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關節扭傷外洗方

關節扭傷外洗方



中醫書友會第119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此方對急性關節扭傷有良好功效,對慢性關節扭傷也有不錯的效果,希同道驗證之。(編輯/盒子)


關節扭傷外洗方


作者/徐書



[組成] 生川烏15g,生草烏15g,積雪草10g,六軸子10g,紅花15g,桑枝15g,伸筋草15g,乳香10g,沒藥10g,白芥子10g,梔子10g,當歸尾10g。




[功效] 溫經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 關節扭傷。




[用法] 煎水外洗,每日上、下午熏洗患處各一次。




[注意點] 此方切勿入口。



[效果] 一般3~5劑即愈。




[案1] 徐某,男,25歲。因打籃球不慎扭傷手腕,關節活動受限,腫痛。予上方3劑外洗後,腫痛全消。



[案2] 高某,女,45歲。因爬樓梯不慎扭傷踝關節,當時自用雲南白藥噴劑、三七片等葯治療後,腫痛更甚。予上方5劑外洗後,痊癒。



[考辨] 烏頭分川烏和草烏。而川烏和草烏是同一種系下的兩種不同植物。川烏的莖是直立的,一般高約一米,開紫色花。根是團塊狀,側根就是附子,炮製後就是常用的附片。因為是附生於川烏的主根上,故名附子。草烏的莖是蔓生攀援狀藤本,一般長約三米,還是開紫色花。草烏的根呈長塊形,沒有附子。




川、草烏,辛熱,有毒,其搜風定痛,以生草烏較強,但草烏毒性較大,川烏止寒痛效佳。一般治療風濕痹證,寒邪重者定痛用川烏,寒濕痹重者川草烏同用,但用量一般從3~5g開始,逐漸加量至30g為宜,同時與甘草、蜂蜜同煎,可祛烏頭毒性。外洗比較安全。朱良春老師的止痛搽劑,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生南星各30g,用90%乙醇300ml浸泡一周,外搽痹證疼痛,有明顯緩解作用。




積雪草既有活血消腫止痛,又有清熱解毒利水的功效,對修復受損組織有促進作用。




六軸子,苦,溫,有毒。功效:行氣止痛,散瘀消腫。此葯善於止痛,尤其是風濕痹證,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坐骨神經痛常用之。用量內服1g, 和諸葯同煎;外用劑量要大,一般 10~15g。




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肝、肺、胃經,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熱病煩熱、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梔子能療三焦之熱,焦梔子治療血證也常用,梔子治療跌打損傷多見於民間驗方。江蘇蘇南一帶以梔子10g, 紅花10g, 蔥須10根,酒10ml, 麵粉20g,將梔子、紅花打粉後與酒、蔥、面調成糊狀外敷患處,一般24小時換藥一次,一般輕證也有明顯效果。當歸、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桑枝、伸筋草疏筋活絡。諸葯同用,活血止痛消腫。




[臨床心得] 「水無熱不沸,血無熱不行」,這是山西高允旺老師一句名言。關節扭傷,瘀血阻絡,引起局部腫脹疼痛,應用溫熱葯能較快速的消腫止痛,達到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效。此方對急性關節扭傷有良好的療效,同樣對慢性關節扭傷也有不錯的效果,希同道驗證之。








I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杏林碎金錄:30年皮外科秘典真傳》,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由作者授權中醫書友會發表。作者/徐書。編輯/盒子,校對/鄭宇、閆奇峰。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靈蘭中醫App已更新到1.3.5版本,新增了「留言」和「音頻定時」功能。看文章想留評,聽音頻自動關,那就趕緊升級新版本吧。請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下載,也可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靈蘭中醫】。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膝關節疼痛 肩關節損傷康復方法
踝關節扭傷後的自我處理方法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
腳踝扭傷、韌帶損傷,踝關節鍛煉小方法,關節養護有門道 四
關於深蹲與膝關節損傷
關節痛靠「熱敷」治?方法錯了會傷上加傷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類風濕關節炎的妙方
膝關節、腿關節、腰關節,關節疼痛,這個方子有奇效!
這5個方法能減輕關節壓力!避免關節受傷風險!
肘關節
深蹲對膝關節有傷害嗎
傷寒論六大方證治療關節痛
運動傷害 肘關節脫臼
關節痛關節炎,我用這個方法治好了自己的關節痛
戶外運動易導致膝蓋損傷,如何有效防治膝關節損傷
風濕性關節炎偏方大全
針刺合谷穴緩解踝關節扭傷疼痛
針灸結合外洗方治療雙膝骨關節病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