瘋狂動畫迷看動畫記錄超詳細筆記,他是想研究什麼?
※馬代超詳細攻略:如果真是夢,但願不醒來
※一份超詳細的食物卡路里!吃了它們,你這輩子別想減肥了!
※VR眼鏡你真的會挑嗎?超詳細攻略送給你
※有沒有一款毛衣裙,能讓你走路帶風?來學這款!(超詳細教程)
※不用烤箱!超詳細電飯煲做戚風蛋糕,原來你不成功是這些細節
※自己在家做魚丸不再難,無添加吃到放心,超詳細步驟教給你
※超詳細步驟教你做月餅,再也不擔心家人吃到「假月餅」了
※再不怕跟人撞包啦!超詳細步驟分解!教你用twilly系包包!
※殭屍類動漫大盤點!超詳細介紹,好不好看你說了算!
※超詳細的肉夾饃做法,外酥里嫩、肥而不膩,好吃到停不下來!
※一夜之間火起來的好吃到上天的甜品,超詳細做法,快試試,我現在去買酸奶了!
※進藏吧!完成你曾經未完成的嚮往,這裡有超詳細的備品攻略!
※十幾年的師傅教你做生煎包,超詳細的做法,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