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埃博拉疫苗在獅子山臨床試驗成功 取得「零的突破」

中國埃博拉疫苗在獅子山臨床試驗成功 取得「零的突破」


  據科學網12月28日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8日宣布,由該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研究員團隊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非洲獅子山開展的Ⅱ期500例臨床試驗取得成功。


  報道稱,這是我國疫苗研究首次走出國門後的歷史性突破。23日凌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在線發布了相關科研論文。


中國埃博拉疫苗在獅子山臨床試驗成功 取得「零的突破」 The Lancet網站截圖

  在科技部、國家衛計委和軍委後勤保障部等重點資助和合作方天津康希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全程參與下,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啟動特別評審程序,該疫苗已於兩年前進入臨床階段。

  2015年5月,研究團隊開啟了赴埃博拉疫情最嚴重的西非國家——獅子山的臨床註冊工作,並得到了中國駐獅子山大使館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塞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大力支持。經過嚴苛的知識產權審查、多輪的技術資料審評、會議答辯和現場考核,終於通過了倫理和臨床許可,實現了中國疫苗在境外臨床試驗「零的突破」。


  據此前世界衛生組織消息,西非埃博拉病毒死亡率高達70%。


  埃博拉病毒於1976年被發現,此後不定期在非洲地區暴發。在2013年至2016年於西非地區出現並蔓延的新一輪埃博拉疫情中,至少有1.13萬人感染病毒死亡,由此促使各國醫藥公司和科學家加緊了對預防病毒疫苗的研究。


  直到今年3月,世衛組織才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已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中國埃博拉疫苗在獅子山臨床試驗成功 取得「零的突破」 資料圖

  此次疫苗臨床試驗由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朱鳳才主任醫師與塞方衛生部阿里·烏瑞博士共同主持,體現了良好的國際合作,臨床方案為劑量遞增、隨機盲法、安慰劑對照,試驗結果表明,與2014年在中國境內的臨床研究結果一致,我國研製的重組疫苗安全性好,接種後14天產生高水平抗體,28天達到峰值,提前2周接種可以實現免疫保護。


  據了解,我國研製的重組埃博拉疫苗,為全球首個2014基因型,針對性強,且首創凍乾粉劑型,37℃環境下可穩定存儲3周以上,適合應急條件下的廣泛使用,現已具備大規模生產技術條件。


  此前,2014年12月,該疫苗在泰州中國醫藥城進行了中國人群Ⅰ期臨床試驗,共招募120名志願者,相關研究結果於2015年3月24日發表在《柳葉刀》。2015年4月,李蘭娟院士牽頭在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了在華非洲人Ⅰ期臨床試驗,共招募61名志願者,為我國境內開展的首個針對非中國人群的臨床試驗。


  此次,《柳葉刀》雜誌再次刊發中國疫苗在該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


  另外,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世界衛生組織23日宣布,由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研發的疫苗可實現高效防護埃博拉病毒,全球迎來首種可預防埃博拉出血熱的疫苗。

  生產疫苗的美國默沙東公司已經獲得美國和歐盟方面的一些資格認證,這有利於相關監管機構加快審核這種新疫苗,使其儘快投入應用。


  就在同一天在《柳葉刀》網站刊發了中國人群疫苗加強免疫後產生高水平免疫反應並長時間持續的研究結果,標誌著我國應急疫苗研發水平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


  面對致死率最高、傳播範圍廣泛、全球嚴重恐慌的埃博拉疫情,我國科學家取得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成果,既展示了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的實力躍升,也是我國防控烈性傳染病疫情能力的一次實戰檢驗,對國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埃博拉疫苗在非臨床試驗成功
我埃博拉疫苗在非洲 Ⅱ期臨床試驗成功
抗海洛因毒品疫苗首次通過臨床前測試,在猴子身上實驗成功
前列腺癌在研新葯全球3期臨床試驗取得優秀結果
《柳葉刀》:雙喜臨門!宮頸癌疫苗研究者斬獲拉斯克獎,大型臨床證實9價疫苗或可消滅90%宮頸癌|臨床大發現
美國寨卡疫苗在多國開始二期臨床試驗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製出抗癌新葯,肺癌和胰腺癌臨床試驗已成功!
抗海洛因毒品疫苗首次通過臨床前測試,在猴子身上實驗成功,有望從根本上戒斷毒癮
啟明醫療瓣膜首次登陸歐洲 全球臨床試驗啟動
全球首個輸血治療衰老臨床試驗進行中,矽谷大神彼得·蒂爾充滿期待
歐洲已啟動高膽固醇血症疫苗1期臨床試驗
白血病新葯組合臨床獲得成功
美德兩國團隊宣布:抗癌個性化疫苗首獲成功,臨床試驗效果顯著
控制癌症擴散的疫苗即將進入臨床試驗!
手掌大小臨床設備能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
南開大學研創抗腦膠質瘤新葯 已在澳洲臨床試驗
神奇蘑菇緩解嚴重抑鬱症的臨床試驗
研究發現母乳能殺死癌細胞?臨床實驗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美國科學家宣布啟動寨卡滅活疫苗臨床試驗