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中國動畫的配音總是那麼「假」?

為什麼中國動畫的配音總是那麼「假」?


題圖來源:《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




知友 | 葉佳桐



我們要評價一樣東西,首先要把標準擺出來。




那麼題主所說的「假」的標準是什麼呢?如果將配音的「假」定義為「聲音與角色存在距離」那題主是沒有說錯的。



不管是柯南、死神還是哆啦 A 夢、精靈寶可夢,參與這些作品的聲優都是與角色相處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沒,並一同成長起來的,譯製版本的配音想要跟原版相提並論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題主又說:個人感覺「柯南」與「哆啦 a 夢」的配音比日本好聽多了。



雖然不知道題主為什麼在提問中寫出了與標題截然相反的內容。




那姑且理解為「題主覺得大部分中國配音很不好,但也有不錯的。」




那我順便來揣測一下為什麼題主會覺得這兩部比日本配得好。



《柯南》的普通話配音版本存在有兩個版本,一是台灣配音的版本,二是近年來大陸譯制的版本。(以下談及台灣配音,皆指拋開兩岸口音和發音習慣不同的其他部分)。




台灣早起在引進這部柯南的時候也存在過兩個版本,大體的區別就是小蘭的配音不是同一人(分別為呂佩玉與魏晶琦,前中後期因配音員原因人員有所變更),台灣配音的優勢在於錄製日本動畫的經驗較為豐富,資歷較老的配音領班(導演)都會提前針對配音稿件進行修正,讓語句不至於像翻譯稿那麼生硬。



大陸是近年來才引進的柯南電影版,主要陣容是李世榮、季冠霖、張傑等配音演員(前期由鄧曉鷗負責導演,後期由北斗企鵝工作室負責導演,人員有些許變更)。




兩個譯製版本的欠缺都非常明顯,因為台灣配音的預算都非常低,導致人員利用非常緊張,有的時候甚至一個配音員在同一場景內要配 3-4 名角色,這樣導致了品質的急劇下降。




而大陸版本的配音演員雖然資歷與台灣配音員相差無幾,但因為缺乏錄製日本動畫的經驗,和對作品角色比較陌生,導致部分配音與角色大相徑庭,這也給配音大打了折扣。




如果按照之前所述——「假」的定義是聲音與角色產生了較大的距離,那麼台灣配音就因為一人分飾多個角色,導致配音員不可能十分盡美的飾演好每個角色而產生的「假」。




大陸配音則因為經驗和對角色的研習不夠而產生的「假」,兩者皆是因為不同的客觀條件而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問題。




日本的原版配音是由履歷相當甚至比譯製版本更加資深的聲優來擔任,這從根本上保證了質量。




因為日本聲優的數量非常多,成為聲優的門檻高、競爭激烈——這些要素也決定了作品能有更多的聲優選擇空間的這個事實。




綜上所述,譯製片超越原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為什麼仍有「這個片子中國配得比原版好」這種論調呢?這也並非是空穴來風。




一、 情懷




是的,情懷,一個很主觀的辭彙,也可以換成「習慣」二字。




不管是《哆啦 A 夢》還是《櫻桃小丸子》、《數碼寶貝》,這些動畫里的角色,在每個人心裡,可能都有一個標誌性的聲音。




以哆啦 A 夢為例,最早大家接觸的可能是董浩、劉純燕的「機器貓」、也有可能是林保全的「叮噹」、還有可能是陳美珍的「小叮噹」。




不管你心中的哆啦 A 夢是哪個聲音,大概都會覺得自己最熟悉的聲音是「最好」的聲音——這就是情懷。在日本觀眾的心裡也許他們最熟悉的大山羨代才是最棒的哆啦 A 夢也說不定。




二、 語言




每個人都有母語,有的人從小是說普通話,有的則是方言。在異國他鄉聽到自己的「母語」是否會覺得親切呢?就是這種親切感影響了人們對配音「好壞」的評判。




三、 用心




雖然「用心」不一定能配出客觀上「好」的東西,但配音人員的「用心」一定是有價值的。




在動畫《一人之下》中,寶寶這個角色偶爾會使用四川方言,而這位角色的配音演員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現去找了一位四川話老師。




另外,初版柯南的普通話配音員,也是蠟筆小新的初版配音——馮友薇。她曾經為了演繹好野原新之助這個角色,反覆鑽研了數月,最終為大家帶來了一版不同於原版但連原版聲優都連連稱讚的「普通話小新」。




演員的用心值得我們佩服,但絕對不是作品拿來炫耀的資本,因為觀眾所要看的是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並不是演員在背後做了多少努力。




