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道場必須避免娛樂化、世俗化與庸俗化

佛教道場必須避免娛樂化、世俗化與庸俗化


佛教道場必須避免娛樂化、世俗化與庸俗化



近來,我花了一個星期的夜晚時間,專門收集各類佛教網上的佛教活動消息,發現一個現象。近年,有些佛教活動場所的活動,其本質,有從人間化滑向娛樂化之嫌。這其間,經歷了世俗化與庸俗化。

民國以來,以太虛為首的高僧大德提倡「人生佛教」,適應了社會需要,也使佛教持續保持了生命力。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趙朴初等一批佛教界有識之士,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提倡「人間佛教」,使「文革」期間大傷元氣的佛教,得到恢復,並健康發展,迎來了今天的黃金時代。


或許,是對人間佛教的理解出現偏差。或者,根本就沒有去理解人間佛教是什麼。近年,一些佛教活動場所,雖舉的是人間佛教的旗幟,但實際上與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相背離。甚至,違反了明文規定的佛教的律條精神。


人間佛教,或者說,佛教的人間化,其本質含義在於以佛教度化人間,以佛教精神主動積極地教化人間,而非以人間度化佛教。如讓佛教被動消極地屈從人間,為人間的缺陷所左右,從而失去佛教的核心價值,那麼,佛教與其他的哲學有何差異。這樣,佛教便缺失主體性,亦不為佛教了。


為此,我向來以為,佛教的人間化不應是佛教的世俗化,也不應是庸俗化,更不應是佛教的娛樂化。

佛教的娛樂化,把僧人變成了人間的小丑,也使佛陀形象受損及其教法被扭曲,不再純正神聖。而宗教,一旦失去純正性與神聖性,那麼,還剩什麼?


在中國的儒家哲學中,強調「內聖外王」,內在的修養如聖人,外在的能力如君王。儒家如此,我認為,佛教也不應例外。不管外在如何王,內在總應不離聖,即應該始終保持佛教的核心價值不變。這是保證佛教持續健康延續的基本條件,也是佛教始終能與特定的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必要基礎。近期,網路上出現了諸如《法海你不懂愛》等戲謔消遣佛教的行為現象,挑戰佛教的一些底線。這種現象與行為的產生,應該引起佛教界的關注與反思,除了對此說「不」之外,我們也應反省自己,我們是否自尊自重了?我們是否以身作則了?在某些方面,我們是否有從人間化滑向了娛樂化之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寧緣 的精彩文章:

一盞燈萬分恩,一燈能破千年暗
禪門小故事:地獄在哪裡?
既然凡僧不能降福,為何還要恭敬凡僧?
佛曰: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間
不管什麼追求,都要合乎因果

TAG:菩寧緣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道教世俗化
淺論文學藝術的世俗化與商業化
鄧小南:平民化 世俗化 人文化——關於宋代歷史再認識的維度
遭遇世俗化衝擊的中國當代佛教教育去向何方
土耳其嘴上說著世俗化,身體卻在伊斯蘭化
孔又專:略論宗教世俗化對其社會功能的影響
以伊斯蘭教為主導的土耳其,是如何走上世俗化之路的?
鳳姐:世俗化的林妹妹
土議長:土耳其需要伊斯蘭憲法 應終結世俗化國家
「布基尼」是穆斯林婦女世俗化的巨大努力?
沒錯,宋朝以前關公還未成神:從關公信仰之興起,看道教教義如何走向世俗化
黎雄才:一個被高度世俗化的天才
數十年前世俗化的土耳其:少女美如畫,女大學生很時髦,女兵歷經滄桑
土耳其軍變失敗,在世俗化的道路上,這個國家到底還要流多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