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鄉憶:小時候,整個村莊的人都找父親寫春聯

鄉憶:小時候,整個村莊的人都找父親寫春聯

文:聶敬麗


冬至那天,寫了篇小文《父親的報紙》,受到同學及朋友們的好評,特別是姐姐和妹妹,更是觸碰了心靈深處的記憶,說那麼真實的場景就像剛剛發生了一樣,讓我多寫些從前的故事。

鄉憶:小時候,整個村莊的人都找父親寫春聯


感謝愚伯的自留地這個平台,關注了那麼久,看到了那麼多的鄉親鄉情,終於趁著這次徵文讓自己提起筆,從一名看客演變成參與者。縱然知曉自己才疏學淺,無法淋漓盡致的揮灑心中對家鄉、對親人那份深厚的感情,描繪不出家鄉那抹優美的田園風景。但,這些,一直都深刻在我的心裡,從來不曾有絲毫的褪色。記憶的閘門一旦打開,那些生活的片段似洪水一樣傾瀉而來。


馬上進入臘月,從前一進入臘月就是該過年了,有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貼春聯。


因為父親的一手好字,全村人家的春聯------大門、小門、糧倉、工具等等貼的紅彤彤的吉祥如意都是出自父親之手。我不知道大年初一,當父親看著滿庄的紅紙黑字時,心情該是如何的滿足?那時太年輕幼稚,哪裡想到這些問題呢?

現在想來,父親應是滿滿的驕傲,雖然是無私的行為,但父親樂在其中.

鄉憶:小時候,整個村莊的人都找父親寫春聯



父親是教師,等放寒假也應該是臘月中旬了,就有鄉里鄉親的買好了紅紙送到我家裡。父親在操備年貨的同時,有一點小空就裁紙,研磨,書寫。開始階段,是不用人幫忙的,能寫幾戶寫幾戶,寫好了疊好在背面註明戶主的名字,以防有拿錯的現象。


等到過了臘月二十五六號,可就熱鬧狠了。要不就說,幹什麼事都要趁早,早早地沒人爭沒人搶,消停地就把事給辦了。記憶中,繁忙的寫春聯我家會持續三四天,直到除夕上午才能寫好。這個活幾乎都是男爺們和大點的男孩子去做,因為女人家年前要蒸饅頭、過油、包餃子、打掃衛生,分工那是相當明確啊。

男爺們有勁,把我家的堂屋木門卸下來,用兩個凳子一支,一個龐大的書桌臨時就成了。分派幾個年輕人裁紙,按照父親要求,有長方形、正方形,有正著寫的,有對角寫的。

鄉憶:小時候,整個村莊的人都找父親寫春聯



父親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躬著身子,一張接著一張,走了一家又換一家,啦著家長里短,伴著爽朗笑聲,空氣中飄著陣陣的煙味。那場面太壯觀,也太溫馨,太讓人難忘了,那樣才是過年啊!


母親和奶奶蒸好的饅頭、包子出鍋了,招呼著大家來吃,父老鄉親用不著客氣,想吃就吃,吃的暖心暖胃,誇著母親的手藝,讚歎著父親的寫作,這樣的場景應該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中期吧。

隨著社會的進步,賣的春聯各式各樣,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口袋裡的錢也越掙越多。花個幾塊、幾十塊的就把春聯買來了,人們也就不再麻煩父親去寫了(雖然父親從不認為是麻煩)。


但是,時至今日,每年父親仍然提筆寫春聯,縱然他也能消費得起,但他覺得還是他寫的有紀念意義,春聯的內容都是他千挑萬選,符合時代精神,包含祥瑞寓意。

鄉憶:小時候,整個村莊的人都找父親寫春聯


每年回家,看著大門小門的春聯,紅彤彤的福字,我們心裡就特踏實,我們知道,父親在,一切都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伯的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民間遊戲——擠壓油
聽到老公和孩子對話,再回顧自己的童年,我差點掉下淚來……
抹不去的記憶
生活大觀:蓑 衣
一個孩子眼中的歡口,是醬紫的!

TAG:愚伯的自留地 |

您可能感興趣

農村娃小時候的玩伴,原來是個大補的傢伙
小時候的記憶:農村河裡的美味,你吃過么?
農村的大鍋台,小時候的記憶
老梁說菜:這種小吃經常和臭豆腐一起做,衢州人小時候的回憶
直擊:清朝末年農村街頭風情,那時候我們祖輩的生活
李白小時候遇一個磨鐵棒老婆婆,她就是楊戩的母親!
又一個小時候的女神嫁人了
小時候自己做的玩具,玩過4種的都是農村人,太懷念
農村野外自製烤竹筒飯,童年回憶,小時候你有吃過嗎?
農村小時候的烤雞,你們都還記得嗎?
一組讓農村人看哭的攝影照,小時候真的好心酸!
小時候女孩的小飾品,是人們的「洗澡花」,承載著一代人的回憶
農村野味,小時候你吃過嗎?
實拍:小時候記憶中的農村老家
小時候的家鄉天是藍藍的,讓人心醉!
農村人小時候吃的零嘴,現在被稱為「千年人蔘」
小時候和父親晚上看羊遇到一隻女鬼!
童年記憶:農村娃小時候最愛釣的幾種美味食物
農村的這種野草,小時候我們都當玩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