所以我們觀眾在評價角色配音時,能夠不帶感情分的給出評價,這才是對聲優們的尊重,如果非要在「認同」和「同情」中選一個詞,聲優們大概不會想要後者。




四、 本地化




不同於前面提到的「語言」,而是徹底將作品變成一部符合本國習慣的動畫片,包括作品的台詞、用語甚至劇情都進行變更。




但嚴格來說這並不屬於配音的範疇,而是配音與內容的整合。




前幾年大火的「搞笑漫畫日和」即屬於此列,從配音水平上來講並沒有出彩之處,出彩的是主創們對台詞的改編。




《我們這一家》和《南方四賤客》也是贏在了整體的本地化方面,他們的普通話配音在台灣甚至大陸網路都有著很高的評價。但希望大家搞清楚,雖然優秀的配音是他們大受歡迎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也只是一個方面,並不是全部。




關於目前大陸配音的現狀,可以簡單分析幾個觀點,因為若要詳述可能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一、 從業環境




大陸的配音慢慢進入商業化運作,真正像老一輩那樣拿固定工資,有很充裕的時間去做好一部作品翻譯的年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不管從業人員如何宣稱是熱愛配音、想要拯救行業,但數倍縮水的創作時間已成定數,這個鍋不能只給配音來背。




二、 市場需求




觀眾更多不去在乎配音的表現力和與角色的貼合度,甚至不去在意演員音色的本身。而是只要喜歡角色,就會把好感帶到背後的配音演員身上,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但很多演員是以情色擦邊球類似的角色和聲音博取觀眾喜愛,以至於獲得了高人氣並且在之後的工作中獲取更多的機會。從商業角度是很好的模式,但是對配音行業本身屬於毒藥。




三、 作品




因為市場的需要,近年來不斷有新的作品湧入市場,整個國漫市場的水平和標準被拉高。




但其中粗製濫造的作品也無法抑制地在增加,因為從業人員數量和業務水平的不足,造成了作品本身品質無法達標。




配音演員在出演此類作品時有可能也會受到負面評價,但因為角色表情不到位、台詞不流程造成的影響,不應該配音演員來背鍋。




四、 風格




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配音風格都是在不斷的改變的,遼藝曾經輝煌,但明顯已經無法適應現今的動畫。




長影譯制的《你的名字。》中部分配音就可以明顯感受到時代的違和感。




除了時代的區別,還有地域的區別,甚至是配音員擅長作品類型的區別,雖然理論上配音演員要學會適應各種各樣的風格,但實際情況卻極少有人做到,這也並不是評判一個配音演員好壞的標準。




五、 配音導演




配音導演是負責一部作品統籌的重要角色,主要負責協助導演選角、進行角色分配和指導錄音工作。這項工作在日本由音響監督(聲音導演)和監督(導演)等同時擔任、在台灣被稱作配音領班。




好的配音演員可以配合導演的指示給出不同的表演,但僅限於把控細節,整體效果還是要看演員的素質如何。




舉個例子就像是十個人組團攻略遊戲副本,導演就像是指揮,指揮水平好可以打得很漂亮,但走位還是要看個人——一個好導演帶不好一個差的團隊,但是一個不好的導演也不會把一群大神指揮地昏天黑地。




配音導演可以背鍋,但請別讓他全背,也給作品導演和演員背一點吧。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知乎日報 App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動漫「菜」?配音「low」?那是因為你沒看這一部!
國漫配音配出來的動漫作品就那麼差嗎?
為什麼有的國產動畫配音配國語,日語?
原來好萊塢動畫的國語配音,幕後故事這麼有趣
為何國語動畫配音總是聽起來尷尬違和感太強?
由二宮和也、蒼井優配音的這部動漫作品你一定不要錯過哦!
這十部日本動漫,中文國語配音真是贊!
話題:外國動畫電影你選原配還是國語配音
這哪裡是配音呀,這些好萊塢動畫片分明就是照著他們畫的
還有這種操作?《獸娘動物園》 Line 發音表情小鞄聲音居然不是內田彩配音
這些動畫的中文配音版比原版更出彩
卧槽給這配音跪了,這是哪裡的方言啊這麼好笑!
啊啊啊啊 蒼井空老師竟然給這個動畫配音
這部動漫不止有粉色的百合劇情,松崗配音的戰鬥依舊精彩!
你說什麼我都信!梶裕貴為廢話詩集配音動畫公開
動畫動漫製作團隊閃狼動漫為您分享怎麼選擇配音比較適合作品的需要
這部動畫居然找了蒼老師來配音
國產劇的爛是因為配音演員水平差、不敬業?這鍋還想甩到哪兒去?
這些動漫角色的配音竟然